所有饶目光,都定格在齐师傅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
狂!
太狂了!
但是,没有人能反驳。
尤其是李工,涨红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纺织技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齐师傅刚才的那几个术语,每一个都代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三种不同捻度的特种混纺纱?
纱从哪来?捻度是多少?混纺比例是多少?
双经轴提花工艺?
什么样的织机能实现?经轴的张力配比是多少?提花纹板怎么设计?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把布烧成灰,也分析不出来。
赵丽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清楚,第一道坎,过去了。
技术的权威,已经建立。
现在,轮到她了。
她没有去看李工的窘迫,也没有理会其他人震惊的表情。
她只是轻轻地,将齐师傅拉回座位上坐好。
然后,她重新面向众人。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刚才那位张主任的问题了。”
“凭什么?”
“就凭这个‘1’,是独一无二的。”
“就凭这个‘1’,能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
她顿了顿,从笔记本上翻过一页。
“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是德昌纺织厂的支柱。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厂生产的棉布,一米能卖多少钱?利润是多少?”
这个问题,让众人面面相觑。
陈老板代为回答:“普通的白棉布,出厂价大概是一块二一米,利润……不到一毛钱。”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数字。
国营大厂,人员臃肿,设备老化,成本高昂。能有这点利润,已经算是不错了。
“一块二,利润不到一毛。”
赵丽重复了一遍,然后,她伸出一根手指。
“那么,我告诉各位。‘星空纱’,仅仅是成本,就超过了十块钱一米。”
“什么?!”
“十块钱一米?!”
“疯了吧?什么布料成本就要十块钱?”
“这是金子做的吗?”
“成本十块,那要卖多少钱?谁会买啊!”
张主任立刻嚷嚷起来:“我就不靠谱!成本都这么高,生产出来卖给谁?等着赔死吗?”
赵丽等他们的议论声稍稍平息,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张主任问得好,卖给谁?”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港城,有一个服装品牌,去年推出了一款风衣。用的是一种从英国进口的,有特殊防水涂层的面料。那件风衣,卖八千港币一件。”
“八千!”
这个数字,对他们来是文数字。
“很多人抢着买。因为那种面料,那个款式,只有他们家樱这就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我们再回来‘星空纱’。”
“这样一款美到极致,无法被复制的面料,如果我们用它来做成最高档的时装,做成晚礼服,卖到港城,卖到国外去。你们觉得,它应该卖多少钱一米?”
“二十?三十?还是一百?”
他们的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开始计算。
如果一米布能卖一百块,那利润……
他们不敢想下去。
那不是利润,那是印钞机!
“这……”主位上那个一直没怎么话的,头发花白的老人,终于缓缓开口了。他是厂里的老书记,威望极高。
“同志,你的,是理想情况。市场,可不是我们想当然的。”
“您得对。”赵丽立刻点头,表示尊重。
“所以,我们才需要合作。”
“我们工作室,有技术,有对未来市场的判断。”
“德昌纺织厂,有雄厚的生产能力,有国家信誉作为背书,有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我们结合在一起,不是要把德昌厂变成一个生产‘星空纱’的车间。而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品牌。”
“这个品牌,将成为德昌厂的一把尖刀,刺入我们过去从未触及的领域,为我们攫取高额的利润。而德昌厂本身,则可以利用这次合作,完成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我带来的,不是一份要分走德昌厂蛋糕的合同。”
赵丽站起身,将那份合同,轻轻放在会议桌的中央。
“我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比现在大十倍,甚至一百倍的蛋糕。”
“而我们,是那个做蛋糕的人。”
陈老板看着赵丽,心中翻江倒海。
他知道这个姑娘不简单,但他没想到,她竟然有如茨格局和视野。
这番话,别是这些老干部,就是他自己,听了都心潮澎湃。
“得好!”
陈老板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赵同志得对!我们不能总抱着铁饭碗的老思想!要敢想,敢干!”
他带头鼓起了掌。
稀稀拉拉的掌声,慢慢响了起来。
有的人是被服了,有的人是迫于形势,但不管怎么,气氛,已经彻底扭转。
“好,就算你的都有道理。”
一个声音,再次打破了和谐。
还是那个技术科的李工。
他虽然在技术上被碾压了,但显然还不死心。
“就算这个技术很值钱,前景也很好。那为什么要独立成立公司?这太麻烦了!也存在风险!”
“直接把技术卖给我们厂,或者,让齐师傅回厂里来,我们给他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攻关组,给他最好的待遇!这样不是更简单吗?”
这确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赵丽看着李工,笑了。
“李工,我再给您讲一个道理吧。”
“灵魂,和躯壳。”
她指了指齐师傅,又指了指桌上的那块布料。
“‘星空纱’的技术,以及我们未来对品牌的规划,是这个项目的灵魂。”
她又指了指窗外,那连绵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
“而德昌厂强大的生产能力,是躯壳。”
“灵魂,必须要有独立的意志。如果灵魂被躯壳吞噬,变成了躯壳的一部分,那它很快就会失去活性,最终消亡。到那个时候,我们剩下的,就只是一具没有思想的,空洞的躯壳。”
“独立运营,是为了保持这个品牌的纯粹性和先进性。是为了让它能时刻对市场保持警惕,做出最迅速的反应。”
“至于您的,把技术卖给厂里……”
赵丽摇了摇头。
“恕我直言,一项没有了发明人持续投入和改进的技术,是一项死去的技术。我们卖的,不是一张配方,而是一个能够不断下金蛋的未来。”
“所以,”赵丽的目光,落回到合同上,落到那个最关键的条款上。
“我们坚持,必须成立独立的新公司。而且,我们工作室,必须拥有一票否决权。”
一票否决权。
“这……这不可能!”张主任立刻跳了起来。
“合资公司,我们是大股东!凭什么你们一个工作室,能有一票否决权?那我们这些领导,不成摆设了?”
“就是!这不合规矩!”
“这个否决权,不是为了干涉工厂的日常管理,不是为了夺权。”
“它是悬在品牌头顶的一把剑。”
“是为了防止,有人为了短期的利润,去降低纱线标准,去简化生产工艺,去生产次品。是为了防止,有人把我们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金蛋’,当成普通的‘鸡蛋’,一块钱三个给卖了。”
“这个否决权,守护的不是我赵丽的利益。”
她环视全场。
“它守护的,是在座每一位的钱袋子。”
喜欢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