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四十六章 汴梁词影:元宵市井唱和记
一、雪堤叩舷
乙巳年正月十三,开封城的雪落在铁塔上,鎏金塔顶映着暮色,宛如一支蘸满墨汁的巨笔。煜明踩着吱吱作响的雪径,往龙亭湖方向去,湖面上的冰裂声清越如琴,让他想起去年在洛阳应门听的羯鼓曲。
岸边的画舫挂着红灯笼,文轩站在船头挥手,青衫外罩着件羊皮坎肩,腰间别着个葫芦形酒壶——那是二十年前在长安旧货市场淘的,壶身上还刻着\"且将新火试新茶\"的诗句。\"明兄可知,州桥夜市的馄饨铺换了新柴?\"他掀开舱帘,热气裹着花椒香扑面而来,\"墨尘今早就在大相国寺摆了书案,要拿《东京梦华录》残本换你一阕《清平乐》。\"
画舫缓缓向州桥驶去,两岸的柳树上挂着冰棱,像珠帘般垂到水面。路过清明上河园时,煜明望见园内的虹桥上,正有杂耍艺人表演\"踢火毽\",火星子溅在雪地上,瞬间化作 tiny 光斑,恍若词中跳脱的韵脚。
二、市井寻幽
戌时初刻,州桥夜市的灯笼次第亮起。整条街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焦香、羊肉汤的鲜香,夹杂着商贩的叫卖声。煜明在\"王楼梅花包子\"摊前驻足,见笼屉冒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笼布边缘结着细的冰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姑苏,云舟带他吃蟹粉汤包的情景。
大相国寺的山门前,墨尘正蹲在石狮子旁调墨。他面前的书案很特别,是用旧城门板改制的,案角还留着\"崇宁三年\"的刻痕。\"快瞧这纸!\"他举起一张泛黄的宣纸,\"是从龙亭湖底捞出的宋纸,虽有虫蛀,却正好配《如梦令》的古意。\"
此时,街头忽然响起锣鼓声。一队舞龙舞狮的队伍穿过人群,龙头上的鳞片是用彩纸剪成的,在火光中明灭不定。文轩掏出酒壶,往三个粗瓷碗里斟满黄米酒:\"这般热闹,正合'火树银花满路'的景致。明兄何不即景填词?\"
煜明望着舞狮人腰间的铜铃,听着那节奏分明的声响,提笔写下《清平乐·汴梁元宵》:\"华灯初照,元夕人喧闹。火树银花添喜兆,处处欢歌袅袅。街头龙舞狮腾,堂前相聚温馨。同品汤圆美满,共祈岁岁安宁。\"刚写完,便有卖糖葫芦的老汉经过,递来一串裹着芝麻的山楂,:\"这位公子的词写得真好,送你串糖球沾沾喜气!\"
三、茶肆论笺
亥时三刻,三人躲进街角的\"孙羊正店\"。二楼的窗棂上结着冰花,暖炉里的炭火烧得噼啪响,桌上摆着刚出锅的灌汤包,汤汁在薄如蝉翼的皮里轻轻晃动。墨尘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碎金般的桂花:\"撒在黄米酒里,可比《东京梦华录》里写的'梅花酒'还香。\"
文轩忽然指着窗外:\"看!是汴河灯船!\"只见河面漂过无数莲花灯,每盏灯上都贴着游饶心愿笺,烛光映着流水,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煜明见状,又补了一阕《如梦令·汴河灯影》:\"火树银花满路,锣鼓喧盈户。佳节闹元宵,共赏彩灯无数。欢度,欢度,同品汤圆甜楚。\"
墨尘读罢,从书案下取出个木匣,里面装着三人历年在市井收集的\"民间词笺\":有西安夜市的羊肉汤单背面题的《浣溪沙》,有杭州河坊街糖画摊的油纸写的《鹧鸪》,还有去年在鹤岗国营副食店的发票上写的《西江月》。\"你瞧这张,\"他指着一张染着油垢的纸,\"是九九年在成都锦里,明兄用辣子油罐当笔洗写的《临江仙》,至今还闻得见花椒味。\"
四、忆里灯痕
子时将至,酒肆里的客人渐渐散去。文轩从坎肩里摸出个布包,展开来竟是一幅残缺的《清明上河图》摹本,边角处盖着三人历年的印章:\"这是云舟兄去年托人从故宫带来的,等我们凑齐五城元宵词,就用它做卷首。\"
煜明望着摹本上的汴河虹桥,想起二十年前三人在岳麓山的酒馆,文轩因仕途不顺借酒浇愁,是云舟用筷子在桌上画了幅《寒江独钓图》,才让他破涕为笑。此刻窗外,雪又下了起来,灯光透过冰花,在摹本上投下斑驳的影,恍若时光的碎片。
\"记得那年在扬州,\"文轩忽然开口,\"我们在瘦西湖放河灯,你的灯漂到桥洞下就不动了,结果第二捞上来,灯面上多了首无名客的和词。\"三人闻言皆笑,笑声混着黄米酒的香气,飘向雪夜中的汴河,惊起几只栖息在岸边的水鸟。
五、寒夜联章
寅时三刻,雪停了。三人沿着汴河岸往回走,鞋底踩碎薄冰,发出\"咔嚓\"声。远处的铁塔在月光下泛着冷白,塔檐的铜铃被风吹动,送来几缕清越的声响。煜明忽然驻足,见岸边的柳树上挂着未放的花苞,在雪光中微微颤动,像极了词中待发的韵脚。
\"再联一阕《采桑子》如何?\"墨尘提议,从袖中取出支冻得半硬的狼毫,\"就以'雪后柳芽'为题。\"文轩点头,率先吟道:\"元宵月满花灯耀,笑语欢颜。\"煜明望着河面上的残灯,接道:\"笑语欢颜,舞凤飞龙庆瑞年。\"
墨尘看着岸边的柳树,想起三人曾在不同城市的元宵夜,为寻找灵感踏雪寻梅、冒雨访古的岁月,续道:\"阖家围坐猜灯谜,情意绵绵。情意绵绵,共话团圆福满园。\"最后一句,他特意放慢了语速,仿佛要让每个字都落进雪地里,成为友情的注脚。
六、清昼余馨
次日午后,三人在龙亭湖畔的茶棚里晒词稿。阳光穿过柳条的缝隙,在《清平乐》手稿上织出淡绿的影。煜明翻到某页,见纸上沾着昨夜的糖球碎屑,忽然想起卖糖葫芦老汉的笑脸,不禁莞尔。
\"明兄可听见梆子声?\"文轩指着湖边的游船,一位卖元宵的老翁正站在船头叫卖,竹制的梆子声合着水波,竟似然的节拍。墨尘从包里掏出个陶瓷罐,里面装着汴河沙:\"这是用来制印泥的,等端午去屈原投江处,正好取些湘水调和。\"
窗外,一只麻雀叼着柳条掠过,远处的市井又响起了喧闹声。煜明望着案头的宋纸残卷,见墨痕在阳光下渐渐干透,忽然明白:友情最动人处,不在于山水间的雅集,而在于市井烟火中的惺惺相惜。就像这汴梁的元宵,既有皇家园林的华灯璀璨,也有街头巷尾的热汤馄饨,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与知己同坐,便是人间最暖的词章。
(全文完)
赏析:
本章以煜明与文轩、墨尘在开封共度元宵为叙事主线,将《东京梦华录》中的市井元素与诗词创作深度融合。通过\"雪堤叩舷市井寻幽茶肆论笺\"等场景,展现文人与民间文化的交融:如\"宋纸写《清平乐》羊肉汤单题诗\"等细节,使诗词从文人案头走向市井烟火。友情刻画上,以\"民间词笺 collection残卷印章辣子油罐笔洗\"等意象,凸显三十年交往的\"烟火气\"与\"厚重感\",避免了理想化的抒情。画面营造上,既有\"铁塔雪光映华灯\"的历史纵深,也有\"茶棚晒稿听梆子\"的现世温情,通过古今、雅俗的碰撞,传递出\"词心在民间,友情即清欢\"的创作理念。整体延续前作\"以地域文化为骨,以友情岁月为魂\"的风格,在市井喧嚣与诗词韵律中,谱写出文人精神的鲜活篇章。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云麓词心录:白云着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