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一百四十五章 洛城词宴:元宵诗会寄怀记
一、雪驿逢君
甲辰年正月十二,洛阳城的初雪还未化尽。煜明从龙门高铁站出来,青石板路上的积雪被车轮碾成碎玉,远处关林的红墙在雪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墨山水画。刚出站口,便见文轩穿着藏青斗篷,正与卖糖葫芦的老汉讨价还价,帽檐上的绒球随着话音轻轻晃动。
\"明兄可知,白马寺的梅花开了?\"文轩递来一串山楂裹糖的糖葫芦,糖衣在阳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墨尘今早就在应门摆了茶案,要拿新得的澄泥砚换你一首《鹧鸪》。\"
两人乘马车往老城去,车窗外掠过隋唐遗址的残垣,墙角的迎春已冒出嫩黄的花苞。路过十字街时,煜明忽然瞥见街角的灯笼铺,橱窗里摆着盏\"武皇赏花\"主题的绢灯,武则的冠冕上缀着细的银箔,在风雪中微微颤动,让他想起去年在西安与墨尘共赏唐宫灯展的情景。
应门的城楼在暮色中愈发巍峨,檐角悬挂的冰棱垂到斗拱上,像一串串水晶帘。墨尘早在城下候着,手中捧着个锦盒,见两人下车,立刻掀开盒盖:\"瞧这澄泥砚!是洛河底的淤泥烧制,砚池里还藏着'河图'纹路呢。\"
二、灯楼揽胜
戌时三刻,应门的万盏华灯准时点亮。九层高的灯楼如披金戴银的巨人,每层檐角都挂着走马灯,转动时投射出《洛神赋》的光影画卷。煜明扶着城墙上的汉白玉栏杆望去,整条街被灯笼染成暖红色,游人如织,孩童们举着兔子灯在人群中穿梭,恰似灵动的墨点。
\"明兄看那!\"墨尘忽然指着西南角,一座用琉璃搭建的\"诗词灯廊\"正在夜色中闪烁,每块琉璃上都刻着历代名家的元宵词,\"昨夜我特意让工匠把你的《青玉案·鹤岗元宵烟火》刻在第三块琉璃上,此刻正映着月光呢。\"
文轩从袖中取出折叠式楷笔,在随身携带的绢帕上题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刚写完,便有细密的雪粒飘落,墨尘见状笑道:\"这雪来得巧,正合'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意境。明兄何不再赋一阕《蝶恋花》?\"
煜明望着灯楼顶赌巨型宫灯,见灯面上绘着牡丹与凤凰,遂提笔在绢帕背面写下:\"月挂中光若昼,火树银花,熠熠辉盈袖。凤翥龙蟠罗锦绣,游人尽醉春衫透。\"写到\"透\"字时,忽闻城下传来童谣,孩子们正唱着元宵节的古老歌谣,尾音被风雪托着,飘向墨蓝的夜空。
三、雅集论砚
亥时初刻,三人躲进应门城楼的暖阁里。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照在桌上的澄泥砚上,砚池里的\"河图\"纹路果然清晰可见。墨尘早已备下洛阳水席,牡丹燕菜盛在青瓷碗里,形如牡丹,与窗外的灯影相映成趣。
\"此砚需用洛河水磨墨方显其妙。\"文轩着,从铜壶中倒出半盏清水,\"去年我在岳麓山取的湘江水,与今年的洛河水,正好配明兄的南北词心。\"煜明点头,蘸墨写下《浣溪沙·洛阳元宵盛景》:\"月满瑶空映水明,华灯熠熠照春城。游人浅笑韵轻盈。凤阙簪花留胜迹,龙门泼墨寄幽情。澄泥砚里蓄春声。\"
墨尘抚掌赞叹,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核桃大的微雕砚台:\"这是云舟兄从姑苏寄来的,是用寒山寺的古钟铜屑铸的。你瞧砚底——\"他翻转砚台,只见细的钟铭里嵌着金粉,在烛光下隐隐发亮,\"云舟附信,等我们集齐五岳之水,便要开个'山河砚谱'雅集。\"
四、忆里灯痕
子时将至,暖阁外的雪越下越大。文轩忽然打开随身的檀木匣,里面装着三人三十年来的唱和手稿:有九七年在泰山之巅写的《水调歌头》,纸角还沾着未化的雪粒;有零三年在杭州断桥,煜明用伞骨代笔写的《临江仙》,墨痕里还晕着雨丝;还有去年在鹤岗,墨尘用烟花灰调墨写的《西江月》,字里行间泛着淡淡的金芒。
\"瞧这张,\"文轩指着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是三人初次联句的《阮郎归》,\"那时我们都还年轻,云舟兄的字还带着吴带当风的飘逸,哪像现在……\"他忽然住口,目光落在煜明鬓角的白发上。
煜明却笑了:\"岁月如砚,磨去的是棱角,留下的是墨香。记得二十年前在长安,我们挤在客栈里,就着油灯分韵,你把'宝马雕车'写成'宝马雕驴',惹得云舟兄笑了整夜。\"三人闻言皆大笑,笑声惊飞了檐角的雪雀,扑棱棱落在灯楼上,惊起一片灯影涟漪。
五、寒夜联章
寅时三刻,雪停了。三惹上应门最高层,俯瞰整座洛阳城。雪后的街道如银色缎带,灯笼在雪地上投下圆圆的光晕,恍若散落人间的月亮。煜明望着远处的龙门山,山体在雪光中轮廓分明,恰似一幅水墨长卷。
\"何不再联一阕《阮郎归》?\"墨尘提议,取出云舟寄来的微雕砚台,\"就以'雪后灯影'为题。\"文轩颔首,率先吟道:\"红灯熠熠映轩窗,梅香入画堂。\"煜明望着砚池中融化的雪水,接道:\"澄泥砚里孕春光,词心岁月长。\"
墨尘望着东方渐白的际,想起三人曾在不同城市的元宵夜,通过书信、电话、视频联句的岁月,续道:\"洛水净,嵩云苍,友情似暖房。\"最后一句,他特意加重了语气,仿佛要将三十年的相知相惜都凝在这五个字里。
六、清昼余馨
次日午后,三人在关林旁的古书院晒砚。阳光透过古柏的枝叶,在澄泥砚上织出斑驳光影。煜明翻到《蝶恋花》手稿,见纸角沾着昨夜的雪粒,忽然想起联句时墨尘的\"友情似暖房\"。
\"明兄可闻得焦尾琴音?\"文轩从屋内取出一张桐木琴,\"这是我用岳麓山的枯桐制的,弦上还缠着云舟兄送的苏州丝蹋\"话音未落,便见墨尘抱着一坛新酿的杜康酒进来,坛身上用朱砂写着\"洛城词宴\"四字:\"这酒用的是白马寺的泉水,等中秋去庐山观瀑时,正好开坛。\"
窗外,麻雀在柏树枝头啄食残雪,远处传来卖元宵的梆子声。煜明望着案头的澄泥砚,见砚池里的雪水已化作春水,倒映着窗外的蓝。他忽然明白,所谓友情,正如这砚中水墨——在岁月的研磨中渐次深厚,于寒夜暖阁里生出春色,最终凝成纸上永不褪色的词痕。
(全文完)
赏析:
本章以煜明与文轩、墨尘在洛阳共度元宵为核心,将应门灯楼、龙门石窟、洛阳水席等地域元素与诗词创作深度融合。通过\"雪驿逢君灯楼揽胜雅集论砚\"等场景,展现文人雅趣:如\"澄泥砚磨洛河水微雕砚嵌钟铭金粉\"等细节,使诗词与器物、地域文化互为映照。友情刻画上,以\"三十年唱和手稿五岳之水砚谱雅集枯桐琴缠苏州丝绦\"等意象,勾勒出跨越时空的知己情谊,避免了平面化的情感表达。画面营造上,既有\"应门灯火映雪\"的宏大气象,也有\"暖阁围炉论砚\"的细腻温情,通过冷暖、动静的对比,传递出\"词心不老,友情如砚\"的哲思。整体延续前作\"以节令为经,以友情为纬\"的叙事结构,在历史古迹与诗词韵律中,编织出文人精神世界的深邃图景。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云麓词心录:白云着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