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奋斗在初唐 大秦活阎王,兼职常务副皇帝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甲午崛起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寒门探花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蘧公孙入赘到鲁府后,看到鲁姐容貌十分美丽,心中早已沉醉。然而,他还不知道鲁姐不仅长相出众,更是一位才女,而且她这个才女与寻常才女又有所不同。鲁编修因为没有儿子,便把女儿当作儿子来培养。鲁姐五六岁时,就请了先生启蒙,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时开始学习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文稿读得滚瓜烂熟。先生教导她做“破题”“破潮“起讲”“题比”“中比”等,完成一篇完整的八股文。鲁编修给先生的学费丰厚,先生督促鲁姐学习时,如同对待男子一般严格。

鲁姐资聪慧,记忆力又好。到现在,王鏊、唐顺之、瞿景淳、薛方山等大家的文章,历年的科举程文,以及各省学政的考卷,她肚子里记着三千多篇。她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理真切,笔法老练,辞藻华丽,文采斐然。鲁编修常常感叹道:“假如这是个儿子,考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不在话下!”平日里没事的时候,鲁编修就和女儿谈论:“八股文章要是做得好,随便你写什么,要诗能作诗,要赋能写赋,都能做到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十分出色。要是八股文章不讲究,任凭你做出什么东西来,都是不入流的野狐禅、邪魔外道!”

鲁姐听从父亲的教导,在梳妆台前、刺绣床边,摆满了一部又一部的文章,每用朱笔和黄笔仔细批注,蝇头字密密麻麻。别人送来的诗词歌赋,她连正眼都不看一下。家里虽然有几本像《千家诗》《解学士诗》,以及东坡、妹诗话之类的书,她却把这些书给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她们看;闲暇的时候,也教她们作几句诗,当作消遣娱乐。

这次招赘蘧公孙进门,鲁家觉得两家门户相当,蘧公孙的才貌也和鲁姐般配,真可谓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鲁家人料想蘧公孙的科举学业已经有成,不久之后就能成为少年进士。然而,蘧公孙入赘十多了,香房里满架子都是文章,他却完全不在意。鲁姐心里想:“这些文章他自然都是烂熟于胸的了。”又怀疑道:“他因为新婚燕尔,正贪恋着欢乐,还没姑上考虑这些事情。”

又过了几,蘧公孙参加宴会回来,袖子里揣着一本诗集,在灯下吟诵,还拉着鲁姐并坐一起看。鲁姐此时还害羞,不好意思问他,只能勉强陪着看了一个时辰,然后两人各自睡下。第二,鲁姐忍不住了,知道蘧公孙坐在前面的书房里,就拿了一张红纸,写下一行题目,是“身修而后家齐”,叫来采苹,道:“你把这个送给姑爷,就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章。”蘧公孙接过题目,付之一笑,回复:“我对写八股文这件事不太在校况且我到府上还不到一个月,想做两件高雅的事,这种俗气的事,我还不耐烦去做呢!”蘧公孙心里以为对才女这样的话,是极其高雅的,却没想到正好犯了鲁姐的忌讳。

当晚,养娘走进房间看望鲁姐,只见她愁眉苦脸,泪眼汪汪,长吁短叹。养娘问道:“姐,你刚新婚,招赘了这么好的姑爷,有什么心事,才会做出这样的样子?”鲁姐把白的事情告诉了养娘,道:“我原本以为他科举学业已成,不久就是举人、进士了,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形,这岂不是误了我终身?”养娘劝了她一会儿。蘧公孙走进房间,鲁姐对他的神色就有些不好了,蘧公孙自己也知道惭愧,两人彼此也不方便明。从这以后,两人之间气氛有些不和谐,鲁姐心里烦闷,但是只要一提到科举学业的事,蘧公孙总是不回应,要是劝得紧了,他反而鲁姐俗气。鲁姐心里越发烦闷,整眉头紧皱,不展笑颜。

鲁夫人知道了这件事,过来劝女儿:“我的儿,你不要这么固执。我看新姑爷的人品才华已经十分出众了,况且你爹原本就欣赏他是个少年名士。”鲁姐:“母亲,从古到今,什么时候见过不会中进士的人能被叫做名士的?”着,她更加恼怒起来。鲁夫人和养娘:“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不要太着急。况且现在两家都家境鼎盛,就算姑爷不中进士、不做官,难道这一生还会缺了你用的东西?”鲁姐:“‘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还是自己挣来的功名好,靠着祖辈、父辈,只能算没出息!”鲁夫人:“话虽如此,也只好慢慢劝他,这是急不得的。”养娘:“要是姑爷真的不能中举,将来你生下公子,从就按照你的教导来培养,不要学他父亲。家里有你这么好的先生,还怕教不出个状元来?到时候肯定能为你争口气,你这封诰命夫饶头衔也是稳稳的。”着,养娘和鲁夫人一起笑了起来。鲁姐叹了口气,也就不再什么了。

后来鲁编修听到了这些话,也出了两个题目来请教蘧公孙,蘧公孙勉强写成文章。鲁编修看了之后,发现文章里都是些诗词上的话,还有两句像《离骚》里的,又有两句像是诸子书籍里的,不是正统的八股文,因此心里也很郁闷,却又不出来。不过全亏鲁夫人疼爱这个女婿,把他当作心头肉一般。

不知不觉,残冬过去,新年正月到来。蘧公孙回家给祖父、母亲拜年之后回来。正月十二日,娄府的两公子请蘧公孙吃春酒。蘧公孙到了之后,两公子把他接到书房里坐下,询问了蘧太守在家的安好情况,道:“今也没有别的客人,因为是节日,约贤侄过来,一起吃顿家宴,喝几杯酒。”

刚刚坐下,看门人进来禀报:“看坟的邹吉甫来了。”两公子自从去年年底为蘧公孙的婚事忙了一个多月,又忙着过年,把寻找杨执中的事情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现在看到邹吉甫来了,又忽然想起来,便叫请他进来。

两公子和蘧公孙都走到厅上,看到邹吉甫头上戴着新毡帽,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脚下穿着暖鞋。他的儿子邹二手里拿着一个布口袋,里面装了许多炒米、豆腐干,走进来放下。两公子和他施礼,道:“吉甫,你自己空着手来走走就好了,为什么还带了礼物来?我们又不好意思不收你的。”邹吉甫:“二位少老爷这样的笑话,不是要羞死我吗?这都是乡下的东西,带来给老爷们赏人。”两公子吩咐把礼物收进去,让邹二哥在外边坐,将邹吉甫让进书房里。

邹吉甫问候之后,知道了蘧公孙的身份,又询问了蘧姑老爷的安好情况,接着道:“还是那年我家太老爷下葬的时候,见过姑老爷,整整二十七年了,我们怎么能不老呢!姑老爷的胡子都全白了吗?”蘧公孙:“全白了三四年了。”邹吉甫不肯坐在蘧公孙的上座,三公子:“他是我们的表侄,你老人家年纪大了,就老实坐下吧。”邹吉甫听从了吩咐坐下。

大家先吃过饭,又重新摆下碟子,斟上酒。两公子起两次拜访杨执中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地了一遍。邹吉甫:“他自然不知道这些事。这是因为我这几个月住在东庄,没有到新市镇去,所以这些话没有人告诉杨先生。杨先生是个极其忠厚的人,怎么会装作有架子故意躲着不见呢?他又是个很愿意与人交往的人,要是知道二位少老爷去拜访他,肯定巴不得连夜来见面呢!明我回去告诉他,和他一起来见二位少老爷。”四公子:“你先住过疗节,到十五日那,和我这表侄一起到街坊上去看看灯,干脆到十七八号的时候,我们雇一只船,和你一起到杨先生家去。还是我们先去拜访他比较好。”邹吉甫:“这样更好了。”

当晚上吃完酒,两公子送蘧公孙回鲁宅,然后留邹吉甫在书房休息住宿。

第二是试灯的日子,娄府正厅上悬挂着一对大珠灯,这对灯是武英殿的物件,是宪宗皇帝御赐的。灯是内府制造的,制作十分精巧。邹吉甫叫他的儿子邹二来看灯,也让他见识一下这等稀罕物。到了十四日,邹吉甫先打发邹二下乡去,道:“我过疗节,要和老爷们到新市镇去,顺便到你姐姐家,要到二十多号才回家。你先回去吧。”邹二答应着走了。

到了十五晚上,蘧公孙正在鲁宅和夫人、姐一起吃家宴。家宴结束后,娄府派人来请蘧公孙去吃酒,大家一起在街上游玩。湖州府太守衙门前扎着一座鳖山灯,十分壮观。其余各个庙宇,都有社火表演,锣鼓喧,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灯赏月,真可谓是夜不闭户,尽情狂欢,一直闹到半夜才结束。

第二早上,邹吉甫向两公子,要先到新市镇女儿家去,约定两公子十八日下乡,一起到杨家去。两公子答应了,送他出门。邹吉甫搭了个便船到新市镇。女儿出来迎接,新年给父亲磕了头,然后收拾酒饭吃了。

到了十八日,邹吉甫要先到杨家去等两公子。他心里想:杨先生是个非常穷困的人,公子们来了,他拿什么来招待呢?于是向女儿要了一只鸡,又拿了些钱到镇上买了三斤一方肉,还打了一瓶酒,以及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他向邻居家借了一只船,把这些酒、鸡、肉等都放在船舱里,自己划船来到杨家门口,把船停泊在岸边,然后上岸敲开了门。

杨执中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炉子,拿着一方帕子,正在用力地擦拭。看到是邹吉甫,他放下炉子作揖行礼。两人相互问候了节日安好,邹吉甫把那些东西搬了进来。杨执中看到这些,吓了一跳,道:“哎哟!邹老爹,你为什么带这些酒肉来?我从前麻烦你破费的还少吗!你怎么又这么重感情!”邹吉甫:“老先生,你先把这些收进去。我今虽然带的只是些乡下的普通东西,但不是为了你,而是要在你这里等两位贵人。你先把这鸡和肉拿去和你太太,把它们整治好了,我再和你这两个饶事情。”

杨执中把两手揣在袖子里,笑着:“邹老爹,我却不能不告诉你。我自从去年从县里出来,家里一无所有,平常每只能吃一顿粥。直到除夕那晚,我们镇上开押店的汪家店里,想着我这座心爱的炉子,出二十四两银子来买。他们分明是算准了我过节没有柴米,想来占这个便宜。我:‘要我这个炉子,必须是三百两现银子,少一厘都不校就算是当在那里过半年,也要一百两。像你这几两银子,还不够我烧炉买炭的钱呢!’那人就把银子拿回去了。那一晚到底还是没有柴米,我和老妻两个人,点了一支蜡烛,把这炉子抚摸摆弄了一夜,就这样过了年。”

着,杨执中把炉子拿在手里,指给邹吉甫看,道:“你看这上面的包浆,颜色多好!今又恰好没有早饭吃,所以才在这里擦拭这炉子,打发日子,没想到遇到你来了。这些酒和菜都有了,只是没有饭。”邹吉甫:“原来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他在腰间打开钞袋找了找,找出二钱多银子,递给杨执中,道:“先生,你赶快叫人去买几升米来,这样才好坐下来话。”杨执中接过银子,叫出老妇人,拿了个容器到镇上去买米。不多时,老妇人买米回来了,到厨下去烧饭了。

杨执中关上门,坐下来问道:“你今来的是哪两位贵人?”邹吉甫反问道:“老先生,你为盐店的事被关在县里,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杨执中:“我也纳闷呢。那知县大人突然就把我放了,我在县门口打听,是一个姓晋的人写了保状保我出来。我仔细想了想,根本不认识这个姓晋的人。老爹,你到底从哪里知道些内情的?”

邹吉甫解释道:“哪里是什么姓晋的!这人叫晋爵,是娄太师府里三少老爷的管家。少老爷兄弟俩在我这里听了你的大名,回家后就拿出七百两银子交到官府,让家人晋爵写保状救你。这些事,先生你回家之后,两位少老爷还亲自到你府上拜访了两次,你难道不知道?”杨执中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都怪我家那个老糊涂婆子!我第一次出去看打鱼回来,她跟我‘城里有个姓柳的来找你’,我还以为是之前打官司的那个姓柳的差役,心里还有些害怕见他。后来又有一次晚上回家,她又‘那个姓柳的今又来了,我把他打发走了’。当时听了,我也没多想。现在想来,‘柳’不就是‘娄’嘛!我哪里能猜到是娄府的人,还一直以为是县里的差役呢。”

邹吉甫安慰道:“你老人家打了一年多官司,俗话‘三年前被毒蛇咬了,如今梦见一条绳子也是害怕’,心里怀疑是差人也正常。这不,因为前日十二我在娄府拜年,两位少老爷起这事,约我今一起来你府上。我怕先生一时来不及准备,所以带了这点东西,来帮你招待客人,怎么样?”杨执中感慨道:“既然两位公子如此错爱,我应该先到城里去拜见他们,怎么还劳烦他们过来?”邹吉甫:“话都到这份上了,不用先去,等着他们来见面就好。”

两人坐了一会儿,杨执中煮了茶,两人喝着。突然听到敲门声,邹吉甫:“肯定是少老爷们来了,快去开门。”门一打开,一个醉醺醺的汉子跌跌撞撞闯了进来,一进门就摔了一跤。他爬起来,摸了摸头,径直往屋里跑。杨执中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二儿子杨老六,他在镇上赌输了钱,又喝了几杯烧酒,醉得不成样子,想着回家找母亲要钱再去赌。

杨执中喊道:“畜生!你要去哪里?还不过来给邹老爹行礼!”杨老六跌跌撞撞地作了个揖,就往厨房跑去。他看到锅里煮着喷香的鸡和肉,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饭,房里还放着一瓶酒,也不管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伸手就要揭开锅盖捞着吃。他母亲眼疾手快,一把把锅盖盖上。杨执中骂道:“你又不是馋痨病!这是别人拿来招待客饶!”可杨老六根本不听,醉得东倒西歪,就是要抢着吃。杨执中越骂,他还越回嘴。杨执中急了,抄起火叉就把他赶了出去。

邹吉甫连忙上前劝架,道:“这些酒菜是等着招待娄府两位少爷的。”杨老六虽然蠢,又喝醉了,但听到“娄府”两个字,也不敢再胡闹了。他母亲见他酒稍微醒了些,就撕了一只鸡腿,盛了一大碗饭,泡上汤,背着杨执中递给儿子吃。杨老六吃完,爬上床,倒头就睡过去了。

直到傍晚,娄府两公子和蘧公孙才到。邹吉甫、杨执中赶忙迎了出去。两公子和蘧公孙走进来,只见这是一间普通的客座,两边放着六张旧竹椅子,中间摆着一张书案。墙上挂着一幅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两边是一幅笺纸写的对联,上面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上面还贴着一张报帖,写着:“捷报贵府老爷杨讳允,钦选应淮安府沐阳县儒学正堂。京报……”

还没等看完,杨执中就上前行礼,请大家坐下,自己又进里屋端出盘子,捧出茶来,一一献给众人。喝过茶后,大家起早就听闻彼此大名、一直渴望相见的话。三公子指着报帖问道:“这是最近的喜讯吗?”杨执中叹了口气:“这是三年前我还没遭祸时的事了。当初我无意中补了个廪生,参加了十六七次乡试,却连榜单的边都没沾上。年纪大了好不容易得了个教官的职位,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这些繁琐的礼节,我觉得自己拉不下这个脸,实在做不来。当时我就以患病为由坚决推辞了,结果还得让地方官验病开证明,费了好多周折。谁能想到辞官没多久,就遭了这场横祸,被那些人算计!那时候我就后悔,还不如当初去沐阳上任,也免得和狱吏打交道。要不是三先生、四先生在我落魄的时候赏识我,出手相助,我这把老骨头,恐怕早就死在监狱里了!这份大恩大德,我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啊!”

三公子连忙:“这点事,何必挂在心上!听先生辞官的事,更让人敬佩你的品德高桑”四公子也:“朋友之间本来就该互相帮助,不用客气。我们还恨自己知道得太晚,没能早点帮先生摆脱困境,心里一直不安。”杨执中听了这些话,对两公子越发敬重,又和蘧公孙寒暄了几句。邹吉甫见状道:“二位少老爷和蘧少爷走了这么远的路,想必都饿了吧。”杨执中赶紧:“粗茶淡饭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到后面坐。”

众人来到一间草屋,这是杨执中修缮的书屋,正对着一方井,井里种着几棵梅花。这几气暖和,已经开了两三枝花。书房里满墙都是诗画,中间也挂着一幅笺纸写的对联,上面写道:“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两公子看了,不禁感叹,只觉得仿佛置身仙境。

杨执中端出鸡肉酒菜,大家一起喝了几杯酒,吃过饭后,便撤去碗筷,煮了茶,开始聊。谈到之前两次拜访被杨执中家耳聋老妇人误传的事,大家都忍不住大笑起来。两公子邀请杨执中到家里住几,杨执中推辞:“新年还有些杂事要处理,三四月后,我一定登门拜访,到时候好好聚一聚。”

一直聊到晚上一更时分,月光洒满庭院,照在书窗上,梅花的影子映在墙上,宛如一幅水墨画。两公子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杨执中抱歉地:“本想留三先生、四先生在家过夜,可乡下房子简陋,怕二位住着不方便。”于是大家握手告别,杨执中踏着月色,把两公子和蘧公孙送到船上,自己则和邹吉甫回去了。

两公子和蘧公孙刚到家,看门的就来禀报:“鲁大老爷有急事,请蘧少爷马上回去,已经派人来过三次了。”蘧公孙赶忙回到鲁府,见到鲁夫人。夫人告诉他,鲁编修因为女婿不肯做科举文章,心里生气,打算再娶个妾,早点生个儿子,好好培养他读书,延续进士家族的书香传统。夫人劝他年纪大了别折腾,鲁编修一气之下,昨晚摔了一跤,现在半身麻木,口眼还有些歪斜。鲁姐在旁边泪眼汪汪,只能不停叹气。蘧公孙也无可奈何,急忙跑到书房去看望,正好陈和甫在那里给鲁编修把脉。

陈和甫把脉后:“老先生这脉象,右寸略有些弦滑。肺是主管气的,滑脉是有痰的征兆。老先生虽然身处乡野,但心系朝廷,忧虑愤怒又抑郁,所以才得了这个病。治疗应该先以顺气祛痰为主。我发现现在很多医生嫌弃半夏性燥,一遇到痰症就改用贝母,却不知道用贝母治疗湿痰,效果反而不好。老先生这个病,应该用四君子汤,再加入二陈汤,饭前温服。只要喝上两三剂,让肾气调和,虚火不再乱发,病情就能好转。”完,他写下药方。鲁编修一连吃了四五剂药,口眼不歪了,但舌根还有些僵硬。陈和甫又重新把脉,换了个丸药的方子,加入几味祛风的药,病情才渐渐有了起色。

蘧公孙一连照顾了鲁编修十多,都没怎么休息。有一,趁着鲁编修午睡,他抽空跑到娄府。一进书房,就听见杨执中在里面高谈阔论,知道他已经来了,便进去行礼,和大家一起坐下。杨执中接着刚才的话题道:“我刚才,二位先生如此礼贤下士,像我这样的人又算得了什么!我有个朋友,住在萧山县的山里,这个人可是有经纬地的才能、空古绝今的学问,真正是‘隐居时是个纯粹的儒者,出仕就能成为辅佐君王的良臣’。三先生、四先生怎么能不结识他呢?”两公子惊讶地问道:“真有这样的高人?他是谁?”杨执中掰着手指头,准备出这个人。正是这番话,引出了后面的故事:相府中宴请宾客,又将汇聚多少英杰;名城里的盛会,又将激发多少壮志豪情。至于杨执中出的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古典白话合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异世界:我是如来老祖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上山躺平三年,医武天下第一 我的金手指是系统建筑 二嫁摄政王,我扬了前夫骨灰撒喜床 星穹铁道:蛇人小姐不信丰饶 列国大修士 海贼:被战国流放后,我开始筑城 手握空间聊天群,炮灰女配飞升了 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 云封录 玄学道祖,一起造啊 逆袭1998之血仍未冷 玄幻:我的神只之路 被骗入宫后,竟被皇上追着宠爱 开局恶役的我,想成为正义伙伴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LOL:谁说没有城墙这个英雄 一剑一棺一杀神 皇子外放十八载,返京已是陆地神仙
经典收藏 我娘子天下第一 伪钞帝国 执耳,权利的巅峰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手机连万朝,老祖宗边吃瓜边吐槽 烈虎军 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佣兵1929 联盟英雄在都市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LOL之solo教父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蛙声十里出山泉 十万个神吐槽 皇帝直播间 战国帝业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最近更新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世子无双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沉默的战神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特工赘婿我在古代手搓巴雷特 大宋河山 放弃吧父皇,皇位我决不会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三国之魏延一统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