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为北汉燕王 大秦活阎王,兼职常务副皇帝 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长城紫光 贞观之银锤太保 工业中华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王员外刚回到京城销假,就见长班领着报录人前来道喜。王员外忙问是什么喜事,报录人磕头行礼后,呈上一张报单。上面写着:“江西巡抚上奏朝廷,称南昌知府一职空缺,南昌作为沿江重要地区,急需能力出众、办事干练的官员,特请求朝廷从部属官员中挑选合适人选。朝廷旨意:南昌府知府一职,由工部员外郎王惠补授。钦此。”王员外赏赐了报录人酒饭,谢过皇恩后,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前往江西赴任。

经过多日跋涉,王员外终于抵达江西省城南昌府。前任太守蘧太守是浙江嘉兴府人,由进士出身,因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已离开衙门,目前衙门事务暂由通判代理。王太守到任后,升堂理政,南昌府下属官员纷纷前来拜见。随后,蘧太守也前来拜访,王惠也进行了回拜。两人就交接事宜进行商议,但王太守并不急着接手。

一,蘧太守派人前来禀报:“我家老爷年老多病,耳朵听不太清楚,交接之事本应亲自前来向王太爷请教,但因身体原因不便,明日让少爷过来,当面恳请。一切事务都要仰仗王太爷帮忙。”王惠答应下来,并在衙门里准备好酒饭,等候蘧公子。直到早饭过后,一顶轿前来,轿前有一副红全帖,上面写着“眷晚生蘧景玉拜”。王太守打开宅门,请蘧公子进来。

王太守见蘧公子风度翩翩,气质不凡,举止谈吐与众不同。两人相互施礼后,分宾主坐下。王太守率先开口:“之前与令尊大人见面,有幸目睹其风采,今日却听闻他身体有些不适?”蘧公子答道:“家父年事已高,常年患有肺病,不能过于劳累,加上耳朵听力下降,多谢老先生挂念。”王太守又问:“不知世台今年贵庚?”蘧公子回答:“晚生三十七岁。”王太守接着问:“一直跟随令尊大人在任上吗?”蘧公子:“家父做县令时,我还年幼,那时跟随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的幕府中读书,也帮忙看看考卷。直到家父升任南昌太守,衙门里缺少人手,这几年我便一直在此。”

王太守疑惑道:“令尊大人看起来精神矍铄,为何这么早就急流勇退了?”蘧公子解释:“家父常‘宦海风波,实难久恋’,而且做秀才时,家中原本就有几亩薄田,足以维持温饱;祖上传下的房屋也能遮风挡雨,还有几处可以吟诗抚琴、赏花观药的地方,可供消遣。所以在官场奔波劳累时,他常常向往田园生活,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王太守感叹道:“自古道‘休官莫问子’,看世台这般胸怀宽广,令尊大人才能如此潇洒地辞官归隐。”他笑着:“将来世台高中科举,老先生就可以安享封翁之福了。”蘧公子谦逊道:“老先生,一个人贤能与否,不在于是否科举成名,晚生只希望家父能早日归乡,我能在他身边尽孝,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王太守听后,对他更加敬重。

两人交谈间,多次更换茶水,之后脱下正式的官服,轻松坐下。谈到交接之事时,王太守面露难色。蘧公子见状道:“老先生不必太过费心。家父在此任职数年,一直保持着儒生的简朴作风,粗茶淡饭,生活节俭。这些年积攒的俸禄,大约有两千多两银子。至于地方上的仓谷、马匹以及其他杂项,如果有短缺不足的地方,就用这笔银子填补。家父知道老先生做了几任京官,为官清廉,不会让您为难。”王太守见他得豪爽大方,心中十分欢喜。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两人入席就坐。王太守慢慢试探着问:“这地方的人情风俗如何,有没有什么特产?处理诉讼案件时,有没有可以通融的地方?”蘧公子答道:“南昌民风淳朴,百姓大多质朴,耍心眼、搞欺诈的人不多。要地方特产和诉讼之事,家父在此任职时,批准受理的诉讼很少,除非是关乎纲常伦理的大事,其余的户婚田土纠纷,都批到县里处理,力求社会安定,让百姓休养生息。至于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道,我也不太清楚,问我就如同‘问道于盲’了。”王太守笑道:“这么看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法,如今也不太准确了!”

酒过几巡,蘧公子见王太守问的都是些琐碎、功利的问题,便又道:“家父在此任职,别的不敢,至少做到了诉讼稀少、刑罚清明,所以衙门里的幕僚先生们都能悠闲自在,吟诗下棋。记得前任按察使曾对家父:‘听贵府衙门里有三种声音。’”王太守好奇地问:“是哪三种声音?”蘧公子回答:“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王太守大笑:“这三种声音,倒也有趣。”蘧公子接着:“将来老先生上任有所作为,只怕要换成另外三种声音了!”王太守追问:“是哪三种?”蘧公子意味深长地:“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王太守没听出这是在讽刺他,还一本正经地答道:“如今我们为朝廷办事,恐怕也不得不如此认真。”

蘧公子酒量很大,王太守也喜好饮酒,两人你来我往,开怀畅饮,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此时,他们当面把交接之事谈妥,王太守答应尽快了结,随后蘧公子便告辞离去。过了几,蘧太守果然送来一笔银子,王太守帮他完成了交接手续。蘧太守带着公子和家眷,装上半船的行李和书画,启程回嘉兴老家。王太守将他们送到城外,等返回后,便照着蘧公子的话行事。

他命人打造了一把大号的库戥,把六房书办都召集过来,详细询问各项事务的额外收益,严禁隐瞒,将这些收益全部收归官府,还规定每三到五日就进行一次核查。他使用大号的板子,还特意把两根板子拿到内衙称重,比较轻重后做上暗号。每次升堂审案时,他吩咐要用大板,如果衙役拿了轻的板子,就明收了贿赂,便会用重板子打衙役。在他的治理下,衙役百姓被打得胆战心惊,全城人都深知这位太守的厉害,就连睡梦中都害怕。因此,上级官员听闻后,都称赞他是江西最有能力的官员。

就这样,王太守在任两年,得到了多方举荐。恰逢江西宁王发动叛乱,各地加强戒备,朝廷便将他提升为南赣道,负责督办军需物资。王太守接到紧急文书后,星夜赶往南赣赴任。到任不久,他便外出巡查驿站,一路上乘坐大车,车马随行,日夜赶路。

有一,他来到一个地方,入住当地的公馆。这公馆是一所大户人家的旧宅,他走进去抬头一看,正厅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骅骝开道”。王道台(王太守升任后称王道台)看到后,心中一惊。他在厅上升座,下属官员和衙役参拜过后,便关门用餐。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将红纸上的字吹落,匾额上露出绿底金字,竟是“府金龙”四个大字。王道台见状,心中惊讶不已,这才明白当初关圣帝君通过乩语做出的判断,到今才全部应验。那句“两日黄堂”,原来暗藏“南昌”的“昌”字,这一切都仿佛是命阅安排。当晚,他一夜无话,完成巡查后便返回衙门。

第二年,宁王率领军队击败了南赣的官军,百姓们惊慌失措,打开城门四处逃窜。王道台抵挡不住,便乘坐一只船在黑夜中逃走。行至大江中,遇到宁王的上百艘战船,船上士兵身披明盔亮甲,千万支火把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战船发现船后,一声令下:“拿!”几十个兵卒跳上船,冲进中舱,将王道台反手绑住,押上大船。他的随从和船家,有的被杀,有的因害怕投水自尽。王道台吓得浑身发抖,在灯烛光影中,望见宁王坐在上方,连头都不敢抬。

宁王见了,急忙走下座位,亲手为他解开绳索,还让人拿来衣服给他穿上,道:“我是奉太后密旨起兵,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你是江西有名的能员,若肯归降,我自然会封你官爵。”王道台颤抖着磕头道:“人情愿归降。”宁王道:“既然愿意归降,我亲自赐你一杯酒。”此时王道台因被捆绑,心口疼痛难忍,他跪着接过酒一饮而尽,疼痛竟奇迹般地消失了,于是又磕头谢恩。宁王当即赏赐他江西按察使的职位,从此,王道台便跟随在宁王军郑后来,他听身边的人,宁王在皇族族谱中排行第八,这才明白关圣帝君乩语职琴瑟琵琶”的含义,原来这四个字的头上正好是八个“王”字,当初的预言竟无一不应验。

宁王叛乱持续了两年,没想到被新建伯王守仁率军击败,宁王本人也被生擒。那些追随宁王的伪官,死的死,逃的逃。王道台在衙门里没来得及收拾任何财物,只拿了一个枕箱,里面装着几本书和几两银子,换上普通百姓的青衣帽,趁着黑夜仓皇出逃。他慌不择路,先是赶了几旱路,后又乘船前校一路上昏黑地,不知过了多久,竟来到了浙江乌镇。

那,船停靠后,其他客人都上岸吃点心,王惠也拿了几个钱下船。点心店里坐满了人,只有一个少年独自占着一张桌子。王惠觉得那少年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店主见状道:“客人,你过来和这位客人拼个桌吧!”王惠便走过去坐在少年对面,少年起身,与他一同坐下。

王惠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率先开口问道:“冒昧请教,不知阁下是哪里人?”那少年答道:“嘉兴人。”王惠又问:“尊姓大名?”少年答:“姓蘧。”王惠心中一动,追问道:“从前有位蘧老先生,曾担任南昌太守,不知与阁下是否同宗?”少年露出惊讶的神色:“那正是我的祖父,老先生为何突然问起?”王惠恍然道:“原来是蘧老先生的孙子,失敬失敬!”

少年礼貌回应:“还未请教老先生贵姓,是哪里人士?”王惠谨慎地:“这里话不便,你的船停在哪里?”蘧公子答:“就在岸边。”两人随即结零心钱,携手来到船上坐下。王惠试探着问:“当年在南昌与我相会的蘧少爷,名讳景玉,想来是令叔吧?”蘧公孙点头:“那正是先父。”王惠大惊:“原来是你的父亲,难怪相貌如此相似!只是为何称他为先父,难道他……”蘧公孙神色黯然:“祖父从南昌卸任的第二年,父亲就不幸离世了。”

王惠闻言,不禁流下泪来:“当年在南昌,承蒙令尊以亲人相待,如今竟已阴阳两隔。世兄今年贵庚?”蘧公孙答:“虚度十七岁。可老先生到底还没告诉我您的姓名和家乡。”王惠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你的随从和船家都不在吗?”蘧公孙:“他们都上岸去了。”王惠这才凑近,压低声音道:“我便是后任的南昌知府王惠。”

蘧公孙震惊不已:“听闻老先生已荣升南赣道,为何乔装打扮,独自来到这里?”王惠面露苦色:“只因宁王叛乱,我只好弃官而逃,匆忙间连盘缠都没来得及拿。”蘧公孙追问:“那您今后打算去哪里?”王惠无奈道:“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但他并未提及自己曾归降宁王的事。

蘧公孙思索片刻,诚恳地:“老先生如今朝廷有罪,此时现身自首并非明智之举。况且四海茫茫,没有盘缠怎么行?我此番奉祖父之命,在杭州亲戚处取了一笔银子,现在船上,就赠予老先生做路费,您找个僻静地方安顿下来吧。”着,他取出四封银子,共二百两,递给王惠。

王惠感激不尽,道:“两岸的船都急着赶路,不能久留,就此别过!这份恩情,我若不死,日后定当厚报!”罢,双膝跪地。蘧公孙慌忙回拜。王惠又道:“我除了行李被褥,只有一个枕箱,里面有些旧书。如今我四处躲藏,这些东西也怕引人怀疑,不如交给世兄,我也好轻装逃命。”蘧公孙答应下来。王惠立刻回船取来枕箱,两人洒泪而别。王惠临走时:“替我问候令祖父,今生恐怕无法再见,来生定当结草衔环报答!”此后,王惠另寻船只前往太湖,改名换姓,削发为僧。

蘧公孙回到嘉兴,见到祖父后,起路上遇见王太守的事。蘧太守大惊:“他可是归降了宁王的!”蘧公孙一愣:“他只是弃官逃走,没提盘缠的事。”蘧太守叹道:“他虽犯了罪,但与我是故交,你为何不把取来的银子送给他做路费?”蘧公孙:“已经送给他了。”蘧太守问:“一共多少?”蘧公孙答:“二百两,全给了。”蘧太守欣慰道:“你真是你父亲的好儿子!”随后,蘧公孙又向祖父讲述帘年交接的事。

回到房间,蘧公孙见到母亲刘氏,母亲询问了路上的情况,一番安慰后,他才进房休息。第二,蘧公孙对祖父:“王太守的枕箱里还有几本书。”他取出书递给祖父。蘧太守翻看后发现,这些都是抄本,其中一本《高青邱集诗话》最为珍贵,有一百多页,竟是高青邱的亲笔手书,字迹工整精美。蘧太守郑重道:“这本书多年来藏于皇宫,数十年来,无数文人求而不得,下仅此一本。你偶然得到,实乃赐,一定要妥善收藏,不可轻易示人。”

蘧公孙心中却另有想法:“既然下仅此一本,我何不抄录几套,加上我的名字刊刻出版,借此博个大名?”主意已定,他立刻着手刊刻,把高季迪的名字写在上面,下面署上“嘉兴蘧来旬先夫氏补辑”。刻好后,印刷了几百部,送给亲戚朋友。众人见了,爱不释手,纷纷称赞。

从此,浙西各郡都知道蘧太守的孙子是个少年名士。蘧太守得知后,也不再多,反而常指导他作诗,与众多名士互相赠答。

一,仆人进来禀报:“娄府两位少老爷到了。”蘧太守吩咐公孙:“你娄家表叔来了,快去迎接。”蘧公孙急忙出去迎接。这两位是娄中堂的公子,娄中堂在朝二十余年,去世后被追赐祭葬,谥号文恪,是湖州人。长子现任通政司大堂;三公子名琫,字玉亭,是孝廉;四公子名瓒,字瑟亭,在国子监读书。

蘧公孙将二人迎进来,蘧太守亲自起身相迎,让公孙拜见表叔,随后请他们坐下奉茶。娄三公子感慨道:“自从拜别姑丈,转眼已过去十二年。我们在京城听姑丈辞官回乡,无人不佩服您的高见。今日得见,您已鬓发斑白,可见做官实在辛苦。”蘧太守叹道:“我本就无意仕途,在南昌任职数年,也没做出什么政绩,白白浪费朝廷俸禄,不如退休。没想到回家一年,儿子就去世了,更觉得心灰意冷,想来或许是做官的报应。”

娄三公子安慰道:“表兄才华出众,谁能想到英年早逝。幸好表侄已长大成人,能在您身边尽孝,也可稍作宽慰。”娄四公子也:“我们听闻表兄的噩耗,想到儿时一起长大,中途却阴阳两隔,临终都没能见上一面,我和三哥悲痛欲绝,大哥也终日流泪不止。”蘧太守问:“令兄如今在官场上还顺心吗?”二位公子答:“通政使是个清闲的衙门,大哥在那里不温不火,没什么大的作为,事务也不多。我们在京城觉得无聊,就商量着回来。”

坐了一会儿,众人换了衣服。二位公子又进去拜见了表嫂,随后蘧公孙将他们请到书房。书房前有个花园,摆放着琴、酒具、茶几,点缀着竹子、石头,养着禽鸟游鱼,景致清雅宜人。蘧太守也换上葛巾便服,拄着台藤杖,出来作陪。大家用过饭后,煮茶闲谈,起江西宁王叛乱的事。蘧太守感叹:“多亏新建伯神机妙算,立下大功,平息了这场灾难。”娄三公子称赞:“新建伯功成不居,实在难得!”娄四公子却道:“依我看,宁王这次起兵,与当年成祖朱棣差不多。只是成祖运气好,如今被尊为圣明之君;宁王运气差,就成了乱臣贼子,实在不公平。”蘧太守严肃道:“以成败论人,本就是庸人之见。但我们身为臣子,谈论本朝大事,话一定要谨慎。”娄四公子这才不再多言。

这两位公子因科举不顺,未能早早考中鼎甲、进入翰林,心中满是牢骚。他们常:“自从永乐皇帝篡位后,明朝就不成样子了!”每次喝酒喝到兴起,更是大发议论。娄通政听不下去,怕惹出事端,才劝他们回浙江。

此时,二位公子问道:“表侄的学业如今进展如何?还没恭喜他完婚吧?”蘧太守:“不瞒二位贤侄,我就这一个孙子,从娇生惯养。我看那些教书先生,没什么真学问,还只会打骂学生。现在人家请先生,开口就要严格管教,我舍不得孙子吃苦,所以没让他拜师。你表兄在世时,亲自教他读经史;他走后,我更是心疼孙子,给他捐了个监生,但学业也没怎么深入。近年来我赋闲在家,常教他作诗,希望他能懂得乐知命的道理,在我身边尽孝就好。”二位公子称赞道:“姑丈这见解高明!俗话:‘与其出一个伤耗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德的通儒。’一点没错!”蘧太守便让公孙拿出平日写的诗,请二位表叔指点,二人看后连连称赞。

娄氏兄弟一连住了四五,准备告辞。蘧太守设下酒席饯行,席间谈到公孙的婚事:“这里有些大户人家来提亲,但我为官清贫,怕他们讲究彩礼,所以一直拖着。贤侄在湖州,如果有合适的老亲旧戚,家境贫寒些也无妨,帮我留意一下。”二位公子答应下来。

第二,船只准备就绪,行李先搬上船。蘧太守让公孙亲自送两位表叔上船,自己在厅上送别,道:“几位至亲在此几日,只是家常招待,还望不要见怪。二位贤侄回府后,替我到令祖太保公和令尊太保文恪公的墓前一声,就我蘧佑年老体衰,不能亲自去拜谒了!”两公子听了,肃然起敬,拜别姑丈。蘧太守拉着他们的手,一直送到大门外。

蘧公孙先在船上等候,等二位表叔到了,拜别后,看着船开走才回去。娄氏兄弟坐着一艘船,行李简单朴素,沿途只见两岸桑树茂密,鸟儿鸣剑不到半里路,就有港里撑出船来,售卖菱角莲藕。两兄弟感叹:“我们在京城的尘土中奔波多年,好久没见过这么清幽的景色了。宋人词里‘算计只有归来是’,得太对了!”

眼看色渐晚,船到了镇上,只见桑树林中透出点点灯火,一直延伸到河边。两公子喊道:“船家,把船停下。这里有人家,去买点酒来,边喝边欣赏夜色,今晚就在这里歇下吧。”船家答应,停好船。两兄弟倚着船舷,畅饮美酒,谈论古今之事。

第二早上,船家在船上做饭,两兄弟上岸散步。突然,屋角走来一个人,见到二位公子,立刻低头下拜:“娄少老爷,还记得人吗?”正是这个饶出现,引出了一段公子好客、结交众多名士,开筵宴聚、常有布衣文人往来的故事。至于此人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古典白话合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望仙门 催泪系导演 鬼才律师:死刑都能说成正当防卫 红楼之贾家赘婿 修什么仙,养藤就好了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妖神记 扶明录 仙药供应商 同学,你人设崩了 大师兄捡到了小说大纲 异世界:我是如来老祖 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星穹铁道:蛇人小姐不信丰饶 超级复制者 三国:校长别怂,全校扛你上皇位 忆灵本之逆天改命 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 开局恶役的我,想成为正义伙伴 海贼:被战国流放后,我开始筑城
经典收藏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国之重器 我在异世界召唤 联盟英雄在都市 战国帝业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黑铁时代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这县衙深藏不露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神话版三国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烈虎军 南明义军 灵魂传承者 大唐富翁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最近更新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汉末之全面开战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不明不清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红楼琏二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执戟战红楼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我扶刘备,战夷陵,三造大汉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明1914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