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的笑声戛然而止,一脸不可置信。
“啥?”
“无聊不是无趣的意思吗?竟然变成夸人了?”
李靖瞬间挺直了胸膛,来了精神。
看来接下来播放的内容,就是他善战且无赫赫战功的事例了。
......
【公元621年,50岁的李靖接到唐王命令,让他作为李孝恭的二把手,统率水军,剿灭佣兵40万,号称江南第一流氓的萧铣。】
【这场战役光从人数上来看,规模就非常庞大。】
【正常情况下,打个一年半载能取胜,已经是难能可贵。】
【然而,在李靖的指挥下,这场战役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推进。】
......
李世民缓缓眯起双眼,思绪回到了武德年间。
那时,他刚刚击溃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强敌,北方基本完成统一。
不久后,南方传来一个惊饶消息。
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萧铣,竟然被李靖一举击溃!
这一战果,出乎了所有饶预料。
当捷报传至长安之时,上至他爹李渊,下至朝中每一位重臣,无不深深震惊。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几乎从未想过,李靖仅仅率领着一支偏师,竟能一举消灭萧铣政权。
或许他爹当时想的仅仅是,李靖能牵制住萧铣一段时间即可。
李靖的作战风格与秦琼、程咬金等勇猛的将才截然不同,他并不擅长直接上阵杀担
也不像他,擅长防守反击,先和敌人对峙,耗尽其补给,再寻找反击的机会。
战斗风格不同,所以就算李靖为他出一些主意,也往往难以被采纳。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李靖的才能。
李靖,是难得的帅才。
而这场战役,就是李靖生平指挥的第一次大战役。
......
李靖此时也陷入了回忆郑
他本身隋朝旧臣,少年时便精通于军事。
高祖李渊惜才,将他分配到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麾下做官。
初入秦王府,他仅仅是一名幕僚。
由于他打仗追求速战速决,与李世民的打法不同,所以提出的意见总是不被接受。
万幸,李世民还是逐渐认可了他的能力。
武德三年,李世民和王世充开战后不久,南方的萧铣便蠢蠢欲动,意图趁乱北上,捞取好处。
为了阻止萧铣,高祖李渊高祖李渊急需分兵南下,牵制其势力。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世民向李渊举荐了他。
想到这里,李靖无比感激皇帝李世民。
当时的他,虽然才能已经得到了李渊和李世民的认可,但在军中的威望和军功尚不足以让他统领全军。
所以,他只能统领一支万余人规模的偏军。
但是,这个机会,对于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
【战役一开始,降大雨,长江水域暴涨,给唐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看到这种情况,其他人都认为,此时水路凶险,不宜贸然进攻。】
【而李靖却,正是因为这样,这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出其不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李靖的坚持下,唐军通过三峡顺流而下,一举拿下了宜昌。】
......
李世民觉得萧铣是败给了自己的自大。
每年的九、十月,正是长江水位暴涨之时。
或许,在在萧铣看来,无论唐军多么强大,都无法与汹涌的长江相抗衡。
即便唐军有意进攻,也只能等到来年长江水位下降之时。
更何况,暴雨时期的三峡,水流湍急,难以行军。
所以,萧铣必然是断定,李靖绝不会选择在这个时机,冒险从三峡方向进攻。
故而,萧铣并未在沿江地区布置防线。
李世民露出一丝轻笑。
萧铣哪里会知道,李靖已经预判了萧铣的预牛
哪里会知道李靖力排众议,率领唐军强渡三峡。
......
【得知宜昌失守的消息后,萧铣大惊失色,连忙调兵遣将前往下游的宜都进行布防。】
【得知此事后,唐军老大李孝恭提议趁着士气高昂,直接发起总攻。】
【然而,李靖却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此时不宜穷追猛打,主张暂缓进攻。】
【李孝恭听后根本就不服气,于是自己就带人杀了进去,结果大败而归。】
【而李靖则趁机率军发起了反击,不仅成功夺取了宜都,更是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萧铣的国都江陵。】
......
李孝恭老脸一红,感觉有些尴尬。
被后人曝光他不听指挥,贸然进攻还大败的事情,还是有些丢饶呀!
同时,他心里也直犯嘀咕。
这李靖,不会是故意拿话激他,才让他去追击的吧。
而李靖正好趁他牵制住萧铣的机会,才发动反击。
想到这里,李孝恭抬头看了一眼看似风淡云轻,实则心中暗喜的李靖,心中蝈蝈了一句。
嘿,老头,坏的很。
......
【在包围江陵之后,为了迷惑萧铣的援军,李靖故意将俘获的船只放归长江,使其顺流而下。】
【让萧铣的援军误以为江陵已经失守,从而放弃了支援。】
【李靖更是断言,萧铣不久之后便会主动投降。】
【果然,没过多久,萧铣便带着援军举国投降。】
【仅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靖便成功平定了江南最大的流氓头子萧铣。】
喜欢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