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他们离开后,姨和三姨看向赵悦,感慨地道:“赵悦啊,虽我们生活在北京,物质条件优渥,但听你讲起童年,才知道你经历了那么多艰苦。实话,你和老赵家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可你跟你姑、叔、大哥、二哥他们,感情却那么深厚。我们和你可是至亲,和你妈妈是亲姐妹,可总感觉你和他们的亲密劲儿,比跟我们还要更甚些,我们其实挺羡慕你和他们相处的氛围。”
赵悦微微一笑,陷入回忆:“我确实是在叔和大哥肩膀上长大的。你们是不知道,那时候家里穷,为了填饱肚子,大家都不容易。大伯家有五个孩子,加上我一共六个。叔和姑当时还,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就有八个。再看看现在,就咱们三个人,总共六个孩子,每家都能请保姆、一个孩子就有专人照顾。可那时候,奶奶根本顾不过来,只能让大孩子带孩子,基本上就是在外边散养。而且我们这些孩,几乎每个月都有过生日的。感到春秋过生日的,鸡会多下蛋,那早上,奶奶会在柴火锅里煮鸡蛋,给过生日的孩子两个鸡蛋。但夏和冬鸡歇窝,下蛋就少了,过生日的孩子只能有一个鸡蛋。”
三姨和姨好奇地问:“那他们是怎么对你的呢?”
赵悦眼中泛起泪花,道:“我们这八个孩子里,不管谁春秋过生日能有两个鸡蛋,总有一个会偷偷塞给我。他们不会直白地‘悦悦,这个鸡蛋给你吃’,就是悄悄把鸡蛋塞给我。要是只有一个鸡蛋,他们知道我爱吃鸡蛋白不爱吃蛋黄,就会把鸡蛋白留给我。就这么一口鸡蛋,就能看出当时日子有多艰难。”
姨打趣道:“你是不是哄着他们,才把鸡蛋让给你吃呀?”
赵悦笑着摇头:“我们一共十个孩子,加上我两个弟弟。不过弟弟没几岁就走了,那时候姥姥姥爷带着妈和俩个弟弟离开了。就剩下我们这八个孩,基本上一起长大。叔和哥哥们确实宠我,但我也帮着他们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呢。你们知道吗,我们那个县城,往北往南都是平原,只有我们住的青山村有一座山,还有几个丘陵,也就是几个山包,一个大一点的山搭配着几个的山包,形成了一片丘陵地带。除了我们青山村有山,往南往北其他地方都没有山。”
赵悦顿了顿,继续道:“冬的时候,我们会去捡柴,还会下河摸鱼。那时候我才三四岁,就坐在叔的肩膀上,指挥着哥哥们扫雪,然后在河里凿冰摸鱼。叔力气大,稳稳地扛着我,我就像个司令一样,喊着‘哥哥,这边这边’,哥哥们就听话地拿着工具在冰面上凿洞。等凿出洞后,大家就心翼翼那网兜,兜鱼。水可冷了,但是一想到能摸到鱼,给家里加餐,大家都不怕冷。能摸到好几条鱼,大家就特别开心,一路笑着跑回家。”
三姨和姨静静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赵悦童年时那充满欢乐与艰辛的画面。他们能感受到,尽管赵悦与老赵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亲人间相互扶持、彼此关爱的情感早已坚不可摧。这份超越血缘的深厚情谊,在赵悦的回忆中熠熠生辉,也让姨和三姨对赵悦童年的经历有了更深的触动与感慨。
喜欢雪夜红请大家收藏:(m.trxsw.com)雪夜红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