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成了忠勇公,“辅国郡郎”成了“镇国郡郎”,再羡慕嫉妒恨的人也不出一个“不公”。
人家先是给皇上献上了可以益寿延年的“仙果”,又给下的百姓带来如此高产的良种。
这也就算了,“镇国郡郎”还发现了一种可做救荒作物的好东西。
这一件件功劳放在别人身上,随便拿出一样都可以封侯拜相了。
最懵的当属王青,他课间去上厕所,就被人告知他现在成了公爷了,他爹成了忠勇公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国子监,等到王青回到课室,同窗们都纷纷问他可知父亲被封为国公一事。
玉米高产的事王青当然知道,空间里种着玉米地呢。
但王青也没想到他爹会一下子成了国公,他爹还得了个“平国正君”的诰命,也从“辅国”郡郎被提升成了“镇国”郡郎。
同样大惊喜的还有慕容晖,他父王居然有封地了!
两人接下来上课都有些心不在焉的,一放学,王青和另一间课室的慕容晖都是快速收拾好书包后马上回府。
得了封赏得进宫谢恩,邵云安“大腹便便”的,由爹和虎哥陪着进宫。
东临殿内,王石井没走,等着邵云安进宫,君后也在东临殿等着。
邵云安进来还没行礼谢恩,永明帝就高胸朝他招手:“来来来,近前来,让朕和君后好好看看这颗福星。”
邵云安往前走:“皇上,侄儿觉得‘橘子正君’比‘苹果正君’好听。”
他完后永明帝愣了下,随后就指着邵云安“哈哈哈”笑了起来,就是君后都笑了。
邵云安也跟着傻笑,粟辰逸笑着碰了下儿子,让他话注意着点。
永明帝是越看邵云安这颗福星越喜欢,君后把实际收获的干玉米产量出来,邵云安也是十分精细。
“我以为晒干后一亩能到5石都不错了。”
永明帝不掩兴奋地:“即便明年的玉米产量没有这么高,只要一亩的净产量能到3石,朕这觉都能睡安稳!”
邵云安:“皇上,这怎么种地侄儿不懂,侄儿就努力多挣钱,多带回一些咱们大燕没有的好东西。”
这话永明帝听得舒坦,连声好。
没在宫里吃饭,知道了这回两片试验田的亩产都高得令人振奋,邵云安和王石井就回国公府了,因为太子还在府里呢。
君后也没让人把太子接回来,邵云安生了之后太子至少两个月见不到表哥,抓紧时间让他多跟表哥贴贴。
玉米如此高产,接下来朝中事情也会很多,君后也闲不下来,让太子留在国公府也是皆大欢喜。
原侯府的府邸就特别大,这回也不用再赐新的府邸了。
“忠勇侯府”这四个字的匾额已经取下,直等新的“忠勇公府”的匾额做好后挂上。
主院内,王石井抱着太子跟三个孩子详细明此次玉米的高产情况。
蒋沫熙是在得知了宫中的旨意后特别赶回来的。
邵云安在喂太子吃米糊,米糊里蛋黄泥和黑芝麻粉,补充太子对铁的需要。
黑芝麻粉是邵云安在空间里用破壁机打的。
所以为什么君后喜欢把太子丢给侄子,就是太子开始吃辅食后明显更喜欢吃表哥做的。
黑芝麻含油量高,邵云安也没有加太多,太子吃得嘴边一圈糊糊。
等他吃完了,王璟妍用湿布子给他擦嘴,再给他喂水漱口。
王青对粮食亩产那是不陌生的,听爹自家农庄一亩地干玉米最高收了7石2斗,惊得下巴都掉了。
蒋沫熙和妮子明显没有什么的概念,王青就跟妹妹:“咱家5亩地收的玉米和王家所有地收的粮食一样多。”
妮子张大嘴,懂了!
蒋沫熙还是不明白,这是位对农事完全白的主,在村子里的时候他还有些糊涂,不记得收粮的事。
王青跟大哥解释:“咱家一亩地收的玉米是王家一亩地收的稻米的7倍。
如果把玉米粒都剥下来,也够王家6亩地收的稻米了。”
蒋沫熙明白了:“玉米,高产;叔,厉害。”
王石井:“不是叔厉害,是你安叔拿出的玉米厉害。”
邵云安:“熙哥儿,这玉米播种有一种简单的便携式播种工具,你做出来后让你爹拿进宫给君后。”
蒋沫熙的眼里是不解,让井叔拿进宫不就行了?
邵云安点点蒋沫熙的脑门儿:“现在只要跟玉米沾边的就是功劳,安叔和你井叔功劳已经很大了,不需要了。
你在皇上跟前是挂了号的神童,你随手设计出一个方便玉米播种的工具很正常。
你爹拿给君后,也是给你蒋家得份功劳。”
王石井:“你听你安叔的就是。”
蒋沫熙安静地点点头。
邵云安就跟他讲了一下最简单的播种工具是什么样子,原理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蒋沫熙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播种工具这些在邵云安帮着王石井找玉米相关资料时提前看过了,他记得播种玉米好像是有专门的省力工具的。
王石井低头看看怀里的娃娃,快睡着了,王青见状:“爹,我给太子换了尿布哄他睡了。”
王石井道:“我换吧,你去做功课,妮子和熙哥儿也做自己的事吧,我跟你爹正好事。”
三个孩子走了,王石井给太子换了睡衣,换好尿布哄睡,把人抱到了床上。
床上铺着隔尿垫,也不怕他尿床。
金很自觉地跳上床守着太子,王石井和邵云安两人就去客厅事情。
两片试验田收获的种子肯定是不够分的,接下来朝堂上有的吵的。
户部要试着推广玉米,要看哪些地区适宜种植玉米,王石井只管交出种子。
但其实玉米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种植,它耐旱、耐瘠、生长期灵活、产量高,可是三大主粮中最“变态”的。
敕南府这种土地肥沃的地方肯定在第一批推广州府的名单里,虎行关、哭夜关这两个地方就不一定了。
邵云安对王石井道:“咱们自家的田里有种植玉米,皇上没提,但咱们得提。
井哥,你就跟皇上虎行关、哭夜关这两个地方的玉米种子由咱们国公府自己出。
若有多的,咱们也可以支援其他边关所需。
这样给我哥和我大伯他们的种子就方便换成咱们空间里的了。”
王石井道:“咱们地里没种多少,当时几乎都拿给试验田了,虎行关和哭夜关大概可以支援各20亩。
空间里这一茬的种子肯定比咱们用来试验田的更好,或许会更高产,我担心到时候会有麻烦。”
邵云安道:“空间里的种子是好,但虎行关和哭夜关的地不行啊,而且咱们也派不出人去两边做技术指导。
两相抵消,我估计也就跟在试验田的收获差不多。
但如果在年底前能送去边关,那我爹和我大伯他们就能赶上春种。”
王石井考虑后:“行,我明日进宫跟皇上,那咱家接下来就不能明目张胆地拿玉米出来吃了。”
邵云安:“不吃就不吃,咱们一家空间里吃,最多明年国公府就能实现玉米自由了,没事儿。
我爹、爷爷奶奶爷爷他们宁愿不吃也希望我爹和我大伯他们在边关有的吃。”
这话邵云安没错。
隔王石井进宫,邵云安在屋里跟爹了他和王石井商量的事,粟辰逸显得很激动。
他握着儿子的手:“只要你爹、你大伯他们在边关能吃饱,爹哪怕一只能吃一顿都行!”
邵云安搂住爹:“我苹果君的爹怎么可以一只吃一顿,这是打我的脸。
爹你放心,我不仅要让我爹和我大伯他们在边关能吃饱,我还会让他们吃好!”
王石井进宫对皇上表示了他与邵云安商量的事后,永明帝果然大喜,并再次大赞王石井不愧“忠勇”二字。
朝堂上商讨的推广州府中果然没有考虑边关,即便是广南府都不在户部的考虑范围内。
户部优先选择的就是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好地方,而敕南府也果然在粒
永明帝也不跟王石井客气,要他把国公府的私田收获的玉米种子全部拨去边关。
但不能只拨给虎行关和哭夜关,不然其他的将领要不满了。
虎行关和哭夜关分一半,其他几个粮食产量不高的地方分一半。
得了皇上的意思,王石井出宫后直接出了城,直到城门快关的时候才回府。
比试验田晚了几日,国公府的玉米全部收获,同样引来了众多饶关注。
国公府私田的干玉米,亩产平均达到了6石5斗!
由此可知试验田的亩产是王府那边拖后腿了。
户部尚书杨砚直接找到国公府来,希望国公府能再多给一些技术人员的支持。
王石井也大气,把凡是参与了私田玉米种植的人全部交给户部。
收回来的玉米,王石井就组织人手开始剥玉米了,而在景幽宫的君后也收到了蒋康辰献上的玉米播种工具。
蒋康辰道:“瑞郡郎这玉米播种有个更合适的工具会更方便,他就跟熙哥儿了。
熙哥儿回私物坊琢磨了几,做出了这个。我拿去给瑞郡郎瞧了,他就是这样的。”
君后好奇地看着手里的工具,问:“这要如何播?”
蒋康辰上前拿过来后演示了一遍,道:“这玉米播种一个坑里要两三粒种子,具体这个工具实不实用还得实际用一用。”
君后满意地点点头:“熙哥儿脑子好,既然是瑞郡郎这个可以播种玉米,那该是能成。
你拿着这个去工部,要他们看看是否得用,若得用,本君也记熙哥儿一份功劳。”
蒋康辰:“这还是瑞郡郎的点子。”
君后:“云安有点子也得有人能做出来,熙哥儿掌管私物坊,他的能耐不能对外,但该给他的功劳应当给他。”
蒋康辰立刻跪下谢恩,也明白了为何邵云安要让他来进献给君后。
蒋康辰拿着工具走了,君后淡淡笑了,自语:“本君这个侄子有颗玲珑心。”
卓金立刻接话:“瑞郡郎仁义心善又大气,也不怪千岁您疼他。”
君后脸上的笑容加深:“本君的侄子确实是给本君长了不少的脸。”
喜欢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