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开始的年代,马家兄弟二人,哥哥下乡改造,一口气到了岭南,三千多公里的路途。
弟弟留在延边家中,不久之后,他们身为高校教师的父母被送到农场改造,弟弟被安排到了街道当清洁工。
反击战后,秩序慢慢恢复正常,他们的父母没有等来这一,早几年就在农场劳动的时候因病去世。
弟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电科11所工作至今。
哥哥结束了下乡生涯,却没有回到家乡,而是留在了岭南,重建公检法系统的时候,加入了警队,因其语言赋,调入市局外事处,工作至今。
两兄弟重新建立起联系是弟弟马朝阳调到电科11所驻羊城办事处后,因为工作的关系,去年的年底相认,年初单位更新档案,马朝旭、马朝阳两兄弟的家庭情况那里才出现了兄弟关系。
余则成,“运动年代,很多信息是缺失的,尤其是马朝旭。从他离开家南下到岭南农场,再到加入警队这段时间的经历,要把所有的详细情况查出来,要详细到他下到农场第一,是谁给他办的手续。”
陆近山当即道,“老余,你怀疑这个马朝旭是冒充的?”
他就是老资格情报人员,一听余则成提出的建议,马上就抓住了重点。
李干愕然道,“有那么像的人吗?”
陆近山,“马朝旭1966年下岭南农场的时候是26岁,两兄弟相认的时候是1985年,整整20年的时间,其中10年是最艰难的时期,相貌和20年前有差异很正常。”
“马朝旭下岭南农场之前就已经是延边大学的助理教师了,学的就是英语专业,后来在职又读了一个日语专业的本科,也是在延边大学。”
“要弄清楚里面的来龙去脉,他在职本科这件事情也是个关键。”
李干缓缓点头,“我们不妨大胆假设,这个马朝旭早就死掉了,另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人,或者经过人工改造后和他很像的人,替代了他。”
“本该恢复工作回到延边大学任教的马朝旭,这个人被境外间谍替代了,他选择留在岭南,在重建公检法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加入警队。”
“真实的马朝旭本来就精通英语,而这个假的马朝旭为了谋取更高职位,或者为了便于他的情报联络工作,在职读了日语专业。”
顿了顿,李干,“档案里,马朝旭的日语水平很高,除非极具语言赋的人,否则很难通过在职学历得到这样的水平。”
“那么,是否可以大胆假设,这个马朝旭是日本间谍冒充的?”
余则成看李干的眼神整个都变了。
他惊叹道,“李局,你不做情报工作太可惜了。你的推断方式,完完全全就是我们情报工作最核心的思维。”
李干,“我是想到了韩国的一项独步全球的技术。”
众人竖起了耳朵。
李干,“韩国的整容术独步下,寻找一个和马朝旭相像的人,对他的面貌进行细微的介入式调整,除了父母,哪怕是长期相处的兄弟都难发现端倪,更别已经整整20年没有见面的兄弟了。”
他也是刚才突然想到了韩棒子的整容技术。
他,“我看,非常有必要重新调查马朝旭父母的死因,到底是不是因病死亡,抑或是人为的。”
余则成缓缓点头,,“为潜入进我们内部系统,日本完全有耐心进行二三十年的经营。”
当年,日本早在清末的时候,就以各种方式向东大派遣人员,搜集东大的地理情报、测绘地形,他们做出来的作战地图,甚至比东大自己的都要详细、精确!
陆近山总结道,“那就可以确定,英先生这个联络员大概率不只是联络员那么简单,此人有重大问题。另一个,马朝阳突然失联,会不会与马朝旭有关,也要引起注意。”
余则成沉声,“年轻时的事情,哪怕记忆力再差,也会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如果马朝阳因此对马朝旭产生怀疑,那么他的失联,恐怕就和马朝旭有关了。”
如此一分析下来,马朝阳失联案基本清晰,只等去证实了。
国家安全案件的侦察与公安案件完全不同,前者是先怀疑你,假设你是嫌疑人,然后去找线索找证据,一步步查明,而后者呢,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是疑罪从无。
李干缓缓,“如果马朝旭是日本间谍,甚至是日本人,那他妈的,我们的脸可就丢大了。”
陆近山解释道,“阿干,这事倒不用这么看。当年重建公检法系统本身就不够规范,混进一部分垃圾混蛋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再者,当时许多档案都毁掉了,也没有甄别的良好条件。”
的确如此,李干就知道一个例子,他们村生产大队的一个大队长,因为以前是高中文凭,且自学了法律,后来就进了县法院工作。
当时公检法在大家眼里可不是什么好单位,最具吸引力的是国营工厂。
所以那个大队长还不太愿意呢,想去工厂保卫科,还是服从组织命令进了法院。
总而言之,恢复秩序初期情况比较乱。
李干拍板道,“那就按照咱们分析的查,这个马朝旭到底先是人后成了鬼,还是本来就是鬼,对我们的计划不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个案子的严重性,不比英先生案件低!”
“如果证实了这个鬼马朝旭是日本人,那就明我们内部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将这些鬼全部除掉!”
余则成一针见血地,“关键在马朝阳,找到他就能搞清楚情况,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
陆近山,“那就不能让英先生负责这个案子了。”
众人沉思起来。
李干突然,“不,就让他负责。”
他看着陆近山和余则成,,“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情报共享是有限度的,日本人不见得把什么都交给美国人。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资源安插进来一个间谍,日本迫于压力把这个间谍交给中情局管理,但一定会有所保留。”
余则成接着话往下,“所以,英先生即便知道马朝旭是日本人,也不知道他和日本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
李干缓缓点头,“搞不好,这个马朝旭是个双面间谍。”
他当机立断道,“老陆,你留在家里坐镇继续执行深海计划,我和老余立即去布拉格,暗中调查马朝阳失联事件。”
“老余,明开会的时候,你向英先生提出前往布拉格调查,我和你明暗两条线推进。”
余则成当即道,“这是最好的办法,我知道该怎样做。”
陆近山,“我把驻东欧的情报人员、行动人员调到布拉格,你随时可以指挥。”
三人迅速敲定了后续的行动方案。
次日明,李干以普通身份乘坐民航班机前往布拉格。
古道风和已经毕业聊魏二牛以同事的身份同行,此行,李干只带了他们两位。
无疑,这是李干有史以来最冒险的一次出国。
不得不这么做,阵仗一旦大了,肯定会有消息传出去,国内能保证不泄露行踪,但是国外呢?
如果李干以军方人员的身份前往布拉格,以他的级别和在军中的地位,以及在世界军事领域上的地位,捷克斯洛伐克方面肯定会隆重接待。
到了这一步,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了。
深海计划刚刚完成邻一步,作为军方关键人物的李干,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对方的怀疑。
李干抵达布拉格之前,大中投资公司的市场情报部门,便由分管副总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加强到了捷克境内。
这条线是李干部署在民间的一条暗线,侦察搜集情报能力丝毫不比官方的弱。
事实上,此次李干就打算以这条线为主,情报局的人马则负责打辅助。
在不能与捷克警方对接的情况下,从民间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余则成是明线,李干这边负责的是暗线。
大中投资公司市场情报部门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布拉格当地的关系网络,查明了马朝阳抵达布拉格后到失联当的活动轨迹,效率比捷克警方高多了。
李干落地18个时后,这份关键线索就摆在了他案头。
分管副总叫江军,55岁从情报局内退后,被大中投资公司聘为分管商业情报的副总,此人是陆近山的战友、同期同学。
江军,“李局,马朝阳失联当,有一个反常的行为。他当在捷克国营第17工厂出来后,应该是直接返回酒店的,此前都是这样的规律。”
“但是那,马朝阳中途下车,进了一家面包店,买了一袋面包,随后回到国营17厂的接送车,过了这个路口后,整辆车都失踪了,这也是捷克警方怀疑是绑架勒索案的原因。”
“我已经安排人手从这辆车失踪的路口开始调查,逐步扩大到整个市区。雁过留痕,一辆轿车不可能凭空消失。”
李干缓缓点头,“老江,我就一个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越快越好。”
“明白!”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