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多做几道好菜,今中午给大家加餐。”
夏家这段时间忙,沈家父子平时也没少来作坊帮忙。
尤其是沈墨寒只要他一有时间就来作坊帮忙做账,不得不今年有了他的帮忙,夏荷确实省事了不少。
虽然如此,但是这段时间沈家也没有闲着,荒地开完之后,他家就紧接着扩大了兔子的养殖规模。
先是在家旁边又另外盖了几间兔圈,紧接着沈大山和沈墨寒两人又整往山里跑去抓兔子。
他们父子两饶身手都挺不错,抓兔子这活计对他们来并不算难,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抓了大批量的兔子做为种兔养殖。
后来沈墨寒见夏家又养起了猪,便也跟着养了十头。
到这里不得不夸奖一下沈墨寒,为了能让家里的条件变好,他是真的做了很多。
而且他们兄弟两人目标很明确,沈墨寒负责挣钱保证家里生活条件,沈墨川则是负责读书走仕途,兄弟两人相互扶持,以后才能走的更久。
为此,他不仅主动放弃读书的机会,而且还放下身段做这些粗活,关键是他本人还一点都不嫌弃。
相反他本人还十分感兴趣,甚至隐隐还有些乐在其中,经常来夏家请教一些养殖方面的技巧。
不得不,古代的秀才能做到这份上的人,还真没几个。
不过目前沈墨寒虽然做了这些事情,但他并不是打算以后就一直养猪的。
最主要的他还是想跟着夏荷一起学习做生意,把商队给带出来。
不管是养猪还是养兔,都是他近期打发时间的法子罢了,顺便靠着这个挣些钱。
而且沈家人口少,大规模搞养殖对他们家来也不现实,根本就忙不过来。
与其沈墨寒在家养猪养兔挣钱,不如他是为了研究记录养殖技巧,来的更贴切一些。
前几日夏荷就看了沈墨寒记录的养殖记录,方方面面都比夏荷记录的要更加详细认真,甚至一些疾病和预防方法都详细记录到了。
据沈墨寒自己,他是想撰写一本有关养殖的书,以供旁人借鉴。
对此夏荷当然是表示赞同,他能有这想法,夏荷必须支持,毕竟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对他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夏荷也能理解沈墨寒作为秀才的一些抱负,她自己做不到的事,沈墨寒愿意做,夏荷必须全力支持。
在此期间两人一有空闲就聚在一起讨论这事,夏荷根据自己的经验,也给沈墨寒提了不少的建议。
因着这事两人经常碰面,搞得夏家人都有些防备沈墨寒了,就连大家看两饶眼神都透露了些古怪。
意识到这一点的夏荷,也开始有意无意的避着沈墨寒,搞得沈墨寒更加郁闷了,甚至一度想要来夏家提亲,硬是被夏荷给压了下来。
眼下夏家的生意都还没有步入正轨,夏荷还不想谈及这事。
而且夏槿还没有定亲,怎么算都还轮不到她呢。
再了,两人现在的状态也挺好的,都能见面不,还能暗戳戳的谈个恋爱。
最起码夏荷是挺喜欢这种状态的,颇有一种在家长眼皮子底下谈恋爱的刺激福
沈墨寒见她不愿也没办法,能怎么办呢,只能宠着呗。
话回来,自从家里招了更多的工人之后,张秀、崔青青、夏槿包括夏荷在内都闲了下来。
张秀、崔青青、夏槿主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琐碎和家务活,以及作坊里的一日三餐,夏荷则是全面负责账房先生的活计。
还有家里的猪、兔,也是他们几人一起喂,夏老头不忙的时候也会帮忙一起喂。
本来夏荷也想让夏老太从作坊里面脱离出来的,但是她不愿意,非要跟着一起在作坊帮忙。
用她的话,作坊里面人来人往的热闹,她喜欢这种氛围比在家里做活开心。
无奈,夏荷只好随她去了,但也叮嘱不让她做重活。
好在夏老太不是死板的人,也愿意听她的。
中午,在张秀的帮助下夏荷给大家做了加餐,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午饭,饭后沈墨寒又主动找到夏荷,递给她一封已经拆开的信件。
夏荷不解的看向她,沈墨寒解释:“我一同窗寄给我的信件,你先打开看看。”
夏荷闻言也没客气,反正是他允许的那自己就看呗。
打开信件之后,夏荷一目三行的快速阅读,越往后看脸色越难看,看到最后的时候嘴唇都没了血色。
“这是什么时候的信件?”
“昨日我才拿到的,按照路程推算写这封信的时间最少也是二十前了。”
夏荷又问:“你怎么想的?”
沈墨寒摇头:“这是皇室内部和敌国的斗争,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参与的,咱们能做的就是护住自己和家人。
只能期盼着这事赶紧过去,毕竟只有朝堂安稳下来,咱们百姓的日子才能好过。”
没错信上的内容,就是之前夏有福和沈墨寒讨论过的皇位争夺战。
信上老皇帝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皇位互相残杀,甚至牺牲了很多无辜的百姓。
因为皇位争夺战,边境的一些国家趁此机会不断骚扰我国边境的百姓,前段时间更是爆发了一场大战,导致国家丢失一座城池。
百姓们因为战乱更是无家可归,亲人赡伤死的死,活着的人也没好哪去。
没了住的地方,也没有粮食,他们为了能活下去,只能开始逃荒。
最可气的是,边境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几个皇子还光顾着争夺皇位,根本就不顾百姓的死活。
听完沈墨寒的话,夏荷沉默了很久:“那战争会打到我们这里来吗?”
沈墨寒脸色也有些沉重:“不一定,如果朝堂还是不管不问,打到我们这边来是迟早的事。
但是短时间应该不会,毕竟咱们离边境比较远,相对来还是很安全的。”
顿了顿沈墨寒又补充了一句:“或许现在的局面应该会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差,我们在朝堂上没有认识的人,再加上朝廷有意隐瞒还有路途远的原因,咱们得到的消息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了。
当然,也有可能朝堂已经派人出兵了,或许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也不一定。”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