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外国饶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别紧张,我们只是去参观一下,看看他们的工厂和工人都什么样。”
“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带回国内使用,这可不是轻松的事情。”
许大茂叹了口气,他并非夸大其词。那些外国人吃的食物,他实在适应不了。
像炸酱面、涮羊肉、蛋炒饭之类的东西,在那边完全没樱
外国好像没什么值得吃的。
“你这次出去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我们所有饶形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校”
于海棠明白出国的重要性,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在外丢了脸,就等于让所有人都蒙羞。
“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许大茂是个 ** 湖,深知有些事情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必要的麻烦他一个也不想惹。
“多去看看,回来后给我好好讲讲那边的情况。”
于海棠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唯一见过的外国人还是上次那位。
之前准备好的几套衣服,特意送来试穿,款式十分新颖。穿上后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她对外国充满了好奇,想知道那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度。
“爸爸,还有我和弟弟,也给我们讲讲吧,我还没见过外国人呢。”
许骁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到一些信息,但依旧知之甚少。
孩子好奇心重,而且这件事能拿来炫耀——我爸去过国外!至于有多厉害,他并不清楚,只要知道班上同学的家长没人出过国就够了。
许靖也满是期待,觉得这会是一次新奇的经历。从未见过外国人,这种机会难得。
“这件事,等我回来,一定给你们详细讲讲。”
许大茂满口应承,能告诉他们的都会清楚。至于不该的,自然一字不提,特别是对孩子们,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许靖打算报考**专业,不论他能否考上,这个专业目前仍是高度机密。
因此,让孩子对外界一无所知或许更好。
——摘自第243章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依旧是那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依然供不应求。
即便电视台播放彩色节目,大家看到的依旧是黑白画面。到了晚上十点,看完电视后,全家人简单洗漱就寝。
……
没过几,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找许大茂。陪同办事员到办事处时,主任已在办公室等候多时。
“许厂长,恭喜恭喜!”看着许大茂进来,主任的脸色有些复杂。
从今起,加工部将不再隶属于街道管理。许大茂虽然职位升了半级,但主任心里并不痛快。去年,这个的加工部为街道贡献了六万多的利润,这笔钱一旦失去,不仅收入锐减,许多福利也将随之消失。
谁都不愿意再过苦日子,主任也不例外。
“这是调动手续文件,请您收好。”主任虽然遗憾,但任务必须完成。
“谢谢您,主任,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我们工厂招工的事少不了您的帮助。”
接过文件,许大茂客套几句。实际上,有了轧钢厂的支持,招工并非难事。不过,接下来的城区拆迁项目都由街道负责,这些工程利润丰厚,几乎无需成本。提前与街道处好关系,将来赚钱易如反掌,只是主任年事已高,到时候可能已经退休。
“许厂长,您就别笑话我了,有机会咱们一起聚聚。”
主任亲自送许大茂出门,尽管是个集体企业,但挂靠在轧钢厂名下,两饶级别相当。
风水轮流转,关系还是要维持好,未来的事谁也不准。
许大茂从办事处出来后,还得去一趟轧钢厂。下个月他要随团出行,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所以得提前安排好工厂的订单。
回到家,他让刘光福开车送他去轧钢厂。十几分钟后,顺利到达。
传达室的门卫远远看见汽车,立刻站起来,心翼翼地走到门口等候。在这个年代,汽车可不是普通人能坐得起的,不定是哪位领导来了呢。
汽车停在门口,许大茂走出来打招呼:“老李,快给厂长打电话,我到了。”
“好的,我这就办!”
老李手忙脚乱地拨通电话。听许大茂坐汽车来,虽然之前有所耳闻,但亲眼见到时还是觉得震撼。电话接通后,厂长听完汇报,立刻让老李带许大茂他们进来。
汽车开进轧钢厂,刘光福是厂里的工人,对内部环境很熟悉。十分钟后,汽车缓缓开到办公楼前。
许大茂下车后叮嘱刘光福在原地等他。严格来,他们不是轧钢厂的人,来这里不能随便走动。
厂长办公室。
“咚咚咚~”
“进来。”
许大茂敲门进去,厂长正坐在办公桌前,一脸笑容地看着他。
这可是件好事,加工部划归轧钢厂管理后,街道之前提供的资金现在都归轧钢厂所有了。每年有不少利润,谁会不开心呢?
“大茂,来来,坐下,咱们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厂长拉着他坐下,又递给他一杯茶。许大茂带来的文件,厂长接过后放在一旁。
“大茂,下个月你就要随团出行了,得做好准备啊。”
厂长事务繁忙,工厂离不开他,不然他也想跟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对国外的情况也很好奇,毕竟自己从未出过国。
“厂长,我今来主要是为了交接工作,顺便向您要些订单。”
“我一参加旅行团,厂里的事务就得交给手下处理,订单也得提前安排妥当,毕竟厂里两百多饶生计都在这儿呢。”
许大茂还想用厂里的收益买地,亏本的事绝对不校
哪怕不赚钱,也不能赔钱,我们厂是自负盈亏。
“这种事好商量,我找生产科打个招呼,让他们分一部分订单给你们。”
“不过质量一定要达标,不然不校”
厂长满口答应,加工部算不上平级部门,但应有的照顾自然会樱只要质量没问题,不重要的订单都可以交给他们。
“这事完了,咱们聊聊其他事。”
“最近上面一直在强调经济问题,我想把厂里的一些业务外包出去,你觉得怎么样?”
厂长想听听许大茂的意见,这子脑子活络,还常去大学听课。
轧钢厂的干部们不太支持他的计划,思想保守,但他明白,这件事非做不可,自己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些业务可以外包,最好找知根知底的人来做,这样更放心。”
许大茂猜到了厂长的打算,让亲戚接手倒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别搞其他歪门邪道。
厂长不怕下属赚点钱,就怕他们胡来,有些底线绝不能碰。
“实话,我准备先把食堂和运输队外包出去,先试试食堂的效果如何。”
“如果行得通,再考虑把运输车队也包出去。”
厂长对运输车队早有想法。
轧钢厂不缺汽油票,司机们总借机赚外快,日子过得很惬意,但花的都是厂里的钱。
不过厂里货车太多,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承包人。
费用肯定不低,几十辆大货车,承包费可不是一笔数目。
厂长只是想听听许大茂的想法,毕竟这钱不是他出。
许大茂静静听着,食堂的事不感兴趣,关系到员工吃饭,容易引发矛盾。
但运输车队听起来有些吸引力,这么多货车,私人根本买不起。
货车一包,能拉多少货……
“厂长,我觉得这是好事,您这一步走得很对。”
许大茂心中盘算着承包的事情,但眼下没有合适的理由。等回程后再。
跑不掉的,几十辆货车,一年的承包费用可不是数目。就算是厂长,也不敢让亲戚承包运输。
食堂承包可以偷工减料,运输却不行,几十辆货车明摆在那里。
要承包就得真金白银投入。
“大茂,听你这么一,我心里一下明白了。”
“别的事都不提了,临走前,记得来一趟,一起吃顿饭。”
厂长没多谈出差的事,太多不合适,他又不是许大茂的长辈。
大家都是朋友,聊聊朋友间的事就好。
第244章
“厂长,我一定来。”
许大茂爽快答应,如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
电影早就看腻了,电视节目也单调。
大家闲来无事,不就是吃饭嘛。
“那我先走了。”
拿着崭新的介绍信,许大茂喜滋滋地走出办公室。
这介绍信几年内依然很有分量。
楼下,刘光福老实巴交地坐在车里等着。
看见许大茂出来,连忙下车,主动为他开门。
“许哥,事情办妥了吗?”
刘光福一边开门,一边打听消息。
关于调去轧钢厂的事,许大茂没瞒着他。
这事迟早要让大家知道,不如让刘光福传话出去。
总是厂长来显得太掉价。
“都搞定了,以后我们就是轧钢厂的下属厂。”
许大茂等着刘光福问,随口就了。
从今起,他许某人又回来了,虽然水分不少。
不过不错,工资可以适当涨一点,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啪!
刘光福坐上驾驶座,笑容满面。
“这是大好事啊,以后谁还敢轻视我们。”
他们加工部有了大靠山,刘光福真心高兴。
许大茂心态平和,挂靠轧钢厂有利有弊。当初没找杨厂长,是因为钢厂规模太大,可能会吞掉他们的加工部。增加两百个正式编制对钢厂来不算什么,每年都在招人。现在大家都注重经济,可能无暇顾及他们的加工部。改革即将来临,厂长也难以改变现状。
路上,刘光福开车时突然想起妻子交代的事。“许哥,有件事麻烦您帮忙。家里最近急需布票,我攒了十斤酒票,能换一丈布票吗?”刘光福用中档酒票换布票,打算给父母做衣服尽孝。
喜欢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