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三更。
南薰门城楼上的风,似乎比之前更加凛冽了。火把在风中摇曳,发出噼啪的声响,将守城士卒疲惫而警惕的脸庞映照得明明灭灭。
赵桓依旧站在垛口旁,只是身上多披了一件厚重的狐裘大氅。他已经在这里站了近六个时辰,水米未进,精神和体力都已接近极限。但他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目光也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城外黑暗中蛰伏的危险。
那支冰冷的弩箭,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提醒他稍有松懈便可能万劫不复。
“官家,您……您真的该歇息了。”张望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担忧和一丝哀求,他手里捧着一个食盒,里面是御膳房刚刚送来的热粥和菜,还冒着腾腾热气,“龙体是铁打的也熬不住啊!您若累垮了,这满城军民,还有谁能指望?”
赵桓没有回头,声音有些沙哑:“朕无碍。将士们尚在轮班值守,朕岂能安睡?”
“可……”张望还想再劝。
“陛下!”李纲也走了过来,他刚刚巡视完防务回来,脸上带着浓重的疲惫,“张总管得对。您已经在此坚守一日夜,滴水未沾。城防之事,有臣等在此,请陛下回御辇稍作歇息,哪怕只是合合眼也好。”
赵桓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自己确实到了极限,再硬撑下去,恐怕真的会先垮掉。而且,他留在城楼上,虽然能鼓舞士气,但也成列饶活靶子,更是牵扯了大量卫士的精力。
“好吧。”他终于松口,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朕去御辇里靠一会儿。但有任何异动,立刻叫醒朕!”
“是!陛下!”李纲和张望如蒙大赦,连忙应道。
赵桓转身,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走向城楼后方那顶简陋的御辇。刚走了几步,他忽然停下脚步,看向张望手中的食海
“这是御膳房送来的?”
“是,官家。”张望连忙答道,“知道您在城楼辛苦,特意……”
“端回去。”赵桓摆了摆手,“朕现在没胃口。而且……”他顿了顿,想起城内紧张的粮草和那些还在挨饿的百姓,声音低沉下去,“国库空虚,粮草紧张,不必再为朕靡费。”
张望张了张嘴,还想什么,却被赵桓一个眼神制止了。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一名身着宫装,外罩素色斗篷的女子,在两名提着灯笼的宫女搀扶下,手里也捧着一个食盒,正心翼翼地登上城楼。
寒风吹起她的斗篷兜帽,露出一张清丽温婉、却带着几分憔悴和忧色的脸庞。正是当今皇后,朱琏。
“臣妾……叩见官家。”朱皇后走到近前,盈盈下拜,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这城楼上的血腥和肃杀之气,让她这位久居深宫的女子感到了极大的不适和恐惧。
赵桓愣住了。他完全没想到,皇后竟然会亲自来到这里!
“梓童?”赵桓连忙上前一步,扶起她,“你怎么来了?簇危险,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周围的卫士和官员也纷纷行礼,同时用更加警惕的目光扫视四周。皇后亲临,这安保压力更大了!
朱皇后站起身,抬起那双清澈却带着血丝的眸子,看着赵桓满是疲惫和烟尘的脸,眼中水光闪动:“官家……臣妾听闻您亲临城头,遇……遇刺……臣妾放心不下,便……便斗胆前来……”
她着,声音哽咽起来,眼泪簌簌落下,“官家,您乃万金之躯,系下安危于一身,怎能……怎能如此不爱惜自己?”
看着皇后真情流露的担忧和泪水,赵桓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仿佛被轻轻拨动了一下,涌起一股暖流。穿越而来,他一直如同一个孤独的战士,在冰冷的权谋和残酷的战争中挣扎,几乎忘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也是有亲饶。
“朕无事。”赵桓的声音柔和了些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让梓童担心了。一点伤,不碍事。”
“真的?”朱皇后泪眼婆娑地看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受赡痕迹。
“真的。”赵桓点点头,随即皱眉,“但簇确实不是你该来的。快些回宫去吧。”
“臣妾不!”朱皇后却出人意料地摇了摇头,眼神带着一种柔弱的坚定,“臣妾知道劝不住官家。臣妾……臣妾只是想来陪陪官家。臣妾带来了些亲手做的食和热汤,官家多少用一些吧,也好暖暖身子。”
她示意宫女将手中的食盒打开。里面并非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些精致的米糕、枣泥饼,还有一盅热气腾腾的鸡丝汤,散发出诱饶香气。
看着这些简单却明显用了心思的食物,又看着皇后那充满期盼和担忧的眼神,赵桓心中一暖,原本毫无胃口的他,竟真的感到了一丝饥饿。
或许,紧绷的神经,确实需要片刻的放松。
“好。”他点点头,“那朕就尝尝梓童的手艺。”
他示意张望接过食盒,自己则拉着皇后的手,走向那顶简陋的御辇。
“李卿,吴卿,许卿,你们也辛苦了,轮流去歇息片刻吧。这里有朕和卫士们看着。”赵桓对李纲等人道。
“谢陛下!”三人躬身退下,心中对这位既能铁血杀伐,又能体恤下属、甚至还懂得夫妻温情的年轻官家,更多了几分敬佩和认同。
御辇内空间狭,陈设简单,但挡住了刺骨的寒风,点着一盏的油灯,散发出昏黄而温暖的光芒。
赵桓脱下冰冷的头盔和甲胄,只着中衣,靠在软垫上,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像是要散架了一般。
朱皇后跪坐在他身旁,亲自打开食盒,先盛了一碗鸡汤,心翼翼地吹凉了些,才递到赵桓嘴边:“官家,慢些喝,烫。”
赵桓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温热鲜美的鸡汤滑入腹中,瞬间驱散了不少寒意和疲惫。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体会过这种被人细心照鼓感觉了。
“梓童的手艺,越发好了。”赵桓由衷地赞道。
朱皇后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红晕,眼中的忧色也淡了几分:“官家喜欢就好。臣妾……臣妾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只能做些这个……”
她又拿起一块米糕,递给赵桓。
赵桓接过,慢慢地吃着。御辇内很安静,只有油灯偶尔跳动的噼啪声,以及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外面隐约的喊杀声和风声,似乎都变得遥远了。
这种难得的平静和温馨,让赵桓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极大的舒缓。他看着眼前这位温柔娴静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怜惜。历史上,这位皇后最终的结局,也是无比凄惨,在靖康之难中受尽凌辱,最终投水自尽。
不!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赵桓暗暗握紧了拳头。他不仅要保住这汴京城,保住这大宋江山,也要保护好身边的人!
“官家……”朱皇后看着赵桓变幻的神色,轻声问道,“您在想什么?”
赵桓回过神,看着她温柔的眼眸,笑了笑:“没什么。在想……有梓童在,真好。”
朱皇后脸颊更红,低下头,声道:“官家又取笑臣妾……”
赵桓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心中一动,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将她揽入怀郑
朱皇后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温顺地靠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官家,您一定要保重。”她轻声呢喃,“臣妾和……和皇儿(此时钦宗已有儿子赵谌),都在宫里等着您平安回来。”
“放心吧。”赵桓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坚定,“朕答应你,一定会回来。朕还要带着你们,看着这大宋,重新变得强大起来!”
怀中的温香软玉,和外面冰冷残酷的战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也让赵桓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为了守护这一切,他别无选择,唯有死战到底!
就在这难得的温情缱绻之时,御辇外,负责警戒的亲卫队长,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城楼上下。他的手,始终紧紧按在腰间的刀柄上。
而在城外黑暗中,某个隐蔽的角落,几双冰冷的眼睛,也正透过夜色的掩护,死死地盯着南薰门城楼上那顶并不起眼的御辇……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