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大明:长生国师,朱元璋吓坏了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贞观之银锤太保 三国之现代魂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章 孙破虏讨逆传(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孙坚的军队开到南阳时,已经有几万人了。南阳太守张咨听军队来了,却安然自得,毫不在意。《英雄记》记载,张咨字子议,是颍川人,在当时也有名气。《献帝春秋》,袁术上表推荐孙坚暂代中郎将。孙坚到了南阳,发文书给太守请求调拨军粮。张咨问纲纪(主管文书的官员),纲纪:“孙坚是邻郡的二千石官员,不应该调拨军粮给他。” 张咨就没有给。

孙坚用牛酒等礼物拜见张咨,张咨第二也回访孙坚。酒喝到兴头上,长沙主簿进来对孙坚:“之前我们移师南阳,可是道路没修好,军资也没准备好,请把南阳的主簿抓起来审问原因。” 张咨非常害怕,想离开,但四周都布满了士兵,根本出不去。过了一会儿,主簿又进来对孙坚:“南阳太守拖延义兵进军,使得贼寇不能及时讨伐,请把他抓起来按军法处置。” 于是就把张咨拉到军门斩首了。郡里的人都吓得发抖,之后孙坚有什么要求没有得不到满足的。《吴历》的法和本传不同,它记载:起初孙坚到南阳,张咨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孙坚。孙坚想进军,又怕有后患,就假装得了急病,全军上下都很惊慌,请来巫医,到山川祭祀祈祷。孙坚派亲信去服张咨,自己病重,想把军队交给张咨。张咨听了,心里贪图孙坚的军队,就带领五六百步兵骑兵到营中探望孙坚。孙坚躺着和他见面。没过多久,孙坚突然站起来,按着剑骂张咨,随后就把他抓起来杀了。

孙坚进军到鲁阳,和袁术见面。袁术上表推荐孙坚暂代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就在鲁阳城整顿军队。正要进军讨伐董卓时,他派遣长史公仇称带领士兵回去督促军粮。孙坚在城东门外设置帐幔,为公仇称饯行,官员们都来聚会。董卓派遣几万步兵骑兵迎战孙坚,有几十个轻骑兵先到了。孙坚正在喝酒谈笑,却下令部下整顿好队伍,不许轻举妄动。后来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才慢慢结束宴会,带领大家进城,然后对身边的人:“刚才我之所以不马上起身,是怕士兵们慌乱互相踩踏,让大家受伤。” 董卓的军队看到孙坚的士兵阵容很整齐,不敢攻城,就撤退了。

《英雄记》记载:起初孙坚讨伐董卓,到了梁县的阳人。董卓也派遣五千步兵骑兵迎战,陈郡太守胡轸担任大督护,吕布担任骑督,其余担任步骑将校都督的还有很多人。胡轸字文才,性格急躁,事先扬言:“这次出兵,一定要杀一个戴青绶印的官,军队才能整齐。” 将领们听了都很反感他。军队到了广成,距离阳人城几十里。色已晚,士兵和马匹都很疲惫,本应停下来宿营,而且原本就接到董卓的命令要在广成宿营,让马匹吃草、士兵吃饭,夜里进军,快亮时攻城。将领们都憎恶害怕胡轸,想破坏他的事情,吕布等人扬言 “阳人城里的贼寇已经跑了,应该去追击他们,不然就跑掉了”,于是夜里进军。阳人城里的防守很严密,无法偷袭。这时官兵又饿又渴,人马都很疲惫,而且是夜里到达,又没有修筑壕沟堡垒。士兵们卸下盔甲休息,可吕布又故意制造恐慌, “城里的贼寇出来了”。军队顿时混乱溃散,士兵们都丢了盔甲,跑掉了鞍马。跑了十几里地,确定没有贼寇,正好亮了,就返回去捡兵器,想攻城。可这时城防已经坚固,壕沟也挖得很深,胡轸等人攻不下来,只好撤退。

孙坚把军队转移到梁县东边驻扎,遭到董卓军队的猛烈进攻,孙坚和几十个骑兵突围出来。孙坚平时总戴着红色的毛织头巾,这时他把头巾摘下来,让亲信将领祖茂戴上。董卓的骑兵都争着追赶祖茂,所以孙坚才得以从路逃脱。祖茂被逼得走投无路,跳下马,把头巾戴在坟墓间被烧毁的柱子上,然后躲在草丛里。董卓的骑兵远远看见,包围了好几层,走近了才发现是根柱子,就离开了。

孙坚重新集合军队,在阳人和董卓的军队交战,大败敌军,斩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等人。这时,有人在袁术面前孙坚的坏话,袁术起了疑心,就不给他运送军粮。《江表传》,有人对袁术:“孙坚如果打下洛阳,就没法控制他了,这是除掉了狼却得到了虎啊。” 所以袁术才怀疑孙坚。阳人距离鲁阳有一百多里,孙坚连夜骑马去见袁术,在地上比划着算账,:“我之所以豁出性命不顾,上是为国家讨伐贼寇,下是为将军报家门的私仇。我和董卓又没有骨肉之仇,可将军却听信谗言,反而怀疑我!”

孙坚接着对袁术:“大功眼看就要告成,军粮却接济不上,这就像当年吴起在西河郡叹息哭泣,乐毅眼看成功却留下遗憾一样。还请将军好好想想啊!” 袁术听后,既窘迫又感叹,马上调发了军粮。孙坚回到军营。

董卓一向忌惮孙坚的勇猛雄壮,就派将军李傕等人来请求和亲,让孙坚列出他子弟中想担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上表朝廷任用他们。孙坚怒斥道:“董卓逆行事,毫无道义,颠覆王室,如今不把你灭族,将你的头悬挂在全国示众,我死也不会瞑目,怎么可能跟你和亲呢?” 随后又进军大谷,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

《山阳公载记》中记载,董卓对长史刘艾:“关东的军队多次战败,都害怕我,成不了什么事。只有孙坚有点鲁莽,还挺会用人,你们要告诉各位将领,让他们提防着点。我从前和周慎西征,周慎把边章、韩遂围困在金城。我跟张温,请求带领我的部队做周慎的后援。张温不同意。我当时就上书分析形势,知道周慎肯定打不赢。现在朝廷里还有当时的奏章记录。事情还没回复,张温又派我去讨伐先零的反叛羌人,认为西方一下子就能平定。我心里都清楚这行不通,可没办法只能去,临走时留下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步兵骑兵驻守安定,用来制造声势。反叛的羌人果然回来,想截断我的归路,我稍微出击他们就退走了,就是因为害怕安定有军队。那些羌人以为安定驻军得有几万人,哪知道只有刘靖那点人。当时我又上书明情况,而孙坚跟着周慎出征,他向周慎请求带领一万士兵直奔金城,让周慎带两万人做后援。边章、韩遂在城里没有存粮,肯定要从外面运,他们害怕周慎的大军,不敢轻易和孙坚交战,而孙坚的兵力又足以截断他们的运粮通道,那帮子肯定得退回羌饶山谷里,凉州或许就能平定了。可张温不听我的,周慎也不用孙坚的计策,自己去攻打金城,只攻破了外城,还派人告诉张温,胜利就在眼前,张温当时也觉得这计策能成。结果呢,渡辽将军的部队像果断地割掉葵园里的菜似的(此处原文表述存疑,暂按其意理解),周慎丢了辎重逃跑,一切都跟我预料的一样。朝廷也因此封我为都乡侯。孙坚当时只是个佐军司马,见解却和我一样,确实不简单。”

刘艾:“孙坚虽然偶尔能想出些计策,可终究比不上李傕、郭汜。听他在美阳亭北边,带着一千骑兵步兵和敌人交战,差点死掉,连印绶都丢了,这可算不上有能耐。” 董卓:“孙坚当时带领的是乌合之众,兵力比不上敌人精锐,而且打仗总有输赢。但看山东那边的大势,终究成不了气候。” 刘艾:“山东那些人驱赶百姓,发动叛乱,他们的战斗力比不上我们,武器装备、强弓硬弩也不如我们,还能撑多久呢?” 董卓:“是啊,只要杀了袁绍、袁术、刘表、孙坚,下人自然就会服从我了。”

不久,董卓就迁都向西进入函谷关,还焚烧了洛阳城。孙坚这才进军到洛阳,修复各个皇陵,填平了董卓所挖掘的陵墓。

《江表传》里,旧京城一片空虚,几百里内都看不到人烟。孙坚进城后,惆怅地流下了眼泪。《吴书》记载,孙坚进入洛阳后,清扫了汉朝的宗庙,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孙坚的军队驻扎在城南的甄官井上,早上井里冒出五色云气,全军都很惊奇,没人敢去打水。孙坚让人下井探查,捞出了汉朝的传国玉玺,上面刻着 “受命于,既寿永昌” 八个字,玉玺方圆四寸,上面的纽是五条龙相交的形状,有一个角缺了。当初,黄门张让等人作乱,劫持子出逃,手下人四散奔逃,掌管玉玺的人把它扔到了井里。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白话三国志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港片:捶扁陈浩南,夺爱小结巴 全民领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让我替身顶罪?我干脆上位掀翻全家! 综影视:还是养成香 绑定生子系统后,绝嗣帝王放肆宠 全民转职:开局偷取亿点属性,我即是神明 背剑之人,独断万古 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 想在女尊世界抱大腿 生育值0?毛茸茸兽夫皆顶级大佬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长生路人修仙记事 七零空间之对照组娇娇女配嫁糙汉 分手后,意外开启了透视人生 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 阴符九遁 白天被逃婚晚上被奶凶指挥官求抱抱 征服之路 百世飞升
经典收藏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联盟王座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国之重器 穿越枭雄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明末海霸:从黄海开始殖民全球 都市之:复兴大明 哥危,弟速捞! 这县衙深藏不露 穿宋,我反了 我娘子天下第一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风入邺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最近更新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铁蹄哀明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嘻哈史诗看古今 截胡太子,我称帝 风流俏佳人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我来现代当明星 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我在明末修仙 三国:开局拜师童渊学戟法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