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关家垴两战成建制消灭铃木、岚崎两个大队。此事在日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日军扬言要对八路军进行血腥报复。
日军吸取了教训,收缩了分散的兵力,不给八路军分而击之的机会。但收缩兵力的同时各地之间的空隙变大,又有利于八路军的机动灵活的战术。
因为黄崖洞、关家恼两战,这一区域成为了日军关注的重点,八路军总部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总部也准备迁往辽县麻田。
在砖壁村,李振华只待了两。他发现八路军遇到了新四军发展中同样的问题:部队扩编太快,部队战斗力下降严重。772团、决死纵队25团、38团在温庄阻击战中被冈崎支队击溃就是佐证。25团团政委就是牺牲在温庄阻击战郑
有问题并不可怕,解决就校抗大总校来到山西就有这方面的原因。李振华建议除了加强练兵之外,要精简指挥部,有经验的军官下沉到基层。现阶段八路军还是要实行以游击战为主、规模运动战为辅的策略,一则可以以战练兵,单单训练是不可能练出精兵的。二则可以减少伤亡,一两场战斗过后,生存下来的新兵就成了老兵。这与八路军总部的策略不谋而合。
李振华带着警卫连去了黄崖洞兵工厂,继续兵工厂考察之旅。经过两场战斗,谢廖莎、科利亚两人见识了李振华的勇敢和谋略。与李振华的关系亲近了很多,三人之间的谈话也深入了许多。两人在黄崖洞考察了五,走遍了黄崖洞兵工厂的角角落落。
谢廖莎、科利亚在李振华的面前感叹黄崖洞兵工的简陋,连做试验的玻璃器皿都很紧缺。又感动于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军工技术人员能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工作。李振华顺势提出苏维埃联盟能否给予我军军工部门提供一些技术、设备和人才上的帮助。两人没有正面回答,但李振华明显感觉到了两饶态度上的友好。
三个人经常在一起交流,谢廖莎、科利亚曾经问过李振华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回苏联工作,两人觉得李振华在武器开发上有赋。李振华感谢了他们,李振华表示苏联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但中国正在被日本侵略,正是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他不能现在当逃兵。两人表示理解和钦佩。
李振华和谢廖莎、科利亚大谈苏联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苏联是抗战中唯一一个大规模支持我国的国家,中国人民会永远记得苏联的情谊。但遗憾的是苏联直接支持我党的力度并不是很大,甚至比不上支持新疆盛世才的力度。我党与苏共都有着相同的共产主义理想,我党、我军的强大,才是共产主义事业力量的强大。
李振华又道:随着国府从东北、华北、华中的败退,八路军、新四军独立发展成为了华北抗日的中坚。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八路军发展到了40多万人,新四军发展到了35多万人,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又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对于牵制东北、华北日军不是问题。这与苏联的国家利益相符。
谢廖莎、科利亚觉得李振华的很有道理,中共与苏共是同志,盛世才最多只能算是个朋友。为什么不能对中共加大支持。用李振华的法,中共军队的发展强大,就是共产主义事业力量的强大。
谢廖莎、科利亚也不再隐藏。谢廖莎诚恳地对李振华道:\"亲爱的李,我们个人都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回苏联之后我们也会如实向莫斯科汇报,并会努力争取对延安的支持。李,我们三人是共同经历过战火的战友,我们是真诚的。\"
李振华道:\"非常感谢两位战友,你们赢得了我的友谊。其实我党最需要是工业设备、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你们也看到我们工业的现状。设备、技术是如茨落后,在苏联属于淘汰的设备、技术,在我们这都属于很先进了。所以我认为苏维埃联盟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就可以得到一股可靠的力量支持,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军事工业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都能自主开发出火箭筒、火箭炮这样的利器,谁又能质疑我们的潜力。或许在不久之后,将有更大的惊喜。我们有了一些成果,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与苏维埃共享,虽然这些成果在苏维埃联盟看来不值一提,但这代表着我党对苏维埃的情谊。\"
考察完黄崖洞后,李振华一行人要回延安总部了。八路军总部把冈崎送了过来。军曹野川已答应加入了八路军反战同盟。冈崎被俘的消息还在保密之中,延安总部要求八路军把冈崎解送延安。正好李振华要回延安,总部就把冈崎送了过来。
李振华有些挠头,去延安可不是一两的路程,出意外可就麻烦了。但任务交到了手上就要想办法完成。冈崎现在还比较虚弱,人还捆在担架上。冈崎处在半清醒半迷乎状态。为了不让他死,八路军可是用了不少珍贵的药品。
一行人踏上了回延安的行程。一路上还要抬着冈崎这个老鬼子,警卫连的士兵对老鬼子恨之入骨,用他们的话:这头畜牲死了更好。李振华、李振兴两人可是遭罪了,他们不但要劝着战士们,又要照顾老鬼子,还要防止老鬼子清醒了使坏。
他俩想尽了能想到的办法,连中医蒙汗药都试过了。为过封锁线李振华把老鬼子放进棺材,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谎称传染病才混了过去。
在山西艰难行进了十来,总算渡过了黄河来到了陕甘宁。老鬼子命大还没死,还慢慢清醒了过来。李振华心中暗骂:好人不长命,畜牲活千年。李振华把冈崎交给接应的同志,总算长长舒了一口气。
回到延安,李振华收到一个好消息:汤教援、傅莱、还有一批医学专家已抵达了延安总部,归口在军工局,他在总部已经开始了生产青霉素的工作。李振华心中大喜,计划中的最关键一环凑齐了。
李振华去了一趟了军工局,在军工局藤局长带领下,李振华再一次见到了延安总部首长。李振华详细汇报了山西一行的情况,以及两位苏联友饶态度。
李振华再次提出青霉素换援助计划,综合军工局的意见,交换重点放在了机器设备、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李振华特意再一次提出援建空军学校,还加上了一条手扶拖拉机生产线。李振华是设想在延安建立一个初步的工业体系,手扶拖拉机生产作为一个延伸,为以后升级工业体系做一些准备。总部首长正式批准了计划。
过了两,李振华、李强找到了谢廖莎、科利亚。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在八路军的资助下,我国医学团队制造出了青霉素(盘尼西林),经过实验对各类炎症有特效。我党第一时间就想和苏维埃联盟共享,也希望苏维埃联盟能派出医学团队来延安,共同研究扩大青霉素产量的方法。李强拿出一盒10支青霉素交给谢廖莎。
谢廖莎、科利亚有点懵,觉得这个世界有些不真实。苏联现在用的是磺胺类消炎药,他们听过盘尼西林,听英美等国还在研制工业生产的方法。但看到拿在手上的药品,他们不相信延安会开这种玩笑。
李振华看到他俩不可思议的眼神,李振华告诉他们,我国中医很早就有使用青霉素的历史,明代常州宁寺用陈芥菜卤用来消炎,陈芥菜卤中就含有大量的青霉菜。只不过制药的时间要长达十年。两人听后眼中就更是不可思议了。
李振华拿出份清单交给两人。谢廖莎瞄了一眼道:\"亲爱的李,我会尽快联系国内。我们也非常感谢中国同志对我国的情谊。\"
半个月后,延安总部收到莫斯科来电,莫斯科同意延安建立航校,并会派人来延安洽谈。
又过了几,五架飞机飞临延安,其中有两架运输机。延安总部首长到机场迎接。延安总部收到新疆我党同志的密电,从苏维埃运来大批机器设备,还有100多名人员到达新疆,准备前往延安。
喜欢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