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关,元帅府后院。
景和三十年二月十二,气渐暖,院中几株早桃已绽出粉嫩花苞。秦沐歌的身体基本康复,内力充盈,气色红润。她对母亲医札中那些神秘符号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连日来的比对和梳理,她发现这些符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隐隐构成了一幅残缺的“地图”——并非山川地理,而更像是一种能量脉络或封印节点的指示图。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核心符号,其形态与纹路,竟与她记忆中雪族圣地“雪玲”的一些古老壁画和器物上的标记有着惊饶相似之处!
“雪族……母亲……符号……封印……”秦沐歌站在书案前,看着自己绘制出的那幅由符号连接起来的、指向北方极寒之地的脉络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难道母亲当年频繁前往北地,不仅仅是为了执行皇命或游历,更与雪族世代守护的某个秘密有关?这些符号,是记录那个秘密的钥匙?而坠星峡的‘蚀灵’,只是那个秘密泄露出来的一部分?”
她想起母亲晚年时常对着北方出神,时而忧虑,时而决绝的神情。想起皇帝对母亲复杂难言的态度,以及对自己身世的部分隐瞒。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惊的猜想逐渐成形:母亲苏雪柔,或许不仅仅是皇帝派往北燕的细作,她更深层的使命,可能与雪族守护的、某个关乎重大的古老秘密息息相关!而她的早逝,极可能与此有关!
这个猜想让她坐立难安。她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关于母亲,关于雪族,关于那些符号背后的真相。她再次拿起那枚平安扣,触手温润,却仿佛重逾千斤。这枚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定然不仅是护身符那么简单。
* * *
**七王府,澄心院。**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奇妙的领域里,姜仁老先生的教学如同一盏明灯,引领着学生们探索药性“七情”的奥秘。这一,他带来了一批经过精心炮制的药材,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药效和变化。
姜老先生首先将生甘草和蜜炙甘草放在一起,微笑着对公子:“公子请看,这两种甘草虽然都源自同一种植物,但它们的药性却有着壤之别。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而蜜炙甘草则经过了蜂蜜的炮制,其药性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温和,主要用于补脾益气。这就是炮制对药性的神奇影响啊!”
接着,姜老先生的目光转向了半夏。他拿起生半夏,严肃地:“生半夏可是一种有毒的药材,其燥湿化痰的药力非常峻烈。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姜矾炮制的方法来减轻它的毒性,同时保留其药力,这样才能安全地将其入药。”
完,姜老先生又拿起姜矾制半夏,展示给公子看,并解释道:“经过姜矾炮制后的半夏,毒性大大降低,但药效依然存在。这就是炮制的精妙之处,它能够在保证药材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药效。”
最后,姜老先生将生地黄和熟地黄也放在一起,继续讲解道:“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而熟地黄则是经过蒸制而成,其药性变得温性,主要用于滋阴补血。这也是炮制对药性产生的重要影响。”
通过姜老先生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药材展示,公子对药性“七情”以及药材的炮制与药效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无穷,也对中医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充满了敬畏之情。
最后是地黄:“生地甘寒,清热凉血;经过九蒸九晒成熟地,则转为甘温,专于滋阴补血。其性其效,已然不同。”
明明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拿起生地和熟地各一块,仔细嗅闻,又心地用舌尖沾了一点点尝味,脸上满是惊奇:“真的不一样!生的……有点苦凉,熟的……甜甜的,暖暖的!”
“正是如此。”姜老先生欣慰地笑道,“故医者用药,须知药之生熟炮制,如同知人之性情经历,不可不察。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失当,贻害无穷。”
为了考验明明的理解,姜老先生出了一个难题:假设有一个病人,症见高热不退、口干舌燥(热盛津伤),却又脾胃虚寒、轻微腹泻。请问,在使用清热生津的寒凉药物(如生地、石膏)时,当如何佐制,以防更伤脾胃?
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相畏相杀”和“佐使”原则的题目。
明明蹙着眉头,认真思考了许久,他回想先生讲过的各种药性,手无意识地在沙盘上划拉着。忽然,他眼睛一亮:“用……暖暖的、甜甜的药,看着它!”他指的是像炙甘草、生姜、大枣这类性温能护持脾胃的药佐制调和。
姜老先生抚掌大笑:“妙哉!虽未言明具体药味,然思路已得三昧!正是需以温药佐制寒药,护住中州脾胃,方能祛邪而不伤正!公子果然资聪颖,举一反三!”
他心中震撼更甚,这孩子对医药的理解,已开始触及辩证施治的核心思想,远超同龄人,甚至许多入门已久的医徒。
课后,姜老先生对张嬷嬷郑重道:“世子于医道之悟性,老夫生平仅见。然医海无涯,愈是深入,愈感其博奥精深,亦愈需持重。老夫恳请,日后世子所用一切药材,无论药性平猛,皆需经老夫或白太医亲自查验过后,方可接触。”他这是怕明明赋过高,日后若自行尝试,恐生不测。
张嬷嬷自然深知利害,连忙应下。
* * *
**北境,西凉王庭。**
赫连枭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他派出的几支死士队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紧接着,王庭内部开始流传各种谣言:有的秃发兀术早已暗中投靠了萧璟,这次被擒乃是苦肉计;有的宁王提供的布防图根本就是陷阱,故意引西凉精锐去送死;更有人私下议论,大王此举是为了排除异己,借刀杀人……
与此同时,他安插在秃发兀术部落中的心腹传来密报,称部落中对赫连枭见死不救、甚至可能陷害秃发兀术的怨气越来越重,已有不稳迹象。
“混蛋!废物!”赫连枭暴怒地摔碎了手中的金杯,“查!给本王彻查!是谁在散布谣言?还有宁王那个混蛋!竟敢戏耍本王!”
他本就多疑,此刻更是看谁都可疑。虽然理智上觉得秃发兀术投降的可能性不大,但种种“巧合”和不利的传言,还是像毒刺一样扎在他心里。他对秃发兀术部落的猜忌和打压之心更重,同时对“办事不力”、“包藏祸心”的宁王也恨之入骨。
而这一切,正是萧璟离间计想要的效果。
* * *
**赤霞关,军牢。**
萧璟再次来到秃发兀术的营帐,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这次他带来的,不仅是那些西凉死士的供词,还有赫连枭在部落中排挤其亲信、纵容谣言诋毁他的消息。
当秃发兀术看到那些白纸黑字的供词和密报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的双眼赤红,仿佛要喷出火来,而他的钢牙更是紧紧咬着,几乎都要被咬碎了。
秃发兀术心中最后一丝对赫连枭的幻想,在这一刻彻底破灭。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曾经如此信任的人,竟然会如此对待他。
“……好!好一个赫连枭!好一个鸟尽弓藏!”秃发兀术猛地抬起头,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愤怒,“萧璟,你赢了!本王……不,我秃发兀术,愿降!但我有一个条件!”
萧璟静静地看着秃发兀术,他知道这个条件对于秃发兀术来有多么重要。
“将军请讲。”萧璟的声音平静而又坚定。
“他日若有机会,我必亲率本部兵马,向赫连枭讨还这笔血债!届时,你需助我!”秃发兀术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萧璟,眼中只剩下决绝的恨意。
萧璟看着他眼中燃烧的复仇火焰,缓缓点头:“可以。但前提是,你和你的部众,需真正臣服于我大庆,遵守法度,不得有二心。”
“一言为定!”
一场针对赫连枭的致命尖刀,就此悄然铸成。
* * *
**京城,皇宫。**
皇帝萧启看着边关送来的最新情报(秃发兀术归降,赫连枭内部生乱),满意地点点头:“老七这事办得漂亮。不费一兵一卒,便得一大将,乱一敌国。”他顿了顿,对福海道:“告诉龙影,对雪族的监视暂缓,不必再主动接触。既然他们要‘自有决断’,那朕便等着看他们的‘决断’。”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本关于明明学习医药的密报上,沉吟良久,忽然道:“福海,你去将朕私库中那套前朝御医所用的‘神农尝百草’玉雕人找出来,连同那套金针,一并赏给七王府世子。就是朕觉得有趣,给他玩的。”
那套玉雕人共百枚,每枚雕刻一种常见草药形态,栩栩如生,是极难得的启蒙玩物。那套金针更是前朝御医圣手所用,材质特殊,非同凡品。皇帝此举,看似随意赏玩,实则意味深长。
福海心中凛然,恭敬应下:“老奴遵旨。”
皇帝走到殿外,望着春意渐浓的宫苑,目光悠远。风雨欲来,他布下的棋子,也该慢慢动起来了。那个孩子,或许比他想象的,更能牵动未来的局势。
喜欢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