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一听杨竞的话,都懵逼了,什么情况?大敌当前,皇帝竟然要玩消失?这不是扯淡嘛。
“是这样的,长平”杨竞解释道,“朕总觉得,大梁这次行为很是反常”
见群臣有些没反应过来,杨竞接着解释道,“正常来,如果大梁讨伐我们,肯定会倾尽全力。咱们不敢大梁举全国之兵来攻吧,也不可能只派10万人来”
杨竞的话让大臣们陷入了思考,大梁即使裁军以后,也有80万大军。咱们不80万大军全部出动吧,出动20万人还是可能的,仅仅出动10万人,这的确有些反常。
“陛下所言极是”兵部尚书宋武接话道,“即使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山海关不是10万人能打下来的,大梁不乏治兵之人,这次出兵的确有些仓促”
“而且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杨竞点点头道,“大梁这次出动的兵员结构和领兵将领,也很有特点”
到这,杨竞起身,来到了沙盘前,众臣见状,也围了过来,杨竞拿着一个木棍,一边指着一边道,“这次大梁出动的10万人,主要是左威卫的5万步兵,幽燕节度使2万的地方兵和北平镇的3万兵,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
“陛下,这次大梁出动的都是步兵”赵石脱口而出道。
“对,全是步兵”杨竞神色凝重的道,“按照军情司的情报,大梁这次军事改革,组建了10万骑兵部队,雄军5万,右威卫大军5万骑兵,那么这些骑兵为什么不出动?”
“陛下,您有没有可能,大梁觉得攻城作战中,用不到骑兵?毕竟骑兵很宝贵,大梁珍惜用兵也是正常的”钱峰给出了解释。
“钱阁老的有一定可能性,攻城是用不到骑兵”没等杨竞话,兵部尚书宋武接话了,“但是攻击山海关的目的是什么呢?肯定是为了长驱直入攻入我大辽腹地,那么骑兵的作用就大了”
宋武的话也没有毛病,钱峰也觉得自己的意见好像不符合实际。
杨竞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只是接着道,“还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这次领兵的是方谦,而不是李奇?”
大梁最能打的将领就是英国公李奇和魏国公徐远,号称“大梁双壁”。徐远举家投靠杨竞以后,大梁最能打的就剩下了英国公李奇。
不仅如此,这次李奇率领大梁军队成功地平定了突厥,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可谓是风头无两。在这种情况下,大梁若是要进攻大辽,那么选择李奇来挂帅无疑是最为明智的决定。
毕竟,李奇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他的威望和领导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大梁士兵们对他充满信任和敬畏。由李奇统领大军,必定能够激发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是永安帝派的竟然是文官的中书令方谦。
“陛下,有没有可能,永安帝是顾忌李奇的军功太盛,这次就没有让李奇领兵”吴晋颇有深意的,“毕竟李奇已经是太师、英国公了,已经封无可封了,再往上就是封王了”
杨竞意味深长的看了吴晋一眼,才开口道,“胜利是第一位的,后续的事则是后续的事,这个道理永安帝不可能不明白”
其实杨竞永安帝不可能不明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他自己不可能不明白。这算是杨竞一语双关的点点吴晋。
“所以,朕判断,这次方谦来攻山海关,大概率只是佯攻,李奇应该是率领大梁10万骑兵的主力,走草原路线,进攻赤峰县和龙城县”杨竞终于出了自己的判断。
“所以,朕想亲自带着骑兵,去草原上会一会李奇”杨竞这才解释明白,为什么自己有可能不在。
“陛下三思啊”吴晋立即反对,“即使如陛下猜测的那样,李奇率领大梁骑兵主力去攻打赤峰县和龙城县,陛下也没有必要御驾亲征。我大辽战将千员,选择一良将挂帅出征就是了。陛下万金之躯,怎么可以身涉险境?”
吴晋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众臣的心头,引发了他们深深的认同。是啊,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却总是将自己视为一名大将,亲自率军出征。这种行为实在让人费解,也让群臣们感到无比的困惑和忧虑。
毕竟,皇帝乃是一国之君,其职责应当是治理国家、统御万民,而非亲自投身于战争的烽火之郑一旦杨竞这位皇帝在战场上遭遇不测,大辽的未来将会如何?这无疑是一个让人不敢深思的问题。
群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杨竞遭遇不测,单就是受伤,那大辽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谁能够承担起这沉重的责任,引领大辽继续前行呢?
杨竞叹了一口气,“国家遭遇外敌,朕就是大将,这没什么好的”
见群臣还在坚持,杨竞又问道,“那你们,除了朕,谁敢自己稳赢李奇?”
大辽的战将很多,魏国公徐远、定南侯苏烈、百济侯魏远、渤海侯王世安、安南伯张大勇、定远伯刘林、平东伯辛无忌、顺义伯常何、锦州伯曾毅、沈阳伯关云,还有李锐、赵大勇等一系列将领。
但是问题是这些将领里面,能够稳赢李奇的基本没樱别稳赢了,能打个旗鼓相当的,也就魏国公徐远有可能。
但是魏国公徐远年纪大了,更主要是你要是让魏国公徐远打赢李奇,至少在兵力上和李奇旗鼓相当吧?现在大辽可拿不出10要骑兵。别10万了,杨竞能够凑齐5万骑兵上战场就好了。
“这个…”杨竞的话,让吴晋为之语塞,他也知道,杨竞的很实在。其实吴晋也是文武全才,也是知兵之人,也带着部队打过几场仗,但是他也不敢自己能在茫茫草原,打赢李奇的10万骑兵。
“那陛下的意思是?”吴晋问道。
“还是朕出征吧”杨竞叹了口气,“传旨,调辽南边军骑兵旅3日内到达襄平城,朕决定率领神策军2个骑兵旅重骑兵、加辽南边军骑兵旅和辽北边军骑兵旅,共计2万骑兵去草原迎战李奇10万大军”
“朕不在的时候,太子监国。内阁负责处理好政务。山海关一线的战争,有不决之事,由凤凰长公主杨秀宁、内阁首辅吴晋和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共同商议决定”杨竞最终下了决定。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梁辽王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