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不答,梵清惠仿佛没觉得,像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欣然道:“宋兄来京城,对大隋来是个大的喜事,太子殿下也不胜自喜,诚邀宋兄往东宫做客,并承诺宋兄,他日太子登基,定封宋兄为镇南王。”
撬不开宋缺的嘴,那也不能无功而返。这是梵清惠的临时起意,并没有和太子商量要把宋缺的镇南公升为镇南王,但相信这件事太子不会不同意。
宋阀本是梵清惠留下来推翻大隋的,万一以后大隋不听话,还有人能取而代之。可是宋缺的突然觐见杨坚,确实打乱了梵清惠的部署,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宋缺争取到太子的阵营,牵制晋王杨广,这无疑是一种浪费。
失去四大圣僧,换来刀宋缺,太子的势力不退反进。只是希望太子能理解自己的这份苦心,永远听话。
梵清惠今每一个问题都是宋缺无法回答的,他更不可能去东宫做客,只能在心中苦笑,同时对梵清惠又多了一份担心。
考虑到梵清惠的性格,宋缺第一次开口了:“太子想顺利继位,只能在杨坚身上下功夫。我不会卷入太子和晋王之间的斗争,也不需要一个王爷的名头。”
宋缺此时还不敢站队太子,而镇南公和镇南王对他而言有区别吗?
但宋缺的本心是不希望看到太子败给晋王,不是对太子有好感,而是对晋王深深的戒备。
宋缺戒备杨广,甚至有淡淡的畏惧,非是只因为杨广武功高强。他偷偷进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杨广就知道。他的谈吐、见识,连自己都不能不服,杨坚的其他儿子能比得上吗?
梵清惠倾尽全力扶持的太子杨勇,能比得上这个晋王杨广吗?
提醒梵清惠心杨广根本没必要,因为梵清惠此时必然已经警惕晋王杨广了,就算自己把杨广的本事夸上,她也不可能改弦更张。
而且宋缺无意插手皇室的家事,就算杨勇不堪造就,但佛门势力强大,宋缺只想保护梵清惠的人身安全。
再杨广是足够优秀,可是有时候越优秀的人就越没有好下场,很可能还没等到他发挥,就已经万劫不复。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宋缺不会参与夺嫡,梵清惠却一定会参与夺嫡,那就给她指出一条明路,什么佛门、魔门,什么三大门阀,都比不过杨坚的意志,想斗过杨广只能靠杨坚,除非杨广连杨坚都杀了。
不是不可能,但怎么看都比成盯着杨广本身强,取悦杨坚,胜算更大。
梵清惠秘密见宋缺也不算全无收获,最起码能看出宋缺对太子没有恶感,没有站到晋王一方。而宋缺不肯明目张胆支持太子也可以理解,什么都不做才最符合宋阀的利益。以宋阀今日的地位,需要的是保守,而不是冒险。
宋缺的话有道理,梵清惠也不是没想过,但扩充实力,不也是儿子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吗?但在皇家,这其中也有胁迫、施压的含义,就看大家的视角是什么了。
宋缺的话点醒梵清惠,也许以后行事的侧重应该有所改变。
但宋缺在眼前,放过了就太可惜了,只是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争取到宋缺,上宋缺的床能行吗?
梵清惠随即在心中摇头,她和宋缺的关系,一旦陷入肉体之中就不美了,她可能就再也无法影响宋缺了。
杨广虽被独孤皇后强留在京城,却闭门谢客,除了父母,从不主动见别人。
现在是独孤皇后追着杨广给资源,杨广却敬而远之。
杨广越是如此,独孤皇后就越要给,独孤罗的长子,独孤阀未来的阀主独孤峰频频登杨广的门。
独孤峰长杨广十来岁,异常英俊,气度恢弘,称呼杨广为表弟,却行君臣之礼。
独孤峰道:“表弟难道不知姑母的苦心,你这样谁都不拉拢,留在大兴城又有何用?你要知道,你只要主动点儿,有我们独孤阀从中做保,会有越来越多中立摇摆的大臣支持你。”
杨广摇头道:“我和皇兄互相攻讦,就是手足相残,手心手背都是肉,什么结果父皇和母后都必然伤心,非人子所为。”
独孤峰瞪大了眼睛看着杨广,这话的高风亮节,却置独孤阀于何地?
如果杨广真的无心争太子之位,可就把独孤阀坑苦了。独孤阀已经大张旗鼓地押宝晋王,如果将来晋王不能登基,独孤阀必受重创。
可是这些话他不好明着和杨广,只是道:“你不攻击太子,太子也会攻击你,你根本避无可避。为家人想,为手下想,你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杨广道:“这么急着结党,只怕不只皇兄会不快,父皇也未必喜欢。”
朝臣都向着晋王,晋王势力大了,能威胁太子,就不能威胁皇帝吗?
这话透露出的信息让独孤峰心中稍安,怎么会有人不想当太子、当皇帝?
只是这个表弟更沉得住气罢了。
只要你想,事情就好办。
独孤峰问道:“你就不怕迟则生变?”
杨广道:“能怎么变?”
独孤峰道:“已经有变化了。”
杨广一愣:“什么变化?”
独孤峰道:“太子在东宫建了一个庶人村,盖草屋,穿粗布衣服,试图改变奢侈的形象。”
就这!
杨广摇头叹道:“穿粗布、住草屋就是节俭了吗?他是想愚弄父皇和母后吗?他是太子,再节俭又能怎么样?节俭就能当一个好太子、好皇帝吗?父皇能建立大隋,能让国力强盛,是靠的节俭吗?”
杨坚夫妇都节俭,但这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因,这只是他们众多优秀品质当中的一个,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太子把这个品质大书特书可以是本末倒置。
杨广也节俭,不是装或者把节俭当作一个了不起的品质,而是他真的没什么可在乎的。他追求至简生活仅仅是为了节省精力,不会为没用的事浪费时间,他也真是什么都享受过。
(本章完)
喜欢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