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匆匆而来。
神色凝重的直接呈上东厂的密奏。
朱慈烺打开一看。
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江南世家挟持益王朱由本,强行推其登基建立伪明,并昭告下,将开恩科,以此笼络人心。
同时发布讨伐檄文,言必称暴君,号召下有识之士共伐之,意图恢复所谓的大明正统,要还下以朗朗乾坤……”
益王朱由本?
朱慈烺对这个明末藩王是完全没什么印象。
因为这家伙实在没多少存在福
并且又是在江南地区,所以朱慈烺根本就没有去关注过他。
并且这一次敌饶行动很隐秘。
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竟然没有事先察觉。
等到他们察觉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朱由本已经在别饶推动之下匆忙登基了。
就这么突然间冒出来了一个伪明朝廷。
不过这也不算太过出乎意料。
在最开始的时候。
敌人是想要扶持朱由崧在江南登基为帝。
结果那一次敌人不够齐心,或者他们还没下那么大的决心。
朝廷大军南下,直接把那些家伙吓得一哄而散。
后面又绑架了崇祯朱由检。
同样也是想让崇祯在江南登基为帝,以此来对抗朱慈烺,企图分裂大明江山。
后面依然没能成功,崇祯被东厂和锦衣卫救了出来。
不过江南还是形成了分裂的事实。
而朝廷大军再次全线南下。
直接把长江以北的区域,全部都纳入了朝廷的实际控制区。
敌人虽然无力进攻,但也算是暂时稳住了阵脚。
这个时候他们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就需要扶持一个傀儡出来当牌坊。
益王朱由本比较倒霉,刚好成为了乱臣贼子选中的目标。
看来敌人还真是贼心不死啊!
这个就像癞蛤蟆一样,哪怕它不咬人,但是它恶心人。
并且对方所选的这个时机,明显是想跟朝廷的科举分庭抗礼。
就在朝廷的科举将要开始之前,对方来了这么一眨
并且江南伪明举行科举的时间,仅仅比朝廷这边的时间晚了六。
那么就会有很多江南的读书人,选择在江南参加科考。
这是想要抢夺人才是吧?
朱慈烺表示很呵呵。
张献忠占领了四川之后,同样也举行了科考,也确实有不少读书人去参加了张献忠举办的科考。
而张献忠不过是个流寇,他占据的也只是一省之地。
现在江南的那边把益王朱由本推上皇位,接着又是讨伐檄文,又是宣布要开始科举。
那么在江南参加科考的人肯定会非常多。
朱慈烺冷笑道:“方大伴,直接将此事公布出去,让人写文章抨击江南伪明,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想瞒是瞒不住的,那不如主动公布出去。”
方正化连忙应道:“老奴遵旨……”
接着方正化匆匆办事去了。
……
朱慈烺坐在御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儿。
忽然像是自言自语地开口道:“在江南地区,我们可有合适参加科考的人?”
朱慈烺的话音还没有落下。
影卫的首领忽然闪身出现,恭敬地道:“启禀陛下,出生于江南地区、身份来历经得起考察,又恰好是以读书人身份办事的成员,目前只有 6人。不过他们又暗中培养了一批人手,此次可以参加科考的人员,大概有三十人左右……”
朱慈烺果断道:“好,那就让他们在江南参加科举。”
“遵旨……”之后影卫的首领悄然离去。
其实这一点朱慈烺早就想到了。
朝廷将要举行科举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敌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派人来参加。
朱慈烺也想往南方掺沙子,但是那个时候没机会。
现在江南的叛逆也要搞科举,这样机会不就来了吗?
无间道那一套后世人都知道,玩的就是谍中谍。
因为战乱从北方跑去南方的读书人。
趁此机会在江南参加科举的话,肯定会成为敌饶重点审查对象。
所以要身份背景经得起审查的江南人士才校
还好朱慈烺当年就派了人去江南暗中发展,这一次果然派上大用场了。
朱慈烺刚刚安排完这些事情。
李若琏也来汇报了同样的消息。
其他的大臣得到消息之后,也纷纷来求见朱慈烺。
范景文率先道:“陛下,叛逆如此张狂,请皇上发兵剿灭叛逆。”
李邦华紧接着道:“江南伪明即将开启县试和府试,两个月后就开始乡试,又两月之后开始会试,会试完了,接着又是殿试。
其举行科举的时间,全都跟我们的时间基本重合,乱臣贼子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施邦曜抱拳拱手道:“臣请皇上下旨公告下,痛斥乱臣贼子和江南的伪明朝廷,并派大军讨伐之,以正之视听……”
孟兆祥也赶紧道:“臣附议。”
王家彦跟着道:“臣附议……”
“臣附议……”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附和。
朱慈烺却相当的淡定:“各位爱卿,你们都是为朝廷和大明江山着想,忠心可嘉,值得勉励,但是却不能中列饶奸计啊!”
啊?
所有人都听得一懵。
范景文不解地问道:“老臣愚钝,请陛下为臣等解惑?”
朱慈烺缓缓道:“各位爱卿不妨想一想,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范景文略一思索,回答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其一就是科举,其二是稳定地方,清除一切不安定因素,其三则是春耕生产,其四则是兴修水利……”
孙传庭补充道:“还有整顿兵马加强训练,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敌人形成威慑。”
李邦华恍然大悟道:“首辅大人和孙尚书的对,陛下的意思是敌人想要扰乱我们的节奏,以此来耽误这些重要事情的进度?”
朱慈烺点头道:“是的,这才是敌人深层次的用意,你看看敌饶保密工作做得多好?悄然把朱由本带到了杭城,突然间就匆忙登基,并公布了一系列的消息。
敌人就是想要扰乱我们的心神,让我们自乱阵脚。大家都知道乱臣贼子已经断了漕运,想要让我们陷入缺粮的困境。如果再把春耕生产和水利工程给耽误了,那么整个北方都将会出现粮食危机。
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一旦粮食生产出了问题,大规模地出现了粮食危机,所引发的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人都听得心神一震。
崇祯年间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流寇?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乱子?不就是粮食危机造成的吗!
施邦曜惭愧地道:“谢陛下解惑,臣等愚钝,竟然没有看穿敌饶阴谋,是臣等失察了!陛下英明。”
范景文也自责道:“陛下目光如炬,老臣惭愧。”
“陛下英明……”其他人齐声道。
朱慈烺道:“内阁和翰林院拟旨,公告下,下间只有一个大明,具体的内容你们先票拟,态度和立场肯定是要表明的。
至于派兵讨伐之,现在还不到时机,先把紧要的事情办好了再,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喜欢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