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九年的安市城外,李道宗望着高句丽的城墙,将头盔狠狠砸在地上:\"给我架云梯!老子今非拿下这城不可!\"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葱岭古道,苏定方正用弯刀挑开敌军营帐,月光映着他战甲上的血——这两位横扫欧亚的大唐军神,谁能想到百年后竟成了戏曲里的白脸奸臣?史书里的热血传奇,被文饶笔杆子歪曲成了千古奇冤!
一、被抹黑的宗室战神:李道宗的憋屈人生
武德三年的柏壁战场上,十七岁的李道宗举着长枪冲进敌阵。李渊站在城头看得心惊肉跳:\"这子不要命了?\"他却杀得兴起,回营时盔甲上的血都凝成了冰碴:\"叔父,刘武周的人头,侄儿给您带回来了!\"
贞观四年的阴山之战,李道宗带着百骑夜袭突厥王帐。李靖握着他的手直感叹:\"道宗用兵,比我还狠!\"可当他凯旋回朝,却躲在府里慷孙子兵法》。管家不解:\"王爷立了这么大功,该去讨赏啊!\"他头也不抬:\"功是大家的,我凑什么热闹?\"
谁能想到,这个低调的宗室名将,在《薛家将》里成了陷害薛仁贵的大反派。戏台子上,白脸的\"李道宗\"阴笑着灌薛仁贵毒酒,台下的老头气得砸茶壶:\"这老贼!该千刀万剐!\"而真实的李道宗,正因为不愿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武则借机贬谪,客死异乡前还在念叨:\"我对得起大唐...\"
二、被掩埋的灭国狂魔:苏定方的铁血传奇
大业末年的河北,少年苏定方追着流寇砍杀,刀上的血顺着胳膊往下淌。他爹临终前抓着他的手:\"定方,别学我当个草寇...\"多年后,这个杀红了眼的猛将跪在李世民面前:\"末将愿为陛下踏平四海!\"
显庆二年的葱岭,苏定方带着一万唐军对峙十万西突厥骑兵。副将吓得腿软:\"大帅,这仗没法打!\"他却冷笑一声,把帅旗往地上一插:\"看我如何破阵!\"当夜幕降临时,突厥可汗的脑袋已经挂在了唐军辕门。
最传奇的是灭百济之战。他领着唐军跨海登陆,在白江口把倭国舰队烧得片甲不留。当地百姓至今流传:\"大唐苏将军,一把火烧了鬼子的老巢!\"可到了《唐》里,他成了射死罗成的奸贼,还琢磨着怎么害秦琼。戏班子演到他被雷劈死的桥段,台下叫好声能掀翻屋顶。
三、历史的黑手:是谁篡改了英雄的脸谱?
永徽六年的史馆里,刘仁轨握着毛笔,对着苏定方的战报冷笑。\"跟许敬宗那老贼混在一起,也配留名青史?\"墨迹落下,苏定方大破吐蕃、火烧布达拉宫的壮举,就这么被抹得干干净净。千年后的史学家对着残缺的史料直挠头:\"龙朔三年到总章二年,这位战神突然人间蒸发了?\"
李道宗更冤。他死后被武则追复爵位,却因此上了正统史家的黑名单。明朝的书人为了博眼球,随手把他写成了反派。当戏曲里的\"李道宗\"被薛丁山砍头时,台下观众拍手称快,却没人记得——真正的他,在贞观年间就预言过:\"武氏必乱唐!\"
四、沉冤昭雪:被撕碎的脸谱下是忠魂
1971年的陕西乾县,考古队挖开李道宗的墓葬。墓志铭上\"宗室柱石,国之栋梁\"八个字让专家们震惊:这和里的奸臣完全是两个人!而在新疆昭苏县,苏定方当年修建的军堡遗址仍在诉着那段铁血岁月。
如今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李道宗和苏定方的塑像并肩而立。导游总会讲起他们的故事:\"别看戏曲里是大坏蛋,真实的他们,一个横扫高句丽,一个灭了三个国家!\"每当夜幕降临,射灯打在塑像上,仿佛能看见千年前的战神,正穿越时空,向那些误解他们的人投来无奈的苦笑。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嘻哈史诗看古今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