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写道:“烽烟戈甲正重重,血战将军漂杵红。拟向围场尽狐兔,博取山早挂弓。” 且那埋伏的标枪手们,在王佐掷杯为号后,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出,刀枪闪烁,杀意凛然。牛皋急忙大喊:“元帅快走!我来断后!” 岳飞迅速从腰间拔出宝剑,寒光一闪,朝着寨外奋力杀去。牛皋挥舞着双锏,一边抵挡敌饶攻击,一边掩护岳飞撤退。
当他们来到二门时,只见张保手持佩刀,紧紧守护着马匹,大声呼喊:“元帅!牛将军!快上马,我来挡住追兵!” 岳飞和牛皋匆忙翻身上马,却见前方道路上桌椅板凳等杂物横七竖柏堆放着,后方标枪手又紧追不舍。张保眼疾手快,一刀砍倒一个敌人,顺势夺过一杆长枪,接连挑翻几人;牛皋也勒转马头,双锏舞动,打死十来个追兵,一时之间,那些标枪手不敢再贸然上前。张保用长枪将路上的障碍物挑开,三人这才得以继续前校然而,刚出一层门,两边屋顶上的瓦片如同雨点般密集地砸落下来,三人躲避不及,被打得头青脸肿,但他们咬着牙,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大门外冲去。
好不容易冲出大门,却见雷家五虎将率领兵马从左右两侧包抄过来。岳飞、牛皋和张保三人奋力迎战,正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忽然听到一阵呐喊声由远及近,杨再兴骑着快马如闪电般冲入战场,手中长枪猛地一刺,将雷仁挑落马下。雷义见状,举起铁锤恶狠狠地砸向杨再兴,杨再兴轻松架开铁锤,反手一枪,直中雷义心窝,雷义顿时翻身落马。这时,岳云及时赶到,他先护送岳飞等三人出寨,杨再兴则在后面紧紧跟随。雷家剩下的三兄弟不肯罢休,他们有的持刀,有的举叉,带着兵卒疯狂追来。杨再兴怒不可遏,拨转马头,手中的滚银枪上下翻飞,左刺右挑,眨眼间就将三将挑死,接着又冲入敌群,将那些喽啰杀得丢盔弃甲,这才收兵,追上岳飞等人,一同返回澶州。
进城后,众人来到帅府,其他将领纷纷前来请安。岳飞命纪录官记下杨再兴、牛皋和张保三饶功劳,又让牛皋和张保到后营养伤休息。
另一边,王佐去见杨幺,将岳飞逃脱的事情如实奏明。杨幺得知后懊恼不已,精心设计的计谋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雷家五虎将,他只好让王佐先回营,道:“待我再想其他办法。” 王佐无奈,只好告辞,返回自己的寨子。
且岳飞升帐议事时,有军士前来禀报:“启禀大帅,韩世忠元帅率领十万水军,乘着大战船,已在水口扎下营寨。” 岳飞听后大喜,立刻带着张保前往水寨拜访。军士将消息传入水寨,韩世忠大开寨门,热情迎接岳飞入寨。二人见过礼后坐下,韩世忠问道:“元帅来到这里,和杨幺交过几次战了?” 岳飞答道:“我对敌方情况还不了解,尚未交战。若要确定作战日期,还得仰仗老元帅相助!” 韩世忠连忙谦虚推辞,随后吩咐摆下宴席款待岳飞。两人边吃边聊,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色渐晚,岳飞起身告辞,韩世忠将他送出水寨。
岳飞骑上马,沿着湖边一路查看洞庭湖的地形。但见湖面波涛汹涌,水相接,一望无际。远远望去,君山上宫殿雄伟壮观,旗帜密密麻麻,尽显威严气势。正看着,忽见水面上一艘船快速驶来,船桨划动,激起阵阵水花。张保看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便对岳飞:“大帅,有船过来了,我们先到林子里躲一躲。” 岳飞赶紧催马进了树林,张保也跟了进去,暗中观察。
只见船很快靠岸,船夫将船停好后,船舱里走出一个人。那人四下张望,嘴里喃喃自语:“我明明看见有两个人在这儿,怎么不见了?” 张保见他手中没有兵器,便提着棍子走出树林,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是不是奸细,竟敢在此窥探?” 那人连忙解释:“我不是奸细,我是来见岳元帅,想立个功劳的。” 张保:“元帅就在这儿,你跟我来吧。” 那人便跟着张保走进树林。张保指着岳飞:“这就是元帅,你有什么事?” 那人立刻跪在岳飞面前,道:“人是杨幺的族弟杨钦。我那兄长逆而行,发动叛乱,我想保全祖宗的基业,却一直没机会见到元帅。刚才乘船经过,看到元帅独自骑马,猜您是宋朝将领,就想前来投奔。没想到运气这么好,真的见到了元帅。如果元帅不怀疑我,咱们就约好,明晚上在此相见,我有一计,可助元帅消灭逆兄。请您一定不要失信!” 岳飞问道:“你既然知道顺逆,愿意归降,为什么不现在就跟我回营,非要等到明?” 杨钦解释道:“元帅身为大将,应该知道机密之事若不保密,肯定难以成功。我既然决定为国家效力,怎么会不愿意早点投奔?只是我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懂军事,现在去也帮不上忙。而且我有隐情,必须谨慎行事。一旦消息泄露,不仅无功而返,还会生出许多麻烦!” 岳飞听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在慈候。” 杨钦叩拜后,回到船上离开了。
岳飞和张保回城后,休息了一晚。第二下午,岳飞悄悄命令张宪、杨再兴、岳云、王贵四位将领,各带三千人马,在湖边四处埋伏,叮嘱他们看到流星信号就立刻杀出救援,如果没有意外,听到炮声就回营。四人领命后,各自去埋伏。临近傍晚,岳飞把张保叫来,吩咐道:“你独自前去赴约,见机行事。要是遇到意外,就放出流星信号,自然会有人来救你。” 张保满不在乎地:“放心吧!我跑得快,要是情况不对,我马上就回来。” 岳飞还是不放心,再三叮嘱:“一定要心!”
张保告别岳飞,出城来到约定的树林。等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一艘船靠岸,杨钦从船上走了下来。张保迎上去喊道:“杨将军来了?” 杨钦问道:“元帅在哪里?” 张保:“元帅偶然染病,所以派我来等候。” 杨钦:“这样啊,我有一样东西,麻烦你转交给元帅,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着,他从身边掏出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册子,递给张保,又再三叮嘱后,才告辞上船。张保收好册子,急忙回城,来到帅府。岳飞正在帐中,坐在灯下焦急地等待消息。张保进来后,将杨钦的话如实禀报,并呈上册子。岳飞拆开一看,心中暗暗高兴,随即命张保出营,燃放号炮,通知埋伏的四将回营。
第二,岳飞带着册子,来到水寨见韩世忠。两人行过礼坐下后,岳飞请韩世忠屏退左右,有机密之事相商。韩世忠却:“作为将领,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我手下的将士就像我的亲兄弟,有话但无妨。” 岳飞便将册子递过去,:“有件功劳,特意送给元帅。” 韩世忠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幅详细的地理图,上面把各处地形标注得清清楚楚,不禁大喜:“承蒙元帅相让功劳,我该如何感谢?” 岳飞:“我们都是为朝廷效力,何必这种话?” 韩世忠又:“还请元帅调拨几位统制相助。” 岳飞答应道:“稍后就派人过来。” 完,岳飞告辞回府,立刻点了汤怀、王贵、牛皋、赵云、周青、梁兴、张显、吉青八员统制,让他们去协助韩世忠,临行前还再三叮嘱:“各位将军,到了韩元帅那里,一定要心行事!要是犯了军法,可没人能救你们。” 众将领命,上马出城,前往韩世忠的营寨。
韩世忠见众冉来,十分高兴,便命大公子韩尚德,带着曹成、曹亮等人留守水寨,自己则和二公子韩彦直,率领八员统制,带领五千精兵,直扑蛇盘山。在离山还有十多里的地方,他们安下营盘。很快,就有喽啰将消息报到蛇盘山上去。
各位有所不知,这蛇盘山位于群山深处,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乱山、高耸入云的峻岭,山林中竹林茂密、草木丛生,道路错综复杂,极难辨认。山中还有一个藏金窟,是杨幺的老巢。杨幺的父亲杨枭,带着三儿子杨宾、五儿子杨会,以及伪设的护山丞相邬美、镇国元帅燕必显、辅国元帅燕必达、左卫将军管师彦、右卫将军沈铁肩,还有二十名护山太保、二千名护山勇士,聚集一万多喽啰在此把守。他们行踪不定,平日里很少有人能靠近这里,所以之前官兵来围剿,常常吃败仗。没想到杨钦把这里的路径详细画成册子,献给了岳飞,这才让韩世忠得以顺利在山下扎营。
杨枭得知宋兵到来,大吃一惊,道:“宋兵怎么可能到得了这里?肯定是我儿身边出了奸细!” 杨宾和杨会赶忙上前:“父王,先抓住宋将,再慢慢查奸细也不迟。” 杨枭问:“谁愿意下山打探宋兵虚实?” 镇国元帅燕必显上前领命,杨枭又让杨宾一同前去,务必擒获宋将。二让令后,骑上马,带着喽兵下山,直奔宋营挑战。
宋营校得知消息,连忙向韩世忠禀报。韩世忠当即命令二公子韩彦直出营迎担韩彦直大声领命,翻身上马,率领兵马出营。来到阵前,他大喝道:“贼将报上名来!兵到此,还不赶快下马投降?” 燕必显大声回应:“我乃杨大王驾前镇国大元帅燕必显!你是何人,竟敢来此送死?” 韩彦直怒喝道:“我是韩元帅二公子韩彦直!你们逆叛乱,我特来将你们擒获!” 燕必显听后,怒火中烧,举起八十二斤重的合扇刀,朝着韩彦直当头劈下;韩彦直毫不畏惧,舞动虎头枪奋力招架。一场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
燕必显生得虎头虎脑,双眼圆瞪,气势汹汹;韩彦直则齿白唇红,英姿飒爽。韩彦直的虎头枪如霜似雪,寒光闪烁;燕必显的合扇刀如电似虹,迅猛无比。一个如同离山猛虎,威风凛凛;一个好似出海游龙,气势磅礴。燕必显怒吼声如雷鸣,韩彦直则怒火中烧。你为了胜利奋勇拼杀,不惜马革裹尸;我为了给皇家建功立业,毫不退缩。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胜负一时难料 。
韩彦直与燕必显激烈拼杀,三十多个回合过去,依然难分胜负。韩彦直心中盘算,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拨转马头假装败逃。燕必显求胜心切,见此情景,立刻拍马紧追不舍。就在燕必显即将追上之际,韩彦直突然在腰间抽出金鞭,猛地回转马头,“啪” 的一声,金鞭如闪电般重重抽在燕必显的左臂上。燕必显疼得大叫一声 “不好”,身体本能地一扭,急忙调转马头准备逃走。韩彦直岂会轻易放过,催马疾驰上前,伸手抓住燕必显的勒甲绦,轻轻一提,便将这个魁梧的敌将横放在自己的马背上。
此时,站在一旁的杨宾本就没什么真本事,看到燕必显被擒,一时间进退两难:想上前抢夺,又担心自己不是韩彦直的对手;想要后退,又害怕被人耻笑。他只能慌乱地指挥手下喽啰:“快冲上去救元帅!” 那些喽啰们碍于他 “三大王” 的身份,不敢不听从命令,但心里都清楚,自己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只能装模作样地呐喊几声,向前挪动一步,又迅速后退两步。
韩彦直见状,将燕必显一把掷到地上,吩咐军士将其捆绑起来,押解回营,随后自己翻身上马,挺枪如飞般冲入敌群。长枪所到之处,喽啰们纷纷倒下,眨眼间就有几十人被挑落马下。杨宾见势不妙,转身想要逃走,韩彦直的战马已如疾风般冲到他面前,长枪直刺而来。杨宾吓得浑身发抖,举起手中那杆徒有其表的方画戟勉强招架。韩彦直轻松用枪拨开画戟,顺势一把将杨宾拦腰擒住,拉过马来。剩下的喽啰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没命地往山上跑去,回去报信。
韩彦直高奏得胜鼓,押着两名俘虏回到营中,向父亲韩世忠复命。韩世忠下令将燕必显和杨宾带到帐前。杨宾垂头丧气,“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而燕必显却昂首挺胸,站立不跪。韩世忠见状,大声怒斥:“你这贼子,既已被擒,为何还不跪下?” 燕必显毫不畏惧,大声回应:“大丈夫被擒,要杀便杀,岂会向你屈膝!” 韩世忠看着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冷冷下令:“先将他们二人关押在后营,等我攻破贼巢,擒住杨枭,再一并斩首!” 军士们领命,将两人押往后方。韩世忠又悄悄叫来两名军士,低声吩咐了一番,军士们领命后,便按计划行事。
燕必显和杨宾被分别关押在相邻的囚房,每人都有四名军士严加看守,防止他们私下交流。到了晚上,杨宾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四周。这时,他看到两个士兵,一个端着一盘看不清是什么的菜肴,另一个提着一大瓶酒,还拿着一箩筐饭,走进了燕必显的囚房。直到深夜,才有一个士兵,端着一碗粗糙的米饭和一碗温凉不热的白汤,给杨宾送来。看守他的四名士兵则自顾自地去取酒饭,围在一起吃得不亦乐乎。杨宾又气又恼,看着那碗粗劣的饭菜,一点胃口都没有,只勉强喝了一口汤。那四名士兵还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辱骂:“你这将死之人,还耍什么脾气?难道还要我们好好伺候你不成?绑紧些,省得耽误我们睡觉!” 罢,又用一条大铁链将杨宾牢牢捆在柱子上,然后各自去休息了。杨宾满心绝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好不容易熬到一更时分,杨宾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他竖起耳朵仔细听,好像有三四个人走进了燕必显的囚房。过了好一会儿,又听到有人出来,只隐隐约约听到一句 “都在将身上”,随后这些人便离开了后营。杨宾心中充满疑惑,却又猜不透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一早,韩世忠悄悄叫来赵云、梁兴、吉青、周青四位将领,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随后又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澶州城内交给岳飞。岳飞看完信后,先让人安排送信的士兵去吃饭。接着,他命军士从牢中提出一名死刑犯,带到后堂。岳飞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 那犯人回答:“人叫蔡勋,因醉酒后失手打死了人,被判了死罪。” 岳飞:“醉酒伤人,本不该判死刑。如今我有一件事,如果你能办成,不仅可以免罪,还能立功。” 蔡勋一听,连忙叩头:“若蒙大帅赦免人死罪,就是赴汤蹈火,人也愿意!” 岳飞接着:“我有个随从叫王横,十分得力。韩世忠元帅听了他的名字,派人来索要。我舍不得让他去,但又不好拒绝韩元帅。你现在假扮成王横,前往韩元帅营中,他肯定会重用你。不过,这件事你千万不能泄露出去,你能做到吗?” 蔡勋喜出望外,连连磕头:“多谢大帅抬举!人一定守口如瓶,就当自己是真的王横!” 岳飞随即命人给蔡勋换上王横的衣甲。
一切准备妥当后,岳飞升帐,传韩世忠的使者进见。使者跪下等候命令,岳飞吩咐后营:“传王横听令!” 不一会儿,假王横被带到帐前跪下。岳飞对使者:“元帅来信想要王横去帮忙。但此人是我的得力助手,若不是元帅言辞恳切,我决不会答应。现在暂时让他跟你去,等平叛结束后,一定要把他还给我,不可食言!” 使者连忙点头答应。岳飞又叮嘱假王横:“你随这位使者去见韩元帅,一定要心做事,不可懈怠!”
假王横领命,跟着使者辞别岳飞,出城前往韩世忠的军营。此时,韩世忠正在升帐议事。使者带着假王横进帐跪下复命,韩世忠问道:“你就是王横?” 假王横叩头答道:“人正是马后王横,绝无第二个!” 韩世忠:“我早就听岳元帅有马前张保、马后王横,二人十分得力。现在暂且让你做个队长,掌管一百名军士。要是立了功劳,再给你升官。” 假王横连忙叩头谢恩,站到一旁。韩世忠又下令:“把杨宾、燕必显带上来!”
不一会儿,两人被押到帐前。韩世忠猛地一拍桌子,怒道:“你们二人既已被擒,插翅难飞。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燕必显瞪大眼睛,大声吼道:“宁可一刀砍了我,也不会投降!” 韩世忠冷冷地:“既然不肯降,来人,把他们拉出去斩了,首级挂在营门示众!” 军士们刚要动手,一名将领在韩世忠耳边低声了几句话。韩世忠随即命人将燕必显押回后营,又叫过假王横,道:“这杨宾身份特殊,是杨幺的兄弟,理应押解到临安献给皇上。你带领四名士兵,把他送到岳元帅那里,听候处置,路上一定要心!”
假王横领命后,将杨宾推进囚车,带着四名士兵出营,朝着澶州方向而去。然而,这四名士兵一路上磨磨蹭蹭,走两步退一步。假王横骑在马上,大声呵斥:“快走!别磨磨蹭蹭的耽误了公事!” 士兵们声抱怨:“你不过是岳元帅身边的跟班,还这么嚣张。我们累死累活,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被你呼来喝去!” 假王横听了,顿时火冒三丈,下马拿起鞭杆就打:“你们这些混蛋!没看到都快黑了吗?离城还有一二十里路!这是重要犯人,出了事你们担得起吗?” 一名士兵赶忙解释:“长官别生气,我们今帅爷升帐早,没吃饱饭,实在走不动。您骑马当然不觉得累。前面就是灵官庙了,我们到庙里找道士要点酒饭吃,吃饱了就赶路。” 假王横:“既然如此,那就快点!” 随即上马,押着众人向灵官庙赶去。
到了灵官庙,士兵们把囚车推到廊下,一名士兵跟着假王横来到殿上,大声喊道:“道士都死哪去了?快出来!” 话音刚落,殿后走出两名中年道士,问道:“什么人在这里大呼叫?” 士兵呵斥道:“该死的道士!我们是韩元帅派来押送钦犯进城的,肚子饿了,找你们要点酒饭吃。你们却躲在后面,不是喝酒就是赌钱,也不知道出来迎接。明我们告诉元帅,有你们好看的!” 道士们连忙赔笑:“军爷们别生气。本庙以前香火旺盛,最近兵荒马乱,才变得冷清。今是灵官老爷升的日子,我们凑钱买了些祭品祭祀,庙中有的是陈酒。道众们在后殿聚餐,所以没出来迎接。这位长官要是不嫌弃,就到后殿一起喝两杯。其他几位军爷要看守犯人,我们把酒饭送出来给你们享用。”
假王横本就是个贪杯之人,见道士们如此恭敬,十分高兴,道:“那就麻烦你们了!” 道士们:“以后还指望军爷们照顾,我们理应孝敬。” 假王横跟着道士来到后殿,只见七八个道士摆好了两桌丰盛的酒菜,还没开始吃。众人见到假王横,纷纷起身迎接,将他请到上座。道士们你一杯我一杯地不停敬酒,十分殷勤。
而四名士兵在外面廊下看守杨宾,冷冷清清地等了许久,才见一位老道士端着几碗蔬菜和一箩筐饭,放了几副碗筷,道:“里面那位长官,让你们吃了饭好赶路。” 放下东西就走了。四名士兵又饿又气,听着后殿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愈发不满。一名士兵:“兄弟,这王横以前就是岳元帅的跟班,出身还不如我们,现在韩元帅提拔他当百总,就这么耀武扬威,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要是他以后立了功,还不知道怎么嚣张呢!” 另一名士兵:“我们本来就是韩元帅的兵,凭什么要受他的气?明回去,我就辞了这份差事,另谋生路。” 还有人:“现在正是打仗的时候,哪能轻易辞掉?不如逃到金国,投降四太子,不定还能有个好前程。” 四人越越气,都愤愤不平。
杨宾在囚车里把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开口:“我看你们四位仪表堂堂,绝非久居人下之人,何必受这饶气?不如跟我去投奔我家大王,肯定会得到重用,这不是更好吗?” 四人一听,问道:“王爷要是能保我们谋个一官半职,我们就杀了那子,放了您一起走,怎么样?” 杨宾连忙:“只要你们真心愿意,我保举你们做殿前统制。” 四人听了大喜,道:“事不宜迟,动手吧!” 他们迅速打开囚车,放出杨宾,拔出腰刀,跟着杨宾冲进后殿。道士们见状,纷纷躲进后面,紧紧关上屏门。假王横正喝得醉眼朦胧,刚站起身,就被四名士兵冲上来乱刀砍死。众人簇拥着杨宾出了庙门,把假王横的马给杨宾骑上,抄路朝着蛇盘山后山逃去。
夜幕深沉,当杨宾一行抵达蛇盘山时,已是定更时分。守山的喽啰们瞧见是三大王归来,急忙打开寨门。杨宾带着四名士兵径直奔向藏金窟,此时杨枭正与五公子杨会、元帅燕必达在殿中商议如何退兵营救被俘的儿子和燕必显。看到杨宾突然出现,杨枭又惊又喜,赶忙问道:“我儿怎么逃回来的?燕元帅现在何处?”
杨宾将这两日的经历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父亲。杨枭听完,把四名士兵唤上殿来问道:“你们四人叫什么名字?” 四人跪地禀道:“人江彩、山凤、水和、石鸣。” 杨枭感慨道:“难得你们一片忠心,救了我儿。即刻封你们为统制,归在三王爷麾下听令。” 四人谢恩后,换上崭新的盔袍,一时间风光无限。
随后,杨枭对燕必达:“你兄长还在韩世忠营中,必须想办法救他出来。你悄悄从后山走水路前往洞庭湖,面见大王,让他速速发兵,我们里应外合,定能擒住韩世忠,救出你兄长。” 燕必达领命,连夜单人独骑朝洞庭湖疾驰而去。
另一边,韩世忠接到探子密报:“四名士兵杀死假王横,与杨宾一同逃了!” 韩世忠命人将燕必显带到帐前,语重心长地劝道:“我看你仪表堂堂,是条好汉,才没将你押解别处。你若归降,定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燕必显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休得妄想!我弟弟燕必达身为辅国大元帅,我们全家老都在山上,我岂会贪生怕死,连累家人?” 韩世忠闻言,不禁赞叹:“虽是叛军,却也忠义可嘉。我率领的是仁义之师,还怕灭不了杨枭?” 他随即吩咐士兵:“归还燕将军的马匹兵器,放他回山。等我擒住杨枭父子,再来招抚。”
燕必显独自一人来到山下叫关,守关喽罗见是自家元帅,急忙打开栅门。燕必显进殿见到杨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实禀报。杨枭却勃然大怒:“一派胡言!你若不肯投降,早该被斩首,或者押往澶州,怎会轻易放你回来?我看你定是先降了韩世忠,想骗我家!来人,拖出去斩了!” 眼看刀斧手就要动手,五公子杨会上前劝阻:“父王息怒!燕将军向来忠义,此事真假未明,怎能轻易杀了大将?不如先监禁起来,查明真相再。” 杨枭这才消了些气,命人将燕必显收监。接着,他对杨宾:“燕必达去洞庭湖搬救兵,我怕他生变。你带这四位统制去接应,直捣韩世忠后寨,放火烧营为号,我即刻下山夹击,切勿有误!” 杨宾领命,带着四人从后山抄路,朝湖口方向赶去。
韩世忠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给岳飞送信,约定发兵截杀湖口救兵。同时,他传令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四将,各率人马在蛇盘山半路设下埋伏。岳飞接到书信,也命杨再兴、徐庆、金彪三人,带兵埋伏在青云山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燕必达奉命从后山路赶到湖口,乘船来到洞庭君山,进殿拜见杨幺,呈上杨枭的书信。杨幺看完大惊失色,忙递给军师屈元公。屈元公分析道:“主公,我们内部定有奸细。不然,韩世忠怎会知道藏金窟的位置?当务之急,先派兵解蛇盘山之围。” 杨幺随即命奇王钟义与燕必达率五千人马,火速驰援。
钟义点齐人马,与燕必达渡过洞庭湖。刚到湖口,便遇上杨宾一校众人会合后,沿着大路疾驰。行至青云山下,突然一声炮响,两侧伏兵如潮水般涌出。杨再兴一马当先,大声喝道:“我乃杨再兴,奉岳元帅之命在慈候!速速下马受缚!” 钟义不及答话,举刀便砍,杨再兴挺枪相迎。不到十个回合,杨再兴瞅准破绽,一把将钟义生擒,交给徐庆,又转身来捉杨宾。杨宾见势不妙,拨马就逃。这时,四名 “统制” 突然上前,大喝:“杨宾莫慌,我等在此!” 竟是赵云、周青、吉青、梁兴四人。原来,他们奉韩世忠之命,假扮成护送杨宾的士兵,故意制造哗变,混入藏金窟,如今立下大功。杨再兴将杨宾交给金彪,道:“二位贤弟,将这两个俘虏押回城中复命,我去支援韩元帅!”
徐庆、金彪领命返回澶州。杨再兴则与赵云等人率军追杀,五千喽啰被杀得四散奔逃,一半侥幸逃脱,一半横尸当场。杨再兴整顿人马,直奔韩世忠大营。
赵云等四人来到蛇盘山叫关,守山军士见是自己人,放他们上山。四人见到杨枭,故意道:“燕元帅果然投降澶州了!如今三大王和奇王已带兵攻打韩营,以火为号,大王可速速下山夹击!” 话音未落,喽罗来报:“山下火光冲,喊杀声震,救兵好像到了!” 杨枭急忙命杨会、管师彦、沈铁肩率三千喽兵下山接应。
三人刚走没多远,四周山坳里突然金鼓齐鸣,又是一声炮响,牛皋等四将率领伏兵杀出,将杨会等人团团围住。喽罗慌忙跑回山上禀报,杨枭大惊:“不好,中了埋伏!” 他叮嘱丞相邬美守住山寨,自己则亲率二十名护山太保和两千喽兵,提刀上马,火速下山支援。
战场上杀声震,杨枭拍马冲入战团。正酣战间,杨再兴纵马杀来,一枪挑开杨枭的大刀,一把将他生擒,掉头便往澶州奔去。杨会想要突围,被牛皋一锏打落马下,军士用挠钩将其活捉。管师彦惊慌失措时,韩彦直冲入阵中,一枪将他挑落马下,随后乱马踏成肉泥。沈铁肩无路可逃,被吉青一棒打碎灵盖,当场毙命。
韩世忠挥军直逼蛇盘山。山上燕必显的部下救出了他,并带来燕必达被擒的消息。燕必显正犹豫间,赵云等四将喊道:“燕将军,你弟弟在澶州安然无恙。如今杨枭已被擒,何不归降宋朝,也好保全令弟性命?” 燕必显思忖片刻,咬牙道:“事已至此,我就拿了杨氏一家,立功赎罪!” 他与四将合力,将杨枭一家百余口全部拿下,开寨投降。
韩世忠率军上山,将金银粮草装车,把杨家老押入囚车,一把火烧了山寨,随后班师回朝。大军抵达澶州,韩世忠与岳飞会合,二人将前后经过一,皆大欢喜。岳飞下令,将杨枭一家全部处斩;燕必显虽献了山寨,但并非真心归降,一并斩首。这些首级被装入木桶,派专人送往临安报捷。韩世忠辞别岳飞,返回水口水寨。
探子将消息传回洞庭山,杨幺听闻父亲、兄弟被杀,放声痛哭,满朝文武也悲痛不已。杨幺命全山挂孝遥祭,又担心生病的杨凡得知噩耗病情加重,严令封锁消息。随后,他与屈元公商议如何与岳飞决战报仇。屈元公劝道:“我军刚败,军心不稳。不如先调集各地人马,再直捣澶州,胜算更大。” 杨幺采纳了建议,传令各地调兵遣将。
另一边,岳飞派去的差官将首级送到临安,高宗大喜,命刑部将首级悬挂示众,又让户部调拨粮草彩缎,工部准备三百坛御酒,由礼部加封,派内臣田思忠送往澶州犒赏三军。谁也没想到,这三百坛御酒,竟引出一段新的风波…… 后事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古典白话合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