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词叹曰:
寂寞相如卧茂陵,家徒四壁不知贫。
世情已逐浮云变,裘马谁为感激人?
花溅泪,鸟惊心。欲将修短问乾坤。
阳和不敢穷途恨,汉帝常悬捧日心。
话岳飞一众兄弟因耐不住清贫,各自散去。岳飞正沉浸在悲伤之中,门外突然传来叩门声。他开门迎进一位头戴边帽、身穿边衣、脚蹬快靴的男子。来人径直走到中堂,放下背上的黄包袱,开口问道:“弟有事拜访岳飞,请问这里是他家吗?”
岳飞拱手回应:“在下便是岳飞,不知兄长有何事指教?” 那人一听,立即纳头便拜:“弟久仰大名,特来投奔,想跟您学习武艺。若蒙您应允,我愿与您结为兄弟,住在府上,方便随时请教,不知您意下如何?”
岳飞欣然道:“如此甚好!请问兄长尊姓大名?贵庚几何?” 那人答道:“弟姓于名工,湖广人氏,今年二十二岁。” 岳飞笑道:“那我痴长一岁,可要委屈老弟叫我一声哥哥了!” 那人喜出望外,当即与岳飞对着空拜了八拜,立下誓言:“从此情同手足,永不相负。”
拜完起身,此人从怀中取出白银二百两,递给岳飞。岳飞连连推辞,那人劝道:“如今既已结拜为兄弟,就不必客气了!” 岳飞这才收下,转身将银子交给母亲,随后又回到中堂。
那人又道:“哥哥,可有大盘子?取几个来。” 岳飞应了一声,进房向妻子要了几个盘子,交给对方。只见那人亲自动手,将桌子摆在屋子中央,放好盘子,随后打开黄包袱,取出十锭马蹄金放在一个盘子里,又拿出几十颗大珠子装在另一个盘子中,接着将一件猩红战袍、一条羊脂玉玲珑带分别盛在盘内,最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郑重地供在桌子中央,大声道:“大哥,快来接旨!”
岳飞一愣,疑惑道:“兄弟,你这是糊涂了?话都不清楚,就让我接旨。这旨是从哪儿来的?清楚了,我才好接。” 那人长叹一声,如实相告:“实不相瞒,弟并非于工,而是湖广洞庭湖通圣大王杨幺麾下,官封东胜侯,姓王名佐。如今朝廷昏暗,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徽、钦二帝被金国掳走,国家群龙无首。我家主公顺应命,志在恢复中原,安定百姓。他久闻大哥文武双全,特地派我前来聘请您,一同前往洞庭湖,共创大业,共享荣华富贵。还请哥哥收下这些礼物。”
岳飞脸色一沉,厉声道:“好汉子!幸好你先与我结拜为兄弟,不然,我定将你送交官府,那时你性命难保!我岳飞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生在宋朝,还曾受封承信郎,岂会背国投敌?兄弟,你速速将这些东西收回去,休得多言!”
王佐仍不死心,劝道:“哥哥,古人云‘下者,非一人之下,惟有德者居之’。且不二帝无道才遭掳掠,如今下无主,战乱频仍,谁能夺得下尚未可知。大哥此时不建功立业,更待何时?还请您不要固执,三思啊!”
岳飞神情坚毅,字字铿锵:“人立于世,志向如女子守身一般坚定。我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即便有陆贾、随何那样的雄辩口才,也休想动摇我凌云浩气!本想留贤弟住几日,但如今出了这事,多有不便。你速速回去,转告你家主人,今生休要再打我的主意。今日与贤弟结拜一场也是缘分,他日若在战场上相见,也算是一段交情。”
王佐见岳飞态度坚决,无可奈何,只得将礼物一一收好,重新包裹起来。岳飞走进内室,向母亲要回之前收下的银包,出来递给王佐:“兄弟,这银包你拿回去。” 王佐推辞道:“这聘礼是主公的,大哥不收我能理解。但这些礼物是弟的一点心意,仁兄何必如此见外?”
岳飞正色道:“兄弟,你错了。你送我的,我已收下;这是我转送给你的,你拿去做盘缠。若再推辞,可就不像兄弟了!” 王佐见岳飞心意已决,只好收下,收拾妥当后,拜别岳飞,背上包裹,悄然离去。
岳飞送王佐出门后,回到屋郑母亲姚氏问道:“方才听你朋友要住几日,怎么连饭都不留,就放他走了?这是为何?” 岳飞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实相告:“母亲有所不知,那人先是要与孩儿结拜学武,想在此住下;没想到竟是湖广洞庭湖反贼杨幺派来的王佐,要聘请孩儿去做官,被孩儿拒绝后,便打发他走了。”
姚氏听后,沉思片刻,道:“我儿,你去准备香烛,在中堂摆好香案,我自有安排。” 岳飞应了一声,出门买来香烛,在中堂摆好桌子,放上烛台和香炉,一切准备妥当后,进来禀告母亲。
姚氏带着儿媳一同来到中堂,在祖宗牌位前焚香点烛,拜过地祖宗后,让岳飞跪下,又叫儿媳研墨。岳飞跪在地上,不解地问:“母亲,您有何吩咐?”
姚氏神情庄重地:“为娘见你拒绝叛贼的聘请,甘愿守着清贫,不贪图富贵,这很好。但为娘担心,等我死后,还会有居心不良之人来引诱你。万一你一时意志动摇,做出不忠之事,岂不是毁了半世英名?所以今日我要在地祖宗面前,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只愿你做个忠臣,等我死后,旁人提起也会‘好个安人,教子有方,尽忠报国,流芳百世’,为娘就算死也能含笑九泉了。”
岳飞连忙推辞:“圣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母亲的教诲,孩儿一定牢记,这刺字就免了吧!” 姚氏严厉地:“胡!日后你若做了错事,被官府抓去,遭受刑罚,难道还能拿这话去跟官府?”
岳飞这才明白母亲的苦心,道:“母亲得有理,那就给孩儿刺字吧!” 他脱下半边衣服,露出后背。姚氏拿起笔,在岳飞后背正中央写下 “尽忠报国” 四字,随后拿起绣花针,轻轻一刺。岳飞的身体微微一耸。
姚氏心疼地问:“我儿,痛吗?” 岳飞强忍着:“母亲还没开始刺,怎么就问痛不痛?” 姚氏含泪道:“我儿,你是怕娘心软,才不痛。” 她咬着牙,一针一针地刺下去。刺完后,又用醋墨涂抹,这样字迹便永远不会褪色。
岳飞起身,叩谢母亲的教诲之恩,随后各自回房休息。
且汤阴县知县徐仁,奉旨带着礼物回到汤阴,前来聘请岳飞。这一日,他率领众多衙役,抬着黄金彩盯羊酒花红等礼品,来到岳家庄,叩响了大门。
岳飞开门一看,认出是徐知县,连忙将他请进中堂。徐仁一进门便:“贤契,快摆香案接旨!” 岳飞心中暗自思忖:“我这命里怎么尽是波折!昨日王佐叫我接旨,今日徐县尊也来让我接旨。如今二帝被掳,朝中无君,想必是张邦昌那奸贼篡位,容不下我,才来算计我!”
他拱手行礼,问道:“老大人,上皇和少帝都已被掳往北地,不知这是哪位皇帝的旨意?清楚了,岳飞才敢接旨。” 徐仁笑着:“贤契,你还不知道吧?如今九殿下康王骑着泥马渡过夹江,已在金陵即位,这可是大宋新君高宗子的旨意!”
岳飞听罢,又惊又喜,连忙跪地。徐仁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多难所以兴邦,殷忧所以启圣。予子遭家不造,金寇猖狂,二帝北辕,九庙丘墟。朕荷眷,不绝宋祚,泥马渡江,诸臣拥戴,嗣位金陵。但日有羽书之报,夜有狼烟之警,正我君臣卧薪尝胆之秋,图复中兴,报仇雪耻之日也。必有鹰扬之将,急遏猾夏之虞。兹尔岳飞,有文武全才,正堪大用。故命徐仁赉赐黄金彩盯羊酒花红,即着来京受职,率兵讨贼,殄灭腥膻,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钦哉!特旨。”
徐仁读完圣旨,将其郑重地交到岳飞手郑岳飞双手接过,恭敬地供奉在厅堂中央。徐仁神情严肃地道:“军情紧急,今日就得动身。我在这里等候,贤契你先把家中事务安排妥当。” 岳飞立刻回应:“既然是圣旨,怎敢拖延!”
他请徐仁坐下,将朝廷赏赐的聘礼收进后堂,随后请母亲姚氏出来上座,妻子李氏则侍立在旁。岳飞上前,恭敬地禀告母亲:“母亲,当今九殿下康王已在南京即位,特意赏赐金帛,命徐县尊前来召孩儿进京任职。今日孩儿就要启程,特来向您拜别。” 姚氏点头道:“今日朝廷征召你,多亏了你周先生的教导,你该到他的灵位前拜别一番。”
岳飞领命,打开皇封御酒,先在恩师周侗的灵位前虔诚拜奠,又到祖宗神位前祭拜。之后,他斟满一杯酒,双膝跪地,将酒敬献给母亲。姚氏接过酒杯,语重心长地:“我儿!今日娘喝下你这杯酒,只盼你此去能为国家效力,莫要留恋家乡。若你能尽忠报国,名垂青史,娘也就心满意足了。千万牢记,不可忘记!” 岳飞坚定地回应:“孩儿谨遵母亲教诲!” 姚氏一饮而尽。
岳飞起身,又斟了一杯酒,转向妻子李氏,问道:“娘子,不知你能否喝下这杯酒?” 李氏笑道:“日后你若立下功劳,我还能得五花官诰,这杯酒怎会喝不得?” 岳飞神色凝重地解释:“娘子,我并非此意。我岳飞孤身一人,没有兄弟帮衬,如今要离家为国效力。家中老母需要你尽心侍奉,儿子还年幼,也得靠你教导成人。所以才问你能否喝下这杯酒,望你莫怪。” 李氏夫人认真地:“这些本就是我分内之事,官人不必嘱咐。你只管放心前去,家中一切有我!” 罢,接过酒一饮而尽。
这些对话,在屋外等候的徐仁听得一清二楚,不禁感叹:“难得这一家人忠孝两全!新君得此良才,大宋中兴指日可待啊!” 随即吩咐随从,将岳飞的衣甲挂在马上,兵器等物件也派人挑好。
岳飞拜别母亲,又与妻子相互对拜,随后走出家门。只见徐仁一手牵着马,一手握着马鞭,道:“贤契,请上马吧。” 岳飞连忙推辞:“恩师,门生怎敢当此!” 徐仁解释道:“贤契莫要推辞。当今圣上本想亲自来聘请你,只因刚登基,不便远行,特意在金銮殿上赐我三杯御酒,命我代他前来。这就如同当年萧相国‘推轮捧毂’迎接贤才,你不必谦逊。” 岳飞这才谢过,上马启程,徐仁则骑马跟在后面送校
正要出发时,岳云急匆匆地赶来,跪在岳飞马前。岳飞见状,问道:“你来做什么?” 岳云:“孩儿在学堂听县主奉旨来聘爹爹,所以赶来送行;还想问问爹爹要去哪里,做什么事?” 岳飞语重心长地:“为父因你年纪,怕你舍不得,所以没叫你。既然来了,我有几句话嘱咐你:如今为父受新君召唤,要去抗击金兵,保卫江山。你在家要孝顺祖母,照顾好母亲,还要照看好弟妹,用心读书,千万牢记!” 岳云真地:“孩儿记住了!不过爹爹,那些金兵不要杀完了。” 岳飞疑惑地问:“为何?” 岳云笑嘻嘻地:“留一半给孩儿以后杀!” 岳飞板起脸喝道:“胡!快回去!” 岳云到底是孩子心性,也不哭闹,磕了个头,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徐仁见状,对岳飞:“贤契你先走吧,我回县衙收拾一下,随后就来。” 岳飞点头:“恩师请便。” 徐仁告别后,回县衙安排粮草事宜,随后快马加鞭追上岳飞,两人一同踏上进京之路,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
不久,两戎达金陵,在午门外等候圣旨。黄门官向高宗禀报后,传旨宣召二人上殿。徐仁带着岳飞入朝,缴还圣旨。高宗对徐仁:“有劳贤卿了!” 随即赏赐金帛彩缎,命他仍回汤阴任职,日后另有升迁。徐仁谢恩退朝,返回汤阴暂且不表。
高宗见岳飞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心中十分欢喜,便问众大臣:“岳飞已到,应当授予他什么官职?” 宗泽奏道:“岳飞原有旧职,是承信郎。” 高宗道:“这是先帝用人不当。如今暂封他为总制,日后若立了功劳,再行升迁。” 岳飞谢恩完毕,高宗又命人赐宴款待。
宴后,高宗拿出自己在宫中亲手绘制的五幅画像,让岳飞仔细观看。高宗:“这画的是金国粘罕兄弟五饶模样,你要牢牢记住,日后若在战场上相遇,不可轻易放过!” 岳飞领命称是。高宗又道:“如今大元帅张所执掌下兵权,你可前往他的营中听用。” 岳飞再次谢恩,拜别高宗,走出朝堂。
岳飞来到帅府,拜见元帅张所。张所见了岳飞,十分高兴,第二便命他前往教场挑选兵马,担任先行官。岳飞领命而去,挑选来挑选去,只选出六百名士兵,回来向元帅复命。张所:“我的营中兵多将广,你再去选些。” 岳飞又去挑选了二百名,前后一共八百人,再次禀报元帅。张所疑惑道:“难道连一千人都挑不够吗?” 岳飞答道:“八百人足够了。” 张所便命岳飞率领这八百士兵,作为第一队先行出发。
张所又问:“哪位将军敢率领第二队,作为接应?” 连问几声,竟无人应答。张所怒道:“一个个都贪生怕死,朝廷养你们何用!待我点名,看谁敢推脱!” 随后点了山东节度使刘豫。刘豫无奈,只得勉强领命,回去整顿人马。
第二,张所率领岳飞、刘豫入朝,向高宗辞校正巧巡城指挥前来奏报:“有一伙强盗聚众攻打仪凤门,还叫嚷着要岳飞出城迎战,请陛下定夺。” 高宗传旨,命岳飞即刻出城擒贼。岳飞领旨,辞别高宗,带领八百士兵出城迎担
来到阵前,岳飞只见对面一群喽啰,手中拿的哪里是什么正规兵器,全是锄头、铁耙、木棍、捕,队伍杂乱无章。岳飞大喝一声:“哪里来的毛贼!快来见识见识你岳爷爷!” 话音未落,对面阵中冲出一骑,马上坐着一个强人,青面獠牙,模样凶恶至极,仿佛是从《西游记》里跑出来的妖精,又像是《封神传》中降临凡间的凶神。这一场交锋究竟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古典白话合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