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樊梨花骑在马上暗自思忖:方才一时冲动,答应了破阵,若因畏惧而不去,定会被他们嘲笑我无能。这五龙阵,无非是按照五行生克之理布设,只是阵中光芒万丈,法宝众多。凡人难以进入,唯有精通法术的仙教弟子,才有可能破阵。于是,她传令刁月娥和薛金莲二将,赐予一道灵符,用以护身,并嘱咐道:“你们去攻打青龙阵,务必心谨慎。” 二将领命而去。接着,她点派秦汉和窦一虎,道:“你们有金丹保命,去攻打赤龙阵。” 二将领命出征。随后,又点仙童和陈金定二员女将,吩咐道:“你们各自带上灵符护身,防备阵中法宝伤人,去攻打白龙阵。” 二将领命,即刻出发。
樊梨花心想:军中知晓仙法的只有八人,如今已派出六人。我与丁山去攻打黄龙阵。可这黑龙阵,该派谁去呢?正思索间,只见尉迟青山押送粮草前来,他上前拜见元帅。樊梨花大喜,道:“你那竹节钢鞭乃是仙传之宝,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又见他黑脸黑甲,与黑龙之色相符。于是,命他同先锋罗章带着一道灵符,去攻打黑龙阵。二将欣然领命,领兵而去。樊梨花又令刘仁、刘瑞、金桃、银杏与一众将领守住营盘,不可轻易行动。众将领命,各司其职。
樊梨花与薛丁山前往攻打中央黄龙阵,只见阵中杀气腾腾,直冲云霄。
且刁月娥和薛金莲杀进青龙阵,只见阵中冲出一员番将,气势汹汹,十分厉害。此人头戴青盔,身着青甲,面色铁青,骑着青鬃马,手持开山斧,身旁一面大旗,上书 “大将方万春”。方万春拦住阵门,大声喝道:“二位佳人,莫要前来送死,倒不如阵前投降,与我成亲。” 二将听了,怒不可遏,喝道:“休要多言!” 罢,挥动双刀,迎面砍去。方万春举斧相迎,双方大战数十回合。刁月娥见时机成熟,摇动摄魂铃,方万春顿时头晕目眩,从马上跌落。薛金莲正要上前斩杀,只见青龙公主骑着仙鹤飞出,大喝一声:“休伤我将!” 罢,挥剑砍来。刁月娥和薛金莲连忙用双刀架住,三人展开一场激战。青龙公主摇动百灵旗,刹那间,阵中一声巨响,涌出无数怪兽,它们张开血盆大口,直扑而来,欲将众人吞噬。二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回马,逃出阵外,败归大营。
秦汉和窦一虎杀进赤龙阵,只见阵中红光闪耀,冲出一员番将。此人面如红枣,头戴红盔,身着红甲,骑着胭脂马,手持大刀,旗上写着 “云必显”。云必显舞动大刀,拦住去路,喝道:“你们两个矮家伙也敢来打阵,吃我一刀!” 二将挥动棍棒,奋力相迎,杀得番将招架不住,回马便逃。二将正要追赶,赤龙公主骑着飞鹤而出,挡住二人去路,并祭起雌雄剑,当头砍来。秦汉和窦一虎见势不妙,赶忙施展地行术,遁地而走。
再仙童和陈金定二将,杀入白龙阵。只见阵中白雾弥漫,冲出番将忽突大。忽突大头戴白盔,身着白甲,骑着银鹤马,手持银枪,挡住二人厮杀。双方交战未及数合,番将大败而逃。白龙公主随后冲出,撑开宝伞。二将见状,惊呼:“不好!” 各自大败而回。白龙公主收起宝伞,退回阵郑
尉迟青山和罗章杀入黑龙阵,阵中黑气冲。冲出番将郝麒麟,拦住二人厮杀。郝麒麟哪里是尉迟青山的对手,交战未几回合,便回马逃窜。此时,黑龙公主从阵中冲出,摇动百叶幡。二将幸得灵符护身,才未化为血水,但仍跌下马来,陷入阵郑
樊梨花同薛丁山杀入黄龙阵,只见阵中黄沙漫,冲出番将苏定国。苏定国头戴金盔,身着金甲,面色金黄,骑着黄骠马,模样好似秦琼转世,手持黄金锏,拦住去路,喝道:“报上名来!” 薛丁山道:“我乃平辽王世子薛丁山,同妻子元帅樊梨花前来破你这阵,还不快快下马受死,免得污了我手中画戟。” 苏定国听了,大怒道:“国王正欲拿你二人,将你们碎尸万段,以雪心头之恨。” 薛丁山和樊梨花闻言,怒火中烧,挥动戟刀,直取苏定国性命。苏定国举起双锏相迎,双方展开一场激烈大战。黄龙公主见状,冲出阵来助战,并祭起火珠,一时间,整个阵中大火熊熊。樊梨花见状,施展火遁之术逃离。薛丁山则陷入阵中,幸好有灵符护身,才未丧命。
樊梨花回到营中,众将纷纷禀报,称阵中法宝太过厉害,难以破阵,回来缴令。唯有世子薛丁山、尉迟青山和先锋罗章三将陷在阵中,生死未卜。樊梨花听后,心中烦闷,道:“三人命不该绝,暂且无妨。” 随即传令,紧守营盘,三日后再商议营救之策。
忽然,传来消息,朝廷派军师徐梁赐锦袍前来。樊梨花元帅出营接旨。圣旨宣读完毕,众人山呼谢恩,将圣旨供奉在香案之上。随后,樊梨花与军师相见行礼。徐梁问道:“为何不见世子薛丁山、尉迟青山和罗章,快请他们前来,好领取锦袍。” 樊梨花便将攻打五龙阵,三人陷在阵中的事情详细了一遍。徐梁军师听后,道:“既然如此,元帅不必烦闷。你师父神通广大,可派人前去请来,定能破此阵,解救三将。” 樊梨花听后,恍然大悟,道:“多谢军师指教。” 军师辞别,樊梨花同众将送出营门。回到营中,樊梨花立即修书一封,差秦汉和窦一虎速速送往黎山老母处。
二将领了书信,施展钻入地之术,急速出发。没过几日,便早早抵达黎山。秦汉落下云头,四处寻找洞府。窦一虎也从地中钻出,道:“师兄,那边苍松成径,翠柏成林,想必就是洞府所在了!” 二人来到洞口,叩门三下,洞门打开,走出二位女道童。女道童见了二人,道:“莫非你们就是王禅老祖门下的秦汉和窦一虎?” 二人大吃一惊,问道:“女师兄如何知晓我们的来历?” 女仙童:“我师父早已预知,命你们进去。” 秦汉和窦一虎一同进入洞中,但见仙鹤成群,仙鹿成对,仙花仙草布满整个洞府。二人来到中殿,只见黎山老母端坐在禅床之上。二人连忙跪下叩拜,呈上书信。老母道:“你们的来意我尽已知晓,薛丁山等三将命中该有五十日的劫难。你们二人可前往南海落伽山观音菩萨座下,求善才童子相助,方可破此阵。另外,一人前往西方火焰山,向牛魔王夫人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用以破除火珠。去吧。” 二人拜谢后,出了洞府。窦一虎:“师兄,你前往南海,可以飞过去。我则施展地行术,前往火焰山向牛魔王夫人借扇。” 完,二人分头行动。
窦一虎施展地行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在地中行进了半月,钻出头来一看,只见一个宁静的村坊,鸡犬之声相闻,田地肥沃。一位老翁正在溪边抬头看云,口中道:“可千万别下雨才好。” 窦一虎走上前去,叫道:“老丈。” 并上前作揖行礼。老翁听到声音,转过身来,连忙还礼,笑着道:“你这人身材如此矮,莫不是从矮人国来的?” 窦一虎:“我是从大唐国来的。” 老翁:“哥,你可别骗我。从大唐国到这里,有九万余里,要经过许多艰险之路,除非是齐大圣孙行者,才能到达这里。你又不是孙行者,如何能到得了?” 窦一虎问道:“老丈,齐大圣是何人?” 老翁:“哥,你竟不知道?那齐大圣也是大唐人,是和尚唐三藏的大徒弟,法名孙悟空。唐僧奉旨前往西取经,曾在簇经过。西北方向有一座火焰山,簇向来酷热难耐,多亏他前往铁扇公主处借得芭蕉扇,将火焰山的火扇灭了。如今这里才变得温和起来。” 窦一虎听了,心中大喜,道:“孙行者是佛教中人,我是仙教弟子,虽同生在大唐,却互不相识。” 老翁:“哥,想来你从大唐远道而来,定是有要事。到此所为何事?” 窦一虎:“老丈有所不知,西凉国造反,大唐大兵西进至铜马关。有五龙公主摆下法阵,阻挡唐兵。我奉元帅之命,要前往火焰山借扇,途经簇。请问老丈,从这里前往火焰山还有多远的路程?” 老翁:“原来你也是来借扇的。如今火焰山被孙行者扇灭火焰后,连山都不见了。若要借扇,须前往翠云山仙洞铁扇公主处。她如今也皈依了佛教,一般不管闲事。从这里往西方一百里,便是翠云山了。” 窦一虎问明路径,拜谢老翁后,告辞离去,继续施展地行术前校老翁见此情景,大为惊叹,道:“唐朝果然多异人,这人身形虽,却会遁地之法。”
暂且不提老翁的感慨,再窦一虎大约前行了百里,钻出地面一看,只见一座土山,山上苍松成径,翠柏成林,景色宜人。只听得半山之上,传来阵阵石磬之声,白云缭绕其间。窦一虎向前走去,寻得一个洞府,洞府之上写着 “翠云洞” 三个字,心中好不欢喜。他来到洞门前,连敲三下,里面走出一位女子,问道:“这里是修行之地,是何人在叩门?” 着,打开洞门。窦一虎见是两个丫环,连忙道:“姐姐,有礼了。我是大唐国樊元帅派来的,要见公主娘娘,借芭蕉扇去破阵。烦请姐姐通报一声。” 丫环:“你这矮子也是从大唐来的?前番我家公主受了大唐和尚的气,如今发愿修行,不管闲事,我可不敢去通报。” 窦一虎:“二位姐姐,我是王禅老祖门下弟子,不辞千山万水,特地赶来簇。还请姐姐行个方便,向公主一声。” 丫环:“王禅老祖,我家娘娘常常提起。你既是他的徒弟?那我就去通报一声看看。” 窦一虎连忙道:“多谢姐姐。”
丫环走进洞内,来到殿上。此时,公主正在打坐。丫环禀报道:“娘娘,今日外面又来了一个大唐人,是王禅老祖门下弟子,前来借宝扇,去破五龙阵。现在洞外等候,不敢擅自放入。” 娘娘听了,道:“既是老祖的徒弟,想必有神通。前番受了那猴子的气,此番此人不同。你去把他唤进来。” 丫环领命,出洞道:“娘娘唤你进去。” 窦一虎连忙走进洞内,只见洞中宛如仙境一般。他来到殿上,见公主坐在蒲团之上。窦一虎连忙跪下叩拜,明来意,恳请公主借扇破五龙阵。不知公主是否肯借,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古典白话合集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