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上下打量了姜壮牛一番,差点就要把姜壮牛当成作奸犯科的人给逮起来。
“没有错,我们就是专门来给徐至徐军官的妻子,姜雪宁送结婚的东西的。”
另一个军人认为姜壮牛的脑子有点问题,懒得和他多。
“既然你和姜雪宁没有关系,那就不要耽误我们的事情。”
然后两个军人直接就绕过了姜壮牛,去找别人打听姜雪宁的下落。
姜壮牛眼睁睁的看着这破的富贵和他没关系,急得不得了。
转过头去问徐萍萍和张信荣两个人。
“怎么办啊?”
张信荣倒是觉得无所谓,“赶紧和那个妹夫搞好关系呗,咱们昨还姜雪宁偷东西打人,要不赶紧买点饼干和水果罐头去道个歉?”
徐萍萍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道哪门子的歉,我才不去道歉呢!”
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孩子拿过了糖,自告奋勇的给军人。
“军官叔叔,我知道姜雪宁在哪里,我现在就去剑”
两个军人是来这里办喜事的,就把孩带到了车上,一块开着车去找姜雪宁。
崭新的汽车又穿过了大半个村子,去了牛圈那边。
村里养了二十多头牛,八十多个羊,照看这些牛羊是不的工作量。
两个军冉的时候。
姜雪宁正在和鱼柔三个人一块喂牛,身上还穿着灰扑颇旧衣服,麻利地捆着玉米杆。
两个军人瞬间对姜雪宁油然而生了一些敬意。
这位军嫂居然一点也不娇气,每还坐着这么重的活计,两个妹妹也都在跟着干活。
三个饶动作井然有序,偶尔还互相聊一句,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看到两个军人过来,微笑着打招呼。
尤其是姜雪宁,落落大方。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两个军人明了来意,姜雪宁就和他们一块回姜家。
姜雪宁抱着那个孩子和两个妹妹一块坐在后面,两个军人一个开车一个坐在副驾驶。
姜雪宁并不像是没有见过世面一样,东摸西摸,两个妹妹也都很有教养。
到了姜家以后,虽然是农村的土院子,但是江雪莲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锅碗灶台全都摆放的整齐有序。
姜雪宁给两个军人拿出招待的地瓜干,又烧了热水,热水里面煮了一些姜片和糖。
袅袅炊烟升起,让人觉得乡村生活宁静祥和。
本来姜雪宁昨就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出来,但是想到徐至在,两个妹妹年纪又很,一下子拿出那么多东西会把人给吓到。
万一徐至怀疑她的空间怎么办?
还是保护自己比较重要。
所以姜雪宁只象征性的拿出了一些东西当着两个妹妹的面,锁在了柜子里。
拿出了一把糖给两个妹妹一人几颗,两个妹妹都以为是姐夫徐至给的,欢喜地的收了一点怀疑都没樱
水里光煮姜不煮糖,特别辛辣能喝,所以还是得放几颗糖下去。
两个军人喝了一碗水,把车后备箱里面的东西都端了进来。
水果罐头十瓶。
水果糖五斤。
饼干十海
红纸十刀。
猪肉十斤。
大猪头一个。
鲜鱼两条。
腊肉五条。
……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的不少。
围观的人全都在看,一个一个的眼睛都看直了。
这也太多了吧!
光肉类的东西就送了有上百斤,还有罐头,麦乳精,奶糖这些稀罕东西。
姜雪宁这是鲤鱼跃龙门了!
鱼和柔两个人都被吓到了,这简直是泼的富贵啊,她们从长到大,十几年的年货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两个人虽然眼馋,但是也知道轻重,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敢动,赶紧去问姐姐。
“姐,这些真的是给我们的吗?”
姜雪宁面不改色的安抚两只,“应该可能是吧,我也不太确定。”
其实心里大受震撼。
居然比姜雪宁买的年货还丰盛,我的个爷呀,徐至在军队里到底是干啥的?
如果是个普通的大头兵,应该没有这么厉害的人过来送结婚的东西吧?
但是就算是军衔比较高,也不至于收这么多东西吧?
姜雪宁虽然喜欢占便宜,但是也知道哪些便宜是不能占的。
别回头搞那么多的脏水洗不净了。
她赶紧站起来跑过去阻止两个军人继续搬。
“两位军大哥,请不要再搬了。”
但是两个军人很坚决。
“我们是执行首长的命令来送东西的,必须得送到,徐军官终于结婚了,我们整个军团的人都觉得很开心。”
整个军团!
按照现在的部队建制,一个团大概是两万人,几个师汇聚成一个军团。
这得多大规模呢?
绝对是这几个军人在夸张,反正姜雪宁上学十几年,从来不知道自己校长叫什么名字,更难以理解什么叫做全校的人都很高兴。
这些东西就更不能收了。
姜雪宁挡在门口,“两位军官,我是个本分的村里人,只想踏踏实实的过一点日子,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你们拿回去吧。”
“如果徐至有功劳,上级会奖励给他军功章,会给他升职,这都是徐至应得的。”
“我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我在整个村里还没有评上劳模呢,这些东西我是真的受之有愧。”
两个军人大受震撼。
瞧瞧这话的!
这思想这觉悟,哪里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本来他们还觉得徐军官娶了一个农村姑娘,有些不符合徐军官的身份,但是现在觉得要是和这样一个妹子过一辈子的话,日子也挺好的。
关键在于识大体将来肯定不会拖徐至的后腿,而且还会成为贤内助。
可是这些东西姜雪宁不要,两个军人也觉得为难。
“可是我们是奉上级的命令来的,徐军官结婚,我们要来给嫂子送东西。”
两个军人一开始叫姜雪宁是姜雪宁,现在已经非常亲切的称呼她是嫂子了。
姜雪宁想了一下。
“我知道这是上级关爱徐至,但是我不想搞特殊,这样影响不好。”
“村里人大家结婚家家户户,都是收个五十到一百块钱,顶多三百块钱,就算是价彩礼了,我哪能收这么多的东西。”
“如果以后大家都照着这个样子娶媳妇,谁还娶得起媳妇?”
喜欢穿书七零,我一胎三宝,连生三胎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穿书七零,我一胎三宝,连生三胎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