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傍晚,蔡五毛带着李云辉老先生一家回到了九龙岛他家的别墅。陈梦实全程作陪。
李老不肯住城里,不肯接受各级政府的宴请,也不能回极乐。极乐的族人派代表来接,好歹都不肯去。
纪念馆可住人,肖县长盛情邀请,是三分之二的地方腾出来,特意安排了供李老一家用来吃住的地方。
他只是摇头,谁劝也不肯去。
那是他的伤心地,闹土改,工作队把他与李克人家的祖宅分给了八户贫下中农,队长还要把他老婆分配给自己这个老光棍。他老婆誓死不从,带上六个月的身孕上了明珠山道观当尼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人员全部还俗,她嫁给了老是去道观帮她忙的居士一一蔡光的爷爷。生下了蔡光的爸爸蔡大月。
这次回国,李老执意赶在中元节七月半前回来,就是想去给前妻坟头烧炷香,送上纸。
听自己的儿子贫病交加而死,更是伤心欲绝,听孙子孙女在波月湾,一路上不停催促,恨不得插翅独飞孙子孙女身边。
为此,我特意请求大佑把在他家酒楼周末还要搞勤工俭学的丹接来。
丹不肯见,是不认识。要来干嘛不早来,奶奶死不瞑目盼星星盼月亮也没盼到。
我特意陪大佑来,就怕工作做不通。这个要强好面子的姑娘,她宁可课余打工,也不肯接受九龙岛的教育基金帮扶,也不去明珠学校亲妈的身边接受免费的教育。她她能养活自己了,干嘛要接受嗟来之食?什么亲爷爷,有这样的亲爷爷?
我从过去到现在的实情详细讲解给她听,还把她爷爷投笔从戎,在抗战时的英雄故事讲给她听。请求她就当做好事,见老爷爷最后一面。如果是路边的叫花子有这样的愿望,你也会见吧?也该回去看看老妈了吧?
她心不甘情不愿跟我们上了车。
来到毛毛虫家,蕊、晨梦、雷溪、何老师都在忙活包饺粑、搞饭菜。大佑还带来了明丹、明石这两个厨艺高手。
丹连蹦带跳撒着欢加入了包饺粑队伍。
李老进屋,看见茶几箥箕上已摆上蒸好冒着热气的饺耙,甩开搀扶的人,丢掉拐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桌边,一手抓一个啃了起来。
油汁流到三尺长的腊八银胡子上也不管不顾。
嘴里还不停念叨,七十年了,七十年没吃过饺粑了。
丹端来一盆油炸的金灿灿的饺粑,他扑上去又双手去抓。
李那拉住他的双手阻止。他还是挣脱开抢了一个往嘴里塞。
李那赌气懒得理他,腾出一只手,心翼翼拿了一个烫手的油炸饺粑。烫,她甩掉饺粑,再拿上,把饺粑在双手上倒来倒去,送到嘴边,用舌头舔了舔,再咬了一角。尝到甜头,一口气吃了四个。
李斯边看着爷爷与妺妹吃,边双手左右开弓,一连吃了八个。
李斯问梦实,能否快递到m国,寄给爸妈吃?
梦实吃着饺粑,不能,饺粑只能出锅时吃才最好吃,寄到m国就坏了。
我一口气吃了十个,意犹未尽,又怕消化不良,只能作罢。时吃饺耙,进门两个,出门两个,衣囗袋两个,裤口袋两个,生怕大人发现,只能跑着吃。往往吃得胃宵肝,抱着肚子叫唤。当年石云道长流澜九龙岛,正逢八月十五,吃得胃宵肝,是楚云师父救了他,才得以从道。
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吃,二十斤米粉,十五斤五花肉包出的饺粑供不应求。
毛毛虫擦着油嘴,要四毛夫妇再包。
四毛老婆,晚餐搞了鸭肉米粉,其他十五个菜已做好,还按你的吩咐,准备了辣酱肉,大头萝卜腌豆豉辣椒,可马上开餐。
李老听有鸭肉米粉、辣酱肉,口水流了出来,念叨着光奶奶的名“水云水云”,走向餐桌。
来到餐厅,他把光、丹一边一个按在自己身边,左瞧瞧,右瞧瞧,两眼发光。
看着光,嘴里叨叨,像我,像我当年当副团长时的像片。
李老看得光不好意思后,一手抚摸腊八胡,一手拉着丹,红着眼,水云水云,我来啦!
李斯走到李老用后面,用手在爷爷面前晃了晃,在他耳边大声,你老糊涂了!这是丹,你孙女。
他回过头瞪辽眼,又回头从上衣襟口袋里掏出香包,从香包里捻出一张照片,颤抖着手递给丹,歪头问,记得吗?这是当年我们要毕业那年的三月三,我要去部队,你送给我的香包。你亲手织的,里面放了牡丹、芍药、沉香,好十几种香料。当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你毕业后才去找我,你找到极乐,一找找了七十年。
丹挣脱李老的手,起身去了厕所。
李老老泪纵横,双手拍着桌子怒喝,找相好的去了,丢下我七十年不管。
他哆嗦着嘴唇,颤巍巍撑着桌面起来要去追。
光与越位过来的李斯把他按住,是去厨房搞鸭肉米粉去了。
李斯端上碗用勺子去喂鸭肉米粉,李老才安静下来。
李斯向大家表示歉意,老人家有时糊涂,有时清醒,从早到晚,念着回国,念着水云,要回极乐!
我,理解,理解,叶落归根,老老嘛!
大家纷纷回应。
灯光注视着李老,洋溢出柔美的光。
夜雾钻进窗帘看热闹。
喜欢游道海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游道海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