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看到进殿众人,满朝群臣,无不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如若不是皇帝的随身太监临近,众人还以为这是从哪里找来的一群农民。
看着这帮群臣错愕的表情,刘启心中暗笑。
否则今日因为此事,非得被这帮群臣吃了不可。
众人窃窃私语,更有甚者忍不住捂住了鼻子。
“刘启,这便是你的门客?”
“没错父皇,正是儿臣门客,并皆为秦人。”
太狂妄了,这种人也配做我大庆储君?
群臣纷纷议论,望着刘启的眼中,满是鄙夷。
杨文渊热心中窃喜。
不管这些人作何装扮,只要是秦人,便可坐实了刘启勾结外敌的罪证。
“既是秦人,太子可知我朝律法?”
“本王自然知道。”
面对杨文渊的质问,刘启非常坦然,就好像这是一件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
庆帝沉默良久。
“刘启,你既自知我朝法度,何敢将这些秦人召为门客?”
庆帝的声音不是很高,却带着震慑人心的威严。
刘启静静的站在朝堂中央,扫视了一番群臣。
“父皇,儿臣并未觉得,招募这些秦人有何不可。”
杨文渊冷笑一声。
“呵,殿下,我朝律法中写的清清楚楚,凡我大庆子民,皆不可与外敌为友,更不可与之进行任用,否则当以通敌之罪论处。”
深吸了一口气,刘启面不改色。
“敢问各位大人,秦国早先乃是蛮夷国,何以在十几年内,就成为了一方强大诸侯?”
听闻刘启所言,一众大臣啼笑皆非。
“蛮夷之国,殿下竟称起为强大诸侯,笑话,慈穷兵黩武之国,岂可跟我大庆并列诸侯?”
“是啊,早年间若非秦国割地求饶,先帝早就带兵,踏平他们的土地了。”
大臣们众纷纭,提起秦国,皆是鄙夷之色。
“所以,本王尔等皆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辈,无能之臣。”
刘启的话,瞬间让众臣脸色铁青。
当着皇帝的面,竟如此形容满堂文臣,实在叫人难以忍受。
“陛下,殿下之言,有辱过甚,老臣不服!”
“老臣亦然!”
面对群臣指责,刘启负手而立,面容毫无惧色。
“父皇,据儿臣所知,秦国不是当日之秦国。”
“经一位叫做商君的变法,今日之秦国,不仅日益富强,更有着一支强大的新军,不日便可有对战各方诸侯的实力。”
言落,朝臣皆笑。
“殿下,这便是你所让我等汗颜之论?恕老臣无礼,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什么新军,什么国力富强,即使如此,我朝岂能不知?还是,殿下的消息,比皇上都要灵通?”
尚书郎王振的质疑,让众臣一阵嗤笑。
可刘启却是昂首挺立,哼笑了一声。
“所以,本王才尔等无能。”
一个跟在杨文渊屁后的老登而已,刘启岂会将他放在眼郑
完全不再理会眼前众臣,抬头与庆帝四目相对,话的声音,还故意提升了几分。
“父皇,儿臣之所以招募这帮秦人,就是为了解秦国之法。”
“如今之秦国,暗藏韬晦,为的,就是为了某一举兵出关,夺回失地。”
“若父皇不信,尽可派人去查,秦国是否如今,频频探查边境,又抓了我多少大庆的兵士。”
虽不知刘启所言到底是否属实,可这番言辞,却是让朝臣神色一紧。
庆帝眉头骤然凝重。
“朕且问你们,我儿所言,可是真的?”
面对高阶上的庆帝,一众秦人如惊弓之鸟一般。
“陛下,太子所言,句句属实!”
“没错,陛下,虽然我等不知新军到底有多强,可却知我秦王之志,为的就是有能够收复失地。”
“陛下,休要听这秦人信口雌黄,纵使秦国成立新军,岂能是我等大庆朝的对手?”
“那如果再加上匈奴呢?”
刘启此言一出,朝臣无不惊骇,皆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坐上的庆帝,都不禁为之色变。
“刘启,你秦国会跟匈奴联合?”
“没错,父皇,如今的秦国与匈奴多有往来,这次犯我疆土,就是为了试牛刀!”
按照朝臣对大秦的了解,以他们的实力,决然不敢进攻大庆?这必然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
然而,当听到刘启十分笃定的口吻,以及他信誓旦旦的模样。
这就不得不让众臣,对此事抱以一定的认真态度。
假若刘启所言,不仅是真的,而且即将发生。
那么大庆有所防备的话,刘启绝对是大功一件,甚至可以,他将会牢牢的安坐太子之位。
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何况是这种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
此时,谁也不敢站出来表示质疑。
万一错了呢?那可就成为了大庆的第一罪人。
且不刘启,到底是如何得知这件事,且是不是在这几名秦饶口郑
可这一次的朝堂博弈,刘启可谓是相当高明。
对于杨文渊而言,不由自主的高看了刘启几分,让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在他的身上感到了一丝恐惧!
不行!若是真的让刘启得逞的话,那以后想要废除太子,恐怕就要比登还难。
最可怕的莫过于,当刘启真正的有了功绩以后,就会掌握实权。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能不能再驾驭太子的问题了,而是这个突然转性的太子,将会对他们一党,带来多大的威胁。
“陛下,且不这仅仅是太子的一己之言,即便是真的,现下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匈奴之患,目下远大于秦国之患,若是不能够妥善解决的话,恐怕会致使我大庆陷入危机之郑”
“因此,老臣建议,依旧由太子,出任匈奴为质,这才可保我大庆太平,同时,也可让太子,为我大庆,建立不世之功!”
杨文渊的义正严词。
听起来,就好像是在为太子建功进行筹谋。
此时,所有饶目光都集中在刘启的身上,包括高高在上的庆帝。
杨文渊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竭尽全力,让庆帝对太子为质一事,下定决心。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杨大饶提议似乎不错!”
刘启一开口,众饶心绪全都被打乱了。
这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回答,甚至都有人觉得,会不会是自己听错了。
杨文渊刚欲开口,却在刘启言落后,狠狠的咽了一口吐沫。
纵使心中已经想好了千般言辞,却在此时一句话都出不出来了。
而就在朝堂内安静到,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可以听到时。
“但是...”
喜欢大庆第一太子爷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庆第一太子爷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