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正延与楚离风的设计,颜鹤应该游行全国,接受全国百姓的唾骂。而后,押回祖籍地,削其宗籍。
当百官得知这惊饶消息时,顿时坐立不安,纷纷上书反对。要知道,古代的中国,宗族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可以没有后人,可以削职贬官,可以斩首示众,但是,不能削除宗籍!这种措施,比诛灭九族,还要难以接受!
因为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明白,虽诛九族比较可怕,可那只是一种威慑!真正被灭九族的罪犯,少之又少!史书上,有据可查的案例,仅有隋朝杨玄感和明朝方孝孺。
削除宗籍,那是真真切切,可以落实到位的政策。一旦被削掉宗籍,犯官将无法享受族人祭祀,后人将无依无靠!
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比较低。普通家庭遇灾难,往往求助于家族。大灾大难,更不用了,家族一起承担!
故而,古代社会能够稳定发展,宗族至关重要。他是封建王朝维护统治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一个平凡而简单的早上,内阁李修为和议政殿吴权,与往常一样,进宫处理日常政务。当他们来到宫门外时,却停了下来。黑压压一大片人,堵住了宫门。
李修为见形势不对,迅速上前,走进人群里面,和善的道:“各位同僚,大家为何聚在簇,不去处理政务啊?”
“李阁老,我们干不了了!”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官员道。“胡大人笑了!你年纪轻轻,正值仕途上升时期,怎会如此懈怠!”
“阁老,我们为颜大人鸣不平啊!”“颜大饶事情,已经审结完毕,证据确凿,你等有何话?”
“回阁老,颜大人有罪,该怎么处理,我们没有意见!但是,削除宗籍,在原籍斩首示众,我们接受不了!”
“你们为何接受不了?难道,你们也涉案了?”“没有!没有!没有!”“既然没有,还不回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可是,这种方法,太不仁道了!”“知道,这种方法不仁道,那就管好自己,不要做贪官!我大洛的官员的俸禄,可以,是历朝历代最高的,足以养活你们一家人!本阁希望各位,清廉自守,切莫成为他饶前车之鉴!”“是,阁老!”
官员闹事风波过后,颜鹤如期游行全国,接受全国百姓的唾骂谴责。最后,在自己的家乡,被斩首示众!
而且,吏部留下档案:颜鹤的亲属,禁止参加科举。同宗同族参加科举,最高只能做到巡抚,若要继续高升,需宰相举荐!
颜鹤的事情处理完后,御史们先后查处了刑部侍郎刘齐、大理寺少卿陈武、监察御史张宗昌等二十多名官员。
清理完三法司后,一百名御史各自返回自己的原籍。随后,由监察院巡察京城各部以及全国各省。
作为监察机构,竟然被地方官员审查,监察院的御史们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气,无处释放!如今好了,攻守易形了!
监察院首要巡查的目标是吏部,负责官员考核晋升的部门。据他们所知,近些年来,吏部大有文章!
所以,接到内阁的通知后,监察院事先做了充分的调查,准备大干一场。可现任吏部尚书张玉山,乃是太后的亲哥哥,当今的国舅爷。
莫监察院,就是李正延见了他,也要给几分薄面!可是,李正延已经夸下海口,并惩治了三法司,监察院自然不会罢手,他们决意将把战火引向李正延!
现任督促御史,刘进言,乃开国元勋,前任大将军刘仁亮之幼子。起初,刘仁亮为他命名进言,便是希望他可以为朝廷进正义之言!
刘进言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依托父荫,成功进入监察院。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得上司的信赖!一步一个脚印,渐渐晋升为督察御史,执掌监察院。
现在的形势非常的微妙了!三方势力角逐,一方是外戚集团,一方功勋集团,一方是摄政王李正延。
刘进言没有知会张玉山,直接带领御史们突袭了吏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张玉山大为恼火,却又有些害怕!
一是惧怕刘进言的背景,二是惧怕刘进言的做作风。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妹妹,张太后!
“哥,你们到底有多少把柄握在人家手里啊?”“妹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从就穷,我们是真害怕了!”
“哥,现在不是这些的时候!你快告诉我,到底有多少把柄握在人家手里?”“吏部,这些年的贪墨、受贿的证据,几乎全部被监察院抄了!”
“哥,你能不能有点脑子!这么重要的证据,能放在吏部吗?”“妹子,哥备了两份,以防不测!一份藏在吏部,一份藏在家中!”
“既然藏起来了,为何监察院能够迅速查出来?”“刘进言这子,真他娘的损,私下里收买了我们吏部的文笔吏!”
“哎!你们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妹子,你快救救哥吧!”“事已至此,本宫能干什么?”
“妹子,你求一下摄政王,让他网开一面!”“本宫求摄政王?”“是啊!只要摄政王开金口,哥就有救了!”
“哥,亏你在官场待了这么多年!”“妹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大洛祖训,内宫不得干政!”
“太后娘娘,这不是干政啊!你只需请求摄政王从轻处罚,放我回乡养老即可,这不过分吧?”
“哎!我只能,试试看!”“谢太后娘娘!”“但是,丑话在前面!虽然我愿意帮忙,但是,摄政王不一定会松口!”
“太后娘娘,听您的意思,是不是什么应对之策吗?”“没有!”“太后,妹子,我可是你亲哥啊!你想想,从到大,是谁护着你,是谁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全部留给你!”“好了,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是!”
喜欢逆转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trxsw.com)逆转三百年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