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这段掌故,看看有些宕机的常闲同学,牟端明指着前院道:“你肯定看到陵里挂的那幅仿倪云林的《林泉图》,平心而论,你觉得做的怎么样?“
牟端明一边话,一边出去,用挑竿将画取下,把它摊在桌子上,递过一柄放大镜,招呼常闲去看。
这是立轴装裱的水墨纸本,画卷上云雾缭绕,山树浑然一体,一泉飞泻,颇有意境。林泉隐士是国画里的一个大众主题,许多人都画过。
这幅画画得很好,但常闲对画懂得不多,对倪云林的笔法特点更是一窍不通,注意的只是一些技术细节,比如,画心上下两赌锦缎颜色很新,明是新近装裱的,而画心本身的颜色却淡淡泛黄,有如秋叶,历经年头可真是不短。
“我对古画没有多少研究,也不出个所以然。不过客观来,这样的东西要是用心的包装一下,设计一番,是有可能让人吃药的。”
“别的东西我们不,只做旧。”
牟端明掀起一角,用手指捻动:“你看看纸黄。”
常闲低头看过去,发现纸黄分布得很均匀,而且枯透纹理。
“没走心的赝品,纸黄是用烟熏或者茶垢咬出来的,深浅不一,泛黄线和纸面纹理走向往往不一致。而且这种黄浮于表面,一蹭就掉。你蹭一下试试。“
常闲伸过指头去,蹭了蹭,居然没有掉色。
“厉害!做旧做得不错。“
“这个看着玄乎,起来简单。“牟端明脸上又露出一缕讥讽,伸出右手,探出三根手指道:“一两栀子、一包红茶、十个橡子!“
“一两栀子、一包红茶、十个橡子?这是啥?”
中医药方还是什么饮品配方?常闲这下真是迷糊了。
“栀子水焦黄,茶水深红,橡子壳煮出来的水是赭黄。有这三种颜色配兑,就能调出想要的旧色和香灰色了。
除此之外,医院有一种灯,用来消毒的紫外线灯,这灯照二十四时,刚刚好一百年。
为什么呢,纸张在一百年也就刚好吸收这么多的紫外线。用这个水再加上紫外线照射脆化,那真是衣无缝,比单用茶垢效果好多了。
这玩意就是一壶凉茶的成本,卖出去是多少钱?一万倍?十万倍?”
“资本为了30%的利润,就敢于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敢于践踏一切律法。古董的利润是多少?华尔街怕是都没有这样的暴利吧?“
等常闲脸色恢复平静,似乎已经完全消化,牟端明继续道:“二是要搞清楚定位。
以你带来的这幅字为例,五点钟这幅字放在袁寒云的书房,那就是艺术品,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艺术造诣。
五点过一分放在我的店里,那就是商品,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值多少钱,有多少利润。前者的是物件本身的价值,后者的是物件带来的价格。
价值是恒定的,价格却是多方面的。袁寒云的字的价值永远也不可能比我们津门的大家华世奎先生高,但是现在的价格却高于华先生,以后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常闲沉吟道:“字以人传。袁寒云有袁世凯的公子、民国四公子、青帮帮主众多光环加身,在民国绝对是一号人物。价位自然就多了很多不属于艺术造诣的加成。“
“不错,听南师学弟书法颇有造诣,当知书法史上有两种大家,一类是字以人传,比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等;还有一类人以字传,比如米芾、赵孟頫、王铎等等,字以人传者近乎道,人以字传者长于技,格调高下立牛“
牟端明例数先贤:“袁寒云在书房修习的时候是艺术家,一旦挂单到荣宝斋,就是为商品服务的工人。
干这行最难的门槛,就是如何跨过艺术的门槛,家国情怀的门槛,成为一个经营艺术品的商人,得不好听,就是古董贩子,古董不重要,重要的是贩子。“
他的话越来越直白:“商人最重要的是明察市场,洞灼价格,去年市场流行玩邮票,咱就去寻摸猴票、一片红、蓝军邮、黑题词;今年市场流行玩核桃,咱就去捣鼓狮子头;明年市场流行碧玺,马上就买票去凉山和保山。“
“书画是收藏的大类,我们津门有位樊大师,艺术造诣不知道怎么,但他的东西贵,咱就到他家门口等着翻废纸篓,厚着脸皮收。白蕉的字画沪上一绝,百年来翘大拇哥,价格就是严重低估,水准哪怕是比樊大师高出一座盘山去,那咱入手就要心再心。”
“我现在在屯唐伯虎,不是因为他唐伯虎大名鼎鼎,他的东西几年前也就几万十几万块钱,现在起来了,去年瀚海一个扇面拍出了二十八万,态势非常猛,我估计眼吧前就得奔百万。
咱的定位要清楚,咱是干这个买卖,做这个营生,吃的是这口饭,不是文史馆的,也不是博物馆的,他们的研究是学术是事业,咱的研究是手段,赚钱的手段。“
常闲也不多话,手捧茶盏,若有所思。
“咱们津门有八大家,知道吧?津卫,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华。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益照临家长源杨。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
牟端明哼哼着调,又往茶壶里续水,不待常闲回答:“就白楼过去那人民公园,曾经就是李善人家的私家花园,那时节叫'荣园’……“
“这个知道,那时候进去看里面的白虎,门票只要两块钱。“
“当年李家的家产有多大?多厚?没人能清。反正人家是津门出名的富豪,倒腾盐发家,有钱做官,几代人还全好古玩。
庚子事变时,老爷子和太太逃难死在外边。大少爷一直在沪海做生意,有家有业。家里的东西就全落在二少爷身上。李家二少爷没能耐,就卖着吃,打白脸吃到满脸胡茬,居然还没影坐吃山空”。人,李家的家产够吃三辈子。“
喜欢收藏纪元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收藏纪元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