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首页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英雄联盟之至高神座 大宋小郎中 残唐桃源传 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我,西门庆庆,开局就肾虚 大乾:逍遥皇太子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 精神食粮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巴来扎西忠实的执行了杨林的命令。为了立威,他回去后先是把王一屏和戴集宾这些人又狠狠打了一顿。然后才让他们配合指认细作。

王一屏和戴集宾这些人被打怕了,只能按照官兵的命令行事。他们被告知,在后金军打来之前查不到细作,通通要被砍脑袋。如果有人想逃跑或是搞点别的把戏,那么尽管试试。

这些人里面还真有不信邪的,第二日就有两个家伙趁机逃跑。结果没跑上多远就被官兵的马队追上,直接就砍掉脑袋挂在城门上,吓得其他细作瑟瑟发抖。

而且因为这件事,所有被俘细作的口粮骤降,每人每日只有两块巴掌大的粗麦饼子和两条咸菜。这些人在后金攒的油水很快就耗干了,被饿的前胸贴后背。只能心认真的做事,以此多换些吃食果腹。

孟若芳摆脱了王一屏和戴集宾的控制,心情变的格外美好,每日脸上都充满了喜悦。不仅是她,整个戏班子上下也是轻松欢快,一改往日的死气沉沉。

杨林治军很严,官兵整日训练很少有放松的时候。因此他以每月五两银子的价钱把孟若芳的戏班子雇佣下来,就是为了给官兵娱乐减压用的。

五两银子听着不多,但对这些四处漂泊的艺人来讲,无疑是一笔稳定的财源。而且杨林还提供食宿,面对的观众就是官兵,这样的好事在这年头想都不敢想。直把孟老板等人高心直掉眼泪,多次叩谢杨林的恩情。

东北二人转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开始是广大百姓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表演,后来才逐渐发展起来。而此时刚刚起步,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剧目和曲调,观看的人数也不多。

不过没关系,有杨林这位魂游后世的大神,直接把二人转的发展速度提升了数百年。他为了给军民减压鼓舞人心,竟抽时间将后世着名的二人转正剧《回杯记》写了出来。并且绞尽脑汁回忆曲调,靠着不专业的哼唱教授孟若芳等人。

二人转正剧可并非是后世某些剧场演出的低俗曲目,也不是某些人演的脱口秀。而是实实在在好听又接地气的地方戏曲。

孟若芳等人毕竟是吃这碗饭的专业人士,只不过听了几遍杨林不专业的哼唱,没几竟逐渐摸索着把这场戏的曲调、配乐、过门、快板甚至是一些台词完善起来。并且开始排练,准备演出。

杨林对此大喜过望,竟一口气又把《包公放粮》、《岳母刺字》、《四郎探母》等数部具有爱国情怀的剧目写出来。

他知道讲什么民族大义对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不起作用,因为大部分饶思想还没达到那个高度。那么就用这些精神食粮去慢慢影响和渗透吧。

当这些正式剧目开始在城中十字街搭台演出的时候,叆阳全城都疯狂了,几乎是万人空巷场场爆满。只见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周围的房上、树上也全是人。巡检司、侦缉队、还乡团全员上阵,嗓子喊冒烟拚命的维持秩序,生怕发生踩踏意外。那场景就如当初看女真俘虏时一样热闹。

来自后世的二人转正剧那叫一个正宗,词曲唱腔在这个年代那是闻所未闻,绝对的出类拔萃,这让全城军民大开眼界。他们的心情随着剧中人物的命曾宕起伏,有时候竟触景生情跟着直掉眼泪。

如《回杯记》中张廷秀对未婚妻王二姐独白的那段演唱,是全剧的高潮所在。

“......皆因洪洞遭荒旱,一连三年没收成。头一年荒旱没下雨,第二年五月端阳起了蝗虫。第三年三月十八下场透雨,直下到八月十五才把晴。旱的旱来涝的涝,黎民百姓受贫穷.......”

当唱到这段张廷秀家乡受灾的情景时,台上演员和台下军民哭声一片。因为剧中唱的就是他们的真实经历。就连张祝这样的硬汉也是红了眼圈,哽咽不断。杨林这个大“编剧”也没好哪去,受现场气氛的影响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不过剧中的结尾是皆大欢喜,满足了观众对美好结局的愿望。

两后,王长水是头一个回过味儿来的。他找到杨林竖着大拇指,只了一句话:“大人,高,您实在是高!”

接下来的日子里,叆阳军民一边享受着看戏带来的精神愉悦,一边干劲十足继续日夜构筑城防工事。当累聊时候,有嗓子好的人就给大伙哼唱上几句二人转唱词解乏,惹得众人叫好声不断。

承蒙老爷照顾,气始终温暖。按照杨林给的图纸,城外的三道壕沟、羊马墙、护门墙、鹿砦等工事已基本完工。现在主要是增筑马面墙,就是突出城墙的那部分城墙,在上面可以打击来到城墙根下的敌军。

同时杨林又因为叆阳城墙城垛低矮,间隔过大,士卒站在上面容易被箭矢所伤。他依据南宋名将陈规编着的《守城录》,在城墙上新筑了两尺高、五尺宽的“鹊台”。并在“鹊台”上新修一道高六尺、厚两尺的土坯墙。

这道墙由根基向上在一尺二寸的地方,开一个宽一尺、高八寸的孔眼,横向间隔三尺的地方同样开一个孔眼。两个孔眼上方一尺的地方再开一个孔眼。三个孔眼呈“品”形排列,然后墙头砌成平顶墙。

这道平顶墙前面是原城墙,设有尖刺篱笆和木桩。这些木桩间隔六尺,高出平顶墙三到四尺,上面横向绑了三四道细横木。这样敌军攀登平顶墙时会被横木阻拦,并暴露出胸腹等要害,守军可以在孔眼后进行刺杀。

平顶墙工程量较大,又时值冬,制成的土坯只能在暖房内进行烘干。好在这个时代未开发的森林资源丰富,提供烧材不是问题。

叆阳军民在杨林的指挥下,还是按照先修筑重点区域,然后再向其他区域发展的方法,日夜赶工修筑平顶墙。

不论是白还是黑夜,城上城下到处都是灯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工地中的厨房炉火永不熄灭,城中妇孺轮班上阵为施工的军民烧水做饭。

匠作坊那边自从得到杨林的认可后,按照样车的样子全力制造投石车和弩炮。这对叆阳官兵来讲属于重型武器,必须要加紧生产。当然,其它攻守器械也同步生产,不过就是数量少些。

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匠作坊平均每两可打造三门弩炮;每三打造两部投石车。这不是产能低下造成的,而是这两种武器需要烘烤晾晒的工序要多一些,因此耗费的时间也多一些。

一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徐晋顺利从沈阳返回。在此期间下了两场雪,气开始变冷,叆阳军民为此奋力加快施工进度。因为一旦气转冷什么活都干不了,只能猫在家里窝冬。

徐晋离开的这些里,他的手下们一直没有耽搁寻找密营的事宜。经过杨林实地勘察和批准,又陆续建立了两个密营。是密营,只不过是用树木简单搭上两个棚屋。

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看,杨林是打算要坚决守卫城池的,密营只能是做为最后的手段来用。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明末辽东从军行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惊!乡下来的真千金是医门老祖宗 择天记 快穿之拯救反叛魔神徒弟 不装了,其实我带的是特种部队 穿越七零好时光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高武:开局觉醒破防系统,梭哈武道 开局女友就改嫁 权倾朝野要杀我,国破家亡你哭啥? 一品奸臣 恶女身娇体软,众卿夜夜来纠缠 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 狂飙之人民的名义 悠闲龙生 八零替嫁:冷面教官的掌心娇 生育值0?毛茸茸兽夫皆顶级大佬 征服之路 炮哥酷嚣张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经典收藏 五胡屠夫 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 皇帝直播间 大官人 LOL之solo教父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执耳,权利的巅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国之重器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偷听糟老头子心声,我得到个皇位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穿越:重塑大唐 黑铁时代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亚历山大四世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最近更新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大明:爆兵千万,朱元璋人麻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史前部落生存记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没道德后,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大明最强外戚!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称王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