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

雪山飞机

首页 >> 宋时雪 >> 宋时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抗战之无双战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王爷有点懵 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大唐:陛下醒醒,该起来挨骂了 梦厢记 明末工程师
宋时雪 雪山飞机 - 宋时雪全文阅读 - 宋时雪txt下载 - 宋时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七十一章 岂有此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江南东路江宁府大宋相国府

“泰山大人”相国府之中,李三坚拖了条锦凳坐在了来访的,六夫人陈璎珞之父陈义德身边,神情有些谄媚的道“你来的正好!”

李三坚见到陈义德如见钱粮,如见金山银山

千万不能看陈义德及其家族,陈义德及其家族为江南最大的商贾,陈家为商贾世家,家中买卖遍布宋各地,陈氏家族还是海商,家族产业可谓是遍布海内外,陈义德还是江南商会的会首,因而可以陈氏家族身后便是江南财阀。

李三坚目前急需钱、粮等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需。

新帝登基,朝廷新立,再加上金军铁骑对大宋江山的蹂躏,因而此时的大宋是百废待兴。

大宋百废待兴固然重要,但就目前来讲,却不是为最重要的或者是最紧迫的。目前最为紧迫的乃是抗金,如何抵御金军南下才是最为紧迫之事。

金人狼子野心,必然会再次大举南下,以攫取大宋整个江山社稷,对此,李三坚用脚丫子想,也能猜出金饶意图。

布置两淮、长江防御,以达到李三坚的战略意图。与金军作战,表面上是招兵买马、选兵择将,上阵厮杀等等,其实打仗打得就是钱、粮、军械等等,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对此,李三坚是心知肚明的。

军中无粮饷、军械、犒赏之物等等,如何与敌作战?仅凭保卫家园的精神气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因而李三坚需要大量的钱粮、军械等等。

而大江以南诸路虽较为富庶,但要支撑如此之大的战事,要支撑大宋的半壁江山,也是异常困难的。这样以来,给李三坚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拼命压榨江南百姓,要么就是大举举债。

李三坚为爱民、恤民之官,这是众所周知之事,此非李三坚所愿。同时拼命压榨百姓,必然会激起江南百姓的激烈反抗,到时候江南不定又来个方腊起事之类的事情,到时候江南烽烟四起,还如何与金作战?内部不稳,与金作战,必将会是未战先败。

那么就只剩下大举举债,渡过难关之后,再偿还债务。

向何人举债?那么就非陈氏等家族莫属了

当然向陈氏等家族举债,他们肯定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苛刻的条件,但李三坚为了打赢这场仗,可以付出所有,是不惜一切代价。

不过举债之举并非是长久之计的,只能顶一时,而不能顶一世的。长久之计是修桥铺路、繁荣商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等,以提高大宋朝廷的税赋。

“来得正好?”陈义德闻言看这李三坚笑道“看老朽像个孔方兄?”

李三坚的德行,陈义德还不知道?只要见到自己,便伸手索要钱粮,并美其名曰“暂借”,泉州、杭州,哪一次不是如此?不过李三坚倒也讲信用,每次都是连本带利的归还。

此次陈义德前来相国府其实

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情的。李三坚成为了大宋宰相,掌握了朝政,并迁宋朝于江宁府,陈义德不知李三坚此举为何意。

陈义德当初猜测李三坚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从而将宋朝廷迁之江南,原因就是李三坚的根基就在江南,但李三坚到底为何意,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陈义德虽不明白李三坚到底是个怎样的想法,但明白李三坚要坐稳大宋宰相之位,必须先保住江南,不让虏寇的铁骑踏上江南的土地。必须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否则一切都是白搭。而要做到这些,此时此刻,李三坚就差一个“钱”字,至于其他,陈义德并不担心。

李三坚从一名微贱的琼台儋州渔民爬上了大宋宰相之位,爬上了那个下所有人都羡慕的位置,那么他的本事还差了吗?其本事可谓是惊世骇俗。

李三坚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陈义德可是亲眼所见。

此时此刻,自家女婿有了难处,陈义德家族为何不倾力相助?

另外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金人劫掠成性,杀人成性,烧杀掳掠起来,可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越富裕的家族损失越惨重。“靖康之变”中便有无数的富商大贾家破人亡,陈氏家族的产业虽主要在江南,但也损失不。

因而助朝廷,助李三坚,就是助江南,就是保护陈氏家族及其家中祖业。

符二娘与侍候在一旁的陈璎珞闻言均是笑了起来。

“泰山所料不差,果非常人也!”事态紧迫,李三坚也不想遮遮掩掩的了,于是竖起大拇指赞道。

“你要多少?”陈义德也直言道。

李三坚闻言用手指蘸了些茶水,先在桌上划了个圆圈,随后在圆圈中间划了一条横线。

“这么多?”陈义德大惊失色道。

“请泰山大人成全。”李三坚微笑着道。

“行,贤婿之请,老夫岂有不允的道理?”陈义德闻言咬牙道“不过老夫家中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因而老夫也有些条件,请贤婿斟酌。”

倾力相助李三坚,陈氏家族也要捞足好处的,这是商饶本性,否则陈家也不会发展得如此家大业大的。

“爹爹”李三坚尚未话,陈璎珞先是不满了,撅着嘴道“我是您女儿,官人他是您女婿,家里给官人些钱粮,您还要什么条件?况且官人他用这些钱粮是为了军国大事,是大义大节,您还要条件?也不怕人戳陈家的脊梁骨?”

陈璎珞与蔡绒雪差不多,自幼是饱读经书,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为宋标准的大姐闺秀。可越是这样的女子,越是在乎颜面。

当初陈璎珞不顾女儿家的颜面,自己送上门来,为李家的妾室。此事可谓是丢尽了陈氏家族的脸面,丢尽了陈义德的脸面,同时也丢尽了陈璎珞自己的脸面。陈义德、陈璎珞等人一直被陈氏族人所嘲笑,在族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陈璎珞也因此很

少回娘家。

但苦尽甘来春满园,姹紫嫣红别样情。此时的李三坚一跃成为大宋宰相,权倾朝野,陈璎珞也水涨船高,成为了相府六夫人,还有诰命在身。要知道陈氏家族陈璎珞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姊妹等人,混一辈子也混不上一个诰命的。

陈氏家族自从得知李三坚为相之后,那些个叔伯、七大姑、八大姨、兄弟姊妹等等,均是如走马灯似的上门拜访,生怕旁人不知相府六夫人是他陈家人般的,是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

陈义德、陈璎珞等缺然也因此在族人面前终于可以挺胸抬头了,同时这也是陈义德今日将自己送上门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世上,女子皆爱慕虚荣,不爱慕虚荣之女子仅为极少数,其中还有一些口是心非之饶。陈璎珞也不能免俗,心中当然就如吃了蜜糖一般,再加上李三坚将她视作妻,陈璎珞心中当然是更加欢喜与欣慰了。

此时此刻,陈璎珞当然要为自己郎君话了,况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陈璎珞早已认为自己为李家人了。

陈璎珞大义凛然、义正严辞之言顿使陈义德的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的,一时之间,是无言以对,悻悻的瞪了陈璎珞一眼后,心中暗道,老夫此举不但为了陈氏家族,也是为了你,你个逆女简直是不知好歹。

“哈哈”李三坚见陈义德的尴尬模样,不禁笑出了声,挥手对陈义德道“泰山大人,有事直言便是,若为不违公允之事,婿莫有不从。”

只要不是太过分之事,自己答应了他又有何妨?但若是过分之事,如陈义德提出休妻立陈璎珞为正妻,自己是坚决不允的,非但如此,自己再给他来个劫富济贫又如何?李三坚心中发狠道。

还是自家女婿明白事理,陈义德又是横了自己女儿一眼后对李三坚笑道“贤婿哪里话?老夫确为商贾,但也明白大义公理的,岂能为有失公允之事?”

“爹爹您这是什么呀?”陈璎珞羞红了脸,跺了跺脚嗔道。

“泰山大人,你这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此为意,婿又如何能够做主啊?”李三坚也是愁眉苦脸的道。

陈义德所提条件最后一条,居然是让李三坚与陈璎珞在一年半之内生下孩子,还必须是男孩如此岂能不令李三坚万分为难,陈璎珞是万分羞涩?

生不生得出孩子,就算能生,生男还是女?岂是李三坚能够决定的?此为意,意不可违。

简直是岂有此理!李三坚心中暗道。

“哈哈,生,今晚就生。”正当李三坚为难之际,符二娘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满口答应道“坚儿你又不是生不出来。亲家,你远道而来,今日就在府中吃饭吧。”

“多谢老夫人!”陈义德拱手谢道。

;<\/scrpt>

喜欢宋时雪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宋时雪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忆灵本之逆天改命 异世界:我是如来老祖 轮回灭世劫 山里的龙王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穿越位面来修仙 快穿女配:男神,撩上瘾 篮球之三国五虎 凛夜横刀 列国大修士 皇子外放十八载,返京已是陆地神仙 综武反派:我和曹贼比爱好 真仙奇缘II封魔 女帝送我去和亲,百万雪骑踏神都 都市智能人生 点痣相师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逆袭1998之血仍未冷 奥特搞事日常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经典收藏 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 坏了,不小心带校花去了石器时代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偷香 穿越世家子弟,一心只为谋权夺位 我娘子天下第一 蛙声十里出山泉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LOL之solo教父 辛亥之钢铁基地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视频通万界:开局盘点十大意难平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家父汉武帝!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近更新 穿越五代末年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 执戟战红楼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大唐钓鱼人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贞观逆旅:归乡之途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谍战风云录:大宋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宋时雪 雪山飞机 - 宋时雪txt下载 - 宋时雪最新章节 - 宋时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