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作战的将军们当然喜欢战利品,士兵又何尝不喜欢呢?
更何况有斩首记功的制度,这一路上依仗着运输车辆和火器,秦军斩首无数,而伤亡很少。每一个士兵都积累了厚厚的军功册。眼看着战斗越多,军功就越多。
伤亡总是有的,但是骑马也会摔死、游泳也会摔死、在田间割麦子出了伤口也会感染而死。不见得就比在远征的路上伤亡更,而在军中伤亡,又有丰厚的抚恤。
反正是一种生活,士兵们已经习惯了长途跋涉,谁也不想早早结束战争。
所以蒙恬的大军并不会在大宛就停下来,只派了一个不大的队伍,押送着上千匹大宛马,回到长安。
神骏的大宛马在长安引起了轰动。最好的一部分当然是要进贡给皇帝陛下的,朝中勋贵也纷纷向太仆令索要骏马。太仆不胜其烦。
太仆有自己的看法。这种身材高大、神骏非常的骏马,应该在大秦生根落户广为繁养,怎么能随便就分给勋贵。太仆制定了“大宛马杂交扩繁计划”上交皇帝。是以大宛马种公马为父本,以河曲马母马为母本,一年可繁育数千匹马驹,定能令大宛马血统在大秦广为流传。
这个计划书写的极为详尽细致,经由朝堂讨论,包括计相赵杏儿、右相张苍等一干朝中大佬都被这份计划打动,就批准了这份报告。九百多匹骏马中,遴选出最雄壮的公马,交给了太仆。
但是有一个人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质疑。
这是巩邑的养猪专家熊远。
熊远从熟悉朝廷政务的同学手中看到这份计划书,急得不得了,连夜从楚地的养殖场骑马奔往巩邑,日夜兼程,到了张诚的办公楼前已经不成样子,就只是嘶哑着嗓子对门卫大叫:楚中养殖基地养猪专家熊远求见老师张诚校长!
一头就栽倒霖上。
门卫急急忙忙给熊远做人工呼吸,灌白糖水、脸上泼凉水,张诚和李灵也从楼上的办公区赶下来,看这个长途奔波不成样子的老学员。
张诚一度以为楚中出了什么大事儿,或者是熊远的养殖场出现大瘟疫,熊远才这么急,千里奔波从楚地赶往巩邑。
很长一段时间,熊远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楚中繁育,寻找适合楚地的优质猪品种。如果不是出了大事,熊远是不会千里奔波来巩邑寻张诚的。
一群人一顿捣鼓,才算把熊远弄醒,熊远看着面前的张诚,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个大男人哭的这么凄切,让人动容。
“别急别急,出什么大事儿了,凡事都好商量。”张诚,“是楚中出大事了还是你的猪场出瘟疫了?”
“长安!校长!长安出大事了,校长你一定要制止他们!”熊远哭声根本没止住,一脸焦急,看上去真是忧虑极了。
给张诚和李灵都吓一跳。长安出大事?有人敢颠覆政权吗?赵杏儿没事吧?扶苏没事吧?张苍没事吧?韩信没事吧?韩信能有什么事?不是韩信干了啥吧?韩信是楚王,你熊远也是楚人,操,韩信这个二五仔!
“请校长务必阻止太仆!”熊远大喊。
太仆?养马的官?赶车的?操,夏侯婴赵高之流,那能是什么好东西?啥?太仆出了什么事?
只要不是韩信出事,武事就没问题。只要不是赵杏儿出事儿,长安翻了张诚也不在乎,只要不是扶苏出了事儿,那下就没大事儿!
张诚总算是略定下心来,示意了一下众人把熊远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要仔细听听是什么情况。
“太仆要以马与凡马杂交,这大悖自然之道,必将贻害后世!”熊远,然后开始解释太仆的那份计划。
对这份计划,张诚并没有注意过。大宛马下闻名,两千年后的张诚也是知道的,不过张诚自己对骏马并没有嗜好,所以也根本没有关注这次蒙恬进贡的事情,也没有如长安的勋贵一样,去找太仆索要名马。
对太仆后面的这份计划书,张诚也并没有关注。
李灵已经去取了这份邸报回来,递给张诚。李灵差不多是下最好的助理,放在巩邑确实帮助张诚良多。
“这个方案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啊……熊远,这和你的理论不是很相似?”
“学生的理论?”
“我记得你过,要扩大种群,只需要少数公兽和大量母兽繁育就行了。当初任威和你请教确山猪的时候,我记得你过这样的话:确山公猪和关中的母猪杂交,能最快速扩大种群规模,保留种猪的特征。太仆这个思路,和你的确山猪扩繁,不是一个道理?”
“不是的呀,校长!猪和马不是一回事,马更不能这样做!这就把马毁了啊!”
“猪和马有什么不一样?”张诚不解。
“猪我们只不过要用来吃肉,所以学生追求的是骨架粗大、长肉潜力更大的猪,无论怎么杂交,只要能保持这个骨架和长肉的能力,就是好猪。但马是用来奔跑的,可不是用来长肉的,光有个身高有个球用?!!马本身就神骏非常,是大宛的牧民无数世代精选培育而成,用来配本地的土马,只怕不会不能延续马的神骏,只怕后代的马都跟这些土马一样短粗迟钝!”熊远。
“还有此事?”张诚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个法。
“就好比张校长和赵教授都是世间绝顶聪明之士,生下公子必然聪明非凡。但如果张校长和乡间那等痴傻妇人结合,生下的孩子不但不能继承校长的聪明,还会沾染那妇饶愚蠢……”
“你住嘴!”李灵大怒,还能这么打比方吗?
“孩子聪明与否,还要看后教育……”张诚。
“但是先就带上愚蠢的母系遗传,再好教育也是白扯!”熊远兀自喋喋不休。
张诚已经开始思考了,熊远又补了一句:“我大秦人为何身高远远超过燕赵楚越,就是因为商君下令,男女皆六尺以上可婚配,父母的身材都高,后面一代一代都高。民谚有云: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以身材禀赋都远逊的河曲马做母本,几代之后,只怕就一点马的影子都没有了!”
一个遗传学的问题!
虽然熊远的这些也不一定有道理,但是在种群选拔上确实应该心。熊远的顾虑是对的,至少应该让朝中诸人知道这个道理。
“你去洗一洗,换身衣服,明早随我乘飞机去长安,李灵一起,要造造势!还有,什么乡间愚妇的话,不可再讲!”张诚叮嘱,又看了一眼李灵。
李灵瞬间明白,点点头掩嘴而笑。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