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季九宁姐弟三人刚吃完饭,秦老二赶着驴车来了。
“九宁,听我娘,你还给翠萍留了一个?”
“是的二叔,没有翠萍姨,我哪能认识大家啊,所以这个是我送给翠萍姨的。你们家里人多,挑几个大的吧。”
其实也都差不了多少,等秦老二挨个把火炉搬上车,季九宁也给他装好了木炭,满满两袋子。
“二叔,这木炭你们先用着,没了再来拿。”
“嗳,成,那这木炭卖的话得多少钱一斤?”
“十文一斤,不过二叔这两袋是送的。”
秦老二点点头:“成,这份情二叔记着了,明儿妞妞满月,你和弟弟们记得来吃席啊。”
“好嘞,二叔慢走。”
挥挥手,送走秦老二。
此时色已晚,季九宁却架了火把,拿起自制的铁铲开始挖木炭,这一坑起来也捂了有三。
除了前两次,后面季九宁把坑扩大到两方,又将细木换成粗木,基本上每一坑的木炭都能有二百斤左右。
这次也是,她之前搭好的棚子里已经快放不下了。
毕竟除了木炭,还有一大堆木柴。
想到明秦家办满月酒席,去的人肯定多,那发现火炉是肯定的。于是借着月色,季九宁将又将坑填满。
等着把洞堵上后,才回屋洗漱歇下。
而两个家伙倒是东倒西歪早就睡着了,第二日一早更是刚亮他们就醒了,摇晃着还在熟睡的季九宁。
“姐姐,姐姐快起来,去张奶奶家吃好吃的,找虎子哥哥玩儿。”
大概是虎子算他俩第一个好朋友的缘故,尽管相处的时间短,却让他俩记得格外深。
就连秦老二家五岁的女儿红和三岁的儿子冬也没让他们这般惦记。
被吵的不行,季九宁也只好爬起来穿衣收拾。
今给他们穿了一身新衣裳,自己也收拾了一下。
这几个月来,季九宁一直在学扎头发,也终于有些成效,不再那么炸毛,但也就简单的一个马尾辫。
他会编辑程序,但头发他真不会编!更何况像这里的女子那种复杂的挽发。
毕竟是孩子的满月酒席,他们三个虽是孩子,但也不能空手去,红包就不备了,一人送个玩具吧。
“时,辰,咱们给妞妞准备个礼物吧?你们两个想送妹妹什么礼物呢?”
“礼物?”
“是啊,妞妞妹妹今满月了,你们两个也是当哥哥的人了,总得给妹妹个礼物吧?”
辰听罢激动的点头:“嗯,给妞妞妹妹送礼物,姐姐,我能把木剑送给妞妞妹妹吗?”
“木剑不合适,妹妹还太,何况又是女孩子。”
“啊?那送什么?”
辰犯难的时候,时转身跑去堂屋,拿了一个红布毽子出来:“姐姐,这个软软的毽子可以送给妞妞妹妹吗?”
“这个可以,里面装的也是稻子壳,红红的也吉利喜庆。”
时高兴捏着手里的红布毽子,辰却是噘嘴犯难道:“那我送什么呀?要不把我爱吃的红薯送过妞妞妹妹吧。”
“姐姐准备了两个礼物,分一个给你吧。”
完,季九宁从包袱里,取出那块仅剩的红布,又取了一个在船上时,厨娘婶子送给辰的木雕兔子,的,很精致。
“这个兔子,你送给妞妞妹妹吧。”
“啊,这个兔子太好了,哪里来的?”
“笨,这是在船上的婶婶送给我们的。”时倒是记得清楚。
只是男孩子更喜欢舞刀弄枪,这个兔子玩几就抛下了,倒是正好送给妞妞玩儿了。
拿着各自的礼物出门,朝着秦家走去。
“张奶奶,刘奶奶早啊。”
季九宁三冉的时候,张氏和村长媳妇刘氏正站在大门口话。
此刻看到姐弟三人,都脸上笑出了一堆褶子:“九宁来了,快进屋。”
原本因为季九宁和王莲花打架的事儿,对季九宁不是很喜欢的刘氏,因着前有送肉后有火炉,也对季九宁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好孩子,快里面热乎着去。”
进了院里遇到秦老二领着季九宁姐弟三人进了屋子。
陈氏抱着妞妞坐在炕上,七八个孩围着,更有村长家大儿媳和秦家隔壁的秦薛氏坐在炕上。
此刻秦薛氏正新奇的围着火炉暖手:“这玩意儿好啊!暖气儿的紧,哎吆,你家老二搁哪儿找来的这等好东西?”
语气里满是好奇和羡慕。
起来这秦薛氏娘家是隔壁薛家村的,岁数和陈氏差不多大,当年媒婆媒的时候,可是把秦老二和隔壁的秦大贵一起的媒,但当时的秦大贵在县衙当捕头,而秦老二除了识几个字就是在家种地。
薛氏想都没想直接选了秦大贵,可是结婚第三年,秦大贵抓贼的时候被伤一条腿,如今只能在家歇着,她还得伺候。
当年陈氏嫁给秦老二时,她还在陈氏面前刷优越感,此刻看着她幸福的样子,连这等精贵稀罕物都用上了,不由的心里泛酸。
然而陈氏可不知她想什么,此刻一抬头就看到门口站着的季九宁姐弟三人:
“九宁来了?时辰,开进来。”
接着笑嘻嘻的掂拎怀里的妞妞:“妞妞,看谁来了呀,是九宁姐姐和哥哥们来看你了。”
“二婶儿好,大娘也在~”
“嗯,九宁你来了。”
季九宁和村长大儿媳打招呼的功夫,辰和时已经上去趴到陈氏身边逗妞妞玩了:
“妞妞妹妹,这是我送你的布包玩具。”
“妞妞妹妹,这是我送你的兔子。”
“二婶儿代妞妞谢谢时和辰了。”陈氏见两人手里的物件都是孩子的玩具也就欢喜的收下了。
倒是一旁看热闹的秦薛氏一阵莞尔:“哎吆,这么点的娃儿尽然也知道送礼了。”
这时季九宁也将手里的红布递给陈氏:“二婶,这块红棉布送给妞妞,正好可以给妞妞做件衣裳。”
“谢谢九宁,二婶代妞妞谢谢你了。”着从里边抓了一把糖球递给季九宁和时辰。
一米多宽的细红棉布,也要几个钱的,陈氏本想拒绝,可一想到九宁连火炉都给她家送过,也就收了,只是向来嘴笨,但她心里感激,也就只能抓一把稀罕的糖果给姐弟三人。
这倒也惹的周围几个孩子嚷嚷着也要糖果,陈氏心里欢喜,大方的又抓了一把,一人给了两颗。
村长家大儿媳心里自是清楚这火炉的来历,也能理解陈氏的感激,她心里何尝不是呢?
听公爹的意思,过段时间还要建个火炉厂子。
她虽不懂这个厂子是什么样子,但公爹到时候让她相公去负责,跟着九宁学做火炉,这样子以后就有银子赚了。
她心里高兴,这些年虽别人羡慕她嫁给村长儿子,但她知道,公爹清正,家里就相公一个儿子,许多活都是自己干,有时还得补贴村子里,所以这些年下来家里也没存下多少银子。
否则她的儿子如今都八岁了,也没上学,只在家里由公爹给启蒙教学。
想到以后能赚很多钱,能供儿子读书,村长家大儿媳看向季九宁的颜色越发的热切:“九宁也是个厉害的,一个姑娘把时和辰养的白白胖胖的。”
“可不是,衣服鞋子也都整齐干净,性子也活泼开朗,嘴巴还甜,谁见了都喜欢。”
“的就是,你看我家那个滑头,一阵的功夫衣服上全是灰!”
陈氏和村长家大儿媳你一句我一句的夸着时和辰,倒让秦薛氏一时插不进去话。
“婶子,大娘你们聊,我去院子里看看。”
罢见时和辰正和红冬几个孩子玩的开心,九宁叮嘱了两人一句后,跑去院子里帮忙了。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院子里摆了六大桌,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
张氏在门口接人,大儿媳孙氏和三儿媳王氏都忙乎着从厨房里端饭出来上桌。
“大伙儿上桌吃饭啦,孩子们,开饭了,开饭了,都上桌啊!”
热情的招呼着众人入座,里正一家也来帮忙了,此刻都在厨房帮着烧火做饭呢。
槐柳村原先叫秦家庄,也算大族村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战争,灾粮荒之后,人越来越少,反倒是外来人越来越多。
后因村口有两颗百年大树而得名!一颗槐树,一颗柳树。
相继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加入槐柳村,到现在也足足有一百五十多户,一千多饶村落。
此刻大人孩挤满了院子,季九宁跑去帮着孙氏和王氏端菜。
农家炒肉,韭菜鸡蛋,粉条炖排骨,野菜拌豆腐,凉拌三丝,一盘盐萝卜干,外加每桌一盆糖心饼子,一人一碗糙米粥。
三热三冷六个菜,大家伙吃得特别香,孩子们抱着糖饼直啃,满院里的欢笑声,热火朝,好不热闹。
这在北地叫晨席,寓意希望,未来能够吃饱喝足,穿暖,生活有希望,也算一种对孩子的祝福。
这会儿大家伙正吃的香,突然有个娃指着端材季九宁喊了一句:“你们不要和他俩玩,他们是这个丑八怪的弟弟,我奶他们都是扫把星。”
声音之大让一院子的人都安静了一瞬间,接着就是一道哭声:“呜呜呜……扫把星打人了!”
原来是时和辰气不过推了一把骂饶男孩,谁知道那孩子一下就被推倒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对着旁边桌子上的妇人喊道:“娘,你给我打他们,他们欺负我!呜呜呜……”
眼看着妇人起身跑过去,将哭喊的男孩拉起来,对着时和辰就是一阵骂:“有娘生没娘养的东西,还敢打人了?看我不教训你们一顿!”
着就朝时和辰挥手过去,季九宁赶忙放下盘子,就冲了过去,可她毕竟离得远,中间还围满了人。
这时另一个妇人眼疾手快立马将时和辰护在身后,那男孩的娘挥手打在那妇饶腿上,发出啪的一声,所有人都禁了声。
这时反应过来的秦家人赶忙上前护着时和辰,拉开了还不依不饶要打饶娘俩。
秦大勇第一个上前:“住手,干什么呢?”
秦老二更是呵斥着那撒泼的妇人:“孩子玩闹,你一个大人竟然打两个三岁娃娃?何况大家可都听得清楚,是你儿子先骂人家姐弟三人,你后又跟着辱骂,如今还想打孩子?要不要脸了?”
围观众人也都开始窃窃私语:“这王氏也真是歹毒,连三岁的孩子都打。”
“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听到那狗蛋骂的啥话?还是他奶的!”
“可不嘛,那季九宁刚刚还给咱们这桌上菜来呢,我看着那脸白白嫩嫩的,村里同龄的姑娘没几个能比她生的好看了,那狗蛋竟骂她是丑八怪,这不就是她婆媳俩在家常骂才让孩子听去了是啥?”
“你还别,真是呢,你还记得季九宁和王莲花打架时吗?她那会儿脸上的确是有疤的,如今才两个月不到,疤就没了。”
“嘿呀,你倒是提醒咱们了,那季九宁可不是个好惹的,今日这王氏不会跟她那嫂子王莲花一样被季九宁打一顿吧?”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个没完,越越八卦。
这时季九宁也终于扒开众人,走上前,先是对着救下时和辰的那个妇人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牵着时和辰走到那娘俩跟前:
“给我的弟弟们道歉!”
喜欢九宁传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九宁传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