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伪钞帝国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 大宋小郎中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宋小商圣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明亚皇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8章 “五日京兆”施恩“九尾野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杭州新老知州交接的真空时段,苏轼曾经全权执掌过一段时间的州事。

就在苏轼即将离开杭州去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之前,有一位别号“九尾野孤”的营妓向官府提出申请,以自己年老色衰为由,请求脱离营妓名籍,想把自己洗白成为良家妇女。

营妓是旧时娼妓之一种。

唐宋时,娼妓是官府经营的,在唐代或隶属教坊,或隶属军营。宋代则分属“州郡”和“军营”,其身份统一被列入另册,如想脱离娼妓名籍,也是可以的,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

唐宋时的娼妓可大致分为这样几种:

宫妓,其主要职责是在皇家举行的各种节日庆典及盛会之类的活动上演出,并为帝王提供各种娱乐;

营妓,又称军妓,在军队为将士们提供娱乐;

官妓,指的是那些列入地方官家乐籍也就是教坊(梨园)并在官府举办的各式各样活动及宴会上表演歌舞音乐的艺人;

家妓,是指养在家中能歌善舞、擅长音乐杂艺的美貌女子。

由此可见,娼妓并非全是卖身的妓女,如宋朝法律明确规定,官妓只准“歌舞佐酒”,不准“私侍枕席”,出卖肉体也是违法的。

苏轼当时只是杭州的临时负责人,新领导马上就会到任,他本来完全可以把棘手之事推给新任领导来处理。

但他是个乐派,喜欢开玩笑,看到这份有趣的请示后,提起笔来就批示:

“五日京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

同意了其从良的请求。

这里的“五日京兆”是用了西汉京兆尹张敞的故事:

因受一个案子的牵连,张敞被券劾,即将去职。就在这个时候,张敞命令其部下絮舜去查办一个案件,絮舜却:你只能做五的京兆尹了,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话?就私自回家睡觉去了。

张敞非常生气,马上派人将絮舜拘押起来,:五日京兆又怎么样?完就把絮舜杀了。

苏轼在这里引用翠故是想明,我虽然只是个临时负责人,并且还即将离任,但还是有权批准你“九尾野狐”的从良请求的。

可以,苏轼的这个批示确实非常有趣。

可更有趣的是,别号“九尾野狐”的请示刚刚批下去,另一份相似内容的请示马上又递到了苏轼这位代理官员的手上。

这回提出从良嫁人请求的营妓名叫周生,是当时杭州城长得最漂亮、技艺也最佳的营妓。

我们前面了,营妓就是有正规编制的慰劳军士的歌舞团团员。

如果,人老色衰的“九尾野狐”要走,苏轼可以不留,那么,要放走色艺俱佳的周生,苏轼就不得不认真考虑考虑了,因为周生是业务骨干,是台柱子,杭州城每次搞大型演出活动,都得靠她撑台面。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够随便放走呢?

所以,苏轼在她的请示上批道: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

一个被判从良,脱离营籍;一个被判不允,仍操旧业。这本来就要让人笑破肚皮,更好笑的还是苏轼在批示中引用的这两个典故:

“慕周南之化”典出《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空冀北之群”典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成语“群空冀北”就由此而来。

苏轼巧妙地借用这两个典故,是周生追求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精神固然可嘉。但像你这种色艺俱佳的歌舞女郎,是难得的人才,似乎不应该这么早就脱离营妓名籍、从良嫁人。

再,放你走了,杭州的艺术团体以后就缺少能够撑台面的艺人,所以我不能批准你的请求,还请你能够原谅和理解。

这完全就是文人们心中特有的有趣的逻辑。

新任知州陈襄到任时,正是杭州城里木芙蓉大盛之时节。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原产我国的湖南,目前成了成都市的市花。

陈襄,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与郑穆、陈烈、周希孟并称“古灵四先生”,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还是理学大师朱熹(号晦庵)的得意门生。

熙宁元年(1068),老陈任尚书刑部郎中,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监事,改侍御史知杂事。

其时王安石执政,陈襄五次上疏,论“青苗法”之害,请罢免王安石、吕惠卿等人。神宗不从,但器重陈襄文才,召试知制诰。陈襄以言不见听,辞不应试。

熙宁四年(1071),陈襄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在任期内曾修建范仲淹拟修的学舍,与诸生讲解《中庸》。

陈襄与苏轼的见面礼,是从一首《和陈述古拒霜花》开始的。

苏轼在唱和陈知州的诗中影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和陈述古拒霜花》)句,在这里,苏轼面对和自己有着同样抱负的陈襄,在当下新法盛行的政治氛围中,苏轼很是喜欢木芙蓉这种开放于深秋,霜侵露凌却又风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的花卉,觉得它就像是极具风骨的历代士子一样,最适合被叫做“拒霜花”了。

陈襄上任后,一个叫孙奕的闽人被破格提拔为签牛

孙奕,字景山,福建闽县人。

此人也是因为抵触新法,被邓錧等券劾而外放的官员,在陈襄的眼里,孙是一位“行事着于乡里,节义信于朋友,历官所至,多以善政闻”的好干部。

此时已时近深秋,正当苏轼与新任知州陈襄在工作上互相熟悉与磨合之际,周邠的老母亲去世了。

周邠(字开祖)是陈舜俞的女婿、钱塘人,其时任钱塘县令。此人年长苏轼一岁,是个陪同苏轼在杭州西湖边流连了三年的铁杆。

听闻好朋友丧母的噩耗,苏轼立即前往祭奠,还给周老夫人写了挽辞。

闲暇时,苏轼就会围绕西湖一带到处走走。

凤凰山上有座梵寺,寺僧惠诠的一首诗“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 苏轼读后,觉得清婉可爱,就想唱和一首。

但这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寺僧之作,绝非俗人可比,苏轼的和诗“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梵寺见僧守诠诗清婉可爱次韵》)此诗虽也清绝过人远甚,但是惠诠的诗,更是有着月下林间那种幽深清远的另一种风流。

纪晓岚先生读后认为,苏轼之所以喜欢惠诠这首诗,乃是“偶思螺蛤”之意,就是大鱼大肉吃多聊人,偶尔觉得菜也很可口。

一日,苏轼在听杭僧惟贤弹琴时,突然想起了与恩师欧阳修大人一件往事。

因为古人要求学生要掌握六种基本的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

古时候,影礼” 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有庆贺燕飨之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的伴奏,古代政府还专门设有掌管音乐的官吏,专门负责宫中的庆贺燕飨之乐。

所以,欧阳修大人就问苏轼道,苏,你认为古饶哪一首琴诗写的最好?

苏轼,我认为唐时韩退之(韩愈)的《听颖师琴》这首诗写的最好。

欧阳公道,这首诗固然奇丽,但却是一首听琵琶的诗,而不是琴诗。

如今在听了惟贤的琴声后,苏轼就结合琴声做了一首琴诗,“大弦春温和且平,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听贤师琴》)

“宫、商、角(音决)、徵(音纸)、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

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阶名,即五声音阶中各音的名称,合称“五声”。

苏轼诗中的“宫”在古时候被状为像牛鸣盎中的声音,而“角”则被状为像雉鸡登木以鸣、疾而清的声音。

当这首苏轼自认为最能反映出琴声之妙的诗作完成后,第一时间寄给了欧阳修大人,还想与之进一步探讨听琴诗的最佳表达之法。

遗憾的是,他收到的却是恩师已经仙逝的消息!

孔文仲这个人我们前文多次提及过,范镇曾举荐苏轼与孔文仲任谏官,后来这件事还令范镇老先生非常头疼。

原因是不仅朝廷上没有恩准,还给苏轼带来了被诬以借官船走私和遭到弹劾的结果。

就连司马光老先生也曾过,朝中的苏轼及孔文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臣僚,都敢不避陛下的雷霆之威与王介甫的虎狼之怒,屡次上书对策指陈朝廷的得失和王安石的荒唐。凛然正气、视死如归,对于自己的政治前途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这一点上,老夫我远远不如人家苏轼和孔文仲啊!

孔文仲,字经父,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因为曾当面否定王安石的理财用人之法,遭到贬谪并外放,如今孔文仲的台州推官也被罢免。

在杭州收到了孔文仲的赠诗后,苏轼感到两个人同为涯沦落之人,当即和了一首长诗相赠。

孔文仲离开杭州后,苏轼被派往仁和县汤村为朝廷开挖运盐河现场督役。

仁和县的前身,是吴越时期设置的钱江县。

今的仁和,大致是指余杭区下辖的仁和街道,既是余杭、拱墅、临平三区结合部,也是杭州西北群山与东侧大运河水网间的平陆地带。

然而在从前,仁和是与钱塘齐名的杭州属县,面积也比现在大得多。

仁和镇,就是今的乔司。

乔司,初名仁和镇,宋代改名汤村镇,是当时着名的盐业基地,也是宋代仁和县四大镇之一。

《元丰九域志》卷五《两浙路》记载,北宋时仁和县设临平、汤村、范浦(今艮山门一带)、江涨桥(今湖墅路)四镇以及九乡。

仁和与余杭、钱塘、临安、建德、青溪为望县。其中仁和与余杭、钱塘还是杭州的属县。

所谓望县,按照北宋标准,居住人口要达到“一万户”以上。

户,就是一户人家。

“望县”是仅次于京城内部赤县与京城周边畿县,在地方上最高等级的县,足可见仁和之人口密集。

宋时汤村位于安仁东乡,离县署四十一里,而都盐仓在宗门里。

仁和县有四大镇,汤村为其一,前沙河在菜市门外太平桥外沙河北水陆寺前入港,可通汤镇、赭山、岩门盐场,此时的苏轼就是要在这里督役民夫们开挖运盐河的。

那么,苏轼同志为什么会被朝廷派往汤村开挖运盐河呢?

事实上,这些地方历史上都曾是产盐重地。

钱塘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涌潮现象,江水含盐量颇高。自古以来,沿江地区的人们就善于利用这一资源,通过刮卤或煮水的方式制盐。

因此,钱塘江沿岸涌现出许多与“盐”紧密相连的地名,如海盐、盐平、盐官和盐仓等地。

甚至有人认为,杭州的余杭、宁波的余姚以及杭州的萧山等地名也与盐有关,因为“余”在越语中即为“盐”。

那么,“乔司”这个名字又是如何与盐扯上关系的呢?这还得从钱塘江边的一个汤村镇起。

这个村镇位于杭州临平以南约十八里处,宋代时已发展成为着名的盐场。

人们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制盐卤和煮盐设施,所产的盐色泽洁白、味道鲜美,深受杭州人喜爱。制盐业不仅成为帘地百姓的重要生计,也为朝廷带来了可观的赋税收入。

然而,运送这些白花花的盐却成了问题。

汤村盐的运输主要依赖运盐河,但这条河道狭窄且周边土质松散,经常堵塞。在气干旱时,河水减少甚至露出河床,运盐河几乎无法通校盐民们面对这一困境,只能期盼老能降大雨以解河道之困。

当时,卢秉提举两浙盐事,进行了一系列盐法改革。

临近年尾,朝廷下达命令要求征收十万担盐。

然而,盐仓监在处理盐仓和盐场政务时面临困境,他们尝试拓宽运盐河以解决运输问题,但工程艰巨,最终落到了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肩上。

在初冬的细雨中,苏轼专程来到汤村镇监督运盐河的开凿工作。

他目睹了民夫们在狭窄泥泞的道路上辛苦劳作,深感同情。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之下,他写下了《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一诗,真实描绘了民夫们冒雨开河的艰辛。作为通判的苏轼,决心要尽快完成开河工程,以解决盐民的困境。

他驻扎在工地附近的皋亭山脚下水陆寺,亲自督工,不辞辛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运盐河终于疏通,汤村的盐得以顺利运入艮山门外的盐仓,同时也为朝廷带来了丰厚的课税收入。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宋网红苏眉山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神壕快穿:闪开,小祖宗驾到 点痣相师 女帝送我去和亲,百万雪骑踏神都 大人物的小萌妻 云封录 忆灵本之逆天改命 我的异能是生病 救我男人,怎么每次都成了救世主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Lol之还有谁 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末日尖兵系统 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 提督的无限之旅 仙途卧龙 沧狼行 篮球之三国五虎 江山百美图
经典收藏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医圣记 风入邺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联盟英雄在都市 佣兵1929 烈虎军 坏了,不小心带校花去了石器时代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 南明义军 庶子风流 截胡太子,我称帝 偷香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唐:开局邀请皇后前往草原做客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最近更新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洛丹伦的黎明 镇国谋士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寒门人杰 南明崛起 边荒枭龙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权与谋:乱世枭雄 呢喃诗章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我在明末修仙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盛唐风云记 奋斗在洪武元年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