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当年的那个无人飞机立项的事情吗?”谭中语气中带着疑问地。
“是的。”沈一一肯定地答复道。
“哦。”谭中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起那件事儿,一一啊,你可是有些不大地道啊。你们呼悠了一大帮的人在一起,有些还是我平常也时常可以遇见的,结果那么多人开会,还把我给漏掉了。这叫什么事情啊?你让我后来看到这些老朋友很被动啊!”
起了这件事,沈一一心里其实也还是有一点不好意思的。不过她还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即使对于没能把谭校长和清华大学给拉进那件当时可谓是航空界专家“共襄”的盛举里,沈一一可还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愧疚。这也不是她有意思不带人玩儿,实在是当时她自己也没有那件事情的主导权。
“那个么,谭老师你要是打听清楚了就知道了。”沈一一,“当时我在北京可是两眼一摸黑,如果没有那两位老人家着手安排一切,我怎么可能和你的那堆朋友见面。既然不是我的安排,那你为什么没有出席,那个原因也显而易见了。因为那两位老爷子和你不熟嘛。”
谭中一听,还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不过沈一一这话得也太溜了一点儿。这敢情她姑娘也是受害者啊。
“这么来,我应该怪那两个老人,还是应该怪我自己?”
“谁都没有必要怪。”沈一一摇摇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聊事情。本来全世界每年举行的那么多学术会议,难道你会一一地全部都去参加吗?不会吧!所以也只不过是缺席了一次学术研讨会而已,犯不着拿出来嘴的。更何况。如果那是一次了不起的大会,那你没有参加可能会有一点可惜。可是现在看起来,那次会议更大的程度上也只不过是一次同业聚会,或者是茶话会。会上大家务虚为主,想务实也没有能够实得起来。所以缺席这样的会议,根本没有什么可惜的。”
谭中看她得头头是道,心里感觉这姑娘真的就是出身在政治家族。所以理论上一套套的。都让人没有办法反驳。难得的是她还对于学术界很了解,所以出的一些学术界的情况也是确实存在的。他这个做老师的也不能睁眼瞎话地否认。
“你倒是得轻松。那次会后可是有很多人写了一个很大的题目要向国家申请立项的。我们清华大学就因为我没有与会,所以连边都没有沾上!”谭中有些赌气地。
沈一一却冲着自己的老师一笑:“谭老师。你可不要怪我实话。就算是老师您参加了,清华大学还是连边都沾不上!”
她这么一,谭中的脸上可挂不住了。他不高胸对自己的学生:“你这话得。你就这么看不起我们学校?这么看不起你这个校长的业务水平?”
沈一一笑着摇了摇头:“非也非也。谭老师,不是我看不起您的业务能力。也不是我看不上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们好歹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理工科院校嘛。老师您可也是当选为院士的。我可不敢瞧不上。我是我们中国的科研体制的惯性。其实再牛的专家,再牛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虽然我们清华在很多的地方,应该大部分地方吧,都是我们最牛,但是在一些专业的领域还是比不上其他学校的。比如在船舶行业。我们肯定不如上交,在航空方面,西北工大还有北航一定在我们前面。老师的水平高。但是人家整个系统都基本上是那个学校培养出来的。都乡不亲土亲,土不亲人还亲呢。你人家学校培养的各级专家和领导。生就有共同语言。老师您要是进了这样的场合,那可真成了误闯狼群的白兔了。”
谭中被沈一一这一番比喻给弄得哭笑不得的。这都是哪里跟哪里啊!不过这也是出了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什么都是关系了算。只要有关系,还就见面三分情。所以不要看清华表面上是中国第一理工类大学,但是在一些专门院校眼里,他们自己的那个一亩三分地儿上,还真的就是不容清华染指的。
沈一一还继续道:“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一变的。势力范围还是会此消彼长的。比如上交的那个船舶领域的优势会逐渐被抵消,而清华在很多方面的优势也会被削弱。”
谭中听到了沈一一对清华的评价,心里不爽了:“哦?你倒是看,清华的优势是怎么样被削弱的?得不好我可不饶了你,要跟你们系上至少把你这个学期的思政课的成绩往下调。都不爱校,想来也不爱国。”
沈一一毫不在意。她自认为一向真话实话,也认为其实谭中有那样的雅量足以接受真话。当然她更有信心以自己家里家长的身份,学校里不可能真的给她穿上什么鞋。
“原因很简单啊。谭校长,你应该知道我们清华,还有北大加上上海的交大复旦,这些年来都有一个外号,叫作留美预备班吧?这个外号从解放前就跟着我们清华,现在只不过是重拾过去的称号而已。所以我清华人想出国,把出国当成是人生理想的已经是家学渊源了。要是自己的学生光想出国,不去占领国内相关体制内的阵地,那自然就会有别的学校的毕业生去占领。地球少了谁不会转啊。所以自然的,随着时间的一的过去,我们学校的人脉就会一点点地萎缩,然后校长您就会发现了,要争取一点点的项目,我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少,想找个领导啊专家啊什么的走个后门什么的都不可能了。这一块,上海交大以后在船舶方面就会输给哈船和镇江船院,这会是我们最好的借镜。”
谭中无言了。难得沈一一的话还真的到了他的心里去了。学生不想到国内的体制内企业工作,这是他现在难以回避的问题。起来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仍然还是香饽饽,用去位还真的是很欢迎的。奈何那帮学生的心比高,又早已不是理想年代一句振兴中华的口号可以打动的了,他们只想啃洋面包,不想在国内吃馒头喝稀饭了。这个问题,他们这些做领导老师的也没有办法强迫人家留在国内。所以在高教司开会的时候,起这个问题,大伙儿都是很头疼的。而且学理工科的人,重逻辑推理。从沈一一刚才短短的分析来看,她的那种结果还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这种现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倒也是不必得太细了。
为了转移开这个话题,谭中再一次把话题扯开了。
“好了。你今来不是为了和我谈学校里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的吧?”谭中打趣地问沈一一。
“当然不是。我不是一开始就过了吗。”沈一一,“不过这话题一扯开就开起无轨电车来了。这也是谭老师您和我的关系太好,太亲切了,所以我看到你就没有把关的,把心里想到的就都出来了。”
谭中看沈一一这番谄媚的话,笑骂道:“行了,不要再贫嘴了。虽然我今下午的行程都空了出来,但是我怕你这个丫头一会儿的问题太过于重大,可能要用很多的时间去处理。所以你最好长话短,快点你这次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如果问题很大,我可能还要打电话叫上系里的几个骨干过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沈一一见谭中已经等不及了,也知道自己不好再卖关子了。她也就顺着谭中的话了下去。
“再叫人来倒是没有什么必要。其实我今来主要还是首先把这个事情和老师您通上一个气,你好知道一下我设想的那个达成路径。至于具体的事情怎么来做,可能还是有待于您和在沈阳的两位老专家的深入沟通,明确分工后再来落实会比较好。”
“你的那两位老专家就是萧屹瞻和安竹生吧?”谭中问道。
沈一一点零头:“没错,就是的安老爷子和萧老爷子。他们可以算得上是把我领进了清华大门的幕后推手了。”
谭中马上不满意了:“他们怎么成了你进清华的幕后推手了呢?那幕后推手怎么也应该是我才对吧?!你可不要忘了你是我特别招进清华的!”
沈一一笑笑:“我当然记得谭校长把我领进清华这回事儿。可是话从前,如果没有那两位老爷子把我的那几个公式给想办法发表出去,谭校长您日理万机的那么忙碌,哪里会有时间来知道我这么一个的中学生是谁啊。您这要是根本不知道我,又何谈会把我特别招进清华呢?”
谭中见沈一一的也有道理,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他拿手指了指沈一一,笑笑不话,等沈一一赶快地把下面的事情讲清楚。(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军营成长记请大家收藏:(m.trxsw.com)重生军营成长记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