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由怀揣着好奇在周围转悠。
夏朝饶聚居形态为聚落,房屋样式主要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
夯土技术已被运用到城墙与房屋地基的建造郑
整个聚居区域被细致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宫殿、居民区、手工作坊。
纪由往农田区域走去,这里已经有了简单的灌溉系统。
夏朝人挖掘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渠,成功将自然水源与农田紧密相连。
水流顺着地势,从水源地潺潺流向农田,逐渐形成了一个虽简易却行之有效的灌溉网络。
部分农户家中,存放着粟、稻、黍等粮食。
旁边还摆放着由木头、石头、骨头制成的农具。
石斧、石铲、骨耜。
纪由看着骨耜,不禁想起在先秦时期见过类似的农具,不过那时已是铁制的了。
夏朝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猪、牛、羊、马等家畜。
这些家畜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来源,也用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方面。
纪由逛了好几户百姓家,却始终没发现钱的踪影。
是藏得太过隐蔽,还是这个时代依旧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纪由移步参观各个手工作坊。
青铜铸造出铜酒器、兵器等,造型较为简单但工艺比较成熟。
纺织作坊里,主要以麻纺织为主,生产出的基本都是麻布。
而陶器制作最为精细,种类繁多,有黑陶、灰陶等,器型丰富多样。
包括鼎、罐、豆、壶等。
纪由进入王宫,这里是院落式布局。
仍然遵循中轴线对称原则。
处理政务的房子位于中轴线上,两边是居住寝室。
与商朝王宫相比,夏朝王宫规模要很多,但建筑材料却并无太大差异,均采用木质结构、夯土台基,搭配柱础石。
墙壁上装饰的壁画和九鼎上的一样抽象。
色彩简单,却展现出超前的审美观念。
在墙下的土里,整齐插着十二根中空的竹竿。
纪由探头探脑看了看但是没搞懂,转身走进走进屋子。
夏朝已经有了初步的官僚体系,设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官职。
分别负责管理畜牧、膳食、车辆等事务。
还有军队,刑法和监狱。
国家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工。
纪由看到屋里有个男人席地而坐,他身旁是一堆......骨头?陶片?
他走近拿起一块最大的看。
上面写着字,比甲骨文更漂移。
一张大大的陶片上绘制着奇怪的图案。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图案标注,总共二十四个。
纪由突然恍然大悟,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夏历!!
纪由越看越觉得其中玄妙,虽不认识上面的文字,但图案却能看懂个大概。
谁古代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
这夏历属于阴阳历,也就是现代人所用的农历。
古人把月亮刚升起的时候称为朔日,月亮最圆之时叫做望日,这一周期被称为朔望月。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则通过二十四节气来体现。
古人通过细致观察月亮和太阳,将二者结合从而确定了时间。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夏历不仅能反映月相盈亏,还与潮汐现象紧密相关。
纪由拿着这片记录着二十四节气的陶片,快步跑到那十二根竹竿前,开始仔细对照查看。
这个竹竿不会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气吧?
雨水、春分、谷雨、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雪、冬至、大寒?
纪由对照着文献,研究了许久,最终确认了自己的猜想。
真是十二气。
这十二根中空竹竿插入土中,最短的四寸六分,最长九寸,在每根竹竿口放置浮灰。
土壤内部存在气体交换,其中包含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在气温、气压变化时,气体的体积和压力也会随之改变。
当冬季向春季过渡,气温回升,土壤内空气受热膨胀,便会从土壤缝隙排出。
古人认为,冬至时阳气始出,最长竹竿上的浮灰会被吹出。
这便是所谓的地气。
每根竹竿长短不一,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单数管声属阳为律,双数管声属阴为吕。
这不正是千字文职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所提及的律吕调阳吗?
这十二种声音对应十二个月份。
是古人将音乐、文与哲学完美融合的伟大创造。
怪不得中原人总农历准!
这般精准的历法,是依照中原地区地势精心研究出来的,承载着不可磨灭的中原文化。
纪由有被震撼到!!
那些观星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抬头望,执着地观察记录,才有了如今丰富的节气文化。
何等幸运,能够见证并传承这份古老而珍贵的智慧。
纪由想着反正都是倒退,将有图案的全都薅走了。
他回到博物馆取消暂停继续倒退。
纪由拿起手机给崔岩发了条消息,让他下来一趟。
崔岩收到有些纳闷,下去?
那下面不是处长的私人空间吗?
他知道肯定有秘密,这突然让他下去......
不会是发现了他是探子要噶了他吧?
崔岩冤枉啊,他没做坏事啊!!
他害怕的向上面汇报,上面的一致意见是同意。
崔岩默念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随后敲门。
纪由拉开门看着他一脸视死如归莫名其妙的样子有些无语。
他看起来是什么很坏的人吗?
“跟我来。”纪由简单撂下一句话,便转身迈开步子。
崔岩犹豫了一瞬,还是抬脚跟了上去。
他跟在纪由身后转过一道弯,才终于看清底下的光景。
这整整一层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像个巨大的杂物仓库。
真可谓是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纪由带着崔岩走到桌子前,指了指桌上摆放得满满当当的物件,言简意赅道:“这些东西,你拿到上面去。”
崔岩:“登记吗?”他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想着先探探口风。
纪由瞧着他那还在装糊涂的模样,“这些全是夏朝的文物。”
“拿给你的领导。”
听到这话,崔岩瞬间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纪由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你跟我一样,都是正经人。”
“一眼就看出来了。”
——————————
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出自近现代秋瑾的《对酒》
译文:须珍惜这一腔革命的热血,将来献出它时,定能化成碧绿的波涛。
喜欢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