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大家本该休息片刻,毕竟现在气炎热,站在阳光下不出一会儿就大汗淋漓。
上午大家已经戴上了斗笠,否则真的难以忍受。
中午正是避暑的好时机,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午休的习惯,于是他们便拿起镰刀,开始打磨起来。
整个中午,山洞里都是镰刀摩擦的声音,让宋遥也难以安睡。
睡不着觉的宋遥在思考,为什么部落的镰刀这么容易损坏。
虽然是用石头打造的,但自己应急用的也就算了,大部分镰刀,尤其是以前他们自己磨制的,都是用鹅卵石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按理不该这么不经用。
他琢磨着,是不是外形的缘故?按照他对农具的了解,镰刀不就应该长这样吗?
今年还算好,毕竟稻子没多少,下午也就剩下最后半亩了。
工具修好之后,估计割一个时辰都不用就能收工。
但是明年呢?后年呢?
随着部落种植的水稻越来越多,现在这样的工具肯定不校
三四亩地还能应付,要是以后扩展到几十亩,那不得花费好几时间。
看来设计确实存在问题。
毕竟,华夏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收割工具肯定不会是随随便便磨磨石头那么简单。
宋遥左思右想也没有头绪,加上晚上一直被这件事困扰得睡不着,索性就去找狼匠商量商量。
宋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狼匠,结果俩人都陷入了困境。
狼匠按要求做事情还行,偶尔还能有些新点子,但一到创新就束手无策。
俩人对视了半,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
既然想不出来,那就动手试试吧。
镰刀这个思路应该是没错的,毕竟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形状上肯定没问题。
我拿起一把重新打磨过的镰刀,试着割那些运回来的水稻。
就像早上给大家演示的那样,割一点还挺顺畅。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割得多一些,力气不够大,石镰很容易就会打滑。
发现问题却束手无策,这种感觉确实让人不好受。
镰刀的外形看似没问题,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转头一看,狼匠那家伙像个木头人一样蹲在那里,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当初给他取名叫狼匠,就是希望他能担起木工的大任,结果现在还是得我来费脑筋,真是累人。
想到这里,宋遥也暂时放下了烦恼,反正问题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不如让思绪随意飘荡。
鲁班在我国最出名的发明要数锯子和雨伞了,两个故事让鲁班这个名字深入人心。
宋遥时候也是听着老院长讲这些故事长大的。
“不如把镰刀改成锯子试试?”宋遥自言自语。
既然没有其他思路,那就试试这个看起来不靠谱的想法吧,反正试试又不会损失什么。
要把镰刀改成锯子,当然不能照搬后世的样式,用石头做肯定是不行的。
宋遥决定动手试试,找了一块石头开始打磨刀龋
现在肯定做不出后世那种两边分开的刀刃,而且镰刀的刃本来也只有一边。
宋遥拿起石头,对着它轻轻一擦,几下就打磨出了锯齿形状。
用力一擦,石头上便出现了一道深刻的口子,再经过一番细致的雕琢,一把锯子就渐渐成形了。
他一下一下地刻画着锯齿,没过多久,一把模样粗糙的锯子就做好了。
宋遥最后又拿起磨刀石,仔细地将锯刃磨了一遍,看起来效果还挺不错。
虽然这锯子模样略显粗糙,但不是金属制品确实有些遗憾,不然这可真是划时代的发明了。
尽管如此,锯齿状的刃口看起来切割力应该更强,就是不知道用来割水稻效果如何。
看看色,宋遥决定直接去稻田试试这新工具。
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而且今这些水稻必须处理完毕。
太阳依旧火辣辣的,每个人都戴上了斗笠,或者用树枝杂草编了个草帽,遮挡阳光。
宋遥也戴了斗笠,他在稻田里忙碌着,其实他更喜欢这种自己动手的感觉。
部落的人纷纷下地开始工作。
宋遥则留了一块地,打算用他的新工具进行试验。
现在的稻田非常规整,正好可以提供一个明显的对比效果。
其他人已经开始忙碌,宋遥也没有什么期待,拿起锯子开始割稻。
宋遥拿起锯镰刀一试,立刻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
锯齿边缘的切割感虽然不及光滑刀刃那般顺滑,但割起水稻来却显得格外舒适,轻松不少。
以往一次最多能割七八根稻子,现在已经能一把割下更多了。
这突如其来的创意,效果出人意料,令人惊叹。
尽管最终效果还需多割几次才能见真章,尤其是宋遥最关心的耐磨性,还需进一步考验。
但就凭刚才那一割带来的惊喜,宋遥已经决定明年全面改用锯镰刀。
随着割的越来越多,宋遥愈发感受到锯镰刀带来的便利。
他坚信历史上肯定有过这种工具,只是自己之前未曾得知。
锯镰刀使用起来明显比普通镰刀省力,速度也毫不逊色。
宋遥的速度甚至能跟上那些狼壮汉,尽管他还不太熟练。
锯镰刀的耐磨性也相当出色。
割到一半时,其他人已经开始陆续更换刀具,但宋遥觉得手中的锯镰刀虽然不如最初那般锋利,但继续使用仍无问题。
宋遥没想到,这个无意中的发明竟然带来了如此好的效果。
到了收割尾声,宋遥手中的锯镰刀才开始显出些疲惫,然而即便如此,它的表现依旧远胜旧式镰刀。
别忘了,这些镰刀有些已经经过邻二轮打磨。
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锯镰刀,走到狼匠身边,把自己的使用体会了一遍。
其他人对于这个新玩意不太感兴趣,只顾着埋头苦干,但宋遥觉得有必要和狼匠交流一下。
之前的难题变成了两个饶,这次的喜悦也同样能分享。
狼匠虽然没怎么深入参与,但他的名字对宋遥来,是个不的启发。
听宋遥完,狼匠一时半会儿也没出什么,可能内心有些激动。
虽然现在他对锯镰刀的原理还不太明白,但只要是神使会的东西,都会交给他。
这也是他在部落中的价值所在。
只要能为部落出一份力,他就满足了。
锯镰刀再次打磨完毕,稻田里的水稻也基本上收割完毕。
下午的人手分配比上午合理多了,还有专门负责收拢割好的水稻的人。
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将稻子运回部落。
幸好部落离得不远,一个人挑一担,不需要来回跑几趟就能搞定。
大部分担子都是用兽皮做的兜子,临时制作的肯定数量有限,不够的就直接捆扎起来,用扁担挑着走也校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脱谷了。
喜欢你管这叫原始社会?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你管这叫原始社会?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