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早,杨荀还是照例在老李摊子上吃了一碗刀削面。
吃完早餐,杨荀来到监察院,坐上自己的后,升了个懒腰道:“摸鱼的一开始了。”
“摸鱼?摸什么鱼呀,黑鱼还是鲈鱼?”王敢当笑道。
王敢当,和杨荀一样,是监察院的监察御史。
不过他很早之前就凭借王氏家族子弟的身份进入了监察院,后来突破武者七品炼骨期后,升为了监察御史,是王氏家族年轻一代的领头人物。
杨荀站起身来,问道:“王兄,今怎么有空来找我?”
王敢当道:“今年的监察巡视任务已经下来了,咱俩一组,院里要我们明日午时前,到达九安府,开展巡视工作,不得有误。”
杨荀点头道:“好的,王兄,一个时辰后,咱俩城门口见。”完,快步向屋外走去,杨荀要回家准备一二。
回到家中,杨荀将监察巡视的事告诉王伯,并让他帮忙准备去九安府所需的兵器马匹,然后,快步向姨霓裳所在的听雨轩走去。
听雨轩这个名字杨荀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住的地方叫这个名字。
曾经他也好奇的问过姨,姨只是为了纪念杨荀的母亲。
但是,每次杨荀询问她自己母亲的消息时,她又顾左右而言他,回避着他的问题。
杨荀一进门,就看到姨在刺绣,他不忍上前打扰,就站着一旁等待姨绣完。
过了好一会儿,姨似是累了,停了下来,才发现杨荀,她“忽”的站了起来,高心拉着杨荀的手道:“怎么来了也不一声,站那么久,累了吧。”
杨荀告知姨自己要去九安进行巡查,问姨需不需要九安的特产。
姨听到杨荀要离开京都前往九安,担心他在九安人生地不熟,于是嘱咐他离开之前去找一下他的姐姐杨英。
从听雨轩离开后,杨荀准备好行李后,骑马向诸葛府而去。
到诸葛府后,下人认识杨荀,所以没有阻拦,而是开了侧门,让他进入诸葛府。
杨英知道自己弟弟来找她后,很是开心。
当她听到杨荀要去九安府巡查后,沉思了片刻,走向书房,不一会儿,从书房中拿出一个锦囊交给杨荀,并叮嘱他到九安府后再打开。
杨荀收下锦囊,匆匆从诸葛府离开,向城门赶去。
......
官道上,杨荀一行,骑马并行,好不快活。因为九安府就在帝都边上,所以,杨荀等人并不着急,时间还很充裕。
“嗖”突然一道利箭向杨荀射来。
这道利箭速度十分惊人,普通炼骨期的武者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会被射中,还好在利箭射来时,杨荀突然心血来潮,翻身下马,躲过了这一箭。
随行的士卒随即向利箭射来的方向冲去,但刺客早已远遁,杨荀赶在王敢当之前,将利箭捡起。
这时,一位士卒向王敢当汇报道:“御史大人,刺客已经逃离,卑职无能。”
王敢当愣愣的看着杨荀手中的利箭,随即大声喊道:“岂有此理,是谁这么大胆,竟敢行刺监察御史。”
随后,对着杨荀道:“杨兄没事吧?”不等杨荀回复,又对手下随从士卒喊道:“还不快来人,将杨大人手中的凶器收好,等回京后,上报监察院。”
“是,王大人。”这时一位士卒从人群中走出,向杨荀走去,伸手想要从杨荀手中接过行刺杨荀的利箭。
“不用了,此箭,我会亲自交到院里。”杨荀摆摆手道,找来一块布,将箭包裹了一下,放了起来。
晚上,杨荀一行在九安府的驿站住下,累了一了,杨荀吃完饭后早早就睡下,他猜测今晚还有一战。手有利箭,不怕鱼儿不上钩。
夜半三更,人最是疲倦。一股迷烟透过窗户涌入,杨荀闻了闻,是监察院的迷烟。
“看来鱼儿上钩了。”
今的是有点诡异,路上莫名其妙被刺杀,现在又有人用监察院的迷烟想迷晕杨荀,这个权子很大,而且在他们这只队伍中应该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这只巡查队伍就他和王敢当两个人为主,除了他就是王敢当,也不知道他是蠢还是笨。这么简单就把自己给暴露了出来。
杨荀猜测王敢当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练筋期武者,所以设计了一次简单的刺杀方案,可惜因为他的想当然,这次刺杀注定会失败。
不过王敢当是七品炼骨期巅峰的高手,杨荀虽然是练筋大圆满,但是,要跨一个大境界拿下王敢当,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在这个时候杨荀只能靠偷袭取胜。
想到这里,杨荀暗道:“还好提前吃下解药,不然在迷烟的影响下,不使用龟息功肯定会受到影响。”
王敢当悄悄推开窗,双脚一点,在空中翻腾旋转半周后,背部落地,顺势站起。
环顾四周后,发现一只箭身在杨荀床边放着。
王敢当不假思索的就上前拿起箭身,杨荀在王敢当拿起箭身的那一刻,果断抓住机会,一个直拳,将全身劲力凝于一拳。王敢当感受到身下这一拳,一脸骇然,只来得及运转脊柱核心骨卸去这一拳劲。
“咚”王敢当受此一拳,不敢硬抗,只得顺势撞破房门,抓着箭身夺命而逃。
“抓刺客。”杨荀大喊一声,向屋外冲去。可惜王敢当早已不见。
“咣当”四周士卒涌出。杨荀左右看了看,道:“派出人员进行排查,通知王御史,就白刺客去而复返,抢走了利箭。”
“是,大人。”士卒退下。杨荀回到屋里取出偷偷藏下的箭头,拿在手里。
“先把箭头藏好,等回去以后看能不能查出点什么吧。”
......
初春的阳光分开温暖,沐浴着晨光,杨荀一行来到九安府衙门,而府主在收到消息后,带着一众官员在门口等待着杨荀一行巡查组。
“王大人,听昨夜在驿站发生了行刺事件,不知被行刺的大人是哪位,身体可无恙?王某在府邸给大家准备了宴席,为大家接风洗尘。大家一路辛苦了。”
王敢当人还没到,九安府府主就很自然的走上前,和王敢当交谈道。
“林府主,别来无恙,怎么还出来接我们了。”王敢当跳下马应道。
“别人来能不接,你来我这,我能不出来接你?”九安府主抱着王敢当道。
“林府主,这位是杨兄弟,是这次巡查组的副组长,昨在你的驿站里受到了惊吓,你可得好好抚慰一下我杨兄的受赡心灵啊”王敢当拍着杨荀的肩膀向九安府主介绍道。
“好,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已经准备好了,进去再。”完,做出请的动作,引导杨荀等人往里走去。
“这个九安府主一看就和王敢当是老相识,怪不得王敢当在路上设计刺杀我失败后,还敢在夜里去尝试取回凶器。”杨荀想道。
随后,杨荀跟着众人,向宴席走去。
午宴上,宾客满座,九安府主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道:“今宴会的主题就是吃的开心,喝的尽兴。”
酒过三巡,王敢当走到九安府主身旁,道:“兄弟们刚到九安府,就遇到刺客行刺,幸好我杨兄弟武艺高强,才没让凶手得逞,还望林府主尽快缉拿凶手,给我兄弟一个交代。”
“王大人不,我林某人也不能答应,来也巧,刚刚手下人就来报,已经捉到刺客,来人,将刺客带上来。”九安府主大声道,让手下将刺客带上宴会。
只见这刺客全身黑衣包裹,完全看不出样貌,胸前凹陷,像是受到重击,胸骨全完被击碎,重创心脏而死。
杨荀走到台前,翻开面部挡布,发现是一位胡人。杨荀猜测,这人很可能是一个替死鬼。
酒宴结束后,杨荀回到住处,他打开杨英交给他的锦囊,这个锦囊是杨英在听到杨荀要去九安巡查时,派贴身丫鬟玉送来的,当时,杨英还叮嘱杨荀,到九安府后方可打开。
杨荀取出锦囊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府主林安可信”。
看着手上的纸条,杨荀愣住了,这给他玩无间道呢?
谁能想到今白还各种骚操作的九安府主会是自己人?
要不是写这张纸条的是自己的亲姐姐,打死杨荀也不敢相信。
“怪不得让我到了九安府后再打开,逗弄弟弟的技术真是越来越精湛了啊。我的好姐姐!”杨荀咬牙切齿道。
前一秒他还以为来到了王家老巢,自己不死也得脱层皮。没想到现在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下有意思。”杨荀笑道。
喜欢大夏余歌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夏余歌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