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华录

慕容宛

首页 >> 殇华录 >> 殇华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辞职就暴富:顾总,我不想结婚! 少废话,我求你脱了战袍亲亲我! [综漫]每次做梦都在穿越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华丽灯光下的歌曲 软糯只只一笑,腹黑狼崽子心乱了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我的鬼级大神 抗战:专打精锐师团
殇华录 慕容宛 - 殇华录全文阅读 - 殇华录txt下载 - 殇华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章 何为君道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外面出了太阳,初阳照满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阳光是世界上最公平最慷慨的东西,它既不分贵贱,也不分高低,只要是万物它都会照应,

国子监的学房内,后边插有四面云屏,是梅兰竹菊等雕画,旁边是三丈高的紫铜鎏金香炉,梓香袅袅,香炉里燃着幽香四溢的檀香,壁旁两边则写有上下两联,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

坐在正中间楠木明黄书桌的是当朝太子萧璟,桌上放有端砚宣纸微墨,蓝田玉木樨毛笔,太子穿一件明黄色蟒袍玉带,面容温文尔雅俊朗丰神,五官端正,他拿着宫人刚做好的香囊放在手上端看,时不时放到鼻中闻,香囊里面填充木香、白芷、薄荷、益智仁、肉桂、辛夷花等组成,发出淡淡的花木药香味,

太子后面上桌右边的是当今二皇子萧瑜,他已经二十岁,是所有皇子当中长的最高大的,已经八尺来高,穿着一袭青蓝色华服,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目光深幽。器宇轩昂,他正在看的是姜太公的《六韬》

七公主萧媃和八公主萧嫆则在看的是《女则》她们都是十四岁,只是七公主大了两个月而已,皇后是她的生母,她穿着鹅黄色的宫装,八公主则穿的是浅粉色的宫装,容貌甚美。

其余的众宗亲王伴读则坐在后两边。

不一会儿,四皇子萧珩也走了进来,身穿一件玉色华服,身形修长,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面容清俊,风度翩翩,傲然挺立,他比萧瑜一岁,今年十七,他一进来众饶目光便都放在他身上,

“这四哥模样清俊,我再没见过比他生的还好看的。”话的是七公主。

“是呢,前几日写的文章《上陵赋》父皇看了还高兴了好些呢。”八公主道,

萧瑜看了她们一眼,她们觉得萧瑜目光有些不开心便不再了。七公主向萧瑜走过来,想看他正在看什么,

“二哥,我还以为你看的很认真,书都拿反了。哈哈,”七公主笑道,

“原来二哥看反书,”八公主也过来,

“让二位妹妹见笑了,”萧瑜也不太好意思的笑着,

“二哥在想什么这么入神?”七公主问,

“我在想明日一年一次的围猎,”萧瑜,

“可惜我们女孩子不得跟着去呢,父皇谁射杀的猎物最多,可是会奖赏很多东西的。”八公主道,女儿不比男儿,能去外面抛头露面的,她们甚至都不会射箭,

“真是羡慕几个哥哥,我们女儿连射箭都不会,父皇不允许皇家的女孩学,有失女儿家的姿态。”七公主道,

“可是镇北候沈家就允许他们家的女儿学骑马射箭的,七王叔已经去请他们来上京了,听镇北候的女儿沈瑶光射箭很厉害,连她的哥哥都比了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八公主羡慕着。

“沈瑶光,”萧瑜轻念了一下,又看向萧珩道,“那可不是四弟的表妹?”

萧珩正在把看折扇上湘妃玉竹,皆是古人真迹象。听了萧瑜的话,想到母妃北幽本就是母妃的娘家,

“按理是表妹,我却不曾见过。”萧珩,

“那四弟很快就会见到了,七皇叔也去了一段时间了,春他们就能回到上京,”萧瑜道,

“好啊,原来四哥在看湘妃玉竹,莫不是四哥也想要个王妃了。”八公主又向萧珩那里去打趣他,听了这话萧珩有些不大好意思。众人都微微笑起来。

“我不过是看这古人真迹,画工真是精湛。”萧珩道,萧瑜过来看了看他的折扇真迹,

“要当今世上只有一人有这般功法,”萧瑜道,

“是何人?”七公主问,

“高氏,至于字什么我却不知,只是世人都如此称呼他,父皇有意让他进宫作为画师,高官厚禄。只是那时他已进了南枂王宫,为南枂王画《千里江山图》后来听他又离开南枂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萧瑜道,

“真是可惜,如此一来那他的画工不是失传了?”八公主道,

“未必,他在南枂收了一个女弟子,正是南枂公主慕容姝,还有句诗,素练风霜起,风华画作姝”萧瑜接着道,

“容姝作画,”萧珩道,

“南枂真是地杰人灵,人才辈出,听乾阳城内满城繁花,四季如春呢。只不过我们一直跟南枂发生战争。是不能去那里的。”七公主道,

这时给他们教学的是翰林院的陈太傅走进来了,陈太傅高深莫测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名誉文章,他拿了一本《尚书》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众皇子公主,微微点头。

两个公主连忙回到座位上,众人皆纷纷坐好,陈太傅德高望重,很受他们的敬重。

“今日我们就来讲讲尚书中的道,”陈太傅缓缓道,

“太傅,已经下了三年的雨了,时大时,年粮欠收,又打仗,前些时日上京城还来了许多灾民呢。这莫非真是上在…”话的是太子,不过后面的话他却不敢出来了。

“太子多思了,”陈太傅道,“《尚书》有云:三年丰,三年歉,六年一灾,十二年一大灾。象在尧舜时就这样。道是有常亦无常,这也是太祖皇上一直流传下来告诉我们,为何要在丰年的时候多存粮食,就是要应付荒年,以其变应万变,方为长久之道。道酬勤,百川归海。”

“原来如此。”太子笑了笑,陈太傅又看到太子的香囊,知道他常在那些药香上花心思。见了经书,却如同见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实在让他堪忧。便又问道,

“敢问太子?何为君道?”陈太傅,

“这…”太子一时没想到陈太傅会这么问,有些回答不上来,众人又都在看他,还有些挪笑声,便羞的两根发红道,“弟子不知,还请太傅明言相告。”

“君,之子也,道,君之治也,君王乃是子,人王,一言一行皆受众人观望学之,因此,君王之道,君应当言行计从,不可有失君王风范和体统,更不可失了民心。”陈太傅道,

“是这样,”太子似懂非懂的点头,

“秦穆公好赌赌风盛行燕昭王好斗匹夫横行,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而幽王好美人,为博之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了诚信威严,至于后来爆民冲进王宫,将士点了烽火,没有一路诸侯前来来救,八百年的幽王室灭之,将文王在朝歌囚禁之苦,武王讨伐朝歌之幸,建立西周王室一统子之难,祖宗基业全付之一炬。”陈太傅语重心长的道,众人都听的认真,不敢再玩笑,

“下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则为国之根本,安然之要素。这也是明王为何坚持收留灾民,给他们赈舟搭棚,让他们有个安身之处,明王忧国忧民,不想让皇家失去民心,”陈太傅接着道,

“苍生之念,帝王气象。如此来,民心所向才是君道所归?”四皇子萧珩问,

“四皇子的是,”陈太傅道,

“我却不以为然,太傅你也了,君是人王,是之子,君王的命令是令,在人之上,万民应该顺从令,怎么反倒让君王去顺从民令?”萧瑜皱眉问道,

“下万民是君王的子民,下土地,莫非皇土,民以地为生,混沌初开,轻为,重为地,地是之根本,二者相出相生,相死相灭,因此,民是国之根本,与君王相辅相成。所以,君道施以仁政不压迫不剥削,书经上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下莫能与之争。””陈太傅道,

众人都不再话,

陈太傅又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众人听了,都站起身来,作揖称是。太傅看了一下众位皇子,心中一目了然,太子跟他的两个哥哥比,确是有些平庸了,只是自古有圣明的君主,有英勇的君主,太子才华虽不出众,只是倒也和善,生性又跟医者一般具有仁心。日后虽不能多造福百姓,想来也不会作贱百姓。于是给众人开始授学。

第二日,春冬之交,是每年一年一次的猎场围猎,气倒是不错,没刮风下雪的,上京城郊外北苑大片湿地,因水草丰美、土壤肥沃、树木葱郁、飞禽走兽众多,是皇帝躲寒避暑、纵鹰捕猎的场所。他们常常率近侍来此行猎,并在此修造行宫,是皇家苑囿。

北苑饲养了数量众多的飞禽走兽,鹤鸭雁雉朝飞夕落、獐鹿狐兔成群栖息。同时,还建有幄殿、晾鹰台。朝廷在这里专门设置看守民户,称为“海户”。每到围猎时,海户驱赶动物,将包围圈缩,供皇室驰骋射猎。狩猎行围时须合围三面、放开一面,以彰显皇家的好生之德。

他们到这里举行狩猎,但过了这一阵热闹,这里除了浩瀚林海、广袤草原,平日里便极少有人来往,只得与落叶山风、禽兽野兽为伴。

皇上和皇子们还有各位皇室宗亲,今日无一不兴致勃勃,个个都希望自己能满载而归,他们都束装出行,策马奔腾,马背上装的是许多锋利的云箭,个个看起来精神十足,英武不凡。

不过今日最让人注目仰望的却是护国大将军林长风,他家世代为将,二十来岁的年纪,身穿一身雪白的长袍束甲。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斜飞的英挺剑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黑亮垂直的发,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风姿潇洒,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地的强势,

萧瑜看到他如此知道自己被比了下去,众多皇子中他最是英武,今日想在皇上面前大出风头,却不想来了个赵羽,他心知,若论武力,他还是比林长风差了几分。

萧瑜旁边的洛丞相之子洛云洲也不屑的哼了一声,虽然他在众人面前显得是那么的黯然失色。

萧珩旁边的是明王之子萧廷,他跟萧珩长的倒有几分像,也是生的姿容不凡。跟赵羽同岁今年二十。眉目间倒是随和。

皇上看了一眼众皇子,又看了看旁边的太子,他像是自知自己才貌不如几个哥哥将军一样,倒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了一下头。皇上看着林长风,那眉眼中的英勇威气,竟把几个皇子都比了下去。只得对他道,“真是少年将军,英姿飒爽。有你代替你父亲担任护国一职,朕甚是放心。”

“微臣定当尽心尽力。”林长风在马上作揖道,皇上点零头,

“林将军好生威武,只怕一下连棕熊狮子也给打死了。”洛云洲阴阳怪气的道,

“棕熊狮子再猛烈,末将却觉得比打死人这种事还好些。人生父母养的,只盼洛公子日后多手下留情吧。”长风不卑不亢的道,

“你…”洛云洲听了这话,虽然生气却再不出话,他心里有鬼。

前几年皇上的万寿,洛温为讨皇上欢心,特地收集宝物献上去,只是那些珠宝玉器古书瑶琴的,都皆为凡品,皇上已经是看腻聊,不入皇上的眼睛,又正是打仗时期,皇上想找的是一样能够镇压众人信服的兵器,

洛丞相为此愁眉不展,正巧有个人向他告密,是城外有个人家却藏有这么一件兵器。据是他家世代流传下来的,那人是个绝户,父母早早已经离世,无妻无儿,亲戚怕他上门讨饭吃,光景不好怕接济他,便都与他断了来往,他生计艰难,有了上顿没下顿。一间茅草屋又破又烂,

虽衣不遮寒,食不果腹,但此人却是个有骨气的,守着那么一件价值连城的兵器,却不卖了它度日。

那是一件三尺青锋七星宝剑。这七颗星的名称分别为“枢”、“旋”、“玑”、“权”、“玉衡”、“开阳”和“摇光”,统称为大熊座。用线条,将这七星颗星连结起来,像一个有柄的斗。

北斗七星光亮显着,不但容易辨认,而且从北斗第一颗星“枢”和第二颗星“旋”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五倍多,便可以找到北极星。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而且全年不变动位置,找到北方,东西南各方便可一目了然。其次,北斗的斗柄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季节,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由此可测算季节月份,即所谓“斗柄东指,下皆春;斗柄南指,下皆夏;斗柄西指,下皆秋,斗柄北指,下皆冬”(《曷鸟冠子·环流》)。《史记·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北斗就像帝乘坐的车子,运行于极的中央,它是衡量时间季节和世间事务的准绳,故而视它为主宰一切的神祗。因此,古代先民在剑身上文饰北斗七星图案,以剑应象之形,可以认为是基于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同时,也表达了对七星宝剑“因之精神”而威力无比所向披靡的向往之情。

先人曾,把七星剑向一指,即刻便飞沙走石,乌云蔽日,劈空斩鬼,法力无边。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常背一剑,曾习遁剑法,江准斩蛟,影剑现灵光魑魅惊”之。传中能驱鬼除祟的钟馗,其所持之剑也是七星剑。这一切都给七星宝剑带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道教的《北斗真经》:“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统御万灵”。把北斗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因此,称它为“七元解厄星君”。于是,道人在替人求福祛病,消灾除难时,常常要作法请北斗星君降临。“奉道者拜礼北斗七元星君,奉为消灾解厄,保命延生也”(《太清玉册》)。既然北斗七星是消灾解厄之星,那么七星宝剑自然也就成了镇恶祛邪的法器了。在《道藏-上清含象剑鉴》中,有一幅刻有北斗七星符的宝剑图。据图录明:“制此所以剑面合阴阳,刻象法地,乾以魁罡为杪,坤以雷电为锋。而罡所加何物不伏,雷电所怒何物不摧,佩之于身,则有内外之术,施之于物,则随人鬼之用矣。”此七星剑几乎成了神旨和威力的象征。

七星宝剑的故乡龙泉,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二千五百多年前,铸剑世祖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下铸剑。此处有井七口,排列形状如北斗七星。井中寒泉清洌见底,欧冶子汲水淬剑,刚柔并济,锋利无比,当第一对雌雄剑制成时,忽然化为一道金光翱游于云际。后人为追忆欧冶子铸剑功绩,在所产剑上均镌刻上北斗七星和龙凤图案,故古人有诗云:“英英匣中剑,三尺秋水明。上有七星文,时作龙夜鸣。铸此双雌雄,云是欧冶生。”七星宝剑传千古,百代绝技有传人。今日之欧冶子弟子,铸剑技艺精益求精,所产之七星宝剑品种多达数十种。在剑身上镂刻,不用描图,只凭一支钢针在宽仅寸余的剑身上运针自如。然后,浇上铜水,经冷却铲平和研磨,但见青光剑身,金色纹饰,一对黄龙金凤栩栩如生,奔腾欲飞,七星北斗行,光耀夺目。如今七星宝剑已成为人们健身练武之良器,安居乐业之祥物,观赏和赠友之珍品。当代着名书法家姜东舒有诗赞曰:“为赋龙泉古剑篇,青锋三尺展奇观。威光凛凛七星耀,烈气森森六月寒。斩铁验锋瓜两破,跃身试韧一弓弯。云中欧冶应含笑,淬铸奇技后胜先。

那人对这宝剑看的比他的命还重要,放在床头,日夜看守,珍爱致极。唯恐被别人拿了去。

洛温听了以后,便前往他家里去,只他要多少银子都会给。那人不应,又先给了他五十两黄金,只求略看一看,便不再打犹。那人见他如此,就取出了宝剑给他们看,他们看那剑青光剑身,金色文饰,一对黄龙金凤栩栩如生,奔腾欲飞,七星北斗行,光耀夺目。是件绝世的良器,目不转睛爱不释手,定要卖走。

那人只,打死他也不会丢了祖宗的兵器。洛温等人便带人离开了,几日后,洛云洲趁一个月黑风高夜,偷偷带人去他家中,想抢走宝剑,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神不知鬼不觉,那人如何肯依,死死拿着不肯放开。最后竟被他们活生生打死在家郑拿了宝剑过来给洛温献上去,

后来虽众人没有明,但心里如何不知道那是洛家的手段。只是他家势力庞大,那饶亲戚都是怕事的,没有敢去告官。民不与官斗,只得那裙霉。

皇上高兴之极,虽后来听来的有些不大光彩,还是满意的收下。

皇上猎兴最盛,跟随的侍卫和皇子们心下明白,便故意越跑越慢,扯开了一段距离,前头尽数是围场上放养的各色禽兽,以鹿、麋、羊、兔、獐为多,更有几头蓄养的半大豹子混杂其中,以助兴致。

那些温驯的牲畜如何能入众皇子的眼,唯有那深灰的奔窜的半大狮子,才让皇子们热血沸腾,他们正策马疾追,横刺里一匹不知马的马匹疾奔而过,鬃发油亮,身形高大,马色如霜纨一般,直如一道雪白闪电横刺而过。相形之下,连御马也被比得温驯而矮。

萧瑜眸中大亮,兴奋道:“哪儿来的野马?真乃千里驹!”他手中马鞭一扬,重重道:“此马良骏,看本皇子怎么收服它!”便抢先一步追了上去,众人跟在他后面。

他知道皇上素来爱马,又深感御马温驯不够雄峻,眼见此良驹,怎不心花怒放,想把它驯服了好献上去。

萧瑜策马奔过红松洼,丘陵连绵起伏,那马奔跑飞快,他加紧扬鞭而去。

很快奔至一茂密林中,落叶厚积,道路逐渐狭,跑得再快的马也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缓步悠悠。北方高大的树木林叶厚密,蔽住了大部分阳光,只偶有几点斑驳的亮点洒落,像金色的铜钱,晃悠悠亮得灼目。四周逐渐安静,身后的马蹄声,旌旗招展声,呼呼的风声都远离了许多,唯有渐渐阴郁潮湿的空气与干燥的夏末的风混合,夹杂着藤萝灌木积久腐败的气息,不时刺激着鼻端。

四下茫然,一时难觅野马踪影。皇帝有些悻悻,正欲转身,只见左前方灌木丛中有一皮色雪白的东西在隐隐窜动,萧瑜一眼瞥见是只野兔,却不愿轻易放过,便搭箭将它射中,

“二哥莫不是跟丢了?”萧珩赶上来问。

“跟丢了不见踪影,”萧瑜道,众人都望四下看了一下,哪里还有那马的踪影。他们都四下分头寻找。

长风快速骑着马走,一路见到那些麋鹿,狍子等都射了下来,突然他看到了那匹烈马在那一处,原来是一条大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他走上去,跳到那马身上,三除两下,动作敏捷。将它的绳子狠狠的抓紧。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叫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马到了他手里,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奔驰得更加得意与骄傲起来,不管前面有多少马,它也要风一样卷过去。

直到太阳落山,他们才吹号角回去,侍卫去寻找众人射中的猎物,他们的箭都不一样,很容易知道哪个是谁的射的,清点了一下,萧瑜射中的各色家禽野畜是最多的,然后是长风,萧珩和萧廷,太子不出所料是垫底的。

林长风将自己驯服的烈马献了上去。皇上一看无限喜爱,又一时做难,不知把奖励给他还是给萧瑜,一个的猎物是最多的,一个又驯服了马。皇上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称林长风才是最应该拿到他的赏赐的。

自古平定四方安下,下都是靠打来的,而在打仗中,有一匹上好的良驹更为重要,它可以不让行程耽误,也可以在战场上帮助它的主人踩杀敌人。关键时刻又能逃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皇帝都对良驹有着不解之情,

古书记载汉武帝见了西域大宛国的汗血宝马,欣羡异常,命使者带了黄金千斤,又铸了一匹与真马一般大的金马,送到大宛国去,求换一匹汗血宝马。那大宛国王言道:‘贰师马,乃大宛国宝,不能送给汉人。’那汉使自居是朝上国的使者,登时大怒,在大宛王朝廷上出言无状,椎破金马。大宛王见汉使无礼,命人将使者斩首,将黄金和金马都夺了去。

据史书上记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但没法捕捉。大宛国人生了一个妙计,春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

后来汉武帝当下发兵数万,令大将李广利统率,到大宛国贰师城取马,为了志在必得,把李广利封为贰师将军。但从长安到大宛国,西出嘉峪关后一路都是沙漠,无粮无水,途中士兵死亡枕藉,未到大宛,军队已只剩下了三成。李广利兵困马乏,一战不利,退回敦煌,向皇帝请援。汉武帝大怒,命使者带剑守在玉门关,下旨言道:远征兵将,有敢进关者一律斩首。李广利进退不得,只得留在敦煌。汉武帝心想,宝马得不到,还丧了数万士卒,岂不是让外国看轻了我大汉子?于是大发边骑,一共二十余万人,牛马粮草,不计其数,还怕兵力不足,又下旨令全国犯罪的人、吏、赘婿、商人,一律从军出征,弄得下骚然。还封了两名着名的马师做大官,一个官拜驱马校尉,一个官拜执马校尉,只待破了大宛,选取骏马。

那李广利带了大军,围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的众贵人害怕了,杀了国王投降,献出宝马。李广利凯旋回京,汉武帝大喜,封他为海西侯,军官各有封赏。为了这几匹汗血宝马,下不知死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钱财。当日汉武帝大宴群臣,做了一首马之歌,道:‘大一贡兮马下,露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与友!’这诗是,只有上的龙,才配跟这马做朋友,

萧瑜虽有些不开心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自己确实技不如人,将马跟丢了,不过他内心早已习惯这样了。从他作为长兄,就注定什么事都要惯着弟弟妹妹一些。皇上从来也不会真正的偏向他。只会夸他懂事,知礼,从就进退有度。他母妃也很早就告诉他,什么是该惦记的,什么是不该惦记的,让他不要动那些不该动的念头。

“我真为二皇子感到不平啊,”洛云洲在旁边为他打抱不平的声。

“不过是些赏赐有何不平的。”萧瑜道,

“二皇子你的猎物是最多的,可是皇上这未免也太…”洛云洲道,看着正在和萧珩话的林长风他们,他们都去看那匹马,通体毛发发亮,体格健硕。一看就是能日行千里的良良驹。皇上笑的也是很满意,

“够了,洛云洲,没人可以任意议论点评皇上的决定。”萧瑜打断了他。

“二皇子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嘛,”洛云洲幽幽的道。萧瑜并不回话,只是想,或许有的东西可以自己争取,不一定靠别人施舍。

喜欢殇华录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殇华录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从选妻开始,打造最强大夏 仙途卧龙 桃花村那些事儿 太子妃靠乌鸦嘴福运满满 末世:想要变强?唯有囤积女神! 列国大修士 某年某月某时雨 星穹铁道:扮演黄泉参加国运游戏 闯地图升级记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冲出末日2 凛夜横刀 异世界:我是如来老祖 万界永仙 毒医狂妃逆天萌宝 生而大明第一卷 妖神记 奥特搞事日常 仙药供应商 重生之不留遗憾,我要当太后
经典收藏 奶娃娃的我靠吃瓜当上了朝廷命官 愿昭昭似我心 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 穿越成修仙女配后转成路人甲 原神世界之无风剑 入编的那些事儿 先欢不宠:错上他的床 萌宝乖乖:妈妈来了 全网黑后大佬靠玄学综艺爆红封神 疼!妻主轻点打,狐狸又哭了 海贼:船副就是草帽团的最大靠山 悟桐 真相大白后,霍总跪下求复婚 约克城的妖 追风者:许国亦许卿 玩家她真不想万人迷 重生女修真记 四合院:只想做咸鱼的我有点记仇 觉醒天尊 千金重生之圣手魔医
最近更新 快穿:论宿主如何拐走主角 初恋:心跳的独家记忆 多子多福:我在四合院称尊道祖 幻想乡来了个新农夫 万世修仙路 家族修仙,凌云九天 原体与崩坏 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 真鹿宝镜 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我有一个空间做药园 娇宠外室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 七零钓系小知青,冷面军少沦陷了 情感轨迹录 万化至尊 强制爱,薄先生对白小姐蓄谋已久 修仙:从继承敌人遗产开始 囚爱成瘾,傅先生的新婚罪妻
殇华录 慕容宛 - 殇华录txt下载 - 殇华录最新章节 - 殇华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