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个五十岁左右,个子不高,身体还算壮实的人,打开了院门。
“五叔,谁来了?都穷成了这样,还有谁来上门。”
“你看看,你还能认出来不?”
五爷爷把颜明往前一推,笑着对颜业魁道。
颜业魁看着面前的年轻人,脸上白净,很是精神,一身衣裳一块补丁都没有,他实在认不出来,摇着头表示不认识。
“大爷。”颜明轻叫一声,双膝一弯,跪在了他面前。
“啊?!”颜业魁让这一声称呼和这一跪给整懵了。
“大爷,我是颜召至啊。”
“啊?!召至?!”
“大爷,是我,我回来了。”
“我的儿啊!”颜业魁大叫一声,一把把颜明搂在了怀里,大哭了起来。
院里人听到哭声,都出了门来看。
颜明看到一个中年妇人,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正是自己的大娘。
颜明从大爷怀里挣扎出来,又给大娘磕了个头。
“大娘,召至回来了。”
“孩儿啊,我的儿啊……”大娘也是搂着颜明,哭出声来。
很快,颜业魁家门口,围上了一大圈人。邻居们听到动静,纷纷都来看个究竟。
都是本家族人,五爷颜基勤给大家解着。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是老长房长房头老二家的老大回来了。
有点绕口,可农村重血脉,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记饶。
甚至有些人一起活了一辈子,还只知道对方的名,连个大号都记不起来。要是到村里找人,讲着这饶大名,多数人都要想半,才能猜测地想起可能是谁。
颜明在大爷大娘的怀里,哭了好半,这才站起身来。看到大爷身后站着三个人。
大哥颜召忠,按岁数来,快三十了,还是颜明走之时的样子,就是更黑、更壮实了。很好认。
二哥颜召勇,二十三四的年纪,已经变了样。
二哥手里牵着一个瘦的姑娘,正用那双大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颜明。
“妮儿,快过来。”大娘一把拉过来那个姑娘。
“大娘,他是谁?”颜齐声地问着大娘。
“妮啊,这是你亲哥,不是告诉过你嘛,你哥叫颜召至,他就是颜召至。”大娘对侄女解释着。
颜明蹲下身来,用手去摸妹妹的头。颜齐害怕地往后闲身躲着。
“齐,我是哥哥。我走的时候,你才两岁不到,现在十二岁了。过来,让哥哥好好看看你。”
颜齐知道自己有个亲哥,她经常听大爷大娘提起他。可是她从来没见过,这个哥哥对她来,很陌生,远没有大哥、二哥那样熟悉。
颜明又轻声召唤了妹妹几声,齐才慢慢地走到颜明身前,怯生生地叫了声“哥”。
颜明搂着妹妹,眼泪止不住地又往下流。
“妹啊,哥回来了,哥终于回来了。”
被哥哥搂在怀里,颜丫好像血脉亲情一下打开了,她也哭着,紧抓住哥哥的胳膊。
过了好一会儿,大娘拉着颜明,一一介绍着围观的本家人。有叫太爷、爷的,有称叔大爷的,也有哥哥兄弟,就是晚辈没樱
家族大,相差五六辈子,很正常。
颜明从包里拿出香烟,散给众人。
“召至看样子混整了,都抽上纸烟了。”一位本家爷爷接过烟,在鼻子下闻着,不舍得抽。
“那可不,月月给业魁哥寄钱呢。”
“大至哥,你现在在哪儿忙呢?”
“大至兄弟,这回回来就不走了吧。”
“瞧你们的样,咱们家大至现在是国家干部了,还能留在村里种地?”话的是全村辈分最高的颜宗让。
老爷子现在是一村之长,颜业魁家的事,他是最清楚不过。
看到他来,众人纷纷让出一条道。
老头背着手,走进人群。看了看颜明,然后转身对着大家道:
“大家都散了吧,大至好不容易回来,一家人多年没见个面,让他们好好会话。我估磨着大至一时半会也不走,咱们明后再来吧。”
老爷子发了话,众人只得遵从。纷纷散去,相约着时间,来向颜明打听外面的新奇趣事。
“七老爷爷。”他是颜明爷爷都要叫七叔的人,当然是这个称呼。
“孩儿啊,快进家吧。有话咱爷们明再。你大爷这些年不容易,把你妹妹给养大,心里还总记挂着你。你是不知道,自打听你上了战场,心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总盼着你来个信儿,可又怕突然来信。那滋味可不好受。大至,什么时候都别忘了你大爷的恩情。”
老头念叨了几句,转身走了。
一家人好不容易才回到屋里。颜明先扶着大爷坐下,然后把自己背来的包放在大桌子上。
“大至,饿了吧,我这就去给你揍饭去。”大娘完要往外走。
边走边吩咐着她家的老大:
“忠子、勇子,去把你家里的都叫来,给我打个下手。也见见她们的叔子。”
“大娘,你先别去忙,我包里带着吃的呢。倒是两个嫂子该见见。一家人都不认识,出去得让人家笑话。”
“这就让你大哥他们去叫,告诉你,你侄都有三个了,你还没见过嘞。”提起家里人丁兴旺,大娘的脸上见了笑容。
颜业魁家的两个儿子都结了婚,就一个闺女,也已经嫁了人。现在不在家里。
颜业魁还在,所以就没分家。自家的宅院大,弟兄俩分住在东西两厢里。
着挺高大上的,其实只是讲的位置。房子还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屋,已经破旧不堪。颜明还记得时候听爷爷过,这院子,还是爷爷年轻时起的。
当时是附近十里八乡最气派的房子,但现在已经被岁月和兵燹摧残得不成了样。
和颜明城里的四合院没法比,就是和易中海他们住的老院也没法比。
颜业魁是长子,当然守着老宅。老宅隔壁,就是颜业元的家。是他成亲前,老爷子给盖的。
虽然比不得老宅那么大,但也是青砖到地,气派得很。
至于老三颜业传、老四颜业家,由于战乱,老头手里空了,到死也没能给他俩盖上房子。
正因为这样,老三、老四心生嫉恨,老头一死,勾联着卖了祖地,在村后头,盖起了几间房,也算是立了家。
大娘了几句,还是起身去锅房忙活去了。
颜明打开背包,把带来的吃食,全摆在了桌上。三十来斤的酱牛肉,二十多斤的腊肉,还有烧鸡、香肠、罐头、糖果……
“大至,回家带这么多东西干啥。”大爷埋怨着孩子乱花钱。
“大爷,现在粮食紧张,我多带点,家里也好过日子。”
“嗐~,日子是紧张。我听外边快要饿死人了。不过咱这边还行,有地有水,也没什么灾。大家还能喝上一碗稠的。”
爷俩正着话,两个哥哥带着各自的家人来到了堂屋。
颜明起身叫着嫂子,把桌上的糖果分给两个侄子,另一个怀抱着,没法吃。
“大哥,把桌上的肉都拿锅屋去吧。我带了酒,咱们一家喝会子。”
大哥舔着嘴唇,看到父亲点了头,他才带着兄弟把一桌子的东西搬到厨房去。
很快一家人吃饱喝足,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聊着,着过往。这时候颜齐已经和颜明很亲近了,就站在哥哥身边,哪儿都不去。
两个侄子叫姑去陪他们玩,颜齐都没去。
已经十二岁的丫头,很是懂事。她知道哥哥还要走的,再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相见。
颜明把自己几年来的经历,简单地了一遍。最后提出来,再回燕京的时候,要把齐带走。
大娘一听又开始掉泪。从抱在怀里养大的丫头,一转眼就要远离,她心里受不了。
可她知道,硬要是把齐留下来,就毁了这丫头的前程。跟着她哥哥一起,怎么都比在家过得好。她只能忍下心来,在心里给齐放行了。
齐也舍不得养了她十几年的亲人。也是默默掉泪。
颜明只能装作看不见,继续和大爷聊着。
“齐现在读完高了吧。”
“那可不嘛。你来之前,我正和老大他们商量着,要送齐去乡里读初中呢。”大爷笑答着。
颜明从往来的信件中,知道大爷对妹妹很好,只是没想到居然对妹妹这么好。这年月里都快吃不上饭了,一家人还想着让侄女继续上学。
“大爷,为了齐读书,你们没少犯难吧。”
“没犯难,你月月寄钱,够这丫头用的。妮也懂事,过日子可省了。”
……
夜里,颜明躺在自家的床上,闻着曾经熟悉的味道,睡得很香。
颜业魁夫妻二人,一直把兄弟的家打扫得很干净。他们认为,侄子还在,那么二房就没有绝。就要收拾好屋子,等着侄子回来的那一。
颜明醒得很早,但他没有起床,而是躺在那里想着事。
大爷对自家的恩情那不必,该如何回报他呢?
颜明刚盘算完心思,妹妹颜齐过来叫他去隔壁院吃早饭。颜明又不由地感叹,故乡真是一个福地,灾害已经蔓延那么多地方,许多全求一餐,而家乡的人还能一日三餐。
颜明哪里又能知道,大伯一家也是倾其所有,款待亲侄。
“大至,吃面,你大嫂擀的,她手艺可不孬。”大爷抽着烟袋,很慈祥地看着颜明。
就他一个人吃饭,一碗面,一个蛋,几滴香油,两棵芫荽,很香。
其他人都推吃过了。大娘还,怕颜明赶了两的路累了,吃饭时就没叫他。
颜明哪能不明白,自己刚才想错了,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喜欢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