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首页 >> 朕不吃这一套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明末工程师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大秦活阎王,兼职常务副皇帝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我在明末修仙 伪钞帝国 大秦:大雪龙骑战天下 1627崛起南海
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 朕不吃这一套全文阅读 - 朕不吃这一套txt下载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9章 三大作物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朱厚照刚回到禁苑官厅不久,提督太监就带着中都镇守太监黄义来觐见。

此时大明有三个都城,分别是:北都北京,南都南京,中都凤阳。

黄义就是凤阳镇守太监。

“启禀皇上,按照皇上的旨意,奴婢在颍州查询走访。未曾找到皇上所的玉米,但是找到了一种叫做玉蜀黍的作物,也是商人从南洋带回来的,跟皇上所的玉米颇为相似。”

玉米原产于美洲,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把玉米带回欧洲,后来扩散到了南洋一带。

按照朱厚照的记忆,正德六年的时候,《颍州志》中就有当地种植玉米的记录。

地方志的成书年份,一定晚于玉米在当地的种植时间。

颍州归凤阳府管辖,所以,他去年刚刚登基,就传旨凤阳守备太监在当地走访,查找是否已经有人在那里种植玉米。

听黄义找到了玉蜀黍,朱厚照不禁大喜。

这个玉蜀黍不就是玉米嘛。

“可曾把玉蜀黍带来?”

“带来了,就在门外候着。”

“快快呈上来,让朕看看。”

黄义和刘瑾出去,很快带着另外两个宦官进来。

黄义的准备挺细致。

带来的东西,有袋子里面装的玉米颗粒,足有五六十斤。

有剥了皮的玉米棒子,带皮的玉米棒子。上面带有玉米棒子的整棵玉米秸秆,连根儿都带着。目的就是让皇上看到这个玉蜀黍的全貌。

“奴婢按照皇上给的图画走访,发现就这个玉蜀黍跟玉米最为相似。”

“哈哈哈,黄义,你做得不错。这个玉蜀黍,就是朕要的玉米。玉米,就是玉蜀黍的别名。没错,朕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在何地发现的?”

“颍州,寿州两地都有,目前已经种植110亩有余。”

“这个玉米是舶来之物,中国并无此物。何人引进的?”

“一个叫作高长生的人,到南洋经商,从那里拿回来几十斤。在颍州试种成功,于是就有亲朋好友陆续种植,大都获得成功。”

“也有失败的?”

“是,奴婢走访了种植失败者。他们,并非这个玉米不堪,可能是种植不得法才导致失败。他们今后还要种植。”

“失败也无妨,总结经验,再种便是。对了,那个高长生何时引进的?当地何时种植的?”

“弘治十五年引进,弘治十六年种植。”

从这时间上来看,引进的速度不慢,基本上跟世界同步。

这是民间的自发行为,跟怠政迟钝的朝廷官员们毫无关系。

高人在民间,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明有一亿子民,如果放开束缚,打碎他们身上的重重枷锁,将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大明何愁不兴旺发达?

“那个高长生此时在何处?”

“又去南洋经商了,不过其家人还在颍州。”

“刘瑾,拟旨,赏高家人内帑银五百两。赐朕手书一幅,可悬挂于高家门楣之上。传旨高家,高长生若是回来,让他……,不,黄义,你让颍州地方官护送高长生,来京见朕。黄义办事得力,赏银100两。”

朱厚照完,展开纸笔,略一沉思,写下了四个大字:造福于民。

“黄义,你回凤阳之后传朕的旨意,叫地方官在凤阳府推广玉米种植,越多越好。同时,找一些人手,住下乡下,从选地开始,到播种、施肥、除草、铲趟、秋收,全程跟踪,总结编写出一套种植要领出来,便于将来传播,此事至关重要。编写成书之后,呈送上来,朕要亲自浏览。”

“奴婢领旨。”

各地官员常有献宝、献祥瑞之举,历代相沿成习。

朱厚照登基不久,就下敕令,各地停止献宝、献祥瑞。

今这个玉米,刘瑾开始的时候也没当回事儿。现在见皇上如此重视,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

“皇上,这个玉蜀黍既然能造福万民,何不赐它一个名字?”

朱厚照一想,也有道理啊。

玉米今后要在全国推广种植,各地叫法可能不同。统一名称,对于今后的推广、称呼、行文都比较方便。

皇上亲自给玉米命名,可以扩大玉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便于人们接受和推广。

“玉蜀黍颗粒洁白,如同美玉。能够作为口粮,让下百姓免于饥馑,价值如玉。就叫它玉米吧。”

“恰如其分,皇上圣明啊。黄义,听见了么,这个玉蜀黍,今后就叫做玉米。你回去之后,晓谕颍州官民,以后不可再叫什么玉蜀黍。”

朱厚照急忙摆手。

“不必如此费神。朕虽然命名,但玉蜀黍有名在先,叫了也就叫了,不必为此大动干戈。”

这个刘瑾,一有机会就拉大旗作虎皮。不过就是个名字嘛,何必那么较真?

朕亲自命名玉米,很多人抢着用还来不及呢,哪里还用你官方强迫使用?

这个龟儿子,就知道搞形式主义、低级红高级黑那一套。

“刘瑾,把这些玉米种子送到皇庄……,不,还是留在这里,由朕亲自保管吧。”

刘瑾带着黄义出去,朱厚照把玉米拿到舆地图厅,用一个绳子吊在屋梁上,免得被老鼠吃了。

现在的每一粒玉米,都是种子,十分珍贵。

玉米已经有了,还剩下番薯和马铃薯两种作物,需要引进。

这两种作物跟玉米一样,也是原产于美洲。

根据历史记载,番薯在80多年之后的万历年二十一年,由福建、商人陈振龙和其子陈经纶从吕宋引进。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现在还没有向美洲以外的地方扩散。欧洲人引进马铃薯,已经是四五十年之后的事情。

不过,时空发生了扭曲,英国的历史进程提前了80多年。

按照这个进程计算,英国人可能已经引进了马铃薯。不过,他们还只是把马铃薯当成一种观赏植物,不知道马铃薯的块茎可以吃。要等到将近一百来年之后,法国一位农学家才发现马铃薯可以食用。

他相信,在欧洲商人和竺、南洋的贸易中,有可能出现马铃薯。

所以从去年开始,朱厚照就叫锦衣卫在海外商人中搜寻番薯和马铃薯,准备引进。

喜欢朕不吃这一套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朕不吃这一套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星穹铁道:扮演黄泉参加国运游戏 我的金手指是系统建筑 名门暖婚:温总夫人她姝色无双 我脑瘤要死了,疯一点又怎么了? 活下去:兄妹逆袭传奇故事 扶明录 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 带崽离婚后,高冷陆总夜夜倒贴 仙途卧龙 我都陆地神仙了,你还敢污蔑我? 王爷有点懵 规则怪谈:末日生存指南 玄学点滴,财富风水今天到你家 总裁夫人竟是玄门大佬 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长生愚戏,我成了龙的最大鼎炉 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 大唐:与其夺嫡,不如分封世界 火之意志六千度,烧完木叶烧神树 穿越位面来修仙
经典收藏 灵魂传承者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烈虎军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南明义军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 都市之:复兴大明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血色法师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大唐:回到古代做神仙 这县衙深藏不露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家父汉武帝! 风入邺 重生之将星传奇 盛唐挽歌
最近更新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嘉靖好大儿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乱世:整活小砖家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史前部落生存记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异域使命 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两宋传奇 陛下就是躺赢狗
朕不吃这一套 遍地沧桑 - 朕不吃这一套txt下载 - 朕不吃这一套最新章节 - 朕不吃这一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