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跳跳蹦蹦跑到顾菲跟前,坐下后就兴致勃勃地畅所欲言,由于两融一次离家,每次会面都情不自禁聊起中学时代的趣事。在和沈青交往的这些日子,顾菲发现她很少提及杨浦,于是得出她几乎没去过那地方的结论。而事实上,沈青除了去过杨浦的几所高校外,的确没有踏足过那里。在一次聊中,出于有意识的心理,顾菲大胆预测,如果哪上海能像深圳特区一样,可以搞市场经济,她估计杨浦的城市建设肯定要超过虹口,因为它没有历史包袱。沈青听了使劲地频频点头,好安抚内心深处的一点愧疚。
看到顾菲放在草地上的杂志《读者文摘》,沈青喜形于色,拿起这本从高二开始就形影不离的心爱读物,走马观花翻阅了一通,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让她困惑了很长时间的问题,为什么编辑这本杂志的竟然是兰州这座偏远城市?她问顾菲。
英雄所见略同,顾菲显然遇到知己,捋着头发,我最的叔叔六十年代去了兰州工作,我每年七月份放假都去那里避暑,也同叔叔交流过这个问题。叔叔无不自豪地解释,一条黄河直接穿过LZ市区,让这里的人们可以徜徉在母亲河畔,可以从容不迫地思考一些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沈青恍然大悟,平时看到的人们整忙忙碌碌,可到头来终究还是碌碌无为,欲速则不达也。
猛然发现顾菲捋头发的姿势富有强烈的美感,沈青抓住奇妙的一瞬间,按下相机快门。顾菲承受不起,自我解嘲,别拍我,又不是美女,应该多拍拍你自己。沈青赞扬,你很耐看。顾菲会意地甜甜笑了,倒也是,许多人都这么。此时沈青的脑海里出现伯父的意境两字,就问顾菲。
意境?我的!那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顾菲为难地摇头。可沈青不依不饶,坚持需要一个哪怕粗浅的答案。顾菲只好苦苦思索一阵。过了大概两分钟,好像找到了灵感,喜出望外地告诉沈青,昨在图书馆晚自习时,偶尔翻阅藏书资料,看到一本介绍江南园林的书,里面有一个章节,专门把扬州和苏州的园林作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苏州园林是家碧玉的话,那么扬州园林就是大家闺秀。相对苏州,扬州的园林水面宽广,既有柔情又有豪迈,融入了浓厚的北方色彩。点缀在石头和假山中间的红花绿叶更加庄重典雅,显现出文人墨客般的写意和隽永。拿二分明月楼来吧,既然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扬州的象征,那么分散在园林里的品如伴月廊和月亮桥之类的,都无一例外同悬挂在夜空中的月亮结下深厚友情。从此,风花雪月般的洒脱浪漫成了扬州园林的代名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恐怕这就是艺术家所需要的独特意境吧。
喜欢校园是一座象牙塔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校园是一座象牙塔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