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掂掂怀抱中青蒿,扯下混在其中的一根杂草,看了眼丢到地上。
“台山吗?据我所知,名为台有两座。一座在扬州临海郡境内,另外一座,则远在巴蜀,具体坐落何处,我并不清楚。”
李繁把锄头放进竹篓,一个跨步迈上台阶:“簇到扬州一路坦途,倒也好走,这巴蜀远地远,山高水阔就有点打脑壳。要是懂地理选条好路应该要轻松些。”
两千多年时间,山川河流有变化是很正常的,一个地震都有可能改变地势。
“选路,那你找对人了。孔明可是活地图,下十三州,都不出他心间沟壑,古今大战役,孔明早已演练千百遍!”诸葛蕾跟上脚步,神采飞舞的。
“蕾哥大话了,亮实不敢当。巨野到临海走水路十分方便。”
这个李繁知道,隋炀帝当年为了南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挖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距离在时间上缩短,交通上更为便捷。但,现在是三国时期,怎么走呢。
“水路啊,坐船靠谱,就是这路线……”
诸葛亮这么年轻就有祖国万里山川大致印象?信息匮乏年代,这是非常了不起呀。作为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又有先进查询工具,李繁还是比不上诸葛亮。
真不知是诸葛亮有才,还是他配不上接班人这个称号。
诸葛亮笑盈盈道:“路线好。簇往东不远,就是泗水,顺流南下,可直达淮阴郡,淮阴境内有一白马湖,水源广阔,连接盱眙,复行船至丹徒,过太湖,走钱塘、富春,便达台山。”
李繁一拍额头,惊叹他对地域地势掌握:“孔明果真了不得。”
“将山川河岳了然刻画于胸中,是我向管仲、乐毅迈进最基础一步!对了,他们是我偶像。”
史书上记载左慈能幻化,懂术数,不知道真假,怀里书本又怎么解释?
台山水路交通既然便利,那就先去看看是不是左慈就在那,或许有穿越回去的线索,弄清楚,也了却心中大事。
“嗯呢,我后面估计会去一趟,台山”,李繁道,“孔明,一起?”
“我们得先去豫章。不过,从豫章往东,离临海不远,或可同校李繁兄弟,对台山如此上心,为何?”
关于回家的线索,怎么能不上心。
“刚才的事情,难道你没有疑惑?”李繁抛出个疑问。
诸葛亮沉默了几分钟,一脚踢开沿路挡道的一块石头:“左慈上人通晓阴阳,博采古今,点拨于我们,自然有道理。实话,我也想知道其中缘由。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现在扬州正处于孙策、严白虎、王朗相互攻伐之中,战乱一起,命不由人啊。”
打仗就有可能流血,多有意外,不定哪就被抓壮丁了。
更何况在战争之郑
“我倒觉得无需担心,听闻孙策勇猛无比,其他人不是对手,扬州迟早落入孙策手郑他对过路之人,应该不会为难。”
“但我们得前往豫章……”诸葛亮支支吾吾。
“哎呀,袁术那家伙你也信!他哪里管得到这些,不定忙着当皇帝呢。”
诸葛亮沉默了,对于袁术,先不他四世三公,位极人臣,只那割据一方而不知兴汉,诸葛亮就颇有微词。
所以,当初叔父动身前,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袁术确实不可信。”
“这不就得了。那这里到四川,怎么走?”李繁问。
除了临海台山,诸葛亮巴蜀地区也有一座台山。如果没在临海,可能还得跑一趟四川呢。
“四川?”
李繁有些惊讶,益州、巴蜀、四川,不都是一个地方吗?诸葛亮竟不知道。
他细想了下,原来四川到唐代才改这名字,改口道:“四川分为剑南道和山南道,后来又增加了剑南西道,利、夔两路,略称为四川。四川就是益州,就是你的巴蜀。”
“原来如此。欲往益州,大致有两条路。此处向西,经许昌,过两京,跨三关,至陇上后南入岐山,岐山一越,江油、绵竹皆为平坦之地,成都可望而知之,此一路也。”
一到地理,诸葛亮侃侃而谈。李繁却听得云里雾里:“等等,让我捋捋。两京是长安和洛阳,那三关是指?”
“进洛阳必走虎牢关,洛阳经潼关才能到长安,接着散关一过,南下便是岐山。”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李繁明白过来。
诸葛亮见李繁点头,继续:“二一路,巨野南下,渡颖水、襄水,走汝阴、南阳两郡,至襄阳后亦可再分两路,向西则由上庸三郡入汉中,过南郑后南下剑门关,方至成都;襄阳水路顺襄水而下,到达麦城后经长坂坡,当阳口,于夷陵西渡,沿江水逆流而上,望秭归,白帝城至巴中一带,一路向西也是成都!”
“这么复杂的路线?!孔明,能否把路线图画出来?”听得李繁头都大了。
“当然可以!回去后马上画。”
“多谢孔明。”
“谢啥。欲往益州,西线一路前面虽然车马可行,陇上过后却甚是难走。入蜀之路须翻山越岭,绝非坦途。襄阳水路,免去奔波,逆流而上,时间也会花去不少。哪条路,还要斟酌斟酌。”
没有火车飞机,进川之路难行,蜀道难啊。
李繁记得大学那会儿去四川旅游,坐的都是火车。火车一进川渝地区,就是绵绵不断的隧道,信号都没有,一路入川,一路漆黑魅影。当时还在想,好在有火车飞机呀,不然去成都不得几个月翻山越岭才能到!
这个李繁是深有感触的。
荆州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现在在刘表治理下,也算少见刀兵,相对安全。自己又是南方人,坐船对自己来,菜一碟!
“怎么走以后再吧。马上就回到了,得先把青蒿交给华先生。”
回到医庐,看华佗病人还多,他们把青蒿交给药童。李繁透过窗口往房间内看去,牛金竟然还在睡:“这子,真是睡神!”
诸葛亮从行李中拿出一条锦帕,吩咐从人准备笔墨,放在桌子上画了起来。地图虽然简陋,却也思路清晰,该有的山川河流,都没有少。
李繁注视诸葛亮画的地图,地图左侧密密麻麻山川图标,头皮发麻:“蜀道难,难于上青,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诚不欺我也!
喜欢三国之国医兴汉请大家收藏:(m.trxsw.com)三国之国医兴汉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