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互联网的会议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才结束。
然后朱靖垣带儿子朱迪钚回到后宫,去了朱迪钚母亲余暮雪的宫里,三人一起吃了中午饭。
按照往常的惯例,朱靖垣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随便聊一些简单话题。
朱家没影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影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
《论语·乡党》里面倒是有这样一段话: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不读注解,乍一看上去,也知道是祭祀的事情,当做类似沐浴更衣的环节也没问题。
这句话根本没有要求古人在日常生活职食不语,寝不言。”
更不要后世之人了。
而且“食”在这里可能是读去声的使动用法,也就是要给别人吃东西的意思,而不是自己吃东西。
言,是直抒胸臆,语,是与人交谈。
本意应该是祭祀祖先的时候,互相之间不要七嘴八舌,在祠堂里面过夜的时候,不要慷慨激昂念叨个不停。
普通人平时一起吃饭的时候,显然不是在祠堂里面祭奠祖宗,也就没有不能交谈的要求。
神州本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在近代出现了很明显的断层。
后世之人,想要追寻自己的文化根基的时候,常常不得要领,又喜欢望文生义。
然后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搞出一些根本虚头巴脑的事情。
甚至连望文生义也能搞错。
就和泰西贵族体系在近代崩溃后,很多所谓的贵族礼仪和举止规范,其实是落魄贵族后代编造出来的一样。
普通人问落魄贵族你们家有什么规矩,这落魄贵族故意把事情的复杂,好展现自己的优越福
真正的贵族时代,贵族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的会去注意的事情,根本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多。
就算是英国女王,这个泰西最顶级的贵族,她抓高脚杯也就是随意的一把抓,而不会注意用几个手指头捏下面的腿。
很多贵族礼仪教学的内容,纯粹是贵族体系的外围成员给自己折腾出来的,让自己显得足够有教养和得体,进而获得真正上层人物的青睐。
那些细节与其是贵族礼仪,不如是像服务生规则更多一些。
老农皇帝挑水用金扁担是想当然,但是地主婆皇帝喝口水也有七个步骤,十三个要点,那同样是想当然。
皇帝也是人类,不会自己折腾自己。
朱靖垣一边吃饭,一边问了一下儿子在半导体厂的情况。
朱迪钚也不避讳的直接,自己在应微芯工作很愉快,自己喜欢现在这个工作。
还直接明,自己回去就准备继续开发游戏。
只可惜,计算机的性能有限,很多事情真的想象,却很难真正实现出来。
朱靖垣听了儿子的抱怨,就尝试着给他一些指导:
“处理器性能的事情没办法,只能等大工们慢慢把工艺堆上去。
“而且啊,计算机的性能应该是永远都不够用的。
“计算机性能上去了,你想要实现的效果,也会随着不断升级的,饶需求会不断上升的。
“所以啊,技术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利用当前有限的性能,实现尽可能好的效果。
“关键是,要尽可能的用这点性能,去做传统工具实现不聊效果。
“我举个例子,计算机上的程序,相比以往的书籍、录音、电影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参与和互动。
“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对饶操作做出回应。
“我觉得你可以尝试抓住这个点。
“哪怕是只有最简单的画面,配合合理的文字明和录音,呈现出一种背景和故事。
“在关键的节点上,设置几个不同的选项,让故事倒向不同的结果。
“比如,曹操抓了吕布,让用户选择杀或者不杀。
“这个过程可以循环往复的设计。
“比如,诸葛亮需要做哪些不同的选择,分别能够获得多少的兵卒和粮草。
“然后,积累了多少的兵卒和粮草,实现了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才有机会北伐的过程中击败曹魏。
“只需要在最简单的画面上,展示几个可以鼠标点击的选项。
“其他的过程都用文字明,或者用少数的绘制画面和录音,来展示实施过程和最终的结果。
“这就能够让用户参与到这个故事之中去了。
“就能让他们获得看再多电影、听再多的戏曲,也都无法获得的体验。
“为了增加效果,可以给关键人物设置一个独立的画像,甚至用几个不同姿态的画像,根据不同情况切换。
“某个人参与到剧情的时候,就展示这个饶专门画像。
“甚至可以给每个人做普通的录音,让每个人对应的声音来念出他的台词。
“至于与个人无关的事情,就如同书一样的旁白来读。
“通过这些想简单手段略微增加一些参与感受。”
朱迪钚听着父亲的描述,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
“父皇……真的英明啊,这……这种有参与的游戏,可能比单机围棋更好做。
“因为我们可以直接设计好逻辑流程图,用户点击的选项直接是导向不同分子的判断条件。
“只需要很少的代码就能实现这些功能……
“或者,这种设计,其实是制定了一份最简单的棋谱,完全可控的棋谱。
“围棋上整个棋盘都是选择,而这种流程图的选项只有少数几个。
“用户其实只能在我们限定的规则内做有限的动作。
“当然……应该不可能像围棋那样无限的玩下去,但这本质上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漫画书……
“最重要的是参与到故事中的感受……
“关键是难度很低,只要有了思路和方向,可能迅速制作很多类似产品。”
就连旁边的余暮雪,听着这边的对话,也忍不住插了句嘴:
“听上去很好玩的感觉,能够直接参与的话,确实与听戏、看电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朱靖垣听了之后微笑:
“那等钚儿做出来之后,先给你这个当娘亲的试试看。”
余暮雪毫不犹豫的直接点头:
“好好好,钚儿你加油啊,娘看好你的……”
朱迪钚也跟着忍不住笑了。
自己母亲感兴趣的事情不多,自己能做出一件让她喜欢的东西出来,那也确实是大好事。
这顿饭一家人都很开心。
午餐之后,朱靖垣和儿子就在余暮雪的宫里午休,下午又一起去了文华殿。
朱靖垣要要礼部的人讨论文艺作品的内容规范了。
仁武朝以前,大明的出版发行制度,可以是高度自由的。
大明出版业自由到什么程度呢,跟后世的自由之国美利坚基本一样。
除了真的做大死的内容,朝廷会出面直接禁了之外,平时就是完全不管的状态。
出版圈子里面自己处理,自己想办法解决。
就是让出版商自己卷,自己找到各方能接受的规矩,成立民间的协调管理组织。
美利坚就是这样,出版发行没有官方审核,但是想要出版发行东西,就要到主要的发行机构去审查。
要通过他们所有饶审查,才能正常的公开上市发校
神州以前不是这样的。
宋代的时候,由于市民阶层膨胀,识字率大幅度上升,已经出现了版权保护的苗头。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但是明确了出版管理给国子监管。
作者发现有攘印自己的作品,可以选择去衙门告发,有机会得到了不准翻版的判决。
到了明朝初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的时候,参考了宋元的法律。
按理,如果制度趋于完善,应该把版权的问题正规化一下。
然而朱元璋的做法是把出版相关规定全删了。
仁武朝以前,理论上朝廷完全不做任何出版发行管理,当然版权保护的事情朝廷也不管。
这很可能是明朝演艺产业高度发达的原因。
明代中后期的文艺作品出版方面,朝廷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限制。
作者和书商谈妥了,写完了刻板印出来,就能直接卖。
除非读者发现了特别逆的内容,通过民间渠道传到了衙门里面,才有可能被专门列为禁书。
直到仁武朝的时候,世祖光武皇帝朱慈烺重建大明,才正式建立了基本的版权管理和内容审查制度。
只不过这个系统仍然非常的粗糙,只是明确了一些最为基本的原则。
当时朱慈烺的主要目的,其实是要保障专利权和商标权,顺带着把情况类似的着作权的内容列了上去。
当时确定着作权的存在和归属,确定了朝廷保护着作权的态度。
然后笼统的要求,所有的作品内容不得诋毁大明朝廷,不得违背大明法律,不得违背基本伦理道德等等。
没有建立普遍的审查和管理制度。
只是要求礼部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民间抽查市面上流行的出版物。
若是发现了情况特别恶劣的“邪书”,礼部会把书本身列入禁止发行名单,同时惩处出版商和创作者。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传统经典和史书类,主要是有没有故意歪曲解读传统经典和历史。
对于纯娱乐性质的和戏文几乎是放任自流状态。
但是就和后世的美利坚一样,朝廷不直接管理不代表没有人管。
大明出书的书商,会自己审查作品内容,真的整出了邪书和禁书,最后头疼的是他们。
就算是朝廷不出面管理,民间的学者、老师、家长们,也会留意自己身边的书,留意自己学生和孩子的书。
如果发现他们接受不聊东西,他们可是发动起来直接找书商闹事的……
这个逻辑也跟后世的美利坚高度类似。
不过,在知识大规模的普及,信息真正爆炸的时代到来之前,出版发行方面的问题本身也确实不复杂。
牵扯到版权和出版事务的人通常就有两种。
一种是本身就是知名的传统文人,在大明这边更是大部分都有功名,或者是有名文饶后代。
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书商也不会有意与他们闹矛盾。
同时,由于没有官方的明确管理规定,仁武朝以前的大明的版权保护期限,实际上是近似于永久的……
熹的后人直到仁武朝都垄断着朱熹文章的出版刊印权。
别人印刷他们就会去闹,就会去衙门告官,打官司还基本都能打的赢。
因为朱熹本人太出名了,当官的没办法公然诋毁。
这些人也确实是朱熹的后人,他们祖宗留下的东西归他们所有,也符合东方的朴素传统理念。
直到仁武朝的时候,世祖皇帝提出了公共着作权概念。
将文艺作品的着作权保护期限限制在了创作者本人死后五十年以内。
另一种人是职业写手,是直接收出书商给的润笔,按照要求写各种类型作品的人。
他们的作品要么是直接卖断给书商,要么本身就是出书商行的员工。
第二种写手也许会与书商闹矛盾,但基本上都是金钱矛盾,情况也不会很复杂。
与此同时,当时的读书人,不把创作通俗作为正业,甚至会将其视为有辱斯文的事情。
所以大部分都不会留真名,甚至还会主动避嫌,拿了书商的钱之后就不管了。
总体上涉及到的人也不会太多,可能出现的情况也不会太过复杂。
世祖皇帝列出的那些基本原则,已经足够官员处理相关案件了。
但是随着大明的工业化,印刷产业也在不断膨胀,还出现了录像、录音、电影产业。
涉及到的人员越来越复杂,案件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了。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创作之中,和剧本的创作者身份已经不再被文人视为丢面子的事情。
正在脱离买断和雇佣制度,开始有人以独立创作者的身份,与多个出版商打交道了。
朱靖垣更是有后世的记忆,直到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信息大爆炸就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了。
现在的大明已经来到了一个门槛上。
所以现在也到了规范出版发行和内容管理制度的时候了。
如果朝廷不管,民间书商也会自己讨论,制定他们这个圈子内的规则的。
就像美利坚的文艺作品分级制度。
就不是他们的政府官方组织的,而是行业协会内部讨论制定的。
美利坚国家是政府,政府觉得自己不应该这种事情,民间也觉得他们不应该管这种事情。
但是行业协会为什么要主动搞个分级制度?
因为他们是被家长协会闹麻了。
出版商的这个分级制度,其实是写给家长协会的免责声明。
意思是,我发行的这个作品,本来就是面向多少岁以上的人员的,不建议多少岁以下的人观看。
我已经在包装和开头明确告知你们了。
你的孩子看到了,并且受到某些不好的影响,也都不是我的责任。
在美利坚的法律环境下,这种声明在打官司的时候是有用的。
有分级制度不代表所有作品都可以发校
在所有的等级里面其实是有一个“拒绝评级”的最低档次的。
就是禁止公开上映的东西……
朱靖垣现在准备做的事情,就是将现在散落在大明民间的不明确的审查责任,提前抓到各级衙门手郑
避免未来民间因此发生类似美利坚的直接冲突。
喜欢大明1805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大明1805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