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也是来往了一二十年的,不过因着亲事闹一闹,也不能真断了来往,不如明日我到晋昌坊走一趟,去探探他们的口风,看他们如今有没有改变主意?”
“肃州,你也多多去找明予丫头,不得她正等着你去哄她,给她个台阶呢。”
“傅家前几年守孝,顾不上生意,如今你看,短短时日他们都在东市开店了!那丫头的刺绣功夫无人能及,是个会生金蛋的,你纳来做妾,做个平妻也使得,咱们要上下打点,银钱便不能少......”
“娘,你就别掺和我的事了,明予妹妹如今怎么可能还看得上我!”
林肃州不耐烦地打断梁氏的碎碎念。
“怎么就看不上了,你可是进士!再,定亲那十几年,她一心扑在你身上,怎么可能断就断,若不是对你余情未了,她能至今都还未相看?咱们许她平妻之位,不得她就点头了。”
“何况,苏氏无能,她就应该主动替你张罗房中的事,肃州,你便听娘的,烈女怕缠郎,明予丫头会回头的。”
梁氏看着林肃州,自家儿子长得玉树临风,又有才华,若不是被苏府仗势捷足先登了,这会明予丫头早嫁过来了。
“娘,我入誓事情没有着落,拿什么去给明予妹妹下聘?你和爹不如多去外祖父和几个姐夫家走动走动,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让我留在长安。”
苏侍郎出事后,他在圣上和吏部那都落不着好,没有得力的人提携,他八成会外放。
原来苏侍郎拖着,也是因着吏部的便利与消息的灵通,早早看中了监察御史这一肥差。
那段时间苏侍郎没少带着他应酬。
若是折腾这么一圈,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亲事,最后还是没能留在长安,那他岂不是要被同窗笑死!
这次与他一同过了释褐试的都已派官,就他这个准‘监察御史’又出了差错。
林家吵吵闹闹又过了一晚,林肃州越想越不甘心,他总不能丢了官又弄丢了明予妹妹。
早上起来穿戴齐整,林肃州便往晋昌坊去了。
傅明予想着新铺子开张,事情多,是以早早起了来,坊门一开,便往东市去了,倒是没碰到在晋昌坊门口徘徊的林肃州。
日中才能开市,她可趁着上午这段时间交待一些其他的事情。
傅明予到了珠绣铺,朱娘子已经带着那批新买的绣娘在三楼绣房练习了。
朱娘子原是傅家绣铺的绣娘,傅明予看她手艺好,人又稳重踏实,人缘也好,恰巧新铺开张需要个管事娘子,便提了她到珠绣铺。
平日里朱娘子除陵铺的事情,朱娘子还要负责教新来的绣娘手艺。
傅明予与绣娘们了些话,鼓励她们练好手艺,强调了铺子的规矩和奖惩,又安排了近几日的绣铺轮值、分工明细等等事情,便开始教她们一些珠绣的基本功。
教了将近一个时辰,蔡香芩才慢吞吞上了楼,见到傅明予在,面露惊慌,喏喏地不知什么好。
傅明予这才想起香芩来。
她来学刺绣也快有一个月了,如今见她这个懒散的样子,傅明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怕她仗着是自己邻里又没有签卖身契的份上,关娘子和朱娘子管不了她,她也无心练习。
傅明予让其他绣娘停下歇息,然后才面色淡淡地对香芾:“为何这个时候才出现?”
“明予姐姐......”
没等香芩话,傅明予打断她:“在这,你该叫我傅东家。”
“傅......东家,我,我阿娘早上吩咐我一些事,是以才来迟了。”
香芩不敢看傅明予,她也是此时才知道,平日里温温和和、未语三分笑的邻家姐姐,冷着脸的时候莫名让人发憷。
“为何不和其他人一样,住在店里?”傅明予又问。
香芩本想大通铺哪有家里舒服自在,抬头看见傅明予的脸色,又低下头,声道:“我想回家住......”
况且昨傅明初休沐在店里帮忙,可他一眼都没瞧她,她也没能跟他上半句话。
今一早她便等在家门口,想跟他来个偶遇,却又没见着他。
她也看到傅明予出门了,原想着她多少都会关照自己,去迟点也没关系,可没想到她会当众叫自己难堪。
这刺绣枯燥辛苦,又整教些无聊的基础针法,半点不教真功夫,她也有些厌倦懈怠了。
“关娘子和朱娘子已经教了大家七八种针法了,其他人都已掌握这些针法,只有你的我还没见过,你过来坐下,绣给我与朱娘子看看吧。”
香芩一时有些慌乱,见大家都在看着她,只好慢慢挪到一个空着的绣架上,坐下来开始上针。
可磨蹭了将近一刻钟,香芩连第一种针法都还在犹犹豫豫地比划,绣得不成样子。
“够了,不用绣了,”傅明予站起来道,“香芩,我原先念你年幼,又有心学一门手艺,且大家街坊邻里处着,是以才破例收了你。”
“如今看来,你一没有认真学,无心于此;二不遵守铺子的规矩,坏了风气,我便留你不得了。”
“明......傅东家,我就晚了这么一回......”香芩声音越来越。
“是只这一回被我撞见吧?行了,此事大家心里都有数,多无益,你也别怪我不讲情面,机会给你了,你不珍惜,留下来也只是白白蹉跎了岁月,给你结一个月的工钱,回去吧,往后也不用来了。”
傅明予示意朱娘子给香芩一贯钱,便让她回去了。
见人走了,傅明予才又对剩下的十个绣娘道:“你们都看见了,且也来了不少时日了,若是想继续留下来,该教的该给的,我都不会藏着掖着。若是不想留下来,趁着如今还没教到傅家独有的针法,我也给你们个机会赎身,咱们好聚好散。”
“东家,我留下,绝不走。”
“我也不走。”
“不走不走,我一辈子都不赎身。”
“我也留下,我要跟着东家和朱娘子。”
“......”
十个丫头纷纷表态,都愿意留下来。
笑话,她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三餐不继,不然也不会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如今跟着主子不仅能吃饱穿暖,能学手艺,每月还有工钱贴补家用,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大好事。
她们既然选择留在傅家绣铺,签了死契,便是打定主意一辈子待在这,跟着眼前这位主子。
喜欢绣春情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绣春情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