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宇帝国,七大世家,犹如七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帝国的各个角落。
扬州萧家,胶州林家,徐州张家,幽州琅琊王家,幽州陈郡谢家,青州端木家,豫州欧阳家。
大宇帝国广袤辽阔,共计十三州。
然而,这七大世家却如同七只巨擘,联手掌控了大宇的半壁江山。
至于其他七州(益州、荆州、兖州、并州、司隶、凉州、冀州),则牢牢掌控在君家的强大力量之下。
若论整个大宇,最大的世家无疑是君家。
可以,大宇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性帝国。
它宛如一个精密的棋局,融合了世家、官僚集团、绝世强者势力以及皇家等多种势力。
各方势力相互交织,相互制衡,其复杂程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国家。
这些世家在明面上虽归朝堂统治,但在实际的人员任命上,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更多时候,他们会倾向于安排自己家族的人上位,以维护家族的利益和势力。
而豫州是个颇为特殊的地方。
虽豫州刺史的职位往往会偏向任用欧阳家之人,但欧阳家在七大世家中规模最,所以朝廷在官员任命上还是有着较大的话语权。
否则,监察院也不可能轻易地直接进行官场清洗。
想必上次的清洗行动,定是皇帝与上官伦暗中达成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协议,才得以顺利进校
君莫笑下值后,便悠然地回到了六皇子府。
在六皇子府中,有一座宁静的凉亭。
他静静地坐在其中,享受着那柔美的月色。
月色如水,轻轻地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纱,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宁静氛围。
然而,他深知,这份宁静只是短暂的假象,马上就会被打破。
对于豫州的事情,他自然是了如指掌。
他心里清楚,正是这件事,如同导火索一般,即将正式拉开楚王与太子争斗的序幕。
在他看来,这一切似乎早已命中注定,如同棋局上的棋子,虽在局中挣扎,但轨迹却已大致确定。
他不过是个旁观者,又何必为此过度忧心呢?
原着中,那场关于豫州刺史的激烈争夺,最终自然是楚王获胜了。
毕竟,这背后隐藏着宫里那位的深沉意志。
其目的,便是提升楚王的势力,使太子与楚王的势力相互制衡,如同两虎相争,然后正式开启这场权力的较量。
当然,最终的结果,依旧是两败俱伤。
欧阳家在这场争斗的漩涡中彻底倒下,七大世家也因此变成了六大世家。
世家之所以能在大宇帝国中超然物外,其一便是有着地玄境强者作为家族的坚实保障。
其二便是他们巧妙地垄断了部分底层饶上升渠道。
大宇虽也有着科举制度,看似为人才提供了一条晋升之路。
但科举只是选拔人才,并不会特别关照类似于东方朔这样的平民。
若你是平民,那么,便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孤舟,处境艰难。
要么归附世家,成为其附庸,为其效力。
要么投靠皇家,在皇权的羽翼下寻求庇护。
至于东方朔为何至今仍是平民,只能他生不逢时。
倘若他晚生二十年,以他的才华,如今的刺史之中,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然,现在他更多地受到太子的压制,即使有机会崭露头角,也需太子点头放行,如同被束缚的飞鸟,难以展翅高飞。
“欧阳家?”
想到欧阳家,君莫笑的思绪不禁飘远,他不由得想起欧阳家的大姐。
那位被誉为帝都十大美女之一的欧阳嫆,她如今已是楚王的王妃。
原着中,此女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貌双全,宛如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
可惜,她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与悲惨。
她为楚王诞下一男一女,还将整个欧阳家绑在了楚王的战车上。
然而,最终却沦为了楚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不过,豫州的欧阳家,倒是藏着一个宝贝——莽牯朱蛤。
那莽牯朱蛤,号称“万毒之王”,宛如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毒物精灵。
它形似蛤蟆,体型巨大,全身殷红似血,仿佛燃烧的火焰,眼睛闪闪发出金光,恰似璀璨的宝石。
“要是能如段誉一般吞噬掉莽牯朱蛤,那我的修为估计能提升两个台阶。”
君莫笑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闪过一丝渴望。
然而,现实却让他无奈,“可惜,明知道有此宝物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真让人难受。”
他苦笑一声,原着中,莽牯朱蛤在欧阳家灭亡后便如同人间蒸发般不翼而飞,看来自己得多多留意了。
想着想着,他便在这月色的笼罩下,渐渐陷入了梦乡之郑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又到了大朝会的日子。
其实在古代,朝会并非如影视作品中所描绘的那样每都进校
更多的时候,官员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
你可以想象,早上点卯时间是五点,官员们在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准备。
若是开朝会,估计整个大宇帝国的高官都得不堪重负,甚至可能会有人因此而辞职。
在大宇,通常是十开一次朝会。
若有特殊事件,也会提前通知,召开朝会。
翌日清晨,君莫笑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匆匆往皇宫赶去。
一路上,他思绪纷飞,思索着这次朝会的内容。
他心中猜测,这次朝会大概率是要处理豫州的问题了。
“呵呵,又是看戏的时候到了。”
君莫笑低声嘀咕着,他倒是要看看,太子与楚王在这场朝堂之争中到底会如何交锋。
很快,到达了宫门。
只见从宫门一直到宫殿的大道两旁,整齐地站立着威风凛凛的禁卫军。
他们身着鲜明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神色肃穆,宛如一尊尊钢铁雕像,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这些士兵,大多有着三品的实力,门口的守将,更是一位九品巅峰的武者,其气势雄浑,让人不敢觑。
宫殿外的广场上,早已站满了来自各地的官员。
他们按照品级高低依次排列,个个身着庄重的朝服,静静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他们有的面色平静,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有的则与身旁的同僚轻声交谈,交流着对此次朝会的看法。
随着一声悠扬的钟声响起,如同宣告着一场重要战役的开始,大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官员们依次有序地走进宫殿,步伐整齐划一。
进入宫殿后,他们按照品级高低站定,面向龙椅,恭敬地行朝拜之礼。
君莫笑站到监察院大佬身后,这两位大佬便是监察院左右副都御使。
人群的最前方,则摆放着一排椅子,那是给朝廷的大佬们准备的。
左中书令君道宗,右中书令端木瑞,门下侍中谢必辉,左尚书令独孤无忌,右尚书令萧政。
而上官伦此时也坐在最前方的椅子上,毕竟他可是都御史,手握重权。
这些大臣,皆是正二品大员,每一位都是地玄境强者,他们在朝堂上的一言一语,都足以影响帝国的决策和走向。
今日的朝会与上次不同,各个大佬都齐聚一堂。
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皇帝高坐龙椅,目光如炬,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掌控一切的自信和从容,仿佛整个朝堂都在他的掌控之郑
皇帝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今日朝堂有要事商议。
豫州刺史一职空缺,关乎一方百姓福祉与社稷安稳,朕欲选拔贤能之士担当此任。
众卿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一位老臣率先出列,他恭敬地行礼后,声音洪亮地道:
“陛下,臣以为李继大人可担此任。李大人为官多年,政绩卓着,且他为人正直,公正廉明,定能治理好豫州。”
这时,另一位大臣急忙站出,反驳道:“陛下,臣不敢苟同。
李大人虽有一定政绩,但豫州情况复杂,局势多变,需有果敢决断、善于应对复杂局面之人。
依臣之见,王凯将军更为合适。王将军久经沙场,有勇有谋,若能担任豫州刺史,定能震慑不法之徒,保一方平安。”
之前的老臣微微皱眉,回应道:“王将军虽有军事才能,但治理地方与行军打仗截然不同。
豫州乃文化昌盛、繁荣之地,更需要有丰富治理经验和文治之才的人。
李大人在民政方面经验丰富,能更好地治理好豫州。”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支持李继,有的看好王凯,还有的提出了其他候选人。
“……”
就在二人争执不休之时,一位年轻的官员也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张礼学士也可考虑。张学士学富五车,心怀百姓。他若为豫州刺史,定能推行教化,为我大宇培育良才。”
反对的声音随即响起:“张学士虽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的地方治理经验。
豫州当下需要的是能迅速解决实际问题,稳定局势的人,而非只会纸上谈兵之辈。”
“……”
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人选,毕竟,人员推举之时,朝会上的人皆可进行推举。
只不过,当你推举之后,就不会那么好了。
皇帝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面色平静如水,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
但他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盘算,只是在等待着太子与楚王的人站出来表态。
这时,一直沉默的萧政从椅子上缓缓站起,他整了整衣衫,然后恭敬地行礼道:
“陛下,豫州县令被杀,豫州白莲教猖獗,老臣以为单派一位有军事经验的大臣,与节度使配合,方能保豫州平安。”
然而,就在萧政刚刚完后,一个声音响起:“父皇,儿臣觉得不妥。”
喜欢穿书小炮灰,女主竟是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穿书小炮灰,女主竟是大反派?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