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跟他舅舅一样,总是想太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他觉得,姨母要把太子放到地方去,完全是为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颓废。
他至今记得,那姨母和舅舅离开后,丝路来看自己的话:“我希望表哥好好的,怎么都校”
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让他几乎不能呼吸——为什么我这么没用?
他几夜不能睡好。
他的夫缺然很快发现了他的问题。
“建安,你怎么了?我看你心情似乎越来越差了,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姨母和舅舅了什么?”
霍去病沉默片刻:“我发现我很没用。”
张陶温柔地轻抚他的手:“怎么会,你是大英雄,我和儿子都这么认为。”
霍去病看着她,犹豫片刻,还是了卫昭的安排和自己的想法。
张陶不以为意道:“既然你觉得过意不去,想为太子做些什么,那我们就做,总比这样纠结要有用。”
霍去病一愣,他的夫人似乎比他看得开,便真诚发问:“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张陶笑道:“你不过是担心太子被下放到地方,会被别的皇子趁虚而入罢了,并不是想忤逆姨母,或不想陪我去地方对不对?毕竟到时候你只是个侯爵了,我这个六百石的才是长官。”
霍去病也笑了:“夫人懂我。本来就要夫人管的,有没有官职都一样。”
张陶也笑了:“谁能想到,在草原上凶名赫赫的骠骑将军是这样的。”
霍去病不介意道:“时候没有父亲,都是母亲和姨母管我,就是我舅舅也是要听姐姐的,早就习惯了。对了,你我要怎么帮太子?”
张陶沉思片刻,冷静道:“皇后让太子去地方其实是好的,不经验积累问题,就风险——皇帝都是多疑的,要是长期在朝中做靶子,那风险太大了。太子有大义,有母家,五皇子母家不显,所以,如果都在地方,那是我们占优。”
张陶顽皮笑了笑:“反正我感觉陛下对你有些愧疚,不妨你上书,求给皇子们封王,然后把五皇子赶到封地去好了。”
霍去病虎躯一震:“这……”他忍不住思索起来,真是越想越……妙。
“还是你主意多。”霍去病诚恳道,“就是,皇上会觉得我干涉他家事吗?”
“干涉就干涉呗,论公,你是臣,他是君,封王是国事,论私,姨母是正室,早点封王虽然绝了继承家业的可能,但那是稳稳的幸福啊,如果李姬没有不该有的心思,这就是帮她了。”张陶的脸色有些阴沉,“若是她有野心,你这么做就是对的。”
霍去病神色凝重,点点头:“就这么办。”
张陶安慰他:“不要觉得对不起陛下,王位是高祖传下来的王位,也是下人供奉的王位,太子也姓刘,是嫡长,性格仁厚,会是个好皇帝的。”
霍去病点头,当夜就上书,恳请辞去大司马一职,并建议为诸多皇子封王,产下皇子的李姬有功,封王太后。
封王后,理论上可以去封地了,但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卫昭听这事,还很惊讶,挺感动于霍去病为自己的考虑,又担心刘彻生他的气,多少有些惴惴了。
刘彻自然也是不满的,但碍于霍去病冒死又歼灭许多匈奴人,又自愿交回兵权远离朝堂,不给自己添堵,倒也默默忍下了。
刘彻本就属意太子,对五皇子不算关心,霍去病的行为在他看来是孩子邀宠多些。
他还拿这件事跟卫昭商量:“去病这子着实不像话,也不知道跟长辈商量下。”
卫昭脱簪请罪,倒是让刘彻吓了一跳,他并没有阻止卫昭请罪,只是在卫昭请罪后扶起她,了句何至于此。
“去病只是为我想得多些罢了。”卫昭解释道,“陛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刘彻漫不经心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封地不好选。你是做母亲的,你看怎么定?”
卫昭其实早就有想法,但是不好什么,只能委婉道:“既然定襄和祁连是陛下儿子,自然应该为陛下分忧。其实,我希望他们可以镇守大汉边疆。”
刘彻一挑眉毛,倒是没想到她会这么,但仔细想想,确实是她能出的话。
刘彻似笑非笑:“我以为你会希望我封个洛阳王出来。”
卫昭十分惊讶,不知道这话怎么的:“以洛阳之重,怎么能有洛阳王啊。”
刘彻倒是没什么,想起了近来蠢蠢欲动的邢夫人和自己的闺房话。
是的,邢夫人怀孕了,刘彻自然哄她希望她生皇子,并许诺到时候让邢夫人选封地。
邢夫人也没客气,要选洛阳。
刘彻当时没什么,但心里狠狠记了邢氏一笔……洛阳有武库,这女裙是真的敢想……那就不如再来个女儿吧……
卫昭道:“所谓边疆,其实还是往西往南往北,往北不用了,我大汉的边界还可以再远些,往南……陛下,句心里话,我觉得南越不可以在赵家手下,还是要想办法收回,往西就是蜀地和西域,不知道张骞他们到哪里了。”
刘彻觉得,他和昭昭真是知己啊……
“我大汉起码也应该是个枫叶海棠的形状,”卫昭顺手画了画图,“其实我希望等西边定了封个西域的王,或者南边定了封个交州的王……”
刘彻沉思,觉得的十分有道理:“那定襄和祁连就先不封了,反正他们是我们的孩儿,应该长在母亲身边,倒是老五……算了,我自己安排吧。”
卫昭心砰砰直跳,觉得自己好像躲过一劫,但嘴上还是很冷静:“陛下对南越应该也有想法吧……没道理曾经的秦地不在大汉手上。”
“正是这个道理,”刘彻冷静道,“南越王赵婴齐身体也不好了,只是不臣之心也日渐显露,我让他派长子来长安学习,他居然只派了个次子,真是岂有此理。”
卫昭回忆了下:“他的幼子是汉女之子,次子在大汉留学,陛下属意谁?”
两人完全没把南越当个什么东西,也不管南越王还活着的事实,在探讨地盘划分。
“我觉得还是幼子好一点……这个次子既不是汉人之后,也不是扶得起的,我扶持一个没用的外国人实在不甘。”
“等赵婴齐死了,就派那邯郸女的老相好出使南越,以帮助幼子稳固政权的方式搅动一番,看看能不能趁机灭了南越。”
卫昭笑道:“陛下圣明。希望这个南越王不要太长寿了。”
刘彻笑了笑:“正是。”
卫昭掰了掰手指:“不知道张骞什么时候能回来,这都好几年了。”
刘彻毫不在意:“远着呢,带了那么多东西出去,总要走远点,我让他看看能不能找到盟友,远交近攻,合作打翻匈奴。”
“倒也是个好办法。”卫昭沉思片刻,“陛下来年还打匈奴吗?”
刘彻无奈:“暂时不了吧,哎,大将军身体不算好,万一他也像去病一样就麻烦了。去病又……真是流年不利。但至少近年来疆土扩张,我打算去泰山封禅,本来想带上丝路的,现在他要出去了,只能带别人了。”
刘彻似乎话里有话,听起来还是不爽,要用封禅的事敲打自己。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卫昭很怕他这个封禅啊……还在心里祈祷,千万,千万不要带她的孩子。
卫昭恭敬道:“一切由陛下定夺。”
刘彻看了看她,没有话,片刻后把她打横抱起,转了几圈,笑了:“何必跟我那么疏远,我做错什么了嘛?”
卫昭被他吓了一跳,又被转的胆战心惊。
她在大汉不算娇弱女子,自诩体重上还有几分看头,又觉得刘彻上了年纪,怕他把自己摔了。
然后她似是埋怨:“陛下突袭,着实吓了我一跳。”
刘彻哈哈大笑。
很快,刘彻下旨,封五皇子刘胥为广陵王,其母为王太后,令丞相王信准备就藩事宜。
又赐太子节杖,代父视察广陵周边,竟然是要比新任广陵王更先出发。
卫昭觉得刘彻这个任命充满了深意,张陶霍去病在广陵治水,刘胥偏偏封到了广陵,可真是……
又三年,期间无大战,大汉科学院推广农技,改良作物品种,又育了许多牛,平价卖出或租用给百姓,土地单位产量高了三成,百姓算是缓了一口气。
丝路并没有跟弟弟挤在王宫,而是在大家的诚惶诚恐中住在规制要低于王宫的院子。
丝路按母亲的要求,在南方重农,教化百姓,配合表嫂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倒是赢得了许多名声,不少当地士族豪强家中杰出子弟追随他,有了百余自己的亲近卫队。
刘彻也默默关注而已,期间派了刺史巡查,发现广陵确实治理的不错,对儿子也算是满意。
到底他也是很大年龄才得到这么个宝贝儿子的,非常爱这个儿子,而且按照刘彻父亲的寿数,他自己能不能看到儿子娶亲都不一定……更是怜惜了。
刘彻既然对儿子满意,便打算召唤他回长安,然后派到其他地方历练。大汉就是官员也没有久任一地的传统,生怕太根深蒂固,对中央不利。
下一步去哪里呢?自己儿子既然如此擅长教化百姓,不妨让他继续在南方打转吧,便安排儿子去了江夏郡,顺便把治水能手霍去病夫妇也调过去了。
刘彻其实最近很得意,他又得了几个皇子,这是后继有人啊……儿子多了,大儿子争气,真是比什么都好。
看看他已故的姐姐那个儿子,刘彻封了他做昭平君,每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给自己这个舅舅惹了多少事啊。
昭平君确实名声不好,连带着平阳公主也很警惕,忍不住跟自己丈夫和顶立门户的曹襄商量:“我儿,昭平君的名声太差了,到处都是骂他的,会不会拖累咱们家啊。别人提起昭平君都皱眉,连带会觉得公主之子上不了台面。”
平阳公主很忧心啊。
她大儿子自是不用担心,曹家上万户的食邑足够混吃等死了。
儿子的前途不好办了。
其实她觉得她对大汉的贡献,和皇帝弟弟的感情是要好于姑姑馆陶公主和她父皇景帝的,姑姑的次子封了侯,她的儿子也得封侯吧……
只是,当年隆虑侯的封赏还是靠的祖母窦太后……祖母对每个孩子都疼爱的很,自然应了姑姑的请求,要求父皇给姑姑次子封侯了。
她母亲去世很早啊……
而且,她母亲在世时也没本事影响皇帝弟弟的决策……
她能不操心儿子嘛?
平阳侯也不话,他是个挂名中尉,额,现在改名为执金吾了。
工作量不大,名声好听,他也就安心干了,但让他做什么规划,那真的太为难他了……
曹襄沉思片刻:“母亲可是担心弟弟的食邑?”
平阳公主连连点头:“正是,正是,你食邑这么多,你弟弟太少怕是会重复堂邑侯和隆虑侯兄弟的旧事,但我连怎么给你弟弟弄个侯爵都没办法……”
曹襄笑了:“这有何难?让父亲上书,平分我曹家食邑,我兄弟两人继承就好,陛下想来不介意多给个空头封号的。”
平阳公主大惊:“襄儿,你在什么?母亲操心你弟弟,并不想从你这里……你莫要把母亲想成太皇太后那样,你和你弟弟也不要做父皇和梁王那样……我和你父亲若是哪……你们兄弟俩还要互相扶持呢。”
曹襄又笑了:“母亲想歪了,儿子不是那个意思。陛下想做什么,下人都清楚,母亲何必自己骗自己。刘姓王尚要推恩令削弱影响力,我们姓曹的不是更应该识趣?”
曹襄看了下父亲,缓缓道:“此外,陛下还要钱,除爵的数量母亲恐怕已经记不清了吧。那下除了刘家,最有钱的是谁?皇后和大将军,去病又是怎么做的?母亲不妨好好想想。曹家若是识趣点,做个表率,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平阳公主泪水涟涟,平阳侯反而沉静道:“就按襄儿的办了。”
喜欢穿越西汉搞建设请大家收藏:(m.trxsw.com)穿越西汉搞建设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