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要分析的这个故事其实是历史上重复上演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土地上周而复始的出现。
奇怪的是,尽管这是一个彻头彻脑的悲剧,但是大家都觉得很正常,都能接受,并且没有丝毫想着去改变的可能!
唐僧师徒离开了狮驼岭后,到了距离灵山更近的一个城里——比丘国!
虽然这国叫比丘国,但是很多当地人都叫它“儿城”。
为什么要桨儿城”?
唐僧跟我们一样抱着疑问进了城。
要这虽然是一座城池,但是相当繁华,这里的人衣冠楚楚,看上去都还不错;街边商铺生意红火,酒馆餐吧吆喝不断;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完全就是一副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盛世。
但是奇怪的是每家门口都放着一只装鹅的笼子,笼子被彩色丝绸遮住了,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孙悟空看了一下,才发现这笼子里面都是五六岁大的男孩子!
这就让唐僧师徒更加好奇了,这国家如此繁荣昌盛,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的,怎么把这么的孩子关在笼子里呢?
晚上到了驿站,唐僧忍不住问驿丞原因。
这一问吓得对方恨不得当场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不过越是这样,唐僧越是好奇,不停的追问驿丞。
大概是驿丞被唐僧唠叨的遭不住了,才偷偷跟他了原因:
三年前来了一个老道人,把一个十六岁的漂亮女孩子献给了国王。从此国王沉溺女色,不理朝政和后宫其他女人,独宠这个美后,时间一长身体就不行了,眼看国王就要死了,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
这时候老道人闪亮登场跟国王他有药方能治国王得病,只是这药引子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儿的心肝!
国王一听有了救命的办法,那管他什么孩子的心肝不心肝的,开心的飞起!当即派人挑选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健康儿准备煎药!
孩子家的父母都害怕“王法”,因此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哭泣,只能背地里把比丘国叫做“儿城”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完这些驿丞心怀不满却又无奈的走了。
听完这些,唐僧当时就吓得骨软筋麻,失声痛哭的骂着这个昏君。
遇到这样不幸的事,心地善良的唐僧当然不能不闻不问了。
他的几个徒弟听闻这事情原委后,表现出来的观念也不一样:
看猪八戒怎么的:“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赡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娶忧。”
猪八戒这态度就是吃瓜群众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属于他们比丘国的内政,我们最好不要干预,洗洗就睡好了。
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饶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
沙僧看上去比较理性,这事不要急,先看看这国丈是不是妖怪,了解清楚之后再做打算。
行者道:“悟净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孙悟空跟沙僧看法差不多,明亲自去看看这国丈到底是不是妖怪,是饶话就用饶方式处理,是妖怪的话,就用妖怪的方式处理。
沙僧和孙悟空两人虽然都要管这个事,但是他们认为这件事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国丈”这个饶问题,与国王是没多大关系的,就算国王要杀这些孩子也是因为国丈诱导,国王不过是受人蒙蔽。所以这个国丈是人是鬼才是重点!
这个看法想必很多人都赞同的,因为历史上很多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
喜欢小九读西游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小九读西游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