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跟这厮耍嘴皮子,直接向他问道。
“也先南下在即,你有什么对策?”
“陛下,我观察到宣府的杨王、大同的刘安以及参将郭登,他们没有集中残余的兵力进行撤退或者支援。
这种情况对瓦剌军队来南下行动是必然的。”
你考虑过对抗他们的有效策略吗?”
“陛下,宣府和大同两镇如果能够相互配合、互为依靠,只要守城的将领不私自打开城门,我们就不用担心城池会陷落。
但是,他们可能会在城外进行决战,这也许是混入奸细的最好机会。
如果将领离开城池,这两镇可能会失守。”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守住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这三关,瓦剌军队就没有可能进入九边之内。”
“陛下,宣府和大同两镇互相形成犄角之势,只要守将不随便打开城门,就不会出现陷落的可能。
然而,他们只能坚守城池无法出城作战。”
“一旦收拢残兵,就是混入奸细的最佳时刻。
一旦将帅离开,奸细和城外敌军里应外合,两镇必定陷落。”
“如果能够守住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三关,瓦剌军队就不可能进入关内。”
“陛下,我愿率领三千士兵,镇守一个关隘。如果也先来侵犯,如果他踏过我所在的城关,我肯定会死在他的脚下!”
朱祁钰看着地图上的三关之地,不停地点头。
“你石享和于谦尚书的意见完全一致。”
我感慨地道。
石亨急忙:“于谦尚书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坐镇京师,决胜于千里之外,真乃是人中豪杰…”
“行了,正事,你在这里拍马屁,于谦尚书又听不到。”
朱祁钰打断了石亨的话。
石亨看着地图,无可奈何地:“陛下,末将刚才又看了看,这三个关隘其实一个都守不住。”
“于谦尚书也是如此看法,你的想法。”
我微微愣了一下,这两个互相有矛盾的人对于战事的却态度出奇的一致!
石亨指着九边外的九州:
“于谦尚书必然认为,九边外九州的流民入关,开关放百姓进来,瓦剌人夺取这三关易如反掌。”
“不开关,就相当于将山外九州拱手相让,民心丧失就失去了,地盘也就夺取不回来了。”
“其实让臣来看,这城门开不开关都一样,这三个关隘一个都守不住。”
“瓦剌窥伺中原多年,连郭敬这类四朝老宦都为他贩卖禁物奸细无数这三个关隘里应外合没有不破之理。”
石亨何人?
大同军阀他不知道郭敬干的那些腌臜事他不知道吗?
他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
所以对于边戍他和于谦的判断非常相似。
我听完石享这样直接沉默了下来。
前几和于谦谈过一次希望可以把战场定在塞外
于谦否决了我的提议。
甚至认为内三关都守不住瓦剌必至京师。
这时石亨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疏来,微笑着对我道。
“臣在狱中写有十条守城的建议,请陛下过目。”
我接过奏疏,笑着:“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建议?”
第一本是具体的城防,建议查漏补缺。
石亨长时间在大同与瓦剌人有交涉,对他们的能力和作风非常了解,因此有特定的应对策略。
第二份奏疏主要是关于捕捉胡商、清查可疑人员,这也是石亨在大同的主要任务之一。
石亨和于谦深信瓦剌必定会入侵大同,进攻明朝京师。
但朝臣们并不相信这个推断,经常指责于谦企图以此攫取权力!
石亨是一名勇猛的将领,但于谦对他的评价却十分精髓,指出其可用但不可信。
在我们的第一次会面中,石亨便用心机极深的谄媚态度对我孝忠。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退出文华殿时,石亨一直弓着腰,直到走到门槛位置才转身,直到走到殿外才站直了身子。
这一系列举动让我对他的警惕性很高,对比史上对他的记载和于谦的判断始。
这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
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于谦曾经过一句话,这句话始终在朱祁钰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安禄山起兵谋反之前,也十分的恭顺。
王莽在未篡位之前对汉帝也则表现得十分谦恭!
这些例子都让我更加警惕。
如果不是现在京城内没有大将,他石享今走不出这道宫门!
我伸了个懒腰,问兴安:“乾清宫收拾妥当了吗?”
我想在皇宫试试睡觉的感觉!
前世今生都没有这种体验!
这时兴安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低声道。
“陛下,该回了,色已晚。”
听到这句话,我顿时眯了眯眼,看着兴安,等了他后面对我的回答!
虽然兴安一直在打扫皇宫,但是这几忙,我没有不过问具体情况,所以不清楚具体清扫的情况。
兴安的脸色犹豫,对我道:“陛下,宫里情况有点复杂,现在还有很多王振等饶旧部心腹。
隐藏的很深,时间尚短有些还没有查出来。”
听到这句话,我眯了眯眼睛,随后对他道。
“你表现的就是太仁慈了!
现在清洗力度还不够,继续加大力度,就算把皇宫里的人全都换一遍也在所不惜!
如果你不行,我就叫马顺带领锦衣卫进宫执行!”
完这句话,我向宫殿外走去。
兴安他听完我的话面露难色的摇头摇了。
随后快步走到我的前面为我引路出宫回府。
刚刚回到郕王府,在宫里的时候我看到兴安面露难色,
刚想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时候。
这时成敬进来道。
“陛下,于谦尚书回京,在官门外恭候,在得知陛下回府,他就走了”
我扫了一眼兴安想道:“这皇宫已经清扫了十余!还是龙潭虎穴不成?”
于谦都要担心我在皇宫里的安危!
这时成敬还在解释于谦执意在门外等候,当得知朱祁钰回府后便离开了。
想到这里之后他决定前往于谦府邸。让他帮我解惑。
喜欢我在明朝当昏君请大家收藏:(m.trxsw.com)我在明朝当昏君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