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整个徐家村都早早地忙碌了起来,挑的挑,抬的抬,搭把手的搭把手,收拾完后一群人缓缓地朝镇上走去。徐家父女也跟在人群郑
徐月颖背着个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物,被徐大山放在肩膀上随着众人前校徐月颖也安静地坐在父亲的肩膀上,好奇地转动着眼光,打量着周遭的环境,长这么大,她还没见过除徐家村以外的世界。
十来里路,众人走了半个时辰才赶到镇上。镇名唤云来镇,地处大青山脚下,是周围十多个山村买卖货物,换取生活必需品的聚集地。受益于大青山的物产还算丰富,也吸引了不少商人来做生意。
镇不大,但麻雀虽,五脏俱全。裁缝铺、酒楼、客栈、学舍、医馆等衣食住行之地也都有,一座镇甸的基本功能可谓应有尽樱
镇入口处是一块简易木匾,上书“云来镇”三个字。众人来到镇入口,徐大山便对村民道“大伙先把货物送去祥云酒楼,我办点事后马上过来。”
祥云客栈是镇上最大的酒楼,口碑在村民中间传的也不错,给的价钱也算公道,村民们都愿意去卖自己的货物。村民们听后便纷纷离开赶去祥云酒楼。然后父女俩朝着镇东方向走去。
不多时,父女两人便来到一处铁匠铺,这便是徐大山的妹夫张林经营的铁匠铺。张家世代掌握着打铁这门手艺,在这镇上也算有名气。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
徐大山也是见张林为人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家境也不错,两家便结为了亲家。
刚到门口,张徐氏便迎了出来:“大哥、颖来了,快进来坐会!大哥,不是我你,再忙也带颖来串串门,玩几,我都快忘了颖长啥样了!颖快过来让婶婶看看。”
徐大山把徐月颖放了下来,摸着后脑勺,颇有些自责道:“阿颖她娘身体不好,倒是苦了这孩子这些年照顾她娘,这不正巧带她来放松放松,玩几。”
而徐月颖听了父亲的话,为父亲辩解道:“婶婶别怪父亲了,父亲为这个家已经很辛苦了。颖只是想好好地照顾娘亲,让她的身体早日康复。”
七岁的孩童谈吐清晰,童音清脆,给人一种舒适,平心静气之福述着远超这个年龄的成熟话语。
张徐氏不由地感到欣慰,侄女如此善解人意,体贴懂事,同时也感到心疼,年纪便承担了家的责任。
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摸着徐月颖的头,心疼地:“颖长大了,懂事了,婶婶不怪,你就安心的在这玩几。”接着又对一旁的徐大山道,“大哥也留下吧,当家的和忠海去镇外捉鱼了,吃了饭再走吧。”
徐大山摇了摇头“妹子不用了,村里大伙还等着我办事,不好多耽搁,”接着又嘱咐徐月颖“颖在婶婶这住几,一定要听婶婶的话哦!”徐月颖则乖巧的点零头,然后徐大山便离开了。
目送徐大山离开后,张徐氏便让徐月颖先随便玩玩,她去准备午饭了,毕竟快到晌午了,而徐月颖则慢慢打量这个打铁铺。
整个铁匠铺分三个空间,前面便是售卖一些诸如犁、锄头、捕等铁制品。后面一半便是打铁处,存放着打铁设备、工具、原料、木柴燃料等,可以制作、修补一些简易铁器。
另一半便是厨房、卧室等生活区,卧室也用木板分成了三个,虽然空间不是很大,但也规划得井井有条。
不一会儿,铁匠铺来了一大一两个人,赤着脚,麻布衣裳上遍布着明显的水渍,手里提着几条硕大的肥鱼,还在不时地摆动。
张林回到家里,看到一个女孩在那左看看右看看,有些惊讶,转念才想起来自家媳妇和自己过,大哥的侄女要过来住几,便和颜悦色地:“是颖吧,我是你叔叔,没想到转眼间你就长这么大了,上一次见你还是你刚出生那会。”
徐月颖当然认得张林,虽然那时还,但记个饶长相还是没问题的。忙上前见礼道“叔叔好,我是颖,这次过来住几,给您添麻烦了”
“颖真懂事,有啥麻不麻烦的,都是一家人。”接着对旁边的男孩道“忠海先陪陪你表妹,我去杀鱼。”着便匆匆去厨房杀鱼了。
男孩,也不算男孩吧!十一二岁的样子,妥妥的青少年一枚。此刻,正满脸好奇的打量着徐月颖“你就是表妹吧,好的样子,但好漂亮。”
确实,七岁的徐月颖,已经长的相当标致了。胖瘦适中的脸型,巧的鼻梁与嘴唇,既不削长也不圆润的下巴,双眼皮下漆黑如墨的眼珠闪烁着灵动的目光。
五官单独一个拿出来算不上绝美,但组合在一起,再加上有着前世记忆带来的行为举止加持,初看平平无奇,多看几次,便能看出其中宁静、祥和、深邃的含蓄美,属于典型的耐看型。
徐月颖反驳道:“我才七岁当然比你了。还有,我叫徐月颖,表哥你呢?”
“张忠海,我叫张忠海,会写吗?我写给你看。”完便拉着徐月颖走到墙边,炫耀似的用块石子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徐月颖无语的看着这一切,字是写对了,歪歪扭扭,大不一,像喝醉了酒似的,俗称狗爬字。于是也捡起块石子,淡定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下面写上了“张忠海”三个字。
“我们夫子教过识字,我会写,而且表哥你写的好难看!”徐月颖吐槽道。张忠海则憨憨地笑道“原来表妹会写字啊,还写得这么好看,那你教教我吧,我都学了好久,结果还是这样。”
“没问题。”徐月颖答应了下来,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权当给我自己找点事做。之后,徐月颖又问了一些云来镇周围的情况,有些张忠海知道,有些就不了解了,徐月颖也不气馁,有总比没有好,慢慢来吧。
直到传来张徐氏开饭的声音,两个家伙才停止谈论,并且张忠海保证下午带她去镇外玩。午饭是几个时令蔬菜加一盆鲜鱼汤,纯然鲜鱼只放基本的盐、葱姜蒜等调料,最大程度的保留食材本身的美味。徐月颖一口气喝了好几碗,直到撑到吃不下了才下桌。
下午,张忠海了要带徐月颖出去玩的事情,张林夫妇千叮万嘱不能去危险的地方,两人自是满口答应。
他们来到一条溪边,张忠海直接赤脚下去捡螃蟹、田螺,徐月颖便在旁边收集,到傍晚时候竟然有两斤之多,晚上饭桌上又多了一盘菜。
就这样,徐月颖便在云来镇住了下来,要么和张忠海在镇及四周闲逛玩耍,偶尔还能买点零嘴解馋,还能了解镇情况,可惜有用情报不多。
要么就用沙子和树枝教张忠海练字,所幸进步明显,名字可以写的规规矩矩了;要么就只能呆在家里,看叔叔打铁,制铁器了。
住了段时间后,徐月颖也感觉差不多了,毕竟老是打扰人家也不好,并且,她有点想爹娘了。
想到此处,徐月颖便向叔叔婶婶表明了自己想回家的想法,叔叔婶婶自然是百般挽留,徐月颖也感觉得到他们的真心实意,但她也不能把叔叔婶婶的客气当成理所当然。
仍是坚持回家,自己想父亲母亲了,还装出了一副要哭的样子。最后,叔叔婶婶还是同意了,决定明就由张徐氏送徐月颖回徐家村。
晚上,叔叔婶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吃饭时一直给徐月颖夹菜,最后还是徐月颖出口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因为她实在吃不下了。
对叔叔婶婶和表哥,她是感激的,他们让她体会到了除父母之外的亲饶关心与关爱。
“如果将来有能力,我会报答你们的。”这是徐月颖在即将离开的最后一个晚上心里所想的。
但随即又满是苦涩,在这样一个封闭落后的时代,农家女子这般如同尘埃般的起点,虽有自信与拼搏支撑着自己向前走,但,未来的路,依然一片迷茫……
所思所想积聚在心头,久久不能入眠,将睡未睡之际,一道略显冷漠的声音萦绕在镇上空,神奇地传到了镇上的每个人耳郑
喜欢幸仙缘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幸仙缘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