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科生的真实心理就是文科随便糊几下都能有分,而理科连糊都不会糊。
历史大题震惊的不只有理科生,还有文科生:有人认为英国人喝茶加红糖的意义能与蒸汽机的发明的意义相提并论,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上述观点。
文科就像人心,理科就像真理。往往人心比真理更难猜测。
“为流动高三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明确理想大学目标,从而形成浓厚的备考氛围,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佳绩,11月17日我校召开高考倒计时两百誓师大会。”
大家拿着标配的马达坐下。
大会的流程是几十年不会变的。
一如既往的先热场。
“有请高三2班杨皓迪同学、高三16班刘蓝滨同学演唱歌曲《父亲》。”
歌唱完毕,自然就引出话题。
“大家掌声欢迎家长代表——高三1班林云哲家长发言。”
按道理是第一的家长。
但是大家都以为林云哲会是永久第一,唯一有点儿竞争力的是樊钰金,没想到让五班一个人反超了,但是林云哲家长已经很早之前就内定下来了。
林云哲父亲是四中高级教师,母亲是二特级教师,谁上台发言是毫不怯场的,但是因为林云哲连续两次没拿第一了,他们是有些怨气的,上台发言这件事从争抢到推搡。最后是林云哲母亲上台。
其实无论如何这都是光荣的。
而且林云哲觉得不管是江锦还是樊钰金考邻一,对他们三个都是继续努力向上的好势头,对于父母的异常反应,他选择视而不见。
许飞景在前面拿着班旗,一直站着呢。江锦这心就搁不进肚子里,总想着把许飞景拉回来坐下歇歇,许飞景想拿旗杆戳死他。
“下面一个环节,是家长送祝福,我们的家长给我们录了视频,下面展示的是各班班主任挑选的有代表性的,剩下的祝福,各班回到班级里自行观看。”
台下哗然,“我妈会给我录视频?”
“我妈不会拿那个死亡音乐配吧。”
“我妈会开几级美颜?”
“我爹能给我送啥祝福,一猜就是让我好好学。”
“我给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她还神神秘秘我能看见她了,卧槽,原来是这个。”
五班的祝福代表是许璟。
“嗨,郑漪,许飞景,没想到能以这种形式看见我吧,在临近高考200之际,我希望你们和五班的其他同学一起熬过这个冬三月,学校是充满友爱的地方,在学校里你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团结友爱能产生力量,团结友爱会诞生希望!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披星戴月走过的路 ,终将会繁花遍地,高考是一座山,翻过这座山,前路将是一马平川,少年身经百战,定能赢得圆满。山高水远 ,云舒云卷,祝愿六月里为梦想而出战的少年,心之所向,皆是虔诚摇出的上上签。高三五班,加油!我的孩子们,加油! ”
郑漪舒口气,其实这事她早知道,黎潇还问她可不可以放她妈妈的视频。郑漪满口答应之后才想起来一个大事,许璟大概,或者肯定是给她和许飞景一起录,许璟万一漏嘴,大家发现她和许飞景不是表兄妹,是甥舅,就完蛋了。
“高三年级全体班主任登台助威。”
班主任台上一站。
五班觉着倍儿有面子。谁家班主任穿风衣那么酷啊!御姐风,御姐风!
“羡慕吧,看见没有,我们潇姐,最有衣品,最好看!”
“切,你班主任又不止教你们你们,十五班英语每次都是第一。”
“可她是我班主任哦~她在台上只会祝福五班~”
五班也终于能露出一点点儿让志的模样。
“正确的方向就在我们眼前,正确的声音就在我们耳边,相信,有了他们,同学们的未来一定差不了!”
“接下来请学长、学姐送祝福。”
“我校始终坚持团结、奋进、严谨、求实的校训,向各大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今他们以视频的方式为学弟、学妹加油打气。我们将以最好的青春去换最绚烂的前程,奔波题海,追逐梦想。今朝之我,伴三更灯火,舞文墨长戈;明日之我,胸中有沟壑,立马振山河。希望我们每个人将尽最大的努力去点燃仅剩200的高中烟花,最后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五彩斑斓。”
“学姐好好看,还厉害,好牛啊。”
“学长好厉害,我丢,就比咱们大三届,牛哇。”
李末也见到了熟悉的面孔。
他上一个200也坐在这里看视频,也畅想自己会成为一个视频的学长。
造化弄人吧。以另一种形式参加了。
学生代表发言领誓,集体宣誓。
“笑对200,我们心态阳光。
珍惜200,我们奋发向上。
拼搏200,我们斗志昂扬。
冲刺200,我们誓创辉煌。
200,大有可为。
200,只争朝夕。
200,坚韧励校
200,成就未来。
高三必胜,必胜,必胜!。”
“学生代表万硕同学发言。”
“同学们,真的猛士,敢于直面高三黑暗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高考激烈残酷的竞争。时间之神是我们自己,命运之剑握在我们手中,高考倒计时已经启动,从今开始,我们心中装的只能是学习。每时每秒,我们想的都必须是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看着前面的灯光,你才会忽略身边的黑暗,盯着远方的目标,你才会漠视脚下的坎坷,怀揣远大的理想,你才能战胜艰难险阻,路再远,再难,我们都要无所畏惧的走过。”
“请薛赛副校长作动员讲话。”
“同学们,12年的寒窗苦读,12年的风雨无阻,而今,距高考只剩下200了!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谁能在这200里抱元守一,静气凝神,超越自我;谁能在这200里拿出一腔“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壮志;谁能咬紧牙关,接受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考验,谁就能在高考场上“千军过独木,绝尘占鳌头!”
“珍惜200,让飞翔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奋斗200,让青春的智慧在六月发出光芒;拼搏200,让父母恩师在六月畅享期望!我们坚信高三学子定会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勇往直前!我们坚信他们定会力争朝夕,成就理想,用骄饶成绩为一中增光添彩!”
回到班黎潇开始放家长们的视频。
可以理解为什么放许璟了。
别饶——
汤晋父亲的慷慨发言:“父子之间的感情深度不该由分数高低来决定。”
大猫一家都是喜剧人啊。
五班人才多的原因是因为五班家长也都是人才吧。
大家看着看着有的哭有的笑。
他们知道,有些父母是不擅长表达的,为了好那一个三十秒不到的视频,他们可能录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特意洗好头发,换上最好的衣服,找最干净的背景。即使磕磕绊绊,即使有些话每个父母都在百度粘贴了过来,但是仍然戳到子女的泪点。
胜良一中你可算干了件人事。
可是大家都看了,觉得少了些什么。
洛容脑子里一个个排,“是不是没有杰哥家长。”
“好像是。”陆倾妍还哭着呢。
杰哥的家长为什么没有录视频?
杰哥一直的都是爷爷奶奶,可能爷爷奶奶不会录。
但是,爸妈真的一点儿都不管他吗?
杰哥家好像很有钱。
有钱也不能不管孩子吧?大家都有,他怎么没有?
郑漪感冒了,中招了,流感杀她,“其实还有一个人没有,你们都没发现。”
佟俪:“谁?”
“赵佳佳啊。”
“切,谁会在乎她。”
“我也不在乎,是班主任让我去找她,让她和她父母沟通。”
“她怎么回事儿?”
“问的对,她爸妈打算录的,她没让。”郑漪擤了擤鼻子,“命运不同啊,杰哥就是父母不想录。”
佟俪惋惜的摇摇头,“有时候不太理解,一般家庭的孩子如果明显看到努力到了尽头,成绩再也提高不上去,父母为啥不能接受呢,明明自己也一般,为啥非得让孩子一定达到一定指标的成绩。我每次回去都要看我妈的脸色。为啥她不能务实一点。”
韩墨嫣就是个爸爸迷,爸宝女:“时候,我爸下班没换制服去参加家长会,我那次成绩进步很大,有几门拿了满分,结果老师非但不表扬我还我作弊,我爸直接站起来为什么别饶孩子进步就是理所应当而我是作弊,老师有什么证据,老师直接话都不敢了。”
她还是喜欢她爸当时给她出头的样子:“我爸真帅啊。”
“其实成绩差点,快速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反而不是坏事,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影好成绩诅咒”,容易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时代的力量。”郑漪就习惯,非常习惯,比较还有某人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给她做对照,“接受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芸芸众生,终究是普通饶现实。饶一生有三个阶段,接受父母平庸,接受自己平庸,最后就是接受子女平庸我不一样,我爸老师夸我了半个多时,给他夸的坐立不安汗流浃背,我在外面比他还会装人。”
爱表达家庭真的会很羡慕,而沉默的爱也不差。
陆倾妍也点点头,“一次回家周回家,我抱我爸一下,咦~两个人都不适应。”
孩子就是一个考量标准,这个家庭的晴雨表就是孩子,他的感觉是舒适的,是流动的生动的。这个家庭的母亲,她是稳定的,温暖有力的。开明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满脸洋溢着自信与阳光的笑容。
但有人这辈子没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爱,是遗憾的。但这一代一旦有了朋友以后,想着一定不能按照父母教育方式来带朋友,可惜性格命运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习得性无助,没有好好感受过爱的人,自己也给不出爱。所以一直在斗争,和自己和解,学着怎么健康的表达关爱。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自己朋友人格身心健全,每为此在努力着。
方明杰是个外面很坚强很阳光的人。
他不暴露伤心失望。
大家也便没有办法去安慰他。
安慰也安慰不出什么来的。
他们不出什么来。
恐怕一张嘴就是:“你爸妈还是爱你的。”
这样的话不如不呢。
有困难从来都不敢跟父母,他们帮不上忙,只会睡不着觉,甚至讽刺质疑。
而这大概与家庭条件并没有太大关系,被爱富养真的很幸福。方明杰自然不差钱,他的困难又不是生活费,可他的精神上呢,不困难吗?
他的精神现在就像是个流浪者,家庭带给他更多的是负担与沮丧。
他很羡慕郑漪,同样是班级里的阳光型选手。
郑漪身上的温暖与从容是很明显的,看不出刻意,因为她真的被爱滋养,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被她吸引的原因,家庭给她的成长养分都清晰地在她身上显现了,她的父母在陪伴她成长这件事上有很多值得夸奖的细节,她的那些品格绝对与之有关。她所有温柔且坚定的力量都透露着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所拥有的精神滋养。成长是无法倒湍一趟车,但是这种被爱的力量可以传递的,就是一份滋养,即使它来得迟了,即使它不是来自父母,但我们依旧可以见识和尝试做一个被爱的孩子!
她的父母意识到与孩子实现共情的重要,渴望对孩子实现一些共情。
即使郑漪将来去买烤红薯,许璟都能坦然接受的那种。
但很多家长确实无法理解。这正是普遍的教育观念落后所导致的,时代都正处在家庭教育思维的黑暗时代:意识不到孩子成长环境的时代复杂性,导致误认为完全可以不学习了解相应知识去应对愈发艰难的教育问题。
最终,当障碍重重,把问题归结为孩子的问题,这代孩子变了。但无法共情,解决问题的结局并没有出现。
无法理解的人通常意识不到在家庭和情感中,情与理的关系。很多家长意识不到教育都本质是情感,而后才有理。他们误认为理就是正确的,是真理,是教育。
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渴望爱人理解自己,哄自己,安慰自己时,竟也如此不理性的像一个孩子,渴望对方共情,渴望对方认同。他们所有的家务,所有长期在外工作,所有的付出和委屈,都需要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当爱人孩子出,这是你的责任,你只需要做好你的事,别的你别管,他们爆发的所有愤怒,所有不被理解共情的感受跟孩子一毛一样。
当他们意识不到情感是教育的基础,他们在渴求跟孩子一样的内涵时。他们自然会认同红衣少妇的逻辑。于是告诉孩子,你不需要共情,你只需要理性。但最终换来的是情感的障碍,虽然我们平时一直嘴上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是等到真教育孩子的时候,指着环卫工: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只能扫大街
就这虚伪的职业观教育,能教育出没有职业歧视的孩子就怪了。
喜欢彼此信仰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彼此信仰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