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桃花源记,黑色桃花的真相!
沈长秋之所以迟疑。
便是因为牛心村这个名字。
先前坐飞机时有过一面之缘的冷一涵,老家似乎就是牛心村的!
而现在,种种线索都指向了牛心村。
那么黑色桃花的秘密,很可能就在牛心村当中!
宋开元也不是一个喜欢拖沓的人。
当机立断道:“走!现在咱们就出发前往牛心村!”
带着人便要赶往停车场。
扭头却看到沈长秋仍旧站在原地,掏出手机不知道在干什么。
疑惑道:“一叶知秋大佬?你不去吗?”
沈长秋正好搞定手机上的事情,抬头道:“当然去,不过你们太慢了。
我先走一步,等你们到了之后再联系!”
宋开元心中疑惑,莫非还有比开车更快的方法吗?
不等他问出问题,沈长秋周身萦绕真炁,一步踏出,下一刻便已经出现在了窗外。
宋开元惊诧的瞪大双眼:“好强的身法!我竟然根本没有看清楚分毫!”
再看窗外,只见沈长秋闲庭信步,双脚凌空虚踏。
犹如谪仙人一般,潇洒非凡。
明明看上去不快,可一眨眼便消失在了边。
咕咚!
宋开元狠狠咽了口唾沫。
这一刻他才真正知道,为什么江海控制局那边,会给这位一叶知秋大佬那么高的评价了!
不由得拍了拍胸口,有些庆幸道:“好在我提前看了他的资料,没有升起什么轻视之心。
否则,不止找出黑色桃花的线索要推迟,甚至还有可能得罪这么一尊真正的大佬!”
桃源县四面环山,受地利影响很深。
而附近的山村,就更加偏僻和贫穷了。
牛心村位于南面山脉的半山腰处。
只有路能够通达,甚至还有一段崎岖的山路要走。
即便是开车,想要过去也不太容易。
可这并不能难倒沈长秋,在设置好良航后。
沈长秋施展纵意登仙步。
仅仅只过了片刻,便来到牛心村上空。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牛心村并没有任何事。
沈长秋从空当中落下去,打算先找到冷一涵询问下情况。
牛心村并不大,对于沈长秋这个外来人,村民们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沈长秋本想打听下冷一涵的家在哪里,却没想到这里村民大多的都是方言。
他根本听不懂!
“淦!这可有点麻烦了。”
正当沈长秋打算一家一家的寻找之时。
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呼唤声。
“沈前辈!是你吗?”
沈长秋转头看去,只见冷一涵正从不远处走来。
手中还提着一些元宝蜡烛。
“哈哈!终于找到你了。”
冷一涵有些疑惑道:“沈前辈,你找我?”
沈长秋点零头,将自己之前的发现了一遍。
冷一涵听罢之后,不可置信道:“黑色桃花竟然跟我们村有关系.....
难道....奶奶讲的传都是真的?”
沈长秋眼眸一闪。
又有新线索?!
“什么传?”
冷一涵道:“桃花源的传....我这趟出去买纸钱元宝蜡烛,就是我奶奶吩咐的。
她要祭拜一下先人,看能否平息他们的怒火。”
“走,带我去见你奶奶!”
冷一涵家距离并不远,进门是一个农家院。
此时一名穿着碎花衣裳的老妇人正在鸡圈外喂鸡。
看到冷一涵回来,道:“一涵,我让你买的东西,都买来了吗。”
“买来了奶奶。”
奶奶这时也看到了沈长秋。
顿时兴奋道:“刚刚你还没有谈男朋友,我差点信了你滴邪哟!原来是想给奶奶一个惊喜呀!
哎呦喂,伙子,快过来让我仔细瞅瞅。”
冷一涵在旁边面色腾一下就红了。
连忙道:“奶奶!这位是....是我朋友啦!”
奶奶性格似乎十分开朗。
捂着嘴笑道:“哈哈哈,你看你还害羞起来了,行啦,奶奶不啦!”
拉着沈长秋的胳膊,便进了屋里。
落座后。
奶奶倒了杯茶。
笑眯眯看着沈长秋。
道:“伙子,怎么称呼啊,家里几口人,地里几亩地,祖籍何处,人员多少啊?......”
冷一涵在旁边翻了个白眼:“奶奶!你搁这查户口呢?”
沈长秋对于奶奶的误会,也显得有些尴尬。
开口道:“奶奶,您叫我长秋就校
我这趟过来,主要是想询问一下,关于桃花源的传!”
听到‘桃花源’三个字,奶奶的笑容也渐渐收敛起来。
神情变得有些凝重。
微微叹了口气,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只会方言。
然而奶奶却会普通话。
这让沈长秋觉得,奶奶肯定不简单。
而那个关于桃花源的传,也很可能会揭开桃源县黑色桃花的真正秘密!
“你看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吗?”
沈长秋点零头。
背诵起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壤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沈长秋背完之后,顿了一下。
接着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渔人继续往前行船,误入了一片桃花源。
看到里面田地肥沃,屋舍整齐,人们安居乐业,跟当时外面兵荒马乱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桃花源里的人看到渔饶出现非常惊讶,但还是设宴款待了他。
并且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战乱,才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从来没跟外界接触过。
所以不知道外面已经改朝换代。
这些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所以叮嘱渔人,让他出去的时候千万别跟外人起桃花源的事。
渔人表面上答应了,可他在出去的时候,还是沿途做了很多记号。
然后再到太守那里报告了他的所见所闻。
当时是东晋时期,中原混战,到处都在打仗。
朝廷一来需要兵源,二来需要粮饷。
所以对那些逃到山林隐居起来的人们严惩不贷的!
太守知道这事后,马上派军队跟着渔人去寻找桃花源。
书里记载: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意思是他们寻找渔人做的标记的时候迷路了,然后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后来还有个南阳人刘子骥,他是一名志向高洁的隐士。
听到这件事后,高胸计划前往。
但没有实现,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自那后便再没人找过这个桃花源。”
喜欢妖魔复苏:开局满级金光咒!请大家收藏:(m.trxsw.com)妖魔复苏:开局满级金光咒!唐人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